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名师高效备考新课标高考历史考纲考点针对性集训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训练
《名师高效备考》2013年新课标历史考纲考点针对性集训:社会经济发展史综合训练 第I卷(选择题) 1.列宁曾经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从性质上和做法上符合该材料的有 ①斯大林体制及赫鲁晓夫改革、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 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 国家 礼 单 英国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 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中国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3.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 4.下图是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5.图2是美国《时代周刊》的一期封面,根据图文判断其发表时间最可能是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6.上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巾国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们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是完全对立的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杰出人物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7.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大同构想”的是 A.近代中国的经济 B.新民主主义经济 C.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因煤矿主顽固的拒绝工人的合理要求,1902年 5月,美国爆发无烟煤矿工人大罢工,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与煤矿主和工会领导人进行磋商。当时煤矿主无理的要求政府动用军队去迫使工人停止罢工,这激怒了总统,他告诉煤矿主,他准备动用军队去剥夺煤矿主的所有权,然后由军队来生产无烟煤。这表明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高潮 B. 美国政治中出现军国主义的倾向 C. 总统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 D.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有所扩大 9.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孕育出了了各不相同的经济政策。以下言论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行其道的是 A.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B.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经济事务的最佳裁判者,自由竞争和致富的欲望可以导致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10.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此段材料不能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在西风东渐中存在着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在近代中国往往开风气之先 C.近代以来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内地仍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仅与近代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中西交流有关,也和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11.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12.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 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B.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 C. 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 D.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 13.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历史依据是( )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15.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 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正确的是 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 国家 百分比 国家 百分比 英国 0 俄罗斯 38 德国 13 意大利 18 法国 20 美国(1913) 30 A.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B. 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的政策 C. 低关税国成为高关税国的经济附庸 D. 当时英国仍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6.观察左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 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 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 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 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男:绿水清山带笑颜。 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 女:寒窖虽破能避风和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2分) (2)小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4分) (3)小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2分)?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小农经济”。它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4分) 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二 图 一 图三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黄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图四 北京天坛祈年殿——皇帝祭天并祈祷五谷丰登 (1)根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3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1分)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英国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道:“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3)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的表现?(2分)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2分)你认为马嘎尔尼的感慨符合历史实际吗?(1分)为什么?(2分) 19.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西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2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1分) 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2分) 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剖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饮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二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2分)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旧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中国形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4)结合史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3分) 20.(10分)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阅读下列有关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规定的税率,(中国)进口货为其价值的4—13%,一般普通进口物品为5%,较之开关前的税率降低了58—79%。1858年的天津条约签订后,主要进口品的税率又较1843年的税率降低了13—65%。1859—1875年间,英、法、德、美的进口税率为15—42%,相当于中国的3—8倍。如英国对从中国输入的茶叶所征收的关税为25%,美国对从中国输入的熟丝所征收的关税为35—60%。 ——摘编自虞和平《1895—1936年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 材料二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摘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30多年间中国的进口税率的变化趋势。这种通过协定的关税有何突出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的经济表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二经济表现造成的影响。(6分) 试卷答案 1.C2.D3.B4.D5.D6.C7.C8.D9.C10.C11.D12.A13.B14.C15.D16.B 17.(1)男耕女织式(或者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 (2)有利:政府实行重农政策、有一定的扶持或奖励政策(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分)不利:赋税沉重、沉重的徭役、不能抵御大的天灾、土地兼并。(2分) (3)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对华商品倾销,小农经济受到冲击,结果走向破产或更加商品化。(2分)1956年(2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4)区别:土地归国家或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2分) 18.(14分)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分)祭祀农神,祈祷丰收,修建水利工程等。(2分) (2)指商品经济。(1分)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任意2分为2分)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分) (3)表现:封建经济繁荣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2分)依据:西欧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2分)符合。(1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19.(1)含义:中国实行海禁;西方开辟新航路。(2分) 联系: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分) (2)模式创新:英国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或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市场经济模式。(2分) 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统治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与推动。(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 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输出商品和资本,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发展创造条件。(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积极影响: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中国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决策,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及世贸组织等。(3分) 20.(10分) (1)趋势:不断降低。(2分) 特点:不平等(片面性)。(2分) (2)表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本国关税(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大打关税战。(2分) 影响: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加深了经济危机(延缓了经济危机的复苏);客观上推动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