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扩展语段教案(全国)(1)
2018届一轮复习 扩展语段 教案(全国) 基础点:扩展语句考查的是考生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它同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紧密相连。在扩展语句时要求做到想象合理、语言生动,并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考查角度如下:连缀成句、句意丰富型、续写补写型、理解鉴赏型等。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信息筛选、提炼、整合、概括能力。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常见考查角度如下: 新闻语段的压缩、下定义、提取关键词、概括语意要点等。 重难点:1.理解鉴赏型扩展。 2.概括语意要点类压缩。 考查形式1 扩展语句 命题法1 连缀成句型 连缀成句型扩展就是命题者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还有的对修辞手法有一定的要求。 典例1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80字左右) 秋雨 庭院 树叶 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淅淅沥沥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病恹恹的美人,院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解析] 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合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解题法1 连缀成句型扩写技巧 --------------------------- (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要注意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它们多是得分点,也常成为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如[典例1]中要求写一段描写性文字,并用到比喻、拟人。 (2)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进而组织语言材料,完善题目答案。如[典例1]中的“树叶”应该是凋零的,“人”应该是伤怀的,这样才能联系起来。 (3)检查分析已组织的答案,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显性要求,二是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限制的扩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如:以什么为重点,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要补充什么内容,要求多少字等。所谓“隐性要求”,指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而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要求,如:体现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表现什么样的情、景、理等。后者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而答案的优劣、得分的高低,又与此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 命题法2 情景描绘型 情景描绘型题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题中给定的一个具体“话题”或“句子”,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或描绘自己记忆、憧憬的某个情境,或通过想象构建一个场景,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典例2 从下面两种情景中任选一种,以“河水”为中心,扩写一段话,不少于35字。 情景一:夏天大雨过后 河水 情景二:冬天中午阳光下 河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情景一: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泛滥,如猛兽下山,冲毁农田,阻隔交通,吞噬村庄,令无数人无家可归。 情景二:晴朗的冬天,在中午和煦的阳光照耀下的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如婴儿脸上绽开的笑容一般温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该题中,“夏天”和“冬天”是题目限定的时间,“大雨过后”与“中午阳光下”是题目限定的环境氛围,而“河水”则是题目要求扩写的中心。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所描绘的“河水”与所给定的时间以及特定背景之间的逻辑关系。 典例3 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齐白石曾就“十里蛙声出山泉”这一命题创作出一幅经典画作,画面是几只蝌蚪顺涧而下。作品将听觉通过视觉含蓄地表现出来,意为眼前的蝌蚪将成为明日的青蛙。 假设你也是一位画家,请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画面主体为两枝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花蒂。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立意味雨歇。 [解析] 描述画面时要抓住“含蓄”的特点,就是画面的主题不要直接展示出来,而要用其他细节来暗示。“骤雨初歇”可从雨后的场景来表现,如花鸟虫鱼等自然景物等。 解题法2 解答情景阐发型扩展题的注意事项 ---- (1)辨明氛围,明确重点。准确识别题目提供的具体材料及材料所体现的具体氛围,扩写的语句要符合材料规定的氛围要求。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扩写的重点和对象,不能偏离,更不能转移。如[典例2],题目规定了扩写的重点——“河水”,考生如果偏离了这一重点,就很难写好。 (2)展开想象,运用修辞。想象是扩写的灵魂,考生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保证将情景表现得具体而生动。在扩写的时候,考生除了运用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不但能使自己有话可说,而且能使扩展后的语段形象、生动、感人。如[典例3],考生在描写场景时,可以结合题中的提示,想象“骤雨初歇”的特点,在骤雨过后有什么景、什么物。同时写物时运用修辞手法。 命题法3 续写补写型 典例4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解析] 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语境。首先要理解,师父的回答是针对徒弟的提问“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次没经验时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准确揭示表象背后的意义。考生可以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 典例5 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运用对比手法;(2)句式整散结合;(3)60~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当你用功学习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用之不尽的知识财富;当你虚度光阴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无用的空白,让你悔恨终生。 [解析] 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包括手法要求、句式要求、字数要求等。第二步,理解开头句在内容上的导向,要写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的作用,考虑如何用对比的手法将后面的内容写出来;事实上,这一点在开头一句中就已经暗示了,“神奇而无情”就是对比。第三步,就“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产生的“神奇”作用,完成第一部分内容;然后依照第一部分,写出“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产生的“无情”作用这一部分内容。特别注意后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要保持句式上的一致、内容上的对比。 解题法3 续写补写型题型答题的方法技巧 ------- (1)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前半部分的句意是后面续写的关键,要仔细分析,寻找扩展点。如[典例4]中要注意到徒弟的提问。 (2)仔细分析题目中提供的短语或句子的特点,以此为扩写源头,寻找丰富句子的突破口,弄清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情境、色彩等。如[典例5]中理解光阴的含义,要明白光阴需要体现在人或事物上,找到光阴的载体才能答好本题。 (3)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色彩等符合要求。 命题法4 话题(或主题)扩展型 主题扩展型就是提供话题或对象,规定某种情境,以某一词语、句子为重点,利用主题词或主题句的形式进行扩展。 典例6 请把“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扩展为一段话,要求围绕中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意通顺、连贯,不少于80字。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幸福就是一个新芽,或是一杯清茶,或是一幅国画。幸福就是和家人听一听经典老歌,幸福就是和同学晒一晒冬日暖阳,幸福就是和朋友聊一聊往日情谊。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嘴边,攥在手心,系在脚上。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应为扩展后语段的总起句和观点句,所扩写内容应该是“这么”所指的幸福的具体体现,需选取远离物欲、贴近自然或品位高雅的幸福场景或瞬间。可以举例,也可以设喻,但都需符合“简单”的特点。 典例7 请对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进行扩展。要求:①保持诗歌原有的意境;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③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秋天的夜晚,月光透过松树间的空隙照到地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细细地聆听,会听到泉水在石上流淌的声响。“哗啦……哗啦……”,仿佛情人的絮语,又如夜莺的欢唱,忽远忽近,似有似无。 (示例二)被雨水冲洗后的松林,如刚出浴的美人,不染纤尘;山石显得格外晶莹透亮;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格外明亮;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流淌在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清脆悦耳的欢唱声,好似婉转的小夜曲。 [解析] 解答本题,第一步,理解原诗的意境:清新宁静。第二步,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明月”“松”“清泉”“石”进行描绘,赋予动词“照”“流”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出“明月”的特征和“水流”的形态与声响。秋天的晚上本来就是安静的,明月照松间是静景,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以动衬静,更能突出环境之清新宁静。第三步,在描绘的过程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月光”时,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明月照松间和流水之声时,可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解题法4 话题(或主题)扩展型题型答题的方法技巧 ----------------------------------------------------- (1)审清题目要求,发现扩展点,然后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扩展。如[典例6]中扩展点应该是“这么”,所以要抓住它去扩写。 (2)灵活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对事物某个方面进行描绘渲染,突出它的特点,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具体、生动、形象地感知事物。 (3)检查扩展后的句子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通顺合理。如[典例6]中字数要求“不少于80字”,所以字数要写够,但同时也不要超出太多,太多会影响卷面整洁或做题速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