-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三月统练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三月统练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7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 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发展建设无疑是雄安新区设立的一大背景。作为首都,北京现在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并由此带来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便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任何一个大都市发展到一定规模都要疏散部分功能,发展卫星城,并带动周边发展。这是世界规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表示,从纽约、巴黎、伦敦的经验来看,大都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会在周边建设卫星城,作为反磁力中心。卫星城规模大、规格高,不能仅是“睡城”, 要解决工作、生活难题,这样才能解决中心城市的问题。雄安是在北京周边建设反磁力中心的开始,未来,河北的唐山、正定、张家口都有望发展成为反磁力中心。 对雄安新区而言,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吸纳哪些功能。“例如,北京的低端制造业就不能迁到雄安新区去,因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刘勇说。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雄安新区应该是科学城、试验城、高科技转化中心,其生态环境、医疗条件、就业、生活环境都应是高水准的。 至于雄安新区的产业定位,刘勇表示,需要同时考虑其县域经济问题和都市 经济问题。县域经济部分,要解决雄安新区所在的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的生产、生活、生态问题。当地需要发展现代化、集约化、高档农业以及农产品的粗 加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旅游产品。都市经济部分,要接收北京的非首都 功能,大概范围为 200 平方公里。相关的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一是道路要与北京快速连通,内部交通要成网络状;二是住房等标准要高,周边需有体育文化娱乐设施,这样才能形成反磁力中心。只有生活水平高于母城,才能叫反磁力中心。 除上述问题外,雄安新区规划中涉及的户口、税收、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问 题备受关注。刘勇表示,体制机制改革是雄安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以住房制度为例,建议雄安新区采取公租房制度,在当地设立房地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在新区工作的人员工作期间享用公租房,退休后则需退出公租房。 (选自《金融时报》,有删节) 材料二 雄安地区,乃古雄州、安州之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不仅是华北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宝地,且是华夏粟作农业肇兴地和古代茶马互 市、丝绸之路交汇地。 雄安新区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城环绕白洋淀,北有南拒马河(属古代易水干流)、白沟河。从西周到秦汉,易水流经安新、容城和雄县东至于海,留下了易水文化的深厚记忆。容城古八景之一的“易水秋声”,便是指南拒马河。白洋淀是雄安的重要地理标志,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西晋左思在《魏都 赋》中有“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掘鲤淀,唐代李善注,“在河间莫县之西”, 相当于今白洋淀一部分,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鲤鱼遍地,物产丰饶。河湖水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易水和白洋淀正是承载雄安文化的地理载体。 中国历史上第一笔贸易就发生在这里。《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七世祖王亥, 前往有易部落进行贸易,是中国商业史的发端。在敦煌61窟大型壁画《五台山 图》右下角“河北道镇州”(今正定),题榜字提及“新罗使团”“福建使团” 等由此区域到五台山进香。其中从朝鲜半岛赶来的“新罗使团”经镇州到五台山, 则须经过雄安地区。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北朝时期,中国已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比从云南通往吐蕃的茶马古道要早几百年。河北的幽州、定州、莫州(包括雄安地区)是中原与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茶马互市的交通要道。 雄安之地的人文气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诚信尚义、威武不屈、豪侠正义 的传统美德。明代容城名人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名联,彰显了中华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明熹宗时,阉党弄权,容城鸿儒孙奇逢与定兴鹿正、张果三人自卖家产,募集赎金,义薄云天救助忠臣与忠良家属,被誉为“范阳三 烈士”。 中华文明是一部大书,是社会蓬勃发展的根基,雄安文化是这部大书中精彩的一页。正可谓:“易水汤汤,淀泊麟光。远古文明,农耕曙光……燕国故都,临易名扬。”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雄安地区的历史文化,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或能有所助力。 (选自梁勇《雄安:前世今生》,有删节) 材料三 “新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给不少地方批复了“国家级新区”。从 1992 年10月,上海浦东 新区成立以来,相继有18个“国家级新区”落地。最新的一个,便是雄安新区。 它是经过科学研究、反复比较、严格论证后所做出的选择。至此,我国国家级新 区总数已达 19 个。 从我国发展历史来看,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增长极,它们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互拉动,相得益彰。北方虽然有京津冀城市圈, 但北京有强大的虹吸效应①,与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发展落差,自身也落下种种问题。有人曾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这种状况,即“北京吃太饱,天津吃不 饱,河北吃不着”。 从地理位置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正好形成等边三角形,可以与周边几个大城市形成半小时通勤圈。而且,该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此外,新区所涉及的三县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 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跳出去”建一座新城,不光是为了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更重要的是采用最 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从现状看,与那些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总模稍显不足,在城市结构布局、空间结构设置上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雄安新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大棋局中的一枚关键落子,不仅能为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积累发展优势,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还肩负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大历史责任。 有人曾感慨:80 年代看深圳,90 年代看浦东。如今,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雄安新区。这个未来的发展高地,所面临的京津冀区域关系之复杂、人口集聚之众、经济落差之大、文化背景之深,在全世界都难有参照,但只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一定能建设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雄安新 区,为子孙后代留下有价值的历史遗产。 (取材于《人民日报》,有删节) 【注释】①所谓虹吸效应,是指城市强大的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 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纽约、巴黎、伦敦都在周边建有疏散其部分功能的卫星城市 B. 未来河北唐山、正定、张家口的生活水平有可能会高于北京 C. 雄安新区发展县域经济需以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作为基础 D. 目前雄安新区的内部交通成网络状并且道路与北京快速连通 2. 根据材料一,下列产业中最不宜迁到雄安新区的是( ) A. 人工智能产业 B. 生物制药产业 C. 家具制造产业 D. 网络安全产业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雄安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雄安新区以北的南拒马河在战国时期属易水河的一部分 B. 文中提到的有易部落,其生活区域应该包括雄安地区 C. “新罗使团”“福建使团”马队都要经过雄安到达五台山 D. 古雄安人具有崇尚诚信、豪侠正义、威武不屈的传统美德 4. 易水河畔,历史上曾发生“荆轲刺秦之易水送别”的故事,下列诗句与该典故 不相关的一项是( ) A.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B. 易州拍案惊涞广,太行龙脉系亲邻 C.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D.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 5. 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浦东新区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B. 深圳经济特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未形成巨大落差 C. 北京与周边地区巨大的发展落差限制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D. 京津冀城市群属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 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域关系复杂 B. 人口密集 C. 城市化水平不高 D. 经济落差大 7.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国家为何在雄安设立新区。 【答案】1. D 2. C 3. C 4. B 5. D 6. C 7. (1)为何设立新区: ①北京现在面临人多地少、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一些列问题,设立新区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 ②带动河北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2)为何设在雄安: ①地理载体:雄安的河湖水系为新区建设提供了生态保障。(或地处华北平原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②地理位置:与北京、天津等周边大城市距离合适。 ③发展空间充裕: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适宜开发。 ④雄安的商业传统与人文精神为新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可能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D项,将未然当作已然。“目前……与……连通”的说法错误,事实上,“雄安新区的内部交通成网络状并且道路与北京快速连通”的格局目前没有形成。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一,下列产业中最不宜迁到雄安新区”,宜采用排除法。 C项,结合材料一中的 “北京的低端制造业就不能迁到雄安新区去,因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可知家具制造产业这种低端制造业最不宜迁到雄安新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雄安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C项,根据材料二可知“福建使团”无须经过雄安,便可到达五台山。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用典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题干要求选择下列诗句与该典故不相关的一项。 B项,“拒马泉群夏意深,三水溯源本同根。易州拍案惊涞广,太行龙脉系亲邻”强调的是三水同源,互相关联密切。该句的意思与荆轲刺秦的易水诀别的典故无关。 故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将未然当作已然。选项“京津冀城市群属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说法错误。根据文中第四段“不仅能为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积累发展优势”说明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的发展目标,还未达成。世界上六大城市群分别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张冠李戴。从材料可知: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河北”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并非指“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不高。最后一段提到“这个未来的发展高地,所面临的京津冀区域关系之复杂、人口集聚之众、经济落差之大、文化背景之深,在全世界都难有参照。” 故选C。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解答本题,首要要明确筛选信息的依据,即为何设立新区,为何在雄安设立新区。然后浏览材料,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如:材料一,第一段“作为首都,北京现在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并由此带来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便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材料三,第三段从地理位置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正好形成等边三角形,可以与周边几个大城市形成半小时通勤圈。而且,该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此外,新区所涉及的三县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第四段,“雄安新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大棋局中的一枚关键落子,不仅能为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积累发展优势,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还肩负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大历史责任”。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1】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 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畔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1】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异复因间进说曰 间:暗中 B. 布惠泽 布:陈述 C. 每所止舍 舍:宿营 D. 悉畔隗嚣降 畔:通“叛”,背叛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易为充饱 何以汝为见 B. 重以赤眉、延岑之酷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虏兵盛而新乘胜 倚歌而和之 D. 卒击鼓建旗而出 卒惶急不知所为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 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B. 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 C. 因分遣巡取栒邑 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 D. 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 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我们就乘势深入 1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武帝虽然因兄长之死伤心,但是不敢在人前显露,冯异进言宽解,也被他阻止了。 B. 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冯异率领的军队都在适当的地点立有标志,表现得十分规矩。 C. 赤眉、延岑暴乱,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所以光武帝就起用了冯异前来平定暴乱。 D. 在与隗嚣的军队作战时,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避开敌军锋芒,抢先攻下栒邑。 12. 唐太宗李世民对冯异有过这样的评价:“前史称其高致,昔贤以为美谈。”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唐太宗做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答案】8. B 9. D 10. D 11. D 12. 要点一:冯异有远见,表现忠诚。 要点二:冯异为人谦逊,礼让其他将军,从不自我夸耀。 要点三:冯异在广大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 要点四: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 要点五:冯异善用谋略,有主见。 【8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类试题在解题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根据,认真推敲,仔细辨析,可以运用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成语推断法等理解文言实词含义。 B项,布,应为“布施,分予”,联系文本,“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意为“应该尽快分别派遣官员属吏,前往各个郡县,审理冤案,广布恩惠”。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分析文言虚词试题要求掌握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因在学习过程中补充其他经常涉及的虚词知识,能在具体语境中去辨识和运用,理解词句中某个文言虚词的特定意义和用法。常用的方法有句意分析法、语法辨析法、判断词性法、删除替换法等。而理解文言实词需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根据,认真推敲,仔细辨析,可以运用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成语推断法等理解文言实词含义。 A项,动词,变成/助词,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作用;B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这里译为“用”/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这里译为“把”;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项,副词,通“猝”。突然。故选D。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难度有所降低,需要根据选项,联系上下文,判断翻译的正误。 D项,“我们就乘势深入”错误,根据下文“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可知是敌军要深入夺得栒邑。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考核的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本题D项,“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错误,原文“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可知大家反对抢先占据栒邑而是主张固守地形。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本题是文言文类型,明确题干要求后要在理解文言的基础上筛选整合答案。明确题干之意,“高致”意为崇高的人品或情趣,那么在答题时就要围绕其回答冯异崇高的人品或情趣的表现。从第一段写冯异分析民情给光武建言献策的行为可见冯异有远见,表现忠诚;第二段“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即写了冯异为人谦逊,礼让其他将军,从不自我夸耀;从第三段冯异领兵交战“所至皆布威信”,可知冯异在广大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第四段冯异力排众议,抢先占据栒邑夺得胜利并且率兵突击可知其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有主见。 【参考译文】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自从光武兄伯升被杀害之后,光武不敢在表面上显露出自己内心的悲伤,每次自己独处的时候,他就不吃酒肉,在枕席之上也有哭泣的痕迹。冯异单独来叩头宽解他的悲痛心情。光武制止他说:“你不要瞎说!”冯异又趁机私下向光武进说道:“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现在刘玄的将领们恣肆横行,暴虐无道,到处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从和拥戴。现在您专任一方的军事政务,该广施恩德。正因为有夏桀、商纣的昏乱,才能有商汤、周武的功业;正如人们经过长期的饥渴之后,得到饮食,就更容易满足。应该尽快分别派遣官员属吏,前往各个郡县,审理冤案,广布恩惠。”光武采纳了他的建议。到达邯郸,派遣冯异乘坐驿车巡行抚慰所属各县,审查囚犯罪状,问候鳏寡,逃亡的人来自首的免罪,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送给光武。 冯异为人谦让不自夸,出行和众将相遇,就领自己的车让路。无论是行是止都立有标志,军中都称他有规矩。每次宿营,众将领一起坐下来评功劳,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郸后,于是改编部队,分属各位将领,将领每人都有部属。士兵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因此赞赏他。 这时,赤眉、延岑扰乱三辅,郡县豪门大姓各自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于是派遣冯异替换邓禹讨伐他们。光武送他到河南,赐给他马车和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继而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摧残,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罢了。各位将领不是不善战,但喜抢掠百姓财物。你本来就善于统御士兵,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冯异叩头受命,领兵西进,所到各处建立威信。冯异和赤眉相遇于华阴,相持六十多天,交战几十次,使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投降。 夏天,光武派遣众将前往陇地,被隗嚣打败,光武于是下诏让冯异到栒邑驻扎。冯异还没来得及到达,隗嚣乘胜派他的部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地,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冯异立即急行军,想抢先占据栒邑。将领们都说:“敌兵士气旺盛并且是乘胜而来,不能和他们争锋。应当屯兵于有利地形,慢慢想计策。”冯异说:“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就想乘势深入。如果他们夺得了栒邑,就会使三辅动摇,这是我担心的。兵法说‘进攻不足,固守有余’。现在先占据城邑,以逸待劳,不是和他争锋。”于是率兵悄悄进城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情,直奔栒邑。冯异乘他不备,突然敲着鼓打出旗出战。行巡部队惊乱奔逃,冯异追击几十里,打败行巡。这时北地豪强头领,都背叛隗嚣来投降。冯异上书汇报情况,不敢自夸。 13.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②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③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④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1)因为对“使”的理解不同,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请你分别说明这两种断句中“使”的意思,并解释全句的意思。 (2)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明孔子在治理百姓方面的主张。 【答案】(1)第一种:“让”;可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二种:“使唤,驱使”,可译为:老百姓,如果可任使唤,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唤,就让他们明白道理。(2)①礼乐教化,以德治人②率先垂范,做好表率③淡泊名利,毋趋炎附势。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 题干要求对画线句的不同断法进行分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法中的“使”意思是:让;这样断法的参考译文是:对于老百姓,只能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 知之”中的“使”,译为“使唤,驱使”。这样断的参考译文:老百姓,如果可任使唤,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唤,就让他们明白道理。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明孔子在治理百姓方面的主张。从第一则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看出他注重德治、礼乐教化百姓;第二则材料如果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也是主张以理服人。第三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统治者的率先垂范,提倡榜样示范作用。从材料四可看出孔子要求弟子不要趋炎附势,要淡泊名利,否则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三、本大题共 5 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①如流水涵青蘋②。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③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炯:光明的样子。②青蘋:浅水生植物。③山城:当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14.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 B. “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 C. “山城薄酒不堪饮”是说酒味淡,不值得喝。 D. 本诗写初春之景,乍暖还寒,故言“春风恶”。 15. 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B. 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C. 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D. 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 16. “炯如流水涵青蘋”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意象组织、表现手法、意境特点、思想感情四个方面,赏析这两句的相同之处。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14. A 15. D 16. 二者都是先写月光再写月影。写月光都以水喻月光,以水的清澈喻示月光的明亮。写月影都以水草设喻。只是前者以“青二苹” 喻杏花之影,后者以“藻、荇交横”喻“竹柏”之影。二者都通过巧妙的比喻营造出明净、空灵的意境,表现出此刻安闲自适的心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B项,“本诗写初春之景”,表述错误。根据“杏花飞帘散余春”,可知杏花凋落,时节应该是暮春。 C 项,“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不合文意,在这里“幽人”指“我”,诗人自己,这句话是说,月色入户与“我”为友。 D项,曲解文意。“‘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不合文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这里把“花瓣”比作“香雪”并非是“雪中赏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A。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的能力。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和诗句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该题更侧重关键词、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情感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总结,达到熟能生巧。题干要求选出“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 D项,表述太绝对。“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表述错误,如开头两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语气平淡, 首句写花,花落春归,点明了时令;次句写月,月色入户,交代了具体时间和地点。从中看并无“忧愤”之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不同文本在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和主题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的能力。做这种题必须先把试卷上的诗词读懂,具体而言就是读懂作者的情感、读懂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接下来,从鉴赏的层面把握其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同时,要比较的对象是教材中的诗词,这说明平时一定要注重课堂的学习。课内学得扎实,课外的迁移能力。“炯如流水涵青蘋”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题干要求从意象组织、表现手法、意境特点、思想感情四个方面,赏析这两句的相同之处。 仔细阅读、品味,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炯如流水涵青苹”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二者都是先写月光再写月影。“炯如流水”是月光,“涵青苹”是对月影的形象描绘;“积水空明”是月光,“水中藻、 荇交横”,是写月影。同时,写月光都以水喻月光,以水的清澈喻示月光的明亮。“炯如流水”,是说月光清澈如水,“炯”指月光的明亮;第三,从选取的意象来看;写月影都以水草设喻,一个是“青苹”,一个是“藻、荇”。第四从意境风格来看,似水的月光穿过杏花之后,便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荡漾着青苹一般。流动的月光与摇曳的青苹,使沉静的夜色有了动感,这两句诗勾画了一个清虚、明静、空灵而缥缈的超凡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写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也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总之,根据题干的要求角度,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即可。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李清照词中也写到过菊花:“____________,憔悴损,___________ 。” ②苏轼夜游赤壁之后发出感慨:“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 ③《论语》云:“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也曾规劝后主刘禅要避免言语失当:“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④你写了一篇作文,慨叹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英灵不泯,可以引用两句古诗词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②取之无禁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③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④捐躯为国难 视死忽如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黄花”“堪摘”“禁”“引喻”“忠谏”“焉”“捐躯”“忽”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18.《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写众姐妹掣花签,袭人抽到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上面写的一句诗是:桃红又见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芳官与他同姓,于是大家斟酒陪饮。《红楼梦》中的花签有着暗示人物命运结局的作用,请问袭人的花签暗示了她怎样的命运和结局? 【答案】最后会离开宝玉(放弃侍妾身份 ),再嫁蒋玉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及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评价作品主题等方面的能力。做这种题,平时一定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真正的爱上阅读,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对于经典名著要了解作家、朝代(国籍)、作品表现的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不断地在文字中沉淀、涵泳,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题干的情景是:《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写众姐妹掣花签,袭人抽到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上面写的一句诗是:桃红又见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要求回答的是袭人的花签暗示了她怎样的命运和结局?用“武陵别景”的花签,预示袭人这支美丽的桃花最终要回归世外桃源,不属于贾宝玉,最终要缘定蒋玉函。贾宝玉曾以玉玦扇坠和袭人所给松花汗巾相赠,蒋玉菡回赠以北静王所赐茜香国女国王贡奉的大红汗巾。而贾宝玉将这条大红的汗巾给了袭人,这就叫姻缘。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 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19. 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 蹀躞:徘徊 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 不啻:不只,不止 B. 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 恬谧:安静、宁静 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 拾掇:整理,归拢 C.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式微:指事物衰落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 滥觞:起源 D. 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 捣鼓:反复摆弄,琢磨 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 慰藉:安慰 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运用“孑然一人”“蹀躞”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 B. “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 C. 文章写了一位“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敬慕之情。 D. 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息。 E. 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21.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22. 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 【答案】19. A 20. AB 21. 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22. 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④增添了寻墨历程情趣,丰富了主题。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需要整体把握。 A项,“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中的“蹀躞”是小步行进的意思,而不是“徘徊”的意思。 故选A。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 A项,曲解文意,错在表现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这个地方。其实,“蹀躞”等词表现了“我”执着的意念,从后文“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可看出作者并没有失落消沉的情绪,而是有一种乐观执着的信念。 B项,“‘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可知,“徽墨式微的原因”有很多:“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被墨汁横插一杠”“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可见,除了“数字化”之外,还有书写工具的变化、墨汁的出现等,数字化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且“‘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说法错误,这里是陈述客观事实,徽墨的遭遇确实如此。 故选A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 “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这句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内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内容,突出对象(形象)特征,表达情感,揭示、升华主题。结构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思考考查的句、段与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关系。题干要求回答: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从“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可以看出墨的产地虹关这个地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可看出徽墨与产地虹关古村山山水水息息相关,相互成就。从“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可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一股浓郁的乡愁,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总之,从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3.语言基础应用 粽子是一种时令美食,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据文献记载,唐宋以后粽子名目逐渐繁多,形状和内质也不尽相同。__________。据说盛唐时期返回日本的遣唐使曾写下“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生活的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 (1)将下面六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①从内质看,粽子的馅儿也是花样翻新,有枣、核桃、莲子、火腿等 ②风流皇帝唐玄宗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赞美的是当时盛行一时的九子粽子 ③从外形看,粽子大致可分为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等 ④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粽子还凝聚着一种深挚的异国情结 ⑤如果其中再加上枸杞、陈皮、姜末之类营养就更丰富,而且芬香扑鼻 ⑥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将簪艾一枝”写的是用艾叶浸米裹成的艾香粽子 A.②⑥③④①⑤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⑤②⑥④ D.④⑥②①③⑤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要求: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 25 个字。 【答案】(1)C(2)在“对”之后加“在”。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能力。做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语境是围绕粽子这种时令美食展开的。横线前面的语境是唐宋以后粽子名目逐渐繁多,形状和内质也不尽相同。所以后文的介绍顺序应该采用由外到内的逻辑顺序介绍,故第一个句子应该是③从外形看,粽子大致可分为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等,并且呼应了前面介绍它的“名目”,说明名目繁多,从而排除AD;然后再根据由外到内的顺序,第二处填①“从内质看,粽子的馅儿也是花样翻新,有枣、核桃、莲子、火腿等”;而第⑤“如果其中再加上枸杞、陈皮、姜末之类营养就更丰富,而且芬香扑鼻”是内质材料的补充,故第三处填⑤,这样排除了B项。最后几句②⑥是采取由唐到宋的代表人物唐明皇、陆游对粽子的诗文赞美,最后一句讲异国情结,恰巧与后文的“据说盛唐时期返回日本的遣唐使”紧密关联。 故选C。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有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题中画线句成分残缺,应在“对”之后加介词“在”,与后面的“中国生活”构成介宾搭配。 24.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 ①不少文学名著,他们的序言往往具有评价性。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部作品,为其写一篇序言。要求:结合作品内容,选择特定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手法,三选其一)。 ②附中校园里楼宇众多,请你为其中一栋起个楼名,既要突显这栋楼的特点,又要有文化意蕴。要求:楼名出自文化经典,并陈述理由;请从高中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三选其一;不许写楼宇的现有名字。 ③从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中选择一种,并以这种标点符号为题,联系自己现在的人生,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写现代诗,用拟人的方法;写抒情文字,用间接抒情的方法。 【答案】 ①《边城》中的纯真美令我回味无穷。茶峒如诗如画,依山傍水,那清澈的河流上停着攀引缆索的渡船,桃杏花旁住着近水人家,吊脚楼上有着黄泥的墙、乌黑的瓦,朗然入目的自然美令人回味这桃花源般的环境;人物的淳朴美又有一番滋味。善良淳朴的翠翠默默地痴守;古道热肠的老船夫不肯多收一个铜板,重义轻利,守信自约,富有真情。一方水土一方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味悠长。 ②附中校园里楼宇众多,但我最喜欢的是“鸿儒楼”——图书馆,这座古典式的建筑藏书丰富,有国际国内最新书刊,有经典的珍本、善本。这是智慧聚集地,是知识的海洋。这座楼命名为“鸿儒楼”是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们秉承学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争做新时代的学术引领者。 ③ 《“?”》:人生就是一次远行。在这远行的途中,我们苦苦寻求,上下求索。而求索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未知的领域不懈地去探索。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温暖的问号,“她”启发我思考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她”指引我探索科学的迷宫,“她”催我奋进,用思考、探索去打开广袤世界的大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第一个题要求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部作品,为其写一篇序言。要求:结合作品内容,选择特定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手法,三选其一。对于名著内容要熟悉,才能写得深、写得透、写得准。《边城》作为中短篇小说,高中教材有节选,而且反映的是纯美的爱情故事,学生有印象,容易下笔,从人物形象到湘西风情都可以描述一下。 第二个题,要求为学校的楼宇命名,既要突显这栋楼的特点,又要有文化意蕴。更重要的是楼名出自文化经典,并陈述理由。应该先想出一句典雅的诗句来,符合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之类的。所以可选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句子为图书馆命名,简单陈述理由即可。 第三个题,从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中选择一种,并以这种标点符号为题,联系自己现在的人生,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写现代诗,用拟人的方法;写抒情文字,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这个题的难度比较大,要求以诗歌的形式;同时,以选定的标点符号的标题,更要有拟人的手法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所以可以直接写一段抒情文字,赋予标点符号以人的情态和动作,并写出所选标点符号的寓意即可。问号,就是求索,就是思考,与人生的每一步都息息相关,可选择它。写出这个标点的特征,比如问号引领探索,催人思考即可。 25.大作文 下面的图片选自“@人民日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报道“致敬战疫一线护佑生命的她们”。 请阅读这些图片,从①②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图片下部的文字分别如下: 图 1:73 岁的李兰娟院士从 ICU 查房结束脱掉防护服后,她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 图 2: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刘丽被紧急召回,随队支援武汉,几天后,她的一张照片让人泪目。 图 3:被问到脸上的勒痕,陕西支援武汉护士阎京京说:“这点伤不算什么,大家都是这样,只不过你们刚好看到了我而已。” 图 4:从新冠肺炎中自愈、重返工作岗位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士贾娜捐献了300毫升血浆。 图 5:黑龙江援鄂医疗队队员王虹出发前谈及女儿眼眶湿润。女儿在她的口罩上写下“责任担当,义不容辞”。 ①请从图片提供的“担当”“坚定”“乐观”“奉献”“柔软”五个主题词中任选一个,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700 字。 ②请结合图片文字内容,以“脸”为题目,展开联想,集中表现一个主题,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700 字。 【答案】例文一: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致敬抗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 疫情当前,感谢你们无私的 奉献,你们化作天使与病毒抗战在一线,共同筑起了铜墙铁壁,守护着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你们舍弃了一个“小家”的欢聚,只为成全一个“大家”的安康,但我们很清楚,当你们褪去了防护服,生活中的你们又是谁的孩子,你们亦或许早已成为父母,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们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只愿守护“大家”的幸福,你们是最美丽且有最可爱的人。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带着无悔信念舍小家奔赴一线,谱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担心弄花护目镜,强忍泪水不哭的90后护士朱海秀;行走不便,依旧坚守岗位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哭过之后,一如既往奋战在前线的医生胡明;为节省防护服,值班期间只吃一顿饭、只上一次厕所的医护人员等等。感动人心的事例比比皆是,你们用无疆大爱与患者共克时艰,用“我将无我”见证医者仁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无悔誓言。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国难之际,你们就像家庭里的父亲扛起了最危险,最苦最累的活,汗水灌湿了防护服,层层口罩勒坏大鼻梁,此刻你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挡子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你们冲锋在前,与病魔争夺生命,给了患者以及全国人民希望,你们以人间大爱和忠诚担当,始终把人民安康当成毕生的追求--践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 虽然你们知道身处疫情前线是拿着生命在保卫祖国,但是你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去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天看着被治愈的人数在不断的上升,我们因为你们的付出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也请你们保护好自己,我们知道你们当中有还没有结婚的青年人,有刚结婚就被迫分离的新人,还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你们是医生,也是子女,更是为人的父母。病毒是看不见的,它的肆虐真的吓到了全世界人民,所以请你们要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整个社会,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不被传染。 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愿你们平安归来!向你们致敬! 例文二: 脸 每个人都一张脸,或漂亮英俊或歪瓜裂枣长得对不起观众。但是这脸除了让我们作为他人辨识的一个手段的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当然希望人人都长得赏心悦目,又心地纯洁、善良美好。但是我们都知道造化弄人,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因为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有美丑高矮,大家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锥子脸、大眼睛,双眼皮,这个世界倒是真的单一得可怕。更为重要的是人最重要的不是脸,而是脸面,而是尊严,是赤忱的、真挚的内心。今天要说的故事与脸有关,更关乎脸面、民族的尊严。 公元2020年春季,本应该是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时节,但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状病毒,阻挡了人们踏青赏花的脚步,打断了人们寻亲访友、旅游观光的计划,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甚至是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交通阻断、小区封闭、佩戴口罩,霎时间进入防疫的一级状态。 中国,武汉,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但是全国人们在党的领导下,纷纷援助,伸出友爱的手去帮助同胞,并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阶段性效果。这当中最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最美逆行,书写了新中国抗疫史上的又一个神话。他们中有赫赫有名的钟南山院士,有李兰娟院士,有吹响防疫口哨的李文亮,更有无数奋斗在第一线的抗疫英雄。敬业奉献,大爱无疆,工作中的他们是最美的人。大家来看看他们的脸吧—— 73 岁的李兰娟院士从 ICU 查房结束脱掉防护服后,她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们记住了脸上满是压痕的医护人员。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刘丽被紧急召回,随队支援武汉,几天后,她的一张照片让人泪目。被问到脸上的勒痕,陕西支援武汉护士阎京京说:“这点伤不算什么,大家都是这样,只不过你们刚好看到了我而已。” 再看,一个班次下来,火神山医院护士郭玮摘下护目镜和口罩,额头、脸颊处的压痕清晰可见、许久不散,周遭的皮肤已开始过敏红肿。每次戴口罩,患处疼痛都会加剧。看到战友为自己拍下的照片,爱美的郭玮哭了:“不知道自己变成那个样子了。”网友安慰道:脸上的印痕有多深,对人民的爱就有多深。 是啊,没有这些可爱的人坚守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怎么能有我们武汉疫情的大好转和全国工作、学习、生活的平稳过度呢?他们的付出,总让我脑海里浮现出白衣天使们红肿的脸上深深的勒痕,疲倦的眼神…… 朋友们,记住这些当代最可爱的人可爱、可亲的脸吧。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他们容颜沧桑衰老换来的。这样的“脸”,最美,最能彰显民族的脸面和荣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二选一)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围绕当前的热门话题抗疫展开。图片是白衣天使们的脸——憔悴但不乏坚毅;红肿、勒痕但依然笑容满面,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第一个作文要求围绕图片提供的“担当”“坚定”“乐观”“奉献”“柔软”五个主题词中任选一个,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700 字。这五个词语都充满正能量,命题人旨在引领学生重塑民族光辉的精神和脊梁,彰显奋斗奉献的精神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个作文是命题作文,要求结合图片文字内容,以“脸”为题目,展开联想,集中表现一个主题,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700 字。本题有难度,要从广义的记叙文的层面去理解,写成夹叙夹议,兼有一定议论、抒情文字的文章。要以语言和事例取胜,更要倾注对白衣天使的讴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