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考点1 群落的结构 知/识/梳/理 ►—————————————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①概念关键点:a.同一时间;b. 一定区域 ;c. 各种生物种群 。 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 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意义:群落的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衡量指标: 丰富度 ,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③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丰富 。 ④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取样方法: 取样器取样 法。 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四种常见种间关系比较 比较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曲线模型 营养关系图 举例 地衣,大豆与根瘤菌 蛔虫与人 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 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3.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模型 现象 分层 现象 镶嵌 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分层: 光照 、温度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食物 地形变化、 光照强度 、 土壤湿度 、 盐碱度 的差异、生物 自身生长 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意义 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般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木本植物的物种越丰富。 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栖息条件和食物有关。 3.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等。 4.互利共生指的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5.寄生分体内寄生和体表寄生;体内寄生的生物一般是厌氧的,体表寄生的生物一般是需氧的。 6.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间是竞争关系。 7.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活体为食。 8.共生图象的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二者同生共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9.捕食图象的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者后减少,为捕食者。被捕食者图象的最高点一般要高于捕食者。 10.竞争图象的特点是两种生物开始时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以后则“你死我活”或“此消彼长”。 ■教材拓展——做一做 (1)(教材必修3P77“练习一·2”改编)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且A捕食B,二者间用一屏障隔开,经一段时间养殖使二者均达到最大值,倘若在此时撤掉屏障,请推测两种群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材必修3P77“练习二·2”改编)《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之句。请说出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这样,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 (2)蜾蠃捕食螟蛉幼虫。 [角度1] 种间关系及物种的组成 1.(2019·湖南五校联考)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互利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将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解析:A [四大家鱼因捕食对象的不同而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出现了垂直分层的现象;由图可知四大家鱼间不存在捕食关系,故不会出现鲢鱼→鳙鱼→青鱼的能量流动关系;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存在竞争的关系;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会大量增加,从而引起鲢鱼的数量增加,但鲢鱼数量增加又会受到食物、空间等条件限制,故不能以“J”型曲线持续增长。] 2.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解析:D [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项正确、D项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入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B项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项正确。] 1.寄生与捕食关系的辨析 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则是捕食关系。如:蚊子与人为寄生关系,蝗虫与青草为捕食关系。 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寄生关系中,寄生生物一般不会导致寄主死亡。这都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关,在相互选择的作用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生者与寄主长期共存。 2.寄生与腐生的区别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病毒均营寄生生活。 3.快速判断捕食曲线中的被捕食者 [角度2] 群落的结构 3.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 4.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态。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C [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又由于a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是水平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故C正确。]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图所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考点2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 知/识/梳/理 ►————————————— 1.实验原理 (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 栖息场所 。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 较强 的活动能力,常用 取样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 目测估计 法。 2.实验流程 实施计划 1.注意区分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 (1)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技/能/提/升 ►————————————— 1.如图表示的是两种采集土壤中小动物的装置,请分析: (1)甲装置的花盆壁丙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该装置采集主要利用了小动物的什么习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采集的小动物保存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甲装置的花盆壁丙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2)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3)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2.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解析:B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A正确;大多数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正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正确。] 3.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3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解析:D [土壤动物群落调查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由表格可知人工广场绿地、农用地和某植物园相同土层的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B错误;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第1层个体数与农用地个体数存在明显的差异,C错误。] 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C [不同的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所以土壤中的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布,A错误;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外,还有捕食、竞争、寄生,B错误;土壤表层只是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D错误。] 考点3 群落的演替 知/识/梳/理 ►————————————— 1.演替的概念:随着 时间 的推移,一个群落被 另一个群落 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 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趋势 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 多 ,群落结构越来越 复杂 ,总生产量越来越 高 ,稳定性越来越 强 。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速度 和 方向 进行。 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 方向 简单→复杂→稳定 复杂→简单→稳定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 受污染或破坏的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减少并趋向于稳定 物质变化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群落的演替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群落演替的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2)生物本身不断繁殖、迁徙;(3)种内、种间关系不断变化;(4)人类活动的干扰。 ■教材拓展——做一做 (教材必修3P78“思考与讨论”改编)(1)在群落演替进程中,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何苔藓能取代地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取而代之还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角度1] 群落演替的类型 1.(2019·西安模拟)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解析:C [该群落的演替是在保留了植物种子和土壤的条件下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A.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错误;①→⑤的过程中,乔木逐渐增加,草本植物逐渐下降,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C.正确;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错误。]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解析:D [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 “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一看起点 二看时间 [角度2] 群落演替的规律 3.(2019·青岛模拟)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也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解析:C [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错误;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C.正确;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4.(2019·郑州一中质检)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 解析:C [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该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项错误;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岩石体积也增大,D项错误。] [易错分析] 易错点1 误认为捕食和竞争都是不利的 点拨 捕食、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并使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更充分的生活条件。 易错点2 误认为种群密度与丰富度研究对象相同 点拨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环境中某种生物个数的多少,研究对象是种群。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研究对象是群落。群落的丰富度的大小只与物种数目多少有关。 易错点3 错将海岸不同潮间带物种分布差异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点拨 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垂直结构。 易错点4 群落演替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 点拨 群落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森林阶段,因为群落演替还受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易错点5 错将高山不同的海拔高度群落分布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 点拨 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定区域中群落内部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配置状况。 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应各自有其独特的群落,每一群落内部均各自具备其自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不同海拔地带分布有不同群落,不可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 [自我训练] 1.(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2)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 (3)同一物种之间的大鱼吃小鱼不叫捕食,而是种内斗争,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 (4)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5)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2.(1)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 (2)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3)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3.(1)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 (2)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3)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 4.(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 ) (2)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甚至可发生优势取代( ) (3)人类干预对群落的演替总是不利的( ) (4)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 (5)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6)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答案:1.(1)× (2)√ (3)√ (4)√ (5)√ 2.(1)× (2)× (3)√ 3.(1)× (2)√ (3)√ 4.(1)× (2)√ (3)× (4)× (5)× (6)√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点 理性思维 通过分析种间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群落演替的特征,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习惯 科学探究 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 社会责任 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1.(2018·江苏单科,13)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解析:D [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但已经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阶段Ⅰ到阶段Ⅱ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阶段Ⅲ为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 2.(2017·海南单科,1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解析:D [由于间作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所以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解释合理;农作物乙可抑制害虫A,而害虫A不能抑制乙,所以乙和害虫A不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故选D项。] 3.(2016·海南单科,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解析: D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B.正确;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不包括无机环境,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C.正确、D.错误。] 4.(2015·课标Ⅰ,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D [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演替为灌木阶段,灌木阶段物种的丰富度大于草本阶段,A.错误;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空间结构更为复杂,B.错误;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强,C.错误;与上一个阶段相比,草本阶段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幅度增加,导致异养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从而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D.正确。] 5.(2015·海南单科,2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群落种间关系及群落结构等相关知识。物质循环中C、N等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A.正确;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C.正确;群落中绿色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所利用,D.正确。] 6.(2017·天津理综,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________ 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______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________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________________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________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________ 。 解析:(1)火烧后的林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草本灌木相比,针阔混交林生物种类和数目多,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2)据图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木、灌木丰富度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可能是其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能少。(3)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所以火烧后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4)由于乔木、灌木、草本的个体大小逐渐减小,则从曲线可知乔木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最低样方面积是S3。 答案:(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7.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______________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________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解析: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能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1)光祼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