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 高一10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 ‎1.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这里的生产资料包括 ‎ ‎①生产工具 ②劳动对象 ③劳动者 ④生产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产资料。①②: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也称作生产手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定的生产力三要素之一,定义为: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会生产中,人们总是借助于生产资料,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 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2.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 ) ‎ ‎①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 ‎②一切大事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讨论决定 ‎③不存在人压迫人的现象 ‎ ‎④氏族长采取强制手段解决氏族内部问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氏族制度。①: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①正确。‎ ‎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②错误。‎ ‎③:氏族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③正确。‎ ‎④: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和军事首领也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他同所有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更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氏族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3.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但是它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很大提高。由史实可见,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应当看 A. 是否存在着阶级 B. 是否存在着剥削 C. 是否存在着私有制 D. 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D: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这一制度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符合题意。‎ ABC:是否存在着阶级、是否存在着剥削、是否存在着私有制,都不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ABC排除。‎ 故本题选D。‎ ‎4.古罗马的提洛斯岛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这说明 A. 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 B. 当时的古罗马已进入封建专制时代 C.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低级阶段 D. 奴隶社会已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A:奴隶像牲畜一样等候买主,说明奴隶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A符合题意。‎ B:材料反映的是古罗马奴隶市场交易的情景,说明当时的古罗马还没有进入封建专制时代,B错误。‎ C: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低级阶段,C错误。‎ D:奴隶社会已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反映,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BC;2.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本题可排除D;6.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选项);7.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选项,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5.“国家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必然产生阶级的时候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句话指出 A. 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了国家 B. 阶级产生的时候已经有了国家 C. 国家和阶级的产生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 国家的产生是为了调和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A:材料揭示国家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并不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暴力机关,第一个类型的国家出现,B错误。‎ C:“国家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而必然产生阶级的时候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句话指出国家和阶级的产生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符合题意。‎ D. 国家的产生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6.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终年劳动,却陷入饥寒交迫的贫困境地,其根本原因是 A. 封建的等级制度 B. 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C. 封建国家政权 D. 封建思想和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B:在封建社会,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B正确。‎ A:封建的等级制度,这对材料进行了概括和升华,不是材料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A不符合题意。‎ CD:材料阐释的是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未涉及封建的国家政权和封建思想和文化,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在封建社会,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7.地主顾名思义便是有土地的人,但是他们却不从事劳动,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地主们对农民的压榨永无止境。这种压榨的主要方式是 A. 榨取地租 B. 放高利贷 C. 无偿徭役 D. 苛捐杂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A:榨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A正确。‎ BCD:放高利贷、无偿徭役、苛捐杂税,都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但不是主要方式,BCD排除。‎ 故本题选A。‎ ‎8.封建制生产关系比奴隶制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 A. 农民开始有大量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 B. 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都比较主动地劳动 C. 农民有了自己的生产工具,部分农民还有少量土地,能自主安排生产 D. 农民能占有少量的劳动成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作用、影响。A:封建社会,农民没有大量土地,A错误。‎ B:“都比较主动地劳动”过于绝对化,B排除。‎ C: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C正确。‎ D:封建社会,农民能占有少量的劳动成果,有了生产积极性,不是提高了生产积极性,D错误。‎ 故本题选C。‎ ‎9.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是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 A. 全部劳动产品 B. 部分劳动产品 C. 剩余价值 D. 一部分剩余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AB:资本家占有产品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AB不符合题意。‎ C: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是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正确。‎ D:资本家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D错误。‎ 故本题选C。‎ ‎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③工人享有真正的人身自由 ‎ ‎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比以往更加的显现和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①②正确。‎ ‎③: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不可能享有真正的人身自由,③错误。‎ ‎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隐蔽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发财致富的行为是以“契约自由”的名义,在“公平交易”的招牌掩盖下进行的,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 ‎11.资本主义形成的标志是 A. 资产阶级的出现 B. 工业革命的基本形成 C.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形成的标志。A: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出现,A不符合题意。‎ B: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形成,17世纪,资本主义形成,B排除。‎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形成,C正确。‎ D: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这次技术革命 ‎①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意味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③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以建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工业革命。①③:以蒸汽机的发展和使用为标志,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本身就是在阐释工业革命的开始,②同义反复,排除。‎ ‎④:17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3.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这一基本矛盾 ‎ ‎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 ‎②为根治资本主义痼疾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 ‎③使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 ‎ ‎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①正确。‎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难以治愈,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错误 ‎③: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使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③错误。‎ ‎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 ‎①资本家工人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 ‎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唯物史观的意义。①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工人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也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①③正确。‎ ‎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②错误。‎ ‎④: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5.《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实践”,排除A。‎ B: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综上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 C: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C。‎ D: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工人运动”,排除D。‎ 故本题答案选B。‎ ‎16.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无产阶级的产生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①项不合题意。‎ ‎②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两个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④两项符合题意。‎ ‎③:该项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不是历史前提,不合题意。排除③。‎ 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地斗争的结果,是科学社会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7.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 ‎④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正确。‎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②错误。‎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因而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之而奋斗。‎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18.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观点中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 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 开创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 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 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推翻了沙皇的统治”、“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以及“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B:毛泽东肯定十月革命在世界史上的作用,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使人类历史上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阶段,B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9.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 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 B. 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C. 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D. 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能认识到阶级间的矛盾对立,A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 B: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能提出对于未来社会设想,B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 C: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C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 D: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化的设想,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规律角度进行阐释,D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0.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但不是根本标志,A不合题意。‎ 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它们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B符合题意。‎ C: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但不是区分的根本标志,C不合题意。‎ D: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D错误。‎ 故本题选B。‎ ‎21.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④是当时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③符合题意。‎ ‎①:五四运动之前革命运动和五四运动斗争的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①不合题意。‎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1927年-1937年处应填写 A. 土地革命,星火燎原 B.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 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D. 打倒蒋家,解放全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主要阶段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据材料的时间限制,可以断定土地革命,星火燎原,A项符合题意。‎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是1927-1937年的阶段特征,B不合题意。‎ 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不是1927-1937年的阶段特征,C不合题意。‎ D:打倒蒋家,解放全国不是1927-1937年的阶段特征,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3.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 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 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C. 工农运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土地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A不合题意。‎ B: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B符合题意。‎ C:工农运动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C不合题意。‎ D:土地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4.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选项中属于毛泽东思想具有的要素是 ‎①照搬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②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所以,毛泽东思想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②③两项符合题意。‎ ‎①: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不是“照搬”马列主义原理,①观点错误。‎ ‎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具有的要素,④项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5.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 A. 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B. 发达的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A:我国不是资本主义社会,A错误。‎ B:发达的封建社会说法错误,B错误。‎ 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不是基本国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选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相同,①错误。‎ ‎②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说法正确,②④符合题意。‎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7.“它与‘城市中心论’,以工人运动为重点,发动和组织工人举行武装暴动,先占领中心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比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不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中一般或简单运用,它完全是一种发明,是一种正确的道路”。“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指 A. 夺取大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 D. 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它与‘城市中心论’,……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不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中一般或简单运用,它完全是一种发明,是一种正确的道路”,结合课本所学,国民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失败。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揭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政权的革命道路,B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8.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 B.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C. 是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D.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 ABD:三个选项均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的正确描述,ABD不符合题意。‎ C: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此种类型的试题高考也可能出现,需要考生引起重视,避免审题错误而出现丢分。‎ ‎2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時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这是与以往的革命最大的不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①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①②正确。‎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③错误。‎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没有就参与主体来说这一层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0.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 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①正确。‎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②正确。‎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有何主要表现? ‎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主要表现为: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2)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试题情境,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有何主要表现?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教材第9页有明确的阐释,考生可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直接原因,教材第10页有明确的阐释,考生可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作答。‎ ‎【点睛】本题属于简答题,是纯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试题设问,不需分析材料,试题难度较低。考生直接默写,回答即可。作答时,要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不能拖泥带水。‎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举办了一次庆祝活动,高一(X)班的学生都参加进来,他们搜集的材料如下:‎ ‎【庆典中的欢呼】‎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鸣了28响。……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 ‎(1)庆典反映了新中国的诞生,请你谈谈新中国的“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共产党执政,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第一,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试题情境,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新中国的“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考生可从国家性质、国家地位、人民地位、执政党等方面进行阐释。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地位:真正独立自主;人民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执政党:共产党。‎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考生可先从材料挖掘,然后回归教材。材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意味着国家独立了,人民成了主人。回归教材,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教材第24页有明确的阐释,考生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组织作答。‎ ‎【点睛】本题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为主,对材料的解读为辅,组织答案时可以简单阐释材料的意义。然后回到教材找“意义”,统编教材也是侧重于常识的考查,考生需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记牢,以较为完成地呈现知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