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范围为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字迹清楚工整。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顺祝考试顺利,假期充实而又愉快!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1.《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 A. 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 B.周公取代周天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C.西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 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 2.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庄子》将孔子描绘成道家的代言人,《韩非子》将孔子法家化,《孟子》《荀子》则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夸说得愈加伟大,使他由君子变成儒家圣人。这一现象表明( ) A.孔子不只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B.儒道法三家思想已完全合流 C.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 D.孔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有研究表明,春秋霸主的争霸战略各不相同,各有特色。齐桓公的争霸战略是安民、尊王、亲邻、攘夷。晋文公的政治、经济战略是尊王、利民、讲信、修礼。楚庄王的争霸指导思想是对外以德绥远、对内惠恤安民。该研究旨在强调 A. 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 B.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 政治理性对霸业产生影响 D. 儒家思想已成为正统思想 4.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是宗法制强化的产物 5.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汉代登上后位并有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9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而没有临朝之名,却有干政之实的皇太后也不在少数。汉代母后临朝政治的出现 A. 反映出女性地位提高 B. 基于刘氏诸侯王势力的强大 C. 是君权至上的客观产物 D. 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淡薄 6.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髙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职位监察一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 A. 旨在防范监察官员独断专权 B. 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 C. 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 D.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7.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得真才?”这主要表明作者 A. 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 B. 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 C. 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 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 8.对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勅令“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通常学者认为“这是只允许在一个县域范围之内设置一个正式市场”;而后有新学者认为“勅令规定所不得置者,并非市场本身,而是指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这说明 A. 历史研究都具有不确定性 B. 时间性决定着历史真实性 C. 学者的学识影响历史解释 D. 后世学者观点更科学准确 9.“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这说明科举制( ) A.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公平性 B.打破贵胄子弟世代为官传统 C.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D.使知识分子创新意识被限制 10.《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世祖的“大新制作”主要表现为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11.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 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 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D.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12.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 C.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13.“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从秦朝一直到明清,都存在着“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分封制一直在起重要作用 B 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机构相互制约 唐朝的政治具有民主的色彩 C 明朝时废除了宰相制度 明朝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D 清朝时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14.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A. 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 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 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 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15.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16.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TRUTH(真相)》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首次定性。此事反映了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B.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A. 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B. 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C. 彰显爱国的民族情怀 D. 获得当时政府的支持 18.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开启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9.1834年,英国派律劳卑为驻华商务总监督,负责通商事务的两广总督卢坤因律劳卑以“平行款式”递交文件而震怒。1838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投递文书,封面上无“禀”字样,两广总督邓廷桢即“原封掷还”。这反映出当时 A.清朝官员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中英两国外交纷争日益增多 C.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日趋保守 D.清政府面临严峻的边疆危机 20.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21.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22.下列漫画中能反映《马关条约》签订所带来后果的是 23.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24.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C. 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25.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到:“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则必会再失败.我们则应坚决地竖起红旗。”在此,毛泽东 A. 强调中共独立领导革命 B.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主张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D. 近代国家统一观念传播广泛 26.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A.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27.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8.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史沫特菜不畏艰险,长期深入山西、延安抗日根据地,将敌后抗日见闻以《中国的战歌》为名在国外出版,引起国际的强烈关注。这一报道 A.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缓解国共两党紧张关系 C. 改善中国抗战的困难处境 D. 扩大敌后抗战国际影响力 29.近代历史上某一时期,武昌城内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用布或纸做的青天白日旗,街道上也挂着不少的口号标语,比如“政权归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等。这反映了 A. 清政府的统治走向土崩瓦解 B. 国共合作推动革命形势高涨 C. 开展土地革命赢得民众拥护 D. 驱逐日寇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30.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A. 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 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D. 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31.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以“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代替“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并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共作此调整的原因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 C. 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 D. 红军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2.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止,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夏燮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 D.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 33.沈从文在《辛亥革命的一课》中指出:“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军事制度仅发生一定改变 B.中国社会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 C.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 D.从专制到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 34.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 ) 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 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 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 3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 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36.1954年3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 A. “北约”“华约”全面对抗 B.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C. 独立自主召开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 37.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8.雅典的市政广场上建有“纪名英雄墙”用作公告栏,有关城邦的事务及法令预案都公告于此供人们讨论,公民大会通过的法令也都刻在石碑上。建于公元前5世纪末的圣殿是雅典的公共档案馆,所有档案文献及收支账目向公民开放查询。这说明古代雅典 A. 法令彰显民众意愿 B. 公民大会权力至上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城邦民主受到监督 39.在古希腊,一些最杰出的剧作家和哲学家在写到女性时都说她们天生低贱,认为如果女人获得太多权力,便会带来可怕后果。这反映了当时 A. 贵族享有政治特权 B. 价值判断具有时代局限 C. 精英政治成为主流 D. 民主政治逐渐走向没落 40.有个地方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下列最符合题意的是 A.古代雅典有限的政治自由 B.古代雅典人人参政的特色 C.古罗马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D.古罗马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41.肖雪慧在《古希腊的政治遗产》中指出,雅典人面对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剧烈冲突,寻求到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使冲突各方愿意接受妥协、愿意达成均势。丹麦学者摩根斯·赫尔曼·汉森则认为:“雅典的民主不只是一套宪法制度和一套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上述材料说明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B. 雅典走向民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 雅典人以公平正义来解决各种冲突 D. 雅典民主表现为宪制和机构确立 42.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这表明雅典( ) 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 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 43.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 A.开放性和灵活性 B.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随意性和实用性 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44.《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25阿斯的罚金。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这说明 A. 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 B. 罗马法应时而发展 C. 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 D.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45.罗马法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25岁,后改为男子进入25岁即可。再后来男子满20岁、女子满18岁,证明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视为法定的“成年人”。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崇尚正义的精神 B. 男女同权的原则 C. 求实灵活的特点 D. 重视私法的倾向 46.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立法权 B. 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47.英国法学家梅因曾论述到:“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述 A.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 B.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 C.表明罗马法促进了对外贸易 D.指出了罗马法的弊端和缺陷 48.下面是《十二铜表法》第七表“房屋及土地”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表明该法 A. 出发点在于维护贵族利益 B. 法律条文具体明晰 C. 化解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繁琐且不具操作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大题共4道必做小题,49题16分,50题12分,51题12分,52题12分。 49.(16分,每空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公元前494年,当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得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Tributa)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公元前454年,罗马成立一个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并刻在10个铜袁上。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春秋时期郑国的“铸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差异,并完成以下表格。(16分) “铸刑书” 《十二铜表法》 背景 (1) 经济: (2) 政治:① ②贵族垄断法律 ③ (3)思想: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4)政治上: 目的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贵族:主导法律的制定,维护自身的利益。 (5)平民: 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于奴隶主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 (6)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行。 (7) 50. (12分)阅读材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史实 秦汉 张骞出使西城 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锈钢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隋唐 唐朝高丽乐盛行 玄奘西行 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 日本参照汉宇草书和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已的文罕 宋元 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 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笫一大港 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郑和七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 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译成多种外国文流传海外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中国的复兴,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的,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复兴出现过三波浪潮,现在正处于第三波浪潮的上升阶段;相应地,便有三个谷底——1900年、1933年、1976年,和两个波峰——1922年、1945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选取20世纪中国复兴浪潮的某一阶段,围绕“沉沦”或“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阶段划分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补充或否定,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52.(12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1988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6分) 参考答案 01-10 CDCAC BBCAC 11—20 DCCAD ACBAC 21—30 BCDBA ABDBB 31-40 ACDDC DDDBA 41--48 BCABC DAB 49.(每空2分,共16分) (1)经济:奴隶制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2)政治:①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趋于崩溃; ③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3)思想: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4)政治: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平民备受欺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5)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6)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 (7)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条文明晰,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保证了平民的利益,但同时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50.(本题满分12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中国古代对外交(交通)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 (2分) 史实:汉武帝时开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传统贸易的重要通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使者、商人络绎不绝,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胡椒、波斯枣、高丽乐等传入中国。(6分,交通 传出 传入各2分) 评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两点4分) 51. (本题满分12分) 参考答案 论题: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2分) 阐述: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民众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经过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以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史实6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评价4分) 其它论题,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 52.(本题满分12分) (1)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三点得6分) (2)两极对峙,世界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以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中国国防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三点得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