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高考研究课(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新中国时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高考研究课(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新中国时期(学案)

高考研究课(八) 中华文明的新生——新中国时期                 建国以来,历史发展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十年探索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四个重要时期。同时也经历了旧体制改革、“大跃进”波动、“文革”萧条、改革腾飞四个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 ‎ ‎[理清发展线索]        历史时空、特征要记牢 ‎ ‎(一)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和祖国统一 ‎1.(2018届高三·荆州摸底)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 A.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 B.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解析:选C 1953年的“三项伟大任务”,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故C项正确。‎ ‎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8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解析:选A 民族自治区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特区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予特殊政策而设立,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特别行政区是考虑到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主次目标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也蕴含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故A项正确。‎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解析:选C 从国家修订宪法,完善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可知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备,C项正确。‎ ‎4.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后,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而台湾当局也正是看重了海外媒体的这一特征,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这说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 A.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B.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 C.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 D.应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 解析:选A 据材料信息可知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和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故B、D两项错误;材料不是为了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故C项错误。‎ ‎1.理清两条线索: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 ‎2.了解一个概念:“九二共识”‎ ‎1992年底,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二)经济上——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 ‎1.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公私合营企业由193家增加到997家,增长4.2倍,产值增长5.2倍;在上述企业中,公股所占比重,1949年为70.7%,1952年则为60.7%。这主要说明1952年前的公私合营企业(  )‎ A.是国营性质企业 B.属于股份制的性质 C.仍然是私营经济 D.全部纳入国家管理 解析:选B 公私合营企业说明其所有制是公有成分和私有成分兼而有之,故A项错误;公私合营企业实际上是股份制企业,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公股所占比重”可知公私合营企业非单纯的私营经济,故C项错误;公私合营企业说明企业的经营国家能够参与其中并非全部纳入国家管理,故D项错误。‎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售的九条办法》。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回到农村。这表明(  )‎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 C.违背“一五”计划城镇化建设要求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解析:选B 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1959~1961年由于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开始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故C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故D项错误。‎ ‎3.美国学者威廉·奥夫霍尔特指出,邓小平最初的农村改革使中国农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赢得8亿农民的支持,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刺激了轻工业起飞从而又赢得了几千万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支持。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A.以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 ‎ B.主要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 C.缺乏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 D.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 解析:选A 材料“以此为契机,他又为小企业主的崛起提供了方便”,反映出农村实效推动城市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农业和轻工业,其它领域改革也在进行,故B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其内容是对计划经济模式的否定,故D项错误。‎ ‎4.粮票最早出现在1955年,此后国家对粮食定人定量,计划供应。到20世纪90年代初,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粮票的命运主要取决于我国(  )‎ A.经济体制的调整 B.土地制度的变革 C.社会制度的变化 D.思想领域的解放 解析:选A 粮票退出流通领域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A项正确;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商品流通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国思想解放,非粮票命运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理解一个概念:统购统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2.把握四个转变: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转变 ‎(1)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2)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平均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3.深化一个认知:现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1953~1957年 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58~1960年 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1961~1965年 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1966~1977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1978~1991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施,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虽然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低度城市化现象,但是城市化还是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1992年以来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外交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 ‎1.1956年,我国先后与叙利亚、也门、埃及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我国与斯里兰卡建立外交关系;1958年,我国先后与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外交事件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外交原则得到亚非认可 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朝鲜战争美国被中朝击败 解析:‎ 选A 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故A项正确;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是材料现象的结果,故B项错误;建国初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未显著提高,故C项错误;朝鲜战争中美国战败与材料中新中国与多个国家建交无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2.(2017·贵阳质检)新中国初期的对外交往主要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边倒”,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这说明新中国的外交(  )‎ A.适应了多极化国际格局 B.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C.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D.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解析:选B 材料中中国从“一边倒”到向西方资本主义开放,外交政策的转变带有浓厚的两极格局的政治色彩,并没有体现多极化的时代新特色,故A项错误;新中国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适时地改变外交政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务实调整,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间新中国的外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将意识形态作为外交活动的唯一依据而并未摆脱它的影响,故C项错误;单从材料我们无法看出新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要求,故D项错误。‎ ‎3.1969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这反映出(  )‎ A.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中心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 D.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解析:选C 1969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还没有恢复正常化,所以中国没有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中心,故A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B项错误;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材料“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看出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故C项正确;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4.1991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的数量仅有4个,1992年与中国建交的数量猛增至15个,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  )‎ A.“中共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 B.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C.中国奉行了不结盟的外交理念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解析:选B “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与外交无关,故A项错误;1992年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与中国新增建交国家增加,故B项正确;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始于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始于两极格局瓦解后,亦是受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 ‎1.理清一条线索: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2.警惕两个易错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就是指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主要表现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但并非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就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2)1955年,万隆会议虽然没有西方大国参与,但参加会议的国家多数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很多同学误以为亚非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消除因制度“异”产生的矛盾,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3.理解一个概念:中国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外交战略提出之后,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内容上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②不组织以自己为首的同盟。‎ ‎③反对霸权主义。‎ ‎④发展新型国家关系。‎ ‎(四)文化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科技、教育与文艺成果 ‎1.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 解析:选C 材料未涉及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故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知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956年,这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2.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解析:选C 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元勋们受到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为其留学深造直至后来的科技贡献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两弹一星”元勋有留学教育的经历,但并不能说“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故D项错误。‎ ‎3.“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制定了建立经济特区的策略 解析:选C 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奠定了“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故选C项。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排除A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了建立经济特区的策略,故排除D项。‎ ‎4.如图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大量增加 B.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 C.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析:选D “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大量增加”只是对题干材料反映现象的表述而非原因,故A项错误;“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这仅是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持续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这才是其选择归国的主要(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 ‎1.把握三条线索: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把握两次转变:中国革命与建设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 ‎(1)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是照搬苏联的“城市中心论”,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先是照搬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但这一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都得益于共产党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深化历史理解]        挖掘背景、联系见解高 ‎ 考查点(一)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2016·全国丙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2.(2014·全国大纲卷)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记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58年”以及亩产36 956斤等信息可知,当时人们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故本题选择D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1953年开始的,故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说法不符合实际;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D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人民公社化(1958~1983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底至今)‎ 原因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的发展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发展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党的主要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推动经济发展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内容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集体化道路,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以“一大二公”为特点,即合作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影响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 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3年撤销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 考查点(二) 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3.(2017·全国乙卷)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 由题中关键信息“1990年”“计划与市场”可知,此时我国正处于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此可知C项正确。材料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而不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该报告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目的在于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D项不是该报告的主旨,排除。‎ ‎[答案] C ‎ ‎4.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1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2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3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三幅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漫画反映的主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只有钱没有票买不了东西,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因而有点钱但买不着东西,B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图3中“20世纪90年代”不符,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D项符合材料主旨,D项正确。‎ ‎[答案] C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变 时间 具体表现 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照搬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经验 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政企分开 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 的教训,并借鉴了国外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党中央对国情的充分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考查点(三) 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5.(2016·全国乙卷)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故A、D两项错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较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向反对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借此缓解中国面临的压力,于是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上升的情况,故B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故C项错误。‎ ‎[答案] B ‎6.1977~1979年间,中国领导人以及各类代表团的出访活动呈现迅速增长势头,该出访潮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的特殊历史作用主要是(  )‎ A.服务于资金技术引进的需要 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开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解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引进资金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故A项错误;全面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任务,大量的出访活动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故B项正确;中美正式建交与出访活动频繁互为推动因素,为此时中国外交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开阔社会主义视野并非主要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B 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时期 国际形势 中国反应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 形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76年)‎ 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 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60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内政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考查点(四)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 ‎7.(2017·全国甲卷)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解析] 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体现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题干无法判断出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否得到解决,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排除B项;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8.(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的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当时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了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D项正确。‎ ‎[答案] D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影响 阶段 方针政策 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文革”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突破思维定式]        依据“材料说话”别忘了 ‎ 关注点(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新材料]‎ 在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之际,农业的效益却越来越低,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地位越来越不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种制度所体现出来的缺失也逐步显露出来,并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 ‎——储诚炜《论目前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及应对措施》‎ ‎[新视角]‎ 现行教材主要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和历史贡献。材料中作者则指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要进行改革。‎ ‎[新思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全部问题,并且由于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也逐渐暴露出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1.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极大制约,其制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 ‎(1)分散性的小农经济不利于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和投入,需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2)家庭经营,每个主体分散,势单力薄,经济实力薄弱,数以亿计的、分散的小农根本无法规避由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严重脱节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自然风险。‎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配上依然存在平均主义原则,导致农民对土地承包期限的不稳定,造成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短期行为甚至掠夺式经营。‎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集中农村地区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基本瘫痪,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5)家庭分散承包经营,农资、工具等重复购置,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6)农户之间分散独立,缺乏强有力的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在市场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将表现得尤为突出。‎ ‎2.产权界定不清晰,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处境尴尬,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 ‎(1)农村土地产权归属定位的模糊,使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土地利益分配方面因产权模糊而各执一词。‎ ‎(2)随着农村形势发展,大多数地方的农村集体已经 名存实亡。在目前征地制度不健全和经济建设对土地大量需求的情况下,这就为少数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提供了制度空间。‎ ‎(3)由于农民对某一特定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转让、继承等的限制又使得农民的使用经营权不能充分行使,导致了农民经营行为的短期化。‎ ‎3.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和承包形式的不健全导致了双方权利不明晰而产生一系列纠纷。‎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配规则过于僵化,“承包土地30年不变”导致了地权的不均。‎ ‎5.现行的土地经营制度限制了农民的活动空间,阻碍了农村人口的彻底城市化。‎ ‎1.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解析:选C 材料是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故A、B两项错误;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该体制改革对于粮食产量提高的影响,故D项错误。‎ ‎2.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解析:选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的生产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产生了分离,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所以A、C两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B项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的面貌,但是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D项正确。‎ 关注点(二) 统购统销制度的正负效应 ‎[新材料]‎ 对于统购统销制度的正负效应,应辩证看待:从其决策初衷看,决策者并无“剥夺”农村的自觉意图,而是希望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能够兼顾,并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所取舍;从其内在要求看,正效应是主要的,由此造成的负效应是后起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代价;从其实现形式看,负效应深深印刻着“左”的痕迹;从其实施过程看,负效应也是制度僵化、缺乏反思的结果。‎ ‎——张学兵《统购统销制度正负效应的辩证思考》‎ ‎[新视角]‎ 统购统销政策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当时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现行教材对统购统销制度几乎没有涉及,但高考中多次出现。材料中作者辩证的分析统购统销制度的正负效应,弥补了教材知识的欠缺。‎ ‎[新思维]‎ 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为了缓解商品粮危机和积累工业化资金而出台的,前后运行了32年,它的推行和不断发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统购统销政策实行的原因 ‎(1)严峻的粮食供需矛盾,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直接诱因。‎ ‎(2)配合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政治动因。‎ ‎(3)利用农业积累实现工业化,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经济动因。‎ ‎2.对统购统销政策的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保障国家粮食供给。既保证了基本的军需民用,也保证了工业建设的原料需求。‎ ‎②促进社会主义改造。统购统销政策使得数量广大而分散的小农群体自觉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建立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 ‎③支持工业化建设。1953~1985年,通过统购统销政策,我国农业无偿地为工业化提供了6 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积累。‎ ‎(2)消极作用 ‎①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购销价格“倒挂。长期严重的购销价格“倒挂”使得国家粮食经营费用逐年增加,财政负担加重。‎ 总之,统购统销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工业化 的快速发展。但不容否定的是,该政策强调用行政手段来指导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方法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1.(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选B “一五”‎ 计划时期,我国对粮食供应进行宏观统筹、计划管理,这对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B项。材料信息与A项没有必然联系;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故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于1952年底,故排除D项。‎ ‎2.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  )‎ 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 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 解析:选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建立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由私有变为公有,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年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从“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可知限制了市场的作用,导致农民和市场分离,故C项正确;D项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其本质,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