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课件:必修①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人教版,江苏专用)(68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课件:必修①第三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人教版,江苏专用)(68张PPT)

第 7 讲 气压带和风带 必修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纲呈现 KAOGANGCHENGXIAN 1.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影响。 考纲解读 KAOGANGJIEDU 1. 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 重点 ) 2. 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 难点 )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作业 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极锋 热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气候湿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燥;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稀少,大陆东部因受来自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极地东风带寒冷而干燥,降水稀少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三层次” “冷热不均使其动” 90 ˚ 60 ˚ 30 ˚ 0 ˚ ( 以北半球为例 )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 “地球自转使其偏” ① ② ③ 90 ˚ 60 ˚ 30 ˚ 0 ˚ ( 以北半球为例 ) 地转偏向力影响 三圈环流 ①低纬度环流圈 ②中纬度环流圈 ③高纬度环流圈 高低纬受热不均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 “ 地球公转使其移 ”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0 ˚ 30 ˚ 30 ˚ 40 ˚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夏半年偏北 冬半年偏南 纬度 30° ~ 40° 冬季 : 盛行西风带 夏季 :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命题探究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 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 S 市。据此完成 1 ~ 2 题。 1.S 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 √ 2. 夏季, S 市主要受 A. 季风影响 B. 西风带影响 C. 低压控制 D. 高压控制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 √ 解析  S 市位于 30°N ~ 40°N 太平洋东岸,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 3. 右图中 M 、 N 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 M 、 N 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答案  冬半年 M 渔场和 N 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 N 渔场仍盛行西风,而 M 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  图示为北大西洋 ( 局部 ) 及附近地区图, M 是加那利寒流, N 是北大西洋暖流。从 M 、 N 所处的位置看, M 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 N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 “ 风城 ” 之称, 右 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由文字信息知,惠灵顿 “ 依山坡而建 ” 、 “ 三面环山 ” 且 “ 西面朝向大海 ” ;惠灵顿地处 40°S 附近,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根据风力形成原因,结合图文信息,即可从地理位置、地形和下垫面等方面分析出惠灵顿多风的原因。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气压中心 M 是亚洲 ( 蒙古 — 西伯利亚 ) 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 N 是亚洲 ( 印度 ) 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季风环流 季风成因: 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 南亚: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夏)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 亚欧大陆内部 )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雨热同期 不利影响 低温、旱涝等灾害 旱涝灾害 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 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7 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 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 命题探究 结合亚欧大陆的气压分布判断日期 下图为 “ 北半球某日 02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 ( 单位:百帕 ) 。读图,回答下题。 1. 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 冬至 B. 小满 C. 夏至 D. 立秋 解析   由图中北半球中高纬陆地受高压影响可知,此时亚洲高压控制亚欧大陆,且势力强盛,应为北半球冬季,最接近冬至日。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天气现象 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左右。 “ 露气寒冷,将凝结 ” 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 夏威夷高压 解析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天气现象 3. 右 图为 “ 世界某区域略图 ”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 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解析  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 ( 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 ) 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气压带、风带移动引起的季风现象 4.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 46 ℃ ,内陆则高达 49 ℃ 。读图,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 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 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 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 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印度洋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向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半岛夏季气候干热。 课时作业 基础落实练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 1 ~ 2 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双选 ) 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 甲、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 丙气压带,大致是夏季向较高纬度移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解析  三圈环流中,下沉气流为高气压带,丙有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地高气压带,若为后者,则 A 、 B 错, C 对; 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大致是夏季向较高纬度移动,冬季向较低纬度移动,故 D 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其两侧,纬度较高一侧的甲是盛行西风带,纬度较低一侧的乙为信风带,故 CD 对。 2. 若甲、乙风向相反,且甲纬度较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双选 ) A. 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 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 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 甲、丙交替控制区为地中海气候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解析   从图中纬度信息可知,甲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甲气流上升,乙气流下沉。 下图为 “ 某半球气压带、风带 ( 箭头表示风向 ) 分布局部示意图 ” 。完成第 3 题。 3. 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A. 甲:动力原因 上升 B. 乙:动力原因 上升 C. 甲:热力原因 下沉 D. 乙:热力原因 下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① 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故 A 项正确。 读 “ 印度洋季风示意图 ” ,回答 4 ~ 5 题。 4. 图中盛行风 ① 的性质是 A. 暖湿 B. 冷湿 C. 热干 D. 冷干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盛行风 ① 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故 B 项正确。 5. 与盛行风 ① 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海陆轮廓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地转偏向力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读 “ 50°N 纬线 ( 图 1) 和 180° 经线 ( 图 2) 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 ,完成第 6 题。 6. 乙、丙两地气压中心 A. 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 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 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 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乙、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乙地是亚洲高压、丙地为夏威夷高压,则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垂直运动方向都是下沉;亚洲高压出现在冬季,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亚洲高压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威夷高压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则形成原因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 “ 7 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 ” ,箭头表示该地区 7 月盛行风向。读图,完成 7 ~ 8 题。 7. 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 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 形成原因相同 D. 气候特征相同 能力提升练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甲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热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只有 A 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丁地的盛行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丙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据此判断 A 项正确。 8. 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 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 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 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D. 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 “ 东亚 1960 ~ 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 ” 。读图,完成 9 ~ 10 题。 9.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 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 夏季风逐年增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解析  1966 年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高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 1993 年与之相反。 10.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 1966 年和 1993 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 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 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1966 年北涝南旱、 1993 年北旱南涝 D.1966 年北旱南涝、 1993 年北涝南旱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读 “ 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 ” ,完成 11 ~ 12 题。 11.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从图中看,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D 正确。 解析  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温暖多雨。故 A 正确。 12. 该季节 A. 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 B. 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 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 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答案  夏季。 偏北。 13. 读 “ 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图示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及气压 带和风带的位置。 答案  炎热干燥。因为此季节 N 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 请说出此季节 N 地的气候特征,其原因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判断 M 地的盛行风向,此季节,该地气候特征是什么?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东南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还是较慢?南亚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较慢。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穿过赤道后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14. 读 “ 全球某月等压线 ( 单位: hPa) 分布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表示的季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__________ ,冰岛的风向是 __________ 。 北半球冬季 ( 南半球夏季 )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 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 ( 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 ( 冰岛 ) 低压 偏南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  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但多旱涝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 7 讲 气压带和风带 必修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