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 (摘编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材料二:“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 (摘编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材料三: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说。 “书院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学术资源,必须充分地进行挖掘和发挥。”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说。他目前在做的,是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在他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据初步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 500种以上,散落各处,大量不为人知或损毁严重。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但尚不够深入全面,也与目前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 于是,他带领团队花费数年时间,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以影印和点校的方式,整理了约1 200种文献,同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 (摘编自《回归教育,传播文化:让古老书院活在当下》) 材料四:这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 (摘编自《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1.下列对“书院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具有教学、藏书、祭祀等功能的古代书院,可以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现代书院应依然保留古代书院教学研究、图书收藏等传统功能。 B.衡阳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为无数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求学讲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C.今天的岳麓书院着力发展与书院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D.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更新的理解和认识,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将在各地重新兴起。 C [C项,无中生有,“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在文中没有依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中央和地方政策,对当今书院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衡阳市加大对古书院的修缮保护力度,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唤醒了城市的文化记忆。 C.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前往世界各地,搜集文献底本,整理上千种文献,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新貌。 D.网络书院的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出实体书院,走进平常生活,使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C [C项,“呈现书院文献的新貌”错,材料三说的是“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 3.2018年12月8日的《光明日报》称“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贡献,成为当今书院探索的重要方向”,怎样进行中国书院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解析] 解答本题,定位四则材料,找出每则材料与之相关的信息,加以整合概括即可。如材料二“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材料三“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材料四“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答案] ①政策支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全国性和地方性文件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保证。②加强宣传教育。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定期举行相关文化活动,突出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③完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书院散落的、损毁的文献资料,构建书院的文献体系,呈现书院文献全貌,以便学生研学、大众认识和学者研究。④完善人才培养格局。设立与书院文化相关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不同层次的学科专业,为发展相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拓展书院文化研究范围提供人才保证。⑤借助新媒体传播。建立网络书院,采取“互联网+国学”等新媒体方式,让书院文化紧跟时代,走进日常生活。(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属性,而恰恰是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方佛罗伦萨”之名,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去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 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特色的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 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 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这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摘编自石羚《建筑要有人文之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筑要想成为精神家园,需要的是乡愁和人文的淬火,而不仅仅是依靠外观的雄伟壮丽。 B.建筑如果失去了本土的文化精神,模仿得再好,也只是赝品,只能附在别人的文化表层。 C.中国的建筑风格大体上是兼容并蓄的,不拒绝“洋建筑”,在借鉴中呈现出文化主体意识。 D.建筑一旦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就往往会引起质疑。 C [C项,以偏概全,“大体上是兼容并蓄的,不拒绝‘洋建筑’,在借鉴中呈现出文化主体意识”错,原句是说“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 ,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将“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筑热”对比论述,指出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B.文章先分后总,指出建筑要植根于历史文化,立足于地方特色,才能找到创新融合的新思路。 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推进,论述建筑在借鉴西方与传统时,要立足于本土、历史与文化。 D.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表明有了乡愁与人文的植入,建筑才能成为精神家园。 A [A项,“对比论述”错,由原文第4段“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可知,二者并不是“对比论述”,且“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是说建筑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 B.如果说西式建筑热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那么仿古建筑热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文章对二者都作了否定。 C.因为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所以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 D.建筑在考虑文化基因、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仿效古人、借鉴西方,如此才能有发展、有创新。 B [A项,“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于文无据。C项,强加因果,“中国的文化与历史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与“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之间并无因果关系。D项,说法绝对,“仿效古人、借鉴西方”并非发展创新的必要条件,并且原文对仿古是持否定态度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