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长:100分钟 一、单选题(共60分) 1.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直接否认了当时的 A.禅让制 B.君主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度量衡体制、货币和文字,对各种农具实行规范化,使车轴长度标准化,以及监督公路和运河的建设等。这些措施的推行主要得益于 A.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C.藩镇割据的管理模式 D.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3.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4.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这些举措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5.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显赫家族的有56人,占76.7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出身上层具有入仕优势 6.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之后,处理政事常常夜以继日,疲惫不堪。故设华盖殿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建立起内阁,后来,内阁还出现了领头的首辅。从1402年到1664年共有96位首辅。这说明 A.皇帝还是离不开大臣的辅佐 B.内阁首辅就是宰相 C.明朝皇帝专制达到顶峰 D.首辅在名义和实际上都无权 7.下表为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济远航海日志》(中国)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二十七八年海战史》(日本) A.日本率先挑起战争 B.济远舰参加了海战 C.中国海军先发制人 D.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8.1943年1月11日中美政府、中英政府分别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 A.调动了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积极性 B.彻底废除了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9.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新蜀报》的社论写到:“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的攻势,所获战果,最为伟大,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该社论评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0.《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1.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英国的侵略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 B.英国的侵略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1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 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亊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 就”。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13.“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D.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14.“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北京学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15.1948 年 10 月,中共东北局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决定成立以陈云同志为主任的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权处理接管沈阳的工作。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 ) A.是按中共七大精神来办的 B.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C.是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D.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1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大会和营造会议气氛的标语口号可能有 A.“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现” B.“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斗争” C.“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单纯地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始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18.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一次的激进主义革、这说明“八二定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19.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 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20.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这表明 A.中国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 B.无记名投票比举手表决更公平公正 C.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的完善 D.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根本 21.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表中说法正确的是: 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23.图为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 B.“文革”期间人大制度遭到完全破坏 C.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得以拨乱反正 D.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经曲折发展 24.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通过“一边倒”方针同苏联等国建交 25.1963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其中一个是亚、非、拉,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指欧洲、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和日本。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量。材料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A.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恶化 B.日本和西欧具有可以抗衡美国的实力 C.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美苏冷战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6.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联合国 D.社会主义阵营 27.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8.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体现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独立自主和不结盟 29.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说明中苏关系出现恶化 B.争取到了更大外交空间 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 30.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A.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 B.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C.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D.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三: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 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2) 你怎么解释材料三中黄宗羲的观点?(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0年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城市 广州 武汉 南京 上海 北京 票数 5603 7779 837 114 428 所占比例% 37.49 53.00 5.00 0.80 2.90 材料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遗训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俞可平《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 广州、武汉、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你选的理由。(3分) (2)材料二中“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是什么?“同志”们遵照孙中山遗训“努力”的表现是什么? (4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为保障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搭建了哪些“基本的制度框架”?并列举两个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5分) 33.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 (1968年)差不多在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的同时,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反对两霸,侧重打击苏霸”的战略方针。 ——《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四1972—1985年中美贸易额变化情况表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同盟的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8分) (2)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4分) (3)据材料四,概括1972年-1985年间中美贸易的状况,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禅让制存在于夏朝以前的部落联盟时期,故A项错误;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是肯定君主制,故B项错误;宗法制主要内容是关于大小宗关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五国相王”并未经过周天子的准许,反映出周王室权力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2.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确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有条件和能力进行标准化建设,A选项符合题意。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不符合材料主旨,B选项排除。藩镇割据是在唐中叶后出现的,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点睛】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3.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出现在周朝,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在秦朝,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行省制出现在元朝,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所以答案选C。ABD排除。 4.D 【解析】 【详解】 北宋时期设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并对地方进行监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这些举措使知州的行政权力受到削弱,排除A项;B项中的“控制”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 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与察举制通过举荐选官相比,科举制选官方式已经有很大的变化,科举制主要根据才学选官,故A项错误;科举制仅是一种选官制度,无法消融阶级差别,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录取名额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显赫家族的有56人,占76.71%”可知,出身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故D项正确。 6.A 【解析】 【详解】 “设华盖殿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内阁还出现了领头的首辅。从1402年到1664年共有96位首辅”说明虽然丞相被废除,皇帝仍然需要大臣的辅佐,A正确;内阁首辅并不是宰相,权力和地位都不同,B错误;皇帝专制到达顶峰是军机处设立,C错误;内阁首辅大臣有一定的权力,D错误。 7.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济远航海日志》中“我船即刻还炮”、《二十七八年海战史》中“济远首先向我发炮”可以看出,在丰岛海战中,济远舰参加了海战,故B项正确;从两则材料中无法确定是谁率先挑起战争,也无法确定中国海军先发制人,故A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故D项排除。 8.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的时间可以判断出这时处于抗战时期,相关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有利于调动中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故A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废除不平等条约 【详解】 9.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可知是1940,由材料“华北方面”、“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等信息可知是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太原会战是1937年10月至11月,中国第二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B。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D。 10.D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此时资本输出成为该阶段主要特征,开设工厂符合资本输出特点,故D正确;A属于土地割让;B属于赔款;C有利于商品输出。 1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激化,主要原因是外敌侵略造成民族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又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A 项逻辑关系错误; C 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客观评价了英国侵略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D 项错误。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背景 12.A 【解析】从材料“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亊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故A项正确;BC项都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排除;D项是“从北到南”,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亊业”。 13.C 【解析】 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即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完成”。 14.A 【解析】 根据“1919年5月5日”、“青岛问题”、“曹汝霖”、“章宗祥”等关键词可知材料陈述五四运动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学生游行口号之一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北京”一地,未表现出“遍及全国”,排除B。由材料关键词“学界”可知材料所述内容与“工人罢工”无关,排除C。D项不符合题意,且材料中未提及北洋政府逮捕学生内容,排除。 点睛:本题以五四运动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19年5月5日”、“青岛问题”、“曹汝霖”、“章宗祥”等,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5.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3月,中共在西柏坡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在沈阳的接管工作为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提供了经验借鉴,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中共七大主要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A选项排除。三大战役胜利时间是1949年1月,B选项排除。 16.A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故A正确,B错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排除C;D属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方针,排除D。 【名师点睛】 首先,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其次,明确选项标语出现的时期;再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与哪个选项标语出现的时间一致即为正确答案。 17.C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能,单纯的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C正确,ABD选项排除。 1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共同纲领》与“八二宪法”的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新时期民主政治•八二宪法 19.B 【解析】 试题分析: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对港澳实施“一国两制”,这促进了大陆和香港的交流,其他的说法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港澳问题 20.C 【解析】 【详解】 依据“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与“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的完善,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根本,排除D项。 21.D 【解析】依据所学,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属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功绩,故②,③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都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故①,④与题意相符,应选D项。 22.A 【解析】 【详解】 建国以前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就吸收了各阶层的参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萌芽,故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创造性,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的表述不合史实,抗日战争的时期的三三制,就具有广泛性,故C项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性质,而政协制度才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故D项排除。 23.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不是“完全破坏”,B错误,符合设问。1978年拨乱反正之后,民主与法制建设迎来春天,C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题干显示从1954-1988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曲折中发展,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历程”,二是紧扣设问要求“分析不正确的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4.C 【解析】 【详解】 万隆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与会国皆为亚非国家,旨在讨论反对殖民主义的问题,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该会议符合杜勒斯的描述,故答案为C项;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是在1953年,只有中印两国,排除A项;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有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参加,不是仅亚非国家参加,排除B项;D项是新中国的外交举措,排除。 【点睛】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后来,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25.A 【解析】 从“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量”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想动用各方力量来维持稳定,结合所学知识,1963年中苏关系破裂,这成为一切事情的根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日本和西欧刚刚复兴;C选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发生在1972年;D选项不是主要问题。 26.B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提倡安全先行、互利协作,并且还是新型区域合作模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模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国、社会主义阵营均不属于区域合作模式,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可以得知这次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其重要的影响之一就中国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因此,选B项。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亚非会议上,排除A项;C、D两项与日内瓦会议的史实不符,可以直接排除。 28.A 【解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其中“另起炉灶”主要是针对“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故A正确;B主要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予以不承认;C主要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D属于新时期外交方针和原则。 29.B 【解析】 “一边倒”只导向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在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同一切平等友好对待中国的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试图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孤立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故B项正确;A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也并未放弃对中敌视态度,不可能支持中国,故C错误;中国外交不可能缓和美苏冷战,故D项错误。 30.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推行“全方位”外交,奉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A正确;B是50年代“一边倒”,C是70年代“一条线”,不符合80年代后“全方位”外交,排除BC;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推行“全方位”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非只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排除D。 31.(1)主要任务: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与近代化)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通过武装斗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抗战时期,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别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击日军。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特点:①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 【解析】 (1)据材料可知,“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的革命具有争取主权、反抗封建统治两个主题,即“外争主权,内争民主”。“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这种革命性质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方式因时而变。在国民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以“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中心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对峙。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同国民党寻求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打击日军。 (3)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了革命的成果。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在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特色。 32.(1)积极影响:维护国家安全;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美对华经济封锁,有利于中国经济恢复。 不利影响:使中国过多倚重苏联;政经体制照搬苏联的经验;加剧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2)原因:美苏战略调整:美国提出收缩为特点的尼克松主义;苏联提出干涉社国内政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中苏关系恶化。 出发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3)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调整外交政策。 【解析】 【详解】 (1)积极影响:据材料一“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就中苏同盟对中国政治、经济、国际环境和对社会主义阵营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不利影响:据材料二“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结合所学,分析“一边倒”政策对新中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2)原因:据材料三“尼克松提出其以‘收缩’为主要特点的‘尼克松主义’”;“苏联领导人则提出了旨在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进行干涉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毛泽东审时度势”等,从美国、苏联和中国及整体世界形势,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调整外交战略方针的原因。出发点:据材料四“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可得出我国调整外交方针的出发点。 (3)认识: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相关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国家、世界两个方面谈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33.(1)变化:由互惠互利到不对等(‘鸦片走私’‘商品输出’);美国初级产品显著减少,制造品增加;美国由入超到出超。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2)现象:美国援助中国抗战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美日矛盾的激化等 (3)变化:中美贸易额迅速增加;中国对美贸易由逆差到大致平衡。 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 (1)从材料“中美贸易关系开始由对等互惠的关系向不对等方面倾斜”“中国对美有限的制成品输出日渐缩减,原料及半制成品输出则不断增加”“中国对美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中可以概括出答案。从材料中时间点“19世纪后半叶”“从1895年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从1941年5 月至战争结束,美国对华输出的租借物资及劳务”中可以看出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从中国抗战的地位、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美日关系等方面来分析原因。 (3)从图表走势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贸易总额在1972—1978年区间内出现了高低起伏波动,显然这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