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区域地理-中国农业(52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中国区域地理-中国农业(52张ppt)

中国的农业 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 王乐义:寿光市高级农艺师, 1989 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引发了一场遍及全国的 “ 绿色革命 ” ,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 导入: 补充内容 : 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水稻种植业 渔业 牧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农业: 林业 副业 讨论并回答 1 、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2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农业生产活动的 特点 ① 、地域性 。 原则:因地制宜 ② 、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不违农时 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1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地域性 2 、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 3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4 、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 地域性 季节性、周期性 思考:珠江三角洲的花农,在种植鲜花 和盆景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哪些要素? 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 自然条件 ( 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 )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产出: 农产品 区位: 绝对区位 —— 事物的位置。 相对区位 —— 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什么是区位呢? 区位=位置+该事物与其他 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 因素 的相互联系。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光、热、水 灾害性天气 对自然条件的 改造 社会经济条件 的变化 1 、农业区位选择 因地制宜 ( 1 )宏观分析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劳力 农业区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件 气候 光热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指数、产量。不同农作物要求的水分不同 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山地发展立体农业、坡度大不发展种植业 平原、丘陵缓坡 — 种植业;山坡林业和牧业或经济林木 土壤 肥力、酸碱、厚度 酸性 — 茶叶、柑橘; 碱性 — 甜菜、枸杞 水源 充足 — 有保证;干旱、半干旱 — 制约因素(决定因素) 降水丰富;近河流;近湖泊;地下水丰富;有大量冰雪融水 ---- 农业有保证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需求大 ---- 提高单产或扩大播种面积 交通 便利的地区 园艺业、乳畜业要求便捷的交通 政策 干预农业生产 政策鼓励或限制影响农业类型 技术 机械化 —---- 提高劳动生产率; 化肥、良种 —---- 提高单产; 冷藏车船 ------- 扩大销售范围 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可改变自然条件和部分的经济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宏观) ( 2 )、微观角度分析原则 (针对城市郊区农业生产) ( 1 )地价的高低 (根本因素) —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高,适合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 ( 2 )单位面积产值 — 距城镇距离不同 —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粮棉等; ( 3 )需水量 — 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 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 4 )对运输的迫切性 — 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 花卉、乳牛。 甲地每年 9 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 6 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 4 ~ 7 月种植早稻, 9 ~ 11 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 1 题。 1. 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 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 B. 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 C. 华北平原、江汉平原 D. 四川盆地、鄱阳湖平原 C 右图显示我国四个省 2004 年三种谷物的种植 面积。读下图,回答 19 ~ 20 题。 19.① 、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 小麦、水稻、玉米 B. 玉米、小麦、水稻 C. 水稻、小麦、玉米 D. 水稻、玉米、小麦 20.M 省可能是 A. 山西 B. 安徽 C. 广东 D. 甘肃 C B 种植业 1 、影响条件 (自然) 气候 适宜,雨热同期 地形 平坦,面积广阔; 土层 深厚,土质肥沃; 水源 丰富,灌溉便利; 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 社会经济: 2 、分布 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 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 我国的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 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 。 分 布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成 因 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地区差异 北 方 南 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求量很大,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①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耕地 ②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 九大商品粮基地 ,和商 品糖、油、棉等基地 ,以贯彻 "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 的同时,还要贯彻 "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 和 "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的方针。 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13 .根据我国农业部 2003 年 2 月的 《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 》 ,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图例 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 、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 、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 、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D 3. 耕作制度 : ⑴ 概念 : 一个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 分布情况 :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4. 耕作方式 秦岭 — 淮河 南北方分界线 ① 北方 : 旱田 ② 南方 : 水田 ( 1 )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集中分布于秦岭 —— 淮河以北。 春小麦 —— 长城以北,以黑龙江产量最多。 冬小麦 —— 长城以南,华北平原产量最多。 ( 2 )水稻:性喜湿热。秦岭 —— 淮河以南是水稻的集中分布区。 ( 3 )玉米:性喜暖湿,集中分布在黑龙江至云贵高原的东北-西南向的长形 地带。以吉林,黑龙江等产量最多。 ( 4 )大豆:喜温作物。适宜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 主要在东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春小麦 冬小麦 长 城 5. 农业特色 ① 耕作业 : 东部季风区 ② 坝子农业 : 云贵高原 ③ 灌溉农业 : 河套平原 . 宁夏平原 . 河西走廊 . ④ 绿洲农业 : 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 ⑤ 河谷农业 :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 商品棉基 地 江汉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黄淮平原 南 疆 生长条件: 1 、夏季高温、光照强、降水丰沛 2 、生长的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成熟和采摘 3 、土壤呈沙性 南疆地区 长 江下游滨海 、沿江 平原 江汉平原 黄淮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商品粮基地建设条件 ①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 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 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江淮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松嫩平原 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下图表示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读图完成 29-30 题 : 29. 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 A.① 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油菜 B.① 棉花 ②油菜 ③花生 ④水稻 C.① 小麦 ②油菜 ③花生 ④甘蔗 D.① 甜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水稻 30. 农作物④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水份不足 C. 土壤贫瘠 D. 地势低洼 C A 读下图,回答 2 ~ 3 题 2. 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 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 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 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3. 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 水土流失、酸雨 B. 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 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 风沙危害、寒潮 D A 西北内陆地区 胡麻: 主要在河南 芝麻: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 “ 北移南迁 ” 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油菜: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花生: 油料 作物 基地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地位 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地位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分布范围 南迁北移 黄淮海平原 辽宁 黑龙江 华南地区 长江流域 生长习性: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生长期短。 分 布: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甜菜 生长习性: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 生长期长。 分 布 :台湾、 福建、 广东、广西、 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 产区(热带、亚热带) 甘蔗 糖料 作物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南蔗北菜 甜菜 甘蔗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 四川 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自治区 新 疆 蚕桑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太 湖 平 原 珠 江 三 角 洲 闽南三角地区 出口商 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 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出口商品基地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甜菜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 福建、 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甘蔗 糖料 作物 西北内陆地区 胡麻 主要在河南 芝麻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 “ 北移南迁 ” 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油菜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花生 油料 作物 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商品棉基地 ①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粮基地 分 布 地 区 基地类型 建国以来,长江沿岸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的一个工业地带。据此请回答 4 ~ 5 题。 4. 有关长江流域农业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流域有六个全国性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②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棉花重要分布区 ③长江流域蚕桑基地主要分布于太湖平原和四川盆地 ④长江流域是我国的甜菜、甘蔗、长绒棉分布基地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5. 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大 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 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C 4 、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 13 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 400 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①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③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 参与国际粮贸市场,调节国内供求关系。 ⑤ 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⑥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防灾、抗灾、减灾的能力 二、 林业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 经济效益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 环境效益 。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 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 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 “ 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 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 “ 141 ” 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A 涵养水源 1. 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以吸收 1 000 千克二氧化碳,放出 730 千克氧气,净化空气 18 000 万立方米。   2. 每天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 34 吨,每公顷阔叶林能滞留粉尘 68 吨。   3.1 公顷林地蓄水比 1 公顷裸地多蓄水 3 000 立方米。   4. 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 70 ~ 100 吨水,化为水蒸汽。   5. 林区降水中一部分被树冠截留,一半以上渗入地下,大大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土壤大量流失。   6. 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 40 %~ 50 %,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可增产 23 千克至 53 千克。   7. 由于 “ 三北 ” 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使北京地区大风天数减少了 50 %;使周围许多流动沙丘固定下来。   8. 一条宽 40 米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 10 ~ 15 分贝。   9. 森林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10. 我国已建立了 900 多处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物得以正常生存下去,尤其以林区自然保护区更多。 B 保持水土 C 防风固沙 D 美化环境 E 净化空气 F 吸烟滞尘 G 调节气候 H 保护农田 I 减弱噪声 J 野生动物栖息地 A — 3 B — 5 C — 7 D — 9 E — 1 F — 2 G — 4 H — 6 I — 8 J — 10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①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温带的苹果 (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 亚热带柑桔 (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 (产于南方各省丘陵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 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 (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七大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 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护林,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 “ 三北 ” 防护林体系; 包括西北、华北、东北; 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包括长江中上游; 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 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下图,回答 1—2 题。 1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 方向是 A .增大坡耕面积,提高粮食 产量 B .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 耕地面积 C .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 粮基地 D .退耕还林(草),发展舍 饲养殖 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A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 牧区畜牧业 和 农耕区畜牧业 两类。 我国的 牧区 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农耕区畜牧业 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 大体接近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三、 牧业 草场资源 ①我国草场资源面积居世界第 2 位,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②我国五大草原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区。 ③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代表畜种有蒙古马、蒙古羊、三河马、三河牛等);新疆牧区(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区,代表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属高原牧场、高山草甸,代表性畜种有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 ④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 ⑤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 四、 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 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 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 第一位 。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 ① 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 3/4 在东南部。 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④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 1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比较低; ( 2 )“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 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 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 3 )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 比重太小。 ( 4 )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 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 5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 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化; 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 三、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图 11 和材料回答问题。 ( 1 )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 城市主要沿 _____ 、 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分布。 ( 2 ) A 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 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 自然条件。 ( 3 )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 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海岸 江河 铁路干线 边境 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 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 流丰富(水源充足)。 (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 (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 毗邻港澳。 (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 10 并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 31 ~ 32 题 31. 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 SO 2 污染的贡献率, 正确的叙述是 A. 广东省以薪柴最小 B. 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 江苏省以煤炭最大 D. 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32.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 发展沼气 B. 开采小煤窑 C. 利用核能 D. 种植薪柴林 B 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