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佳经典联考试题2019-2020学年高二1月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A佳经典联考试题2019-2020学年高二1月期末联考试题 语文

机密★启用前 A佳经典•高二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8页,共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在美知乎Quore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一位网友说,他家隔壁曾住着一位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该网友,以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城:在“武侯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 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为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31日第5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已经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连普通外国人也喜欢中国诗词。‎ B.如今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够“走出去”,主要是因为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 C.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的网络文学虽然已“走出去”,却几乎没有能够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和价值理念,没有产生深刻的文化影响。‎ D.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路虽坎坷不平,但若能解决好传播载体等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将可能更多地传播出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荷兰女士送《李白诗集》的事例,表明了中国诗词既是外国网友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他们情感交流的工具。‎ B.作者从中国诗词、当代作家作品、影视剧和网络文学等方面,来举例论述中国文化近年来已经“走出去”的观点。‎ C.对“走出去”的中国文化,作者一方面指出了它们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项具体措施。‎ D.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作者先举例,再分析,最后展现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的希冀。‎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词可以丰盈国外读者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受到他们的喜爱也应该与此相关联。‎ B.当今中国文化只有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才能为更多的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C.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传播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 D.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21颗卫星,第2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中圆轨道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这三类卫星在不同的规定上坚守岗位:“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2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颗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 ‎“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B.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爱星”。‎ C.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密不可分。‎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到北斗二号研制时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北斗人秉持的“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鲁迅先生的温柔 叶浅韵 ‎①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 ‎②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 ‎③‎ 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 ‎④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 ‎⑤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坏坏。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有时我很想在寂静的深夜,模仿先生用三个手指(而非食指和中指)燃烧香烟的样子,试着穿过烟雾缭绕的空间理清自己凌乱的思绪。‎ ‎⑥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反人性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 ‎⑦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神超越一切之上。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 ‎⑧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一尊神圣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 B.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楼下盛开的梅”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写出鲁迅先生和许广平的美好的爱情。‎ C.文章第⑥‎ 段作者写鲁迅先生临终遗嘱。这些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作者将其与现实进行对比,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 D.文章第⑦段中,作者的视线在历史典籍的时光中穿梭,对鲁迅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朴素平实的语言中透露出睿智的深邃。‎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9.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一)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讨平鲁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 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徐羡之将废庐陵王刘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数陈不可,而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北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选自《宋书·檀道济列传》)‎ ‎(二)太史公曰:……然(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B.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C.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D.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戎夷:文中泛指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戎”泛指我国古代西方的少数民族,“夷”指我国古代东方或者四方的少数民族。“夷歌数处起渔樵”的“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B.景平: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此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 C.长城:此处的含义不同于“乃使蒙恬北筑长城”的“长城”,而是指守边御敌的将领。诸葛亮就曾经自许为“塞上长城”,无奈身死五丈原,使得后世英雄泪湿衣襟。‎ D.背关怀楚:放弃关中之地,渴望回到楚国旧地。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西安一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檀道济守孝尽礼,尊奉兄姐。檀道济在父亲丧事期间做到了守孝尽礼;他对待姐姐和兄长,十分恭敬和睦,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B.檀道济追随高祖,累获战功。高祖刚举义时,檀道济就随从他进入京城,其后多次参与讨伐之战,身先士卒,立下了许多显赫战功。‎ C.檀道济力排众议,释放俘虏。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总共俘获四千多人,有人建议将这些人全杀死并运回京城示众,但被檀道济全部释放并让其回家。‎ D.檀道济威名甚重,受人敬佩。他在将要废除庐陵王的那天晚上,进入领军府跟谢晦一同住宿。谢晦那晚恐惧不安,难以入睡,而檀道济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谢晦因此佩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徐羡之将废庐陵王刘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数陈不可,不见纳。(5分)‎ ‎(2)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①唱和。‎ 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唐)白居易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注:①微之: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元九)的字。白居易写此诗时,元稹已去世十年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翻阅卢子蒙的诗集,发现不少卢子蒙与元稹的唱和诗作,不禁悲从中来,写下此诗。‎ B.首联叙写了多年前元稹与卢子蒙一起论诗衡文,相识恨晚的情景,其情景如在昨日。‎ C.颔联写诗人此时与卢君聚首,披阅诗卷,发现很多赠元稹的诗,为下文做了铺垫。‎ D.白居易不少诗歌都注重通俗性与写实性,本首诗歌也基本体现了这种风格特点。‎ ‎15.这首诗的后两联是如何抒发诗人真挚深刻的悼念之情的?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思妇因思念游子,回避明月而不能的两句是“ , 。”‎ ‎(2)李煜《虞美人》中直接表现物是人非感慨的两句是“ , 。”‎ ‎(3)《阿房宫赋》中杜牧感慨秦王搜刮起来极其狠心而使用起来却奢侈浪费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我国许多城市决策者 ,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 ) 、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该如何保护和利用以及没有摆正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造成的。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当前对待传统街区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一种的 无知行为。‎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该如何保护和利用以及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B.由于没有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利用和保护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C.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D.因为没有弄清该如何保护和利用以及没有摆正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只形形色色的问题产生了,因而导致传统街区 B.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 C.形形色色的问题不仅产生了,所以传统街区导致 D.然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而且导致传统街区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趋之若鹜 无可厚非 面目全非 妄自菲薄 B.亦步亦趋 无可厚非 焕然一新 踌躇满志 C.趋之若鹜 无可非议 焕然一新 妄自菲薄 D.亦步亦趋 无可非议 面目全非 踌躇满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6分)‎ 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写诗,他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①。 ”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与文的差异,具有启发性。诗歌常用比兴,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上下前后之间的联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样着实具体,② 。如苏轼《赤壁赋》写月夜之中泛舟长江的情景,它是具体展开的,跟实际生活情景很贴近。而下面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较之现实生活就升华得近于酿米为酒了。对比之下,差异显而易见。诗歌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更远一些,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目的是表彰和鼓励世界科学技术领城的重大研究进展,授予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委员会评价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四、写作(6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知名学者、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在一次讲座中言:我说金钱是好东西,好在哪里?它的最大好处是使你在金钱面前获得了自由。……人生在世,第一件事是要解决生存的问题。有了钱、生存有了保障以后,钱就不那么重要了,你可以不必仅仅为了钱而工作了,你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了。这就是我说的在金钱面前获得自由的意思。‎ 针对上述语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呢?请结合材料按要求作文。‎ 要求:①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A佳经典•高二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1.D【解析:A项 “已经”的表述绝对化:原文第1段“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B项“主要”说法错误,‎ 原文第2段“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只是部分原因,并非主要原因。 C项以偏概全,应该是“网络文学,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范围不清:根据原文第3段“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而不是“几乎没有”“没有”】‎ ‎2.C【解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项具体措施”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只是提到“打造更 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  ‎ 3. B【解析:“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2段“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 ‎ 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 ‎4.A【解析:“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在原文中没有依据,材料四只是提到“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 ‎5.B【解析:“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曲解文意,原文是“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6. ①提高国产化率,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精神: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为开端,在实现“三步走”的过程中,北斗人始终坚持国产化与自主创新,成果卓著。‎ ‎②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20多年的攻关道路艰苦卓绝,但北斗人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逐一攻克难关,创造辉煌。‎ ‎③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作为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牵引众多单位、人员,在研制过程中北斗人锻造了精诚协作,舍弃小我,顾全大局的精神。‎ ‎④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攻关过程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奉献了智慧与心血,而且对新生代热心帮扶,使北斗精神代代相传。‎ ‎(每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 ‎7. C【解析:“这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分析错误:原文“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是对鲁迅先生壮年去世的惋惜,作者写鲁迅先生的遗嘱是为了表现“鲁迅的温柔是有棱角的”。】 ‎ ‎8. ①爱情温柔、情意缱绻:鲁迅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温柔绽放,他们深情款款,相互的称呼里满含着藏不住的爱意。‎ ‎②情趣昂然、生活时尚:鲁迅先生不仅博学多才,涉猎甚广,就连衣着时尚也颇有研究,讲求美、时尚、情趣。‎ ‎③天性自然、可爱而顽劣:作为成年人的鲁迅先生身上难得地具有孩子般天真顽劣的性情,增添了喜剧色彩与生活质感。‎ ‎④温柔中又有棱有角、是非恩怨分明:鲁迅先生的温柔并不是一味宽容,一团和气,而是是非曲直,自有界线,棱角分明,自成方圆。(有概括有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 ‎9.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回忆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春天正在画中,结束回忆回到现实,使得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合,思路清晰,浑然一体。‎ ‎②丰富形象,深化主题:“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突出了鲁迅先生形象的丰富立体,表达对先生的无限崇仰,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从结构、内容两个层面概括并分析,每点3分)‎ ‎10.A【原文标点: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11.C【解析:“诸葛亮就曾经自许为‘塞上长城’说法错误,“自许为‘塞上长城’”的是陆游。】‎ ‎12.D【解析:“将要废除庐陵王”张冠李戴:前文中指出是想要废除“少帝”的那晚。】‎ ‎13.(1)徐羡之将要废除庐陵王刘义真,把(这件事)告诉了檀道济,檀道济意见不同,多次陈说不可(这样做),但不被采纳。(“以(之)”、“数”“陈”、 “见”各1分,句意1分)‎ ‎  (2)(项羽)自身死在东城,还是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错误啊。竟然(或“却”)借口(或“推脱”“掩饰”)“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是荒谬吗?(“尚”“自责”“乃”“引”各1分,句意1分)‎ ‎14.B【解析:“相识恨晚的情景”理解错误。首联是说“我以前经常听到元稹吟咏您的诗,只恨当时我无缘结识您”,而不是说“元稹和您相见恨晚”。】‎ ‎15.①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动作神态描写):颈联写两位老人想到共同的挚友已经逝去,二人都老泪纵横,说不出一句话,直接抒发了对挚友的怀念之情。‎ ‎②运用反问修辞:颈联通过“岂知”反问来体现卢白二人对他们共同好友的思念。‎ ‎③想象虚写(以景结情):尾联想象元稹坟上的白杨枝已经三丈长了,从侧面体现挚友已 经逝去了很长时间,从而抒发诗人对朋友真挚深刻的悼念之情,更添凄怆之感。‎ ‎(答出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每点2分)‎ ‎16. (1)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每句1分,6分)‎ ‎17.C【解析:划线句子总共有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主要在于……造成的”,删去“造成的”;二是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然后是如何保护和利用。故选C。】‎ ‎18.B【解析:根据前文文句“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是说街区打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后文文本处填写应该体现出递进关系。故选B。】‎ 19. A【解析:第一空: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根据语境“城市决策者”追逐跟风的决策行为,所以此处要用“趋之若鹜”。第二空: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语境说的是对城区打造中存在的一定问题,所以用“无可厚非”。第三空: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多为贬义。焕然一新:指改变 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语境是说传统街区打造出现的负面的影响,所以用“面目全非”。第四空:妄自菲薄:本意是自暴自弃,也引申为过分看轻自己。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语境“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无知的行为,所以用“妄自菲薄”。故选A。】‎ ‎20.(1)诗喻之酿而为酒 (2)有许多跳跃和省略 ‎ ‎(3)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 (每空2分)‎ ‎21.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因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的贡献荣获爱因斯坦 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奖。(5分)‎ ‎【分析:结合“评选委员会评价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分析,就可以抽取到答案。】‎ ‎22.作文立意分析:‎ 本题可以写金钱观: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金钱。一味否认或者过分拔高金钱的作用都是不可取的。要正确认识金钱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要辩证的看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有时候年轻人在不同程度上为生存压力和精神追求的冲突而苦恼,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直面生存压力,通过挣钱解决好生存问题,第二内心始终要有自己的精神目标,物质生活的目标宁可定得低一点,随着生存问题的解决,逐渐加大精神追求的比重。‎ ‎【参考译文】‎ ‎(一)檀道济,年幼时失去了父亲,处在丧事期间能守孝尽礼。奉养姐姐,服侍兄长,由于他和睦恭敬而获得好的称誉。宋高祖举义时,檀道济随从他进入京城,参与高祖建武军事,讨伐平定了鲁山,俘获了桓振,因参加起义有功劳,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叛乱时,众贼寇纷纷兴起,郭寄生等聚集在作唐作乱,他又跟随刘道规讨伐柏谦、荀林等人,他处处以身作则,来激励文武官员,冲锋陷阵必定走在士兵前头,所以大军所指向的地方,无不被攻破。等到徐道覆来进逼,刘道规亲自出兵迎战,檀道济的战功最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任命檀道济为前锋,出兵淮水、淝水,军队所到之处,各城守敌纷纷投降。军队到达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顺。径直进攻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洗归服。一路夺取城池,攻破军垒,共俘获四千多人。有人提议说,应该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将其尸体运到京城向人们展示以壮军威。檀道济说:“讨伐罪人而安抚百姓,正在今天。”便释放全部俘虏并让他们回家。于是戎、夷等少数民族都很感激,相互率领其部族来归顺的很多。‎ 景平元年,敌军在东阳城围攻青州刺史竺夔,竺夔向朝廷告急。皇帝加檀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起救援东阳。还未到达,敌军就烧掉军营,焚毁攻城器械逃遁。檀道济将要率军追击他们,但城内没有粮食,于是打开窖仓,取出陈年老谷;窖有几丈深,等到取出稻谷碾成米,已经过了两个晚上;敌寇已逃离很远了。再不能追上,于是才停止了。徐羡之将要废除庐陵王刘义真,把(这件事)告诉了檀道济,檀道济意见不同,多次陈说不可(这样做),但不被采纳。徐羡之等人又密谋要废除少帝,用委婉的言词奉劝檀道济入朝。檀道济来到以后,徐羡之把他们谋划的事告诉他。在要废除少帝的这天晚上,檀道济进入领军府跟谢晦一同住宿。谢晦那天晚上恐惧不安,难以入睡,檀道济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谢晦因此佩服他。太祖还未进入京城时,檀道济进入朝堂守卫。太祖登位后,进号檀道济为征北将军。檀道济在前朝立有显赫的功劳,威望很高;手下心腹将领,都曾身经百战,几个儿子又都有才气,朝廷渐渐猜疑畏惧他。太祖重病多年,彭城王刘义康担心皇帝一旦驾崩,檀道济就不能再控制。元嘉十二年,皇帝病得很厉害,适逢北魏侵犯边境,便召檀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天,皇帝打算派遣檀道济回去镇守,檀道济已经动身下了船,恰好皇帝的病又发作。刘义康于是召回檀道济,并以祭祀路神为他设宴送行之名,趁机将他逮捕。薛彤、进之都是檀道济的心腹干将,有胆量和勇力,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张飞、关羽。起初,檀道济被捕时,气得脱下头巾掷在地上说:“竟然破坏国家的根基!”‎ (二) 可是项羽没有一点根基,趁着时势,从民间兴起,不过三年的时间,便率领五国的义军灭亡了秦王朝。随后分割天下,分封各路王侯,所有政令均由项羽发布,自号为“西楚霸王”。虽然他的王位没有保持到底,但自古以来像他这样的人物还不曾有过。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项羽)自身死在东城,还是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错误啊。竟然(或“却”)借口(或“推脱”“掩饰”)“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是荒谬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