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政治试题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政治试题分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Ⅰ卷政治试题分析 ‎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度紧缺,不少大型制造企业开启了“跨界”生产之路,如某电器集团紧急成立医疗子公司,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很快向市场提供医疗物资生产设备和医用口罩。企业短时间内紧急转产、快速投产,说明 ‎① 我国相关制造业有完整灵活的供应链 ‎② 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 企业具有转产防疫产品的前瞻性战略 ‎④ 企业可以通过转产快速化解市场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企业生产经营等相关知识解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企业转产既要有内部动力,又需外部条件。疫情导致防疫物资紧缺,让一些企业看到商机并迅速转产,可以看出市场需求对企业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防疫物资相关制造业的供应链支持是企业能迅速转产的外部条件,②符合题意。企业前瞻性战略是基于对市场变化发展趋势的把握准确,作出系统谋划,进行提前布局,以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本题中疫情爆发是不可预见的,企业投产防疫物资并没有提前布局,而是捕捉商机、“调整生产计划”的应变之举,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转产企业原主导产品面临市场风险的信息,且转产本身也是有风险的,④缺乏支撑且言之绝对,不选。‎ ‎13.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2019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 400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亿户次增至1.8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从0.1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 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② 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③ 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④ 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关注我国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的实施,考查学生基于材料信息进行合理推导的能力。‎ 推导类问题首先需要判断“起点”和“终点”。从材料首句可以看出,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旨在鼓励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保费补贴是针对购买农业保险行为实施的补贴,农户先支付保费购买农业保险,再领取补贴,“购买”在前,“补贴”在后,因此③是“起点”,③是①的条件。农业保险能为农户“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④),进而保护和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户“增加生产投入”,从而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②)。因此,合理的路径为③→①→④→②。‎ ‎14.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正式启动。CIP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的系统。截至2020年5月末,有96个国家和地区的969家银行接入该系统。CIPS的推广使用表明 ‎① 人民币实现跨境自由流动 ②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③ 人民币在全球可自由兑换 ④ 中国对外贸易结算风险降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广使用为素材,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考查学生对外汇与汇率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CIPS是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启动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表现,②符合题意;直接采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不需要使用美元等第三方货币进行结算,这就规避了第三方货币汇率波动的直接影响,有利于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结算风险,④符合题意。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是指资金流进流出均不受管制,无障碍自由通行;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兑换外币不受时间、地点、额度、对象等方面的任何限制。CIPS系统的启动只涉及跨境和离岸业务的结算,不等于“跨境自由流动”和“全球自由兑换”;事实上人民币尚未实现跨境自由流动和全球自由兑换,①和④既在逻辑推理上不成立,也不符合客观实 际。本题选D项。‎ 知识拓展:自由兑换货币 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当一种货币的持有人能把该种货币兑换为任何其他国家货币而不受限制。包括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以自由兑换。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1996年,人民币已实现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低层次的可兑换)。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实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货币自由兑换的要求,资本项目的开放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尚未实现。‎ 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此完成15~16题。‎ ‎15.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① 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 ‎② 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 ‎③ 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 ‎④ 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本题以这一论述为素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之所以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主要在于数据在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①和④正确分析了数据对于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最具有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是货币,②表述错误,且是否具有流动性不是将其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同样,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也不是将其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 ‎16.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浙江、福建等省成立大数据管理局,负责统筹数据资源建设管理,协调全省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大数据融合应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创新设立大数据管理局旨在 ‎①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② 保障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③ 改革完善基层行政体制 ④ 优化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关注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考查学生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解。设立大数据管理局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亮点”,其目的在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地方政府职能配置(政府机构改革的“共性”目的);统筹数据资源建设管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设立大数据管理局的“个性”目的),①和④符合题意。设立大数据管理局与保障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无关,②排除;大数据管理局的设立是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基层行政体制的完善,但不是其设立的目的。③混淆了客观结果与目的的关系。‎ ‎17.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为执行法律的规定、履行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职责,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该决定表明 ‎①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察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授权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法规 ‎③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职能机构 ‎④ 国家监察委员会拥有自主制定本部门法律的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关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这一重大政治现象,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该决定,是其授权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法定程序,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察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①和②符合题意。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监察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其负责,与全国人大同属中央国家机关,而不是全国人大下属的职能机构,③是错误的。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国家法律,国家监察委员会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而非“法律”;且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授权立法”,监察法规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并非完全“自主”,④错误。‎ ‎1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用“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来形容共建“一带一路”。下列选项与“本”和“道”含义不相符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B.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 C.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D.发展中国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答案】D ‎【解析】“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意思是:世间万物保住根本就能生长,一切事情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强调办事情要符合事物的根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在国际事务中,“本”“道”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A、B、C都与“本”与“道”相符。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发展中国家遍及亚非拉各地,并不集中在同一地区,且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D不符合“本”与“道”的含义。‎ ‎1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这表明 ‎① 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② 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 ‎③ 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④ 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以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创作与影响为背景材料,促使 学生理解优秀文艺作品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所在,激励学生不断实现美好理想,渗透劳动教育和美育,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歌曲唱响大江南北,讴歌人民、讴歌劳动,回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方向,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②和④符合题意。评价艺术价值,从客观标准看,在于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规律,回应时代要求;从主观标准看,在于是否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①混淆了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错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激情与灵感能促进艺术创作,但其本身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 ‎20.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① 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② 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③ 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④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圆满成功。本题是对这一盛会的回应,借以考查学生对经济与文化关系、文化多样性等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成果,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①和③符合题意。先进文化是与先进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是能够有效推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文化。文化的先进性是指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历史积淀的厚度并非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②表述错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定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21.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是城市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城市巧妙利用闲置的厂房和设备,精心打造文创产业园、时尚设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厂房变成博物馆,仓库改成音乐厅,厂区转为影视基地……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表明 ‎①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意识无关 ‎②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事物的前提 ‎③ 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 ‎④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聚焦城市转型发展,以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工业遗产“华丽转身”进行合理的解读,渗透绿色发展新理念。工业遗产的“华丽转身”、变废为宝,是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合理调整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具体体现,也由此实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转换和有效利用,②和④符合题意。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人为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意识有关。①错在后半句。事物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内因),并非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变为外部联系。③错误。‎ ‎2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为 ‎① 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 ‎② 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不变 ‎③ 价值观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④ 正确价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价值观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以及运用哲学价值观的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青年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③和④从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对习近平讲话作出阐释,符合题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选择,①错误。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经形成,难以改变,但不是不变的,②错误。‎ ‎23.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 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 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 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广西某山村利用珍稀鸟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素材,渗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解程度。材料表明,该村利用珍稀鸟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村民观念的转变;而观念的转变,又使得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①和③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是否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不是社会意识先进与落后的判断标准,②错误。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在于社会意识的性质,在于是否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④表述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