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产生 B.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单位产量的提高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2.西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A.形成“天下共主”格局 B.出现“家天下”的局面 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 D.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 ‎3.《明太祖实录)记载:“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据此可知,明代初期 A.控制民众思想 B.实行海禁政策 C.加强海防建设 D.受到西方侵略 ‎4.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 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 ‎ 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 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 ‎ 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 ‎5.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分封制 B.个体农耕 C.铁犁牛耕 D.自然经济 ‎6.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 ‎7.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 B.程朱理学的盛行 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 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8.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二五八,即农历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草市 C.村落 D.夜市 ‎9.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并规定,“日出为市,日落闭市。”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夜市繁荣。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南宋商业发展突破了唐代的限制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南宋临安是古代四大商业名镇之一 ‎10.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 A.政府税收稳步增长,国库充盈 B.商业环境不利,商税繁重 C.商品经济发达,成为经济主导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11‎ ‎.《大明律》规定,严禁功臣勋戚恃权势接受投献,用虚钱实契典买和侵占他人田宅;不许奸豪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这说明明代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注重社会秩序稳定 D.推行重典治吏政策 ‎12.“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A.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13.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自由 C.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D.与国际社会接轨 ‎14.据1928—1933年的统计,中国城市的离婚案件日益增多,《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城乡各地离婚较为普遍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15.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说明 A.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 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 ‎16.1934年9月1日《申报》刊登的三星牙膏广告画(如下图):“画面主体为身穿旗袍的秀丽妻子正在为丈夫挤牙音,背景为穿着睡衣的丈夫正在洗漱”这则广告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 ‎ A.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仍然相对低下 B.广告发挥了教化女性相夫教子的作用 C.文化生活对传统的维承和反叛的特征 D.时髦女性登上广告助推三星牙膏销售 ‎17.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通商口岸逐渐增加,外商企业随此溯江而上,开到安庆等地。部分镇压农民运动的清政府要员在改善军备和创办军火厂的同时,办起了一些辅助性的工厂。上述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传统体制变革步伐加快 B.军事国防近代化趋势增强 C.自然经济迅速走向解体 D.新兴的经济因素日趋活跃 ‎18.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这一现象:‎ A.加速了白银外流 B.促进了小农经济解体 C.传播了西方科技 D.刺激了洋务企业产生 ‎19.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 A.另起炉灶 一边倒 B.乒乓外交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D.亲、诚、惠、容 与邻为善、以邻为作 ‎20.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中央、国务院下决心,想给广东搞点特殊政策,和别的省不同一些,自主权大一些。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面对着港澳实现四个现代化,广东能够发展得快一点。”当时“快一点”的途径指的是 A.创办经济特区 B.改变所有制结构 C.建立市场经济 D.开辟经济开放区 ‎21.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400多吨、工人2100多名。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这说明 A.工业不平衡格局得到改变 B.国民政府干预经济发展 C.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22.某国一领导人曾经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 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这位领导人最有可能是 A.列宁 B.罗斯福 C.戴高乐 D.克林顿 ‎23.雅典民主政治的参政方式是 ‎ A、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B、平等协商和法治原则 C、抽签选举和平等协商 D、贵族执政和平民监督 ‎24.16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一个国家若能成为海上的主人就等于成了一个帝国。"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为确立"海上的主人"地位,首先是打败了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25.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不够理想,导生制学校是初等教育学校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教数百名学生,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解决了教师缺乏和经费不足的困难。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表明了 A.自由主义制约了政府对教育投资 B.技术革新的经费影响到政府开支 C.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不高 D.教育普及满足了机械化生产需要 ‎26.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 A.联邦法律的多样性 B.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C.联邦法律的公正性 D.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27.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出现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B.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D.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28.下表描述了英国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源自高德步、王钰编著的《世界经济史》)。这对英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年份 农业劳动人口比重 农业占国民收入比重 工业占国民收入比重 ‎1688年 ‎75%‎ ‎ ‎ ‎ ‎ ‎1801年 ‎35%‎ ‎32%‎ ‎23%‎ ‎1841年 ‎23%‎ ‎22%‎ ‎34%‎ A.加快了人口大规模流动 B.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C.重工业主导了国民经济 D.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 ‎29.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2个逐年增加至191个。其中64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个是私营公司,61个国营股份公司,2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343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A.1918-1921 B.1922-1925 C.1935-1937 D.1954-1960‎ ‎30.“美国自1991年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材料反映了美国 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混合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 C.经济“滞胀”局面未能扭转 D.“新经济”模式带来了新效应 ‎31.下表是1865-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该表格反映出美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年份 专利注册数 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发数 ‎1865—1869‎ ‎10895‎ ‎283‎ ‎1875—1879‎ ‎13689‎ ‎634‎ ‎1885—1889‎ ‎21666‎ ‎1609‎ ‎1905—1909‎ ‎33220‎ ‎3556‎ ‎1913‎ ‎33917‎ ‎4212‎ A.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专利发明最多的国家 B.美国更重视对外国居民的专利保护 C.美国重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并大量引进外来技术 D.外国居民对美国专利贡献率多于本国居民 ‎32.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共产党影响力快速提升,但到1951年,各国共产党势力便迅速衰弱,对这一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西欧各国经济快速实现了恢复发展 B.冷战切断苏联对西欧共产党的支持 C.西欧各国政府大力压制共产党活动 D.苏联东欧政局变化影响共产党的形象 ‎33.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闻见录》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以及最好的衣着,棉、丝和皮毛。既有这些大宗物产以及无数的土制副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段纪录可以用来印证 A.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 B.闭关锁国的合理性 C.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 D.重农抑商的积极性 ‎34.据统计,1700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到1851年降为16%.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动乱造成了人口减少 B.圈地运动促使农民流亡 C.经济发展推动英国城市化 D.对外扩张带来大量移民 ‎35.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6月份将就脱欧后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公布一份详细计划,为内阁确定共同立场设定最后期限。但是,脱欧问题的进展情况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下列有关英国脱欧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作为创始国应有大国担当 B.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充满曲折 C.意味着英退出欧元区 D.增强了欧洲民众的统一意识 ‎36.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这一事件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37.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总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价格;T表示商品交易数量。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M和V可视为不变量,据此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A.T值减少,P值下跌 B.T值减少,P值上涨 C.T值增加,P值下跌 D.T值增加,P值上涨 ‎38.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布雷顿森林协定》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39.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将中国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阻碍华为购买美国相关技术和设备,美国此举实质是以非正常手段排斥和打压华为在美国和全球的5G业务,为美国自己的5G业务开路。由此可见 A.全球化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制约 B.世贸组织失去协调的国际贸易的功能 C.反全球化会逆转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失去经济主导权 ‎40.据统计,从1948年到1994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109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贸组织的成立 B.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普遍认可和接受 C.欧洲联盟的推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 ‎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8分)‎ ‎ ‎ ‎42.观察下面反映新航路开辟前后状况的四幅漫画,回答问题。‎ ‎(1)图l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2分)‎ ‎(2)图2的现象是由哪些历史事件引起的? (2分)‎ ‎(3)图3的现象是如何造成的?(2分)对英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4分)‎ ‎(4)图4的主题你是否同意?请说出理由。(4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有的历史学者在描述中国“近代”与“现代”这两个历史开端时,提出了“两炮论”:‎ 第一炮——l840年,英国依仗“坚船利炮”将中国由“古代”打入‘近代”。‎ 第二炮——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中国由“近代”引向“现代”。‎ 在持“两炮论”的学者看来,中国不是自行走向近代和现代的,而是被外国“轰入”了近现代 ——摘编自朱未维铮《重读近代史》‎ 运用中国史的史实,对“两炮论”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两炮论”的整体或任一方面进行合理论证;也可以对“两炮论”进行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左图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右图是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D正确;A是春秋战国时期;B属于小农经济,并没有改变;C中粮食产量无从体现。‎ ‎2.【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从而形成了“天下共主”格局,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儿子启即位从此公天下就已经变为家天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始于秦朝郡县制度的确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尚未实现王权的至高无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选择B选项;材料中并无体现控制民众思想、加强海防建设,故排除A、C选项;明朝初期的海防建设较为完善,没有受到西方侵略,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选项。‎ ‎4.【答案】A ‎【解析】从题目可知,周襄王将“公田”作“私田”进行赏赐,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题目涉及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经济改革的一方面,同时维护统治才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故B项错误。题目中无法得出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故C项错误。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与题目土地制度改革不符合,故D项错误。所以选A。‎ ‎5.【答案】C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早期农业生产出现的时期,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生产力极其底下,所以只可能进行集体劳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6.【答案】C ‎【解析】“清静无为”是老子的观点,他主张政治上应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故A排除;“兼爱非攻”是墨子的观点,反对不义之战,故B排除;“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认为社会应该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与等级秩序,故C正确;“法不阿贵”是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他主张严刑峻法,故D排除。‎ ‎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朝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压制人性的自由,更加强调女性的从属地位,故B项正确;宋代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封建社会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材料“农历”、“当地赶集”、“宋代”,依据所学可判断出“墟”应是宋代农村的集市,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唐代和宋代在商业上的不同发展表现可知,南宋商业发展突破了唐代的时空限制,故选B。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农业,无从对比,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C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只能看出临安的发展概况,没有对比无法得知其经济地位,排除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数据信息,商税虽然增加,但三冗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财政困难,A错误;宋代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错误;商品经济发达,但并未成为主导,C错误;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北宋商税逐渐增长,这表明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严禁功臣勋戚恃权势接受投献,用虚钱实契典买和侵占他人田宅;不许奸豪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来看,《大明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缓解了阶级矛盾,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只涉及特权阶层对他人田宅、人身的侵犯,对其他阶层是否侵犯他人私有财产未明确规定,排除;B项材料《大明律》只是禁止侵占他人田宅,不代表当时土地现象兼并严重,排除;D项材料未表明对所有官吏的所有行为都进行严格管理,以偏概全,排除。‎ ‎12.【答案】A ‎【解析】材料“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 说明该发明是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故A项正确;造纸术最早出现于汉代,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火药和文化也无关,故C项错误;指南针和文化无关,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转而在已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注册,故选C;香港注册要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排除A;香港的政策自由和与国际接轨是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涉及离婚的法律书籍销量上升,而且“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可知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选项D正确;选项A错在“开始”,排除;1928—1933已经不是北洋政府,选项B排除;材料中只反映出城市,未反映农村,因此选项C排除。‎ ‎15.【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等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反对修铁路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传统观念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学传入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内市场的开放状况,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图片显示的是中国家庭生活近代化的表现,与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是否低下无关,故A排除;材料从侧面反映出教化女性相夫教子,但并不是其本质,故B排除;图片显示中国家庭生活近代化的表现,但男女双方的行为仍然保留了传统特征,故C正确;时髦女性登上广告助推三星牙膏销售,与题意无关,故D排除。‎ ‎1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外商企业和中国地主阶级创建的近代工业逐渐在中国出现,这表明当时中国新兴的经济因素日益活跃,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日益活跃,并未涉及政治体制的变革;B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近代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出现,并非只是军事国防近代化的趋势;C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主要指的是家庭手工业与个体农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产品商品化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之一,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小农经济解体,B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不会导致白银外流,A选项排除。茶叶出口与传播西方科技无关,C选项排除。洋务企业的产生属于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与茶叶出口无关,D选项排除。‎ ‎19.【答案】C ‎【解析】需要注意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均属于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成果,但另起炉灶一边倒、乒乓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选项均不是周恩来的外交成果,所以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要在中国广东地区搞一点特殊政策,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特征可知,中国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最早在广州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答案为A。经济特区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没有改变所有制结构,B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错误。1985年开经济开放区,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21.【答案】C ‎【解析】由于受抗战影响,中国东部的工矿企业大举内迁,说明战争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这一举措是受抗战的影响,不是国民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工矿企业大举内迁,而不是民族工业大量倒闭,排除D项。‎ ‎ 22.【答案】B ‎【解析】根据“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结合所学,为了进一步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罗斯福对全国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恢复银行的信誉,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的路边谈话,目的是恢复银行的信誉,与列宁、戴高乐无关,排除AC;克林顿1992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没有涉及恢复银行信誉问题,排除D。‎ ‎23.【答案】A ‎【解析】轮番而治是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两个机构上。这两个机构人员都是抽签选举产生,实行轮流坐庄的形式。故选A。B项法治原则错误,雅典尚未体现;C项平等协商亦能体现,但是不是最主要的特点;D项贵族执政说法错误,雅典实行民主制。‎ ‎24.【答案】A ‎【解析】英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首先于1588年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了荷兰,18世纪打败了法国,最终确立“日不落帝国”殖民强国,故A项正确;B、C和D不是最先打败的国家。排除。‎ ‎25.【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期间,自由主义思想处于主导地位,让企业自由经营、自由发展,反对国家对经济干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政府对教育投资不到位,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初等教育处于困境状况,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中技术革新部分基本上是企业行为,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不到位并不是政府财政收入不足,而是自由主义理念问题,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劳动力,更需要掌握技术的劳动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教育出现瓶颈,并不是教育得到普及,故D项错误。‎ ‎26.【答案】D ‎2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由材料“到1600年,全西欧的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可知,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欧洲新航路开辟后发生了价格革命,而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故选D。AB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C项是新航路开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欧洲社会,排除。‎ ‎28.【答案】B ‎【解析】图表反映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从数据的显示来看,农业劳动人口比重,农业占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而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无到有,且比重不断增加。而由此产生的新的阶级——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谋求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因此这些的变化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所以答案选B。材料不能体现出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排除A;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开始于轻工业,而且材料并没有涉及重工业,排除C;材料并没有涉及工人的政治地位问题,排除D。‎ ‎2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苏联此时具有较多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不乏私营公司,故推断这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属于新经济政策时期,为此B选项正确;A选项苏俄处于战时体制阶段,此阶段施行全面的公有制,故错误;C选项是斯大林模式时期,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占主导,排除;D选项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工业所有制形式变化有限,排除。‎ ‎3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的高增长、低通胀现象,可知这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选项D正确;资本主义“黄金时期”是二战后至1973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混合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模式,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摆脱了“滞胀”危机,选项C排除。‎ ‎31.【答案】C ‎【解析】‎ 表中只提及了美国,得不出“最多”的结论,排除A项;表格中,对外国居民的颁发数量明显较少,本国居民的专利注册数明显更多,贡献也更大,排除B、D项;表格体现了美国这一时期专利注册总数和对外国居民颁发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反映了美国一方面重视专利保护,另一方面注重引进外来技术,故C项正确。‎ ‎3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在战争受到重创,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社会矛盾加深,共产党社会基础扩大;50年代后各国通过国家干预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矛盾缓和,使共产党社会基础减弱,故A项符合题意。B项,二战前第三国际已经解体,各国共产党各自为战,排除。C项,战后西欧各国以经济恢复为主要任务,而不是镇压共产党活动,排除。D项,苏联东欧政局变化出现于90年代,不符合史实,排除。‎ ‎33.【答案】A ‎【解析】“他们不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A正确;材料不是说明闭关锁国政策的合理性,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小农经济抵抗性,不是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重农抑商的积极性,D错误。‎ ‎3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答案为C。材料看不出是由于社会动荡导致了人口减少,A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工业革命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圈地运动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材料看不出是由于殖民扩张带来移民导致农村人口比例下降,D错误。‎ ‎35.【答案】B ‎【解析】由材料“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6月份将就脱欧后英国与欧洲的关系公布一份详细计划”可知英国准备脱离欧盟,说明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充满曲折,故B正确;英国不是欧共体创始国,故A错误;欧盟和欧元区不是同一个概念,且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国,故C错误;英国脱欧冲击了欧洲一体化,打击了欧洲民众的统一意识,故D错误。‎ ‎3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中美之间的交往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的出现说明了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正确;A项是1984年开始的,排除;“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但不能体现出“开始”,故B项错误;D项是21世纪初,排除。‎ ‎37.【答案】C ‎【解析】英国由于实行金本位制,货币总量必须有相应的黄金储备作保证,故M值可视为不变量,V受国家政策和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故也可视为常量,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商品总量大幅度提升,成为世界工厂,故T值增加,由于等式的作用,P值下跌,故C项正确。AB中T值减少错误,排除AB;D中P值上涨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38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我们这个特权”是指《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故C项正确;A项是美国为了遏制苏联而采取的错误,排除;B项是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定,排除;D项是有关关税和贸易的国际性多边协定,排除。‎ ‎39.【答案】A ‎【解析】材料“阻碍华为购买美国相关技术和设备……排斥和打压华为在美国和全球的5G业务,为美国自己的5G业务开路”说明全球化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制约,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世贸组织的信息,排除B;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排除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没有失去经济主导权,排除D。‎ ‎4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各国开展经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条件。故答案为B项。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欧洲联盟是欧洲的区域经济组织,对世界范围区域经济组织增多的推动作用有限,排除;D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于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不符,排除。 ‎ 二、材料解析题 ‎41.【答案】(1)特点:个体经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任两点2分)‎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市镇经济繁荣;纺织业显著发展;资本主义萌芽。(6分)‎ ‎(2)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任四点8分)‎ ‎42.【答案】(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2分)‎ ‎(2)新航路开辟,西葡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2分)‎ ‎(3)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掠夺(2分)。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4分)‎ ‎(4)同意。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商路中心在地中海沿岸,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失去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被晾在一边。(4分)‎ ‎43. 【答案】“两炮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不足之处。‎ ‎“两炮论”的合理性在于它指出了外来冲击对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影响。(提示:可围绕鸦片战争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来作答)‎ ‎“两炮论”的不足之处在于片面强调外来冲击的影响,忽视了中国自行走向现代化所具备的条件和先进中国人为实现现代化所进行的不懈探索。(提示:可围绕近代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在探索来作答)‎ 评分说明:‎ 论证修正、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 一等(10~8分)①准确、充分运用中国史的史实。②对材料观点阐述明确,逻辑严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中国史的史实 二等(7~5分)①能够运用中国史的史实。②对材料观点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中国史的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4~0分)①运用中国史的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②对材料观点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①有观点,运用中国史的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③‎ 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