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鸡泽一中2020-2021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
鸡泽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三第一课到第四课;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台湾乐队苏打绿的一首《故事》让人们从歌曲的享受中重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梧桐,吹乱漫身黄雨烟”取自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歌曲虽名《故事》,实则是一篇古诗,增强了人们对古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在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文化的继承 ④文化创新要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目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关于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与经济关联不大 B.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C. 三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 一定的经济由一定的政治和文化所决定 3. 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起决定性作用 C.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所起的最终作用都是促进社会发展 D.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任何文化活动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 日前,全国各地网友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系列传递正能量的论坛和微博活动,“每天一条正能量”“随手转发正能量”得到大量网民的好评。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文化是糟粕 ④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群体的集体记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流行语,浓缩了我国政策的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它们或转瞬即逝,或经久流传,或潜入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肌理,成为社会发展的“体征”。这说明( ) A. 文化是时代生活在物质上的反映 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文化在自身的传承中得以发展 D. 文化是时代生活在精神上的反映 3. 一双筷子长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不同,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这表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筷子文化( ) ①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能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能增强人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学的研究运用与发展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石 ②人们在实践与生活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并享用文化 ③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小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中惊现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让人感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这说明 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3. 《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③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 ) ①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③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1. 下列关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 ②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重要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作为春节期间播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拯救了无数玩手机的低头族,使得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瑰丽精妙的古诗词,与之产生共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④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犹太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一点蜂蜜,然后让小孩去吻。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高水准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有了文化教育,人的文化素养就会提高 ④文化素养具有后天形成性和可塑性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 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MSN、QQ等方式总有一种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③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在中国文学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 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 “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 ) ①“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②“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 ③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目前仍有不少人习惯于在清明节时制售、焚烧封建迷信祭祀用品。制售、焚烧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存在表明( ) A.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危害社会 B. 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 C. 传统习俗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D. 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3. 友善的“友”,古代指志趣相同、彼此交好的人,友善意味着志同道合。那么,在当代中国,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之“志”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之“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②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 ④传统文化的作用需要辩证地看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 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这表明( )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 培育民族精神要珍惜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③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只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 莫言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说明( ) 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之一 ②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我们应 ①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②吸收外来文化,不持立场 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④推崇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 (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2. (12分) 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一一亮相。之后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1. (12分)2016年3月17日,“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下设“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儿童阅读书包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等八个子项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要性。(8分) (2)请设计两条推广阅读的校园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清淅、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4分) 29.(14分)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7分) (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7分) 高二政治秋季开学测试答案 1. B 2. B 3. A 4. B 5. D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C 12. C 13. A 14. A 15. C 16. D 17. B 18. B 19. A 20. A 21. C 22. A 23. B 24. B 25. A 26. (12分)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传承良好家风,答出交往活动、交往方式可以替代给分)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世方法。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通过家庭教育的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道德信念。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7. (12分)(1)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播放,有助于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宣传活动属于文化活动,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为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通过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28. (1)(8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培养人们良好的文化素养.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推动全民阅读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推动全民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4分) ①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对话; ②腹有诗书气自华; ③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9. (1)(7分)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7分)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