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

尚德中学2018至2019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中期检测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消极无为,等待神助;有人认为人能胜天,因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这两种处事方式反映了 A. 不同的世界观 B. 相同的方法论 C. 不同的知识构成 D. 相同的思维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关知识。两种处事方式反映命由天定和人能胜天的世界观,A正确且符合题意。两种处事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方法论,B说法错误;两种处事方式不能说明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相同的思维方式,C、D不选。‎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哲学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B.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C. 具体科学的研究活动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D.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C ‎【解析】‎ 恩格斯的话强调科学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具体科学的研究活动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C项符合题意;题意强调哲学有指导作用,AB项均与题意不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3.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 彻底的不可知论 B. 不可知论 C. 不彻底的可知论 D. 可知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则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4.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在“中国制造”下诞生,这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人们能够 A. 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B. 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C.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改造客观规律 D. 把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更好地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 自在事物的联系不是人建立的,A项不选;人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不是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B项错误;人不能改造规律,C项错误;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诞生,说明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这说明把握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能更好地改造世界,故本题答案选择D。‎ ‎【点睛】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指经过实践能把主观想法变成客观现实。意识虽然具有能动作用,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把一些想法变为现实,但这种变为现实是以实践作为桥梁才实现的,故不能说意识也具有直接现实性。‎ ‎5.“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上述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①理在气先 ②郑人买履 ③我思故我在 ④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材料说的是掩耳盗铃的故事,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我思故我在”、“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③符合题意。理在气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不选;郑人买履讽刺的是因循守旧,不思变通,②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C。‎ ‎6.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可见,题干中张载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C符合题意;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可见,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可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把人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7.哲学的两大阵营是指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 ‎8.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考察时都曾提到,“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之所以强调世界观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总开关,是因为 ‎①世界观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 ‎②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世界观的指导 ‎③没有世界观的指导,人们就会失去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 ‎④世界观制约着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具体判断和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选项表述本身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是自发形成的,是朴素的、凌乱的。③选项错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人们就会失去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题目中,之所以强调世界观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总开关,是因为在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世界观的指导,世界观制约着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具体的判断和选择;②④选项入选。选C。‎ 点睛: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 哲学 区 别 含义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形成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9.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②④适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③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0.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它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适合题意;②是联系的观点,不适合题意;④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1.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 ‎①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 ‎②动亦静,静亦动,没有区别 ‎ ‎③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可以看出太极拳运动体现了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①④入选。②选项中表述错误,排除。③选项表述错误,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选C。‎ 点睛: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 别 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征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割裂二者的关系会陷入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12.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④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荀子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的定规律是客观的的,不会因为人事的变动而改变,人们可以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它为自身服务,违反了就会受到惩罚。这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故③④项符合题意;①②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完全相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3.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 ‎②在客观面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③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 ‎ ‎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②③④项符合题意;①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4.为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展了沙漠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试种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为大规模推广种植积累了经验。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试种实验的初步成功,表明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人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为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获得了初步成功”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正确且符合题意;“开展了沙漠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试种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为大规模推广种植积累了经验”,表明人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不选。故本题答案为D。‎ ‎15.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答案】A ‎【解析】‎ 题目中,假如过多的糖分的摄入会使我们的大脑乱成一团,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实践是意识的源泉。C、D选项与题意无关。‎ 点睛: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16.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感冒是因为天气变化及穿衣保温不当引起的,直至近几十年来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医学家才看清楚引起感冒的是比细菌还要小得多的病毒。迄今为止,医学家已发现能引发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其中主要有五类病毒:鼻病毒、冠冕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感冒是因为天气变化及穿衣保温不当引起的,直至近几十年来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医学家才看清楚引起感冒的是比细菌还要小得多的病毒。这说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适合题意;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①是错误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不能超越历史条件,排除④;故选C。‎ ‎17.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5年后,所试验的4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这样做是因为 A. 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 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际准 D. 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答案】C ‎【解析】‎ 本题宜采用排除法,题干材料未涉及认识工具的完备,排除A;人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认识,排除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排除D。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最终5年后沙漠变成良田,说明科学实验检验了“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这种认识的正确与否,故选C。‎ ‎18.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蜜蜂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①能动性 ②客观物质性 ③目的性 ④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纯本能的活动,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9.2017年12月,中国平安与重庆疾控中心联合公布了智能疾病预测的最新进展,将“人工智能十大数据”与疾病防控相结合,建立重庆智能疾病预测与筛查两大模型,目前已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中国平安与重庆疾控中心联合公布了智能疾病预测的最新进展,将“人工智能十大数据”与疾病防控相结合,建立重庆智能疾病预测与筛查两大模型,目前已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①②适合题意;③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排除;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20.世界上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酒保Somabar,集成了Wi—Fi连接、车载传感器、电子成分标注器以及自动清洗器的功能,这让调酒变得如同点击按钮一样简单。这里蕴含的哲理是 A. 世界是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C. 认识的顺序是从单个事物开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D. 若干要素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会产生新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酒保Somabar集合了多种功能,从而产生了调酒这个新功能,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不是强调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以及认识的顺序,故A、B、C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1.古话说:“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下列说法中哲学寓意与之相通的是 A.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B.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C.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答案】A ‎【解析】‎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题干材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适合题意;B是矛盾的特殊性,不合题意;C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合题意。‎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22.借助导航、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自行车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再度风靡城市,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这表明 ‎①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新事物 ②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没有的新形式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共享单车就是新事物,它凭借新技术风靡城市,使得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共享单车吸收了自行车行业的积极因素,在它的基础上产生,这一过程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②④符合题意。新事物并不能以时间标准、形式来衡量,故排除①③。故选C。‎ ‎23.‎ ‎“七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七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七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七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七十年历程体现了 A. 新事必然代替旧事物 B.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缓流、暖色、高音以及欢乐都说明了新中国建国七十年发展历程的前进性,急流、冷色、低音、痛苦说明了新中国建国七十年发展历程的曲折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不涉及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也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统一,A、C、D均不符合题意。‎ ‎24.杰出科学家都有“毕生成一事”的坚持。袁隆平、屠呦呦、黄大年等人无一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不断追求,才取得突破性成就。这启示我们要 A. 牢牢抓住主要矛盾 B. 实现质变,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C. 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答案】B ‎【解析】‎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袁隆平、屠呦呦、黄大年等人无一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在各自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不断追求,才取得突破性成就。这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B适合题意;其他选线不合题意,排除。‎ ‎25.为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开展了沙漠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试种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为大规模推广种植积累了经验。先试种实验再推广种植,这蕴含着 A. 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先试种实验再推广体现的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因此,A正确且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26.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这首诗要求我们坚持的方法论有 ‎①把握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 ‎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③坚持了事物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把握了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首诗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启示我们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①②适合题意;③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27.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要矛盾的含义。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是题干的主要原因,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 ‎2、要从关键性词语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2)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3、要从方法论上来区分:‎ ‎(1)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28.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殊性 ‎ ‎②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又具有普遍性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认识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同时说明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又具有普遍性,①②适合题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③错误,排除;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9.‎ 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公共自行车固定车位的束缚,使用十分方便,广受市民欢迎。但是,随着投放量的不断增大,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显现。这告诉我们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③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共享单车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公共自行车固定车位的束缚,使用十分方便,说明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另一个方面随着投放量的不断增大,乱停乱放等问题日益显现,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与题意无关。选C。‎ 点睛:准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2)“事物内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这体现了矛盾的客观性。‎ ‎30.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力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是因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②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③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扶贫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方略,遵守的一起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故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矛盾的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故②与题意不符;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根据不同情况,精准脱贫,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③④符合题意。‎ 考点:矛盾的特殊性 二、主观题 ‎31.某县政府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讲话。为贯彻讲话精神,制定了一下宣传标语: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二、防微杜渐,安全生产从细节做起。三、着眼全局,形成安全防范合力。‎ 结合材料,分析改县政府制定的宣传标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推动安全生产。(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表明该县政府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安全生产要从细节做起。(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着眼全局,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解析】‎ 本题以某县政府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讲话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历史的主体、量变与质变、整体与部分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分析该县政府制定的宣传标语体现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历史的主体、量变与质变、整体与部分等知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演绎型主观题(“体现型”):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给出相关的情景材料,且一般包含着多层意思,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从逻辑思维形式讲,此类题属于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主观题。解答此类题须先将材料分成若干层意思,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32.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其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解析】‎ 本题以历史人物对哲学的相关论述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哲学的基本派别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 ‎(1)本题要求考生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本题要求考生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简要分析其主张,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是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33.‎ 材料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发展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规律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规律客观性”的知识。其次,要明确从哲学角度回答措施类试题一定要注重回答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①规律是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4.‎ 材料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中国大地上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而在执政过程中,时代不断“出卷”,人民也在不断“阅卷”。时代发展到今天,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判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新时代已经带来了发展新要求、新课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须把握发展新方位,拿出担当、拿出勇气、拿出干劲,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奋力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解析“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时代是出卷人”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时代发展进程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提出新课题,面对新挑战,要求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智慧、胆略、敏锐地去探索研究并作出科学回答。‎ ‎②“人民是阅卷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只有用于指导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只有并不断接受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才能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总书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句话为背景,设置材料和问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丰富,阅读时需抓住关键词。设问类型为体现类哲学主观题,只需结合材料对应原理知识即可,难度一般。‎ ‎【详解】“时代不断‘出卷’”、“新时代已经带来了发展新要求、新课题” 需要探索研究并作出科学回答,表明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们是答卷人”体现的是党制定方针政策,“人民也在不断‘阅卷’”表明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方针政策的目的和归宿。‎ ‎【点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内容:①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用真理有效地指导实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