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部分第9单元第24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部分第9单元第24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学案

第九单元 工业文明的世界        ‎ ‎——两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指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该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宪法,形式上确立了联邦制君主立宪政体。与此同时,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诞生,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尝试。‎ —18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在科技发明带动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在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民族乐派音乐形成,美术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音乐流派层出不穷,美术领域风格多样。‎ 第24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3)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3.影响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工业日益重要 生产组织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生活方式 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思想意识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教材拓展]__圈地运动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折点。在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1)生产力: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2)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正确区分世界市场的内涵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探究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史料一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世界:一部历史》‎ 史料二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  (1)根据史料一,指出史料一中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理由。‎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  (1)史料一表明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当时的社会公众对工业革命持肯定态度。‎ ‎(2)史料二中“污秽”“肮脏”“野蛮”等说明了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1)态度:肯定。理由:蒸汽船便利了交通;蒸汽机提供了动力;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2)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 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加具体。‎ ‎(3)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重要保障。‎ 以唯物史观看待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 ‎ 材料 1769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终于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它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跃。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这也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的脚步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何飞鹏等《蒸汽机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工业革命怎样改变了世界?‎ ‎【提示】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促使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革;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工业革命对英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领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1623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专利权应当授予第一个真正的发明人;发明必须是就新产品而做出的;专利权人享有独家生产或制造该产品的权利,有效期为14年;他人在此期间不得利用该项发明。这一规定(  )‎ A.有利于新技术与市场结合,激励技术创新 B.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 C.使专利保护具备排他性,阻碍英国工业革命 D.阻断知识共享,增加技术诀窍灭失的风险 A [根据材料可知,《垄断法》保护了专利权人的权益且有时效性,这有利于技术和市场的结合及技术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专利规定并不具备排他性,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技术的更新,故D项错误。]‎ ‎2.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 时间 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年 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 英国修建了大约9 654千米的铁路 ‎1852年 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1800—1850年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A.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C.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D.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材料虽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交通的发展,但并未提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由此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时期农田水利、交通、铁产量及人口的迅速增长,由此可推断出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该时期英国不同群体的收入差别和生活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英国对外扩张的概况,故D项错误。]‎ ‎3.根据1841年的材料,英国工厂工人在棉纺织业中占68.7%,在毛纺织业中占60%,在丝纺织业中占40%。据此可以推论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C.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据统治地位 D.英国工业革命从重工业开始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主要是指其他各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题干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数据“68.7%”“60%”“4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正确;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故D项错误。]‎ ‎4.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 000-30 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发展使用机器生产并用蒸汽作为动力,一些小城市和城镇因交通便利或资源富有而大力推行工业化,进而带动了这些地区人口的增长,故D项正确。]‎ ‎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影响 ‎(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 ‎(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5)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世界市场的发展 ‎1.原因 ‎(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2)交通通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表现 ‎(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影响 ‎(1)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 ‎►探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 史料一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全球通史》‎ 史料二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史料一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根据史料一,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2)史料二反映了世界商品贸易的交流与发展。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促成此特点形成的历史条件。‎  (1)史料一中信息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有商品交换、殖民掠夺、交通技术条件等。‎ ‎(2)史料二中信息说明主要以欧洲为中心进行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优势。‎  (1)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国际贸易、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欧洲在掠夺海外原材料的同时,‎ 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 条件: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 ‎(1)空间范围日益扩大: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 ‎(2)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从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从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 ‎(3)商品种类迅速增加: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资金、劳动力与商业服务的交换。‎ ‎(4)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5)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 ‎(6)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1400-1800年,西、葡、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以家国情怀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 材料 在一般情况下,如熊彼特所言,“当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冲突时,它总得屈服。……在一定的时候所使用的每一种生产方法,都要服从经济上的恰当性”。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导致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最清楚地表现在蒸汽机的发 明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蒸汽机并非18世纪的新发明。‎ ‎——摘编自李伯重《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思考: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提示】 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阐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要建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蒸汽机并非18世纪的新发明,但在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推广和改进。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急剧扩大,对工业生产能力要求提高,对动力的需求增强,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良,并很快应用于生产领域。‎ 人类很早就认识了“电”,1831年法拉第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在生产领域一直没有出现突破性的技术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动力的要求更高,促使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并迅速推广,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技术的进步和推广需要依赖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论题:技术进步需符合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发挥作用。‎ 阐述: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如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但是,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郑和下西洋之后再无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明清政府逐渐走上封闭保守之路,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反而落后于当时的西方。指南针并没有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13世纪初指南针传入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西方由此开启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西方的社会转型。指南针之所以在西方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西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 由此可见,技术进步需要符合经济发展阶段才能发挥作用。‎ ‎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3)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4)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5)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项目   ‎ ‎1928年 ‎1950年 ‎1990年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新能源的运用 D.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 B [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煤炭与石油”不是新能源,故C项错误;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与材料中“煤炭比例”不断下降不符,故D项错误。]‎ ‎2.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 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 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C [根据材料时间“1901年”可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主要是美国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故C项正确;“相对论”是20世纪上半期才出现的,‎ 故D项错误。]‎ ‎3.(2019·惠州二模)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10个工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现象(  )‎ A.推动法国城市化水平提高 B.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C.说明法国工业革命未完成 D.促进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B [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可得出法国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故选B项;工业革命虽推动了法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故排除C项;法国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阻碍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故排除D项。]‎ ‎4.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  )‎ 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趋势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A [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生产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从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20世纪初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实现利益最大化是福特公司的主观要求,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在罗斯福新政之后,故D项错误。]‎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两次工业革命 全国卷Ⅰ ‎2018·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2017·英国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全国卷Ⅱ ‎2016·工业革命与环境污染;2015·第二次工业革命 全国卷Ⅲ ‎2016·工业革命与铁路建设 ‎1.从考查内容看:工业革命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常常从动力变革角度考查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2.从考查题型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直是命题的重点,注重把工业革命放在欧洲多元化的宏观角度下进行思考。‎ ‎3.从命题特点看:多角度考查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及思想科技文化等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的理解认识。多运用材料且图文材料比重较大,创设情境,考查对世界市场形成途径及过程的理解。‎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工业革命与铁路建设 ‎ (2016·全国卷Ⅲ)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60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全国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没有其他行业和部门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铁路部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地位,故排除B项;这种情况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故排除D项。]‎ 练点2:工业革命的发展 ‎ (2015·全国卷Ⅱ)下面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虽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材料陌生 以教材中未涉及的美国工业革命中的史实为背景 问题巧妙 以美国铁路的多种轨距切入,隐性说明当时美国国内市场的发展状况 练点2‎ 转换思维 以英、美、法、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时期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比较,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工业化的现状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3: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 (2018·全国卷Ⅰ)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 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 [材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将不同的新因素加入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之中,最初研究者只关注了经济因素,而后期研究者加入了政治因素和资源因素,说明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故B项正确。]‎ 练点4:工业革命中出现新的社会问题 ‎ (2016·全国卷Ⅱ)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A [根据材料可知,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A项;B项中“化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C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故排除;D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 练点5: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 (2017·全国卷Ⅰ)‎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D [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提升的幅度大于工人阶级收入提升的幅度,这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机器大生产,故B项错误;此时英国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不能说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故C项错误。]‎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3‎ 学术色彩 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并做出科学理性的解释能力 练点4‎ 材料新颖 以英国在不同时期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折射环境污染的危害 视角独特 不是考查传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而是考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练点5‎ 形式灵活 变传统文字史料为表格史料,信息更直观 对比分析 让数据“说话”,应注重数据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 B.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的时间为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可知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了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从而说明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间为工业革命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这说明(  )‎ A.家庭手工业已经不复存在 B.工业经济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生产领域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 D [根据材料“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劳动力的转移,工厂制度的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说明在生产领域出现了变化,故D项正确。]‎ ‎3.(2019·宜宾二模)18世纪,英国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包括市场调查、折扣计划、传单、报纸和杂志广告以及不满意退货的承诺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 B.商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自由主义强化竞争意识 D.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B [由材料中“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促进商品的销售”并结合时间“18世纪”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产量也迅速提高,故选B项;“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项;“竞争意识”是材料所示信息的实质,而非原因,故排除C项;“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是商品促销的结果而非原因,故排除D项。]‎ ‎4.(2019·桂林一模)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认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五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五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这表明(  )‎ A.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 B.工业革命仅仅发生在英国 C.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 D.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 D [材料“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说明欧洲工业文明影响整个世界,使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代,故选D项;材料中马克垚从整个人类社会演进来看,将工业时代比喻为最后五分钟,但并不是指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故排除A项;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后,传播到了欧美其他地区,因而工业革命并不仅仅发生在英国,故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欧洲工业文明影响整个世界,这体现了欧洲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故排除C项。]‎ ‎5.(2019·乌鲁木齐一模)阅读下表,指出表中内容反映出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 宣布废除奴隶贸易 法律生效日期 宣布废除奴隶制 英国 ‎1807年 ‎1808年1月1日 ‎1833年 法国 ‎1792年;1818年 ‎1818年 ‎1848年 美国 ‎1808年 ‎—‎ ‎1865年 葡萄牙 ‎1836年 ‎1858年;1869年 ‎1878年 西班牙 ‎1820年 ‎—‎ ‎1878年 ‎——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族解放运动的大发展 C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故选C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15世纪,故排除 A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为17、18世纪,故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的大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排除D项。]‎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  )‎ A.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C.交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D.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 D [从“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可知世界联系的加强,反映出世界市场形成把工业文明的成果推广到世界各地,故D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