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邵东一中2019年下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1-17课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吉”“正”“尚”“王”字锁。这说明古代中国 A. 商品设计理念先进 B. 官营手工业技术发达 C. 礼乐文明制度下移 D. 社会秩序等级化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使用的锁孔是不一样的,以此象征其身份的不同,这说明我国古代社会秩序等级化明显,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封建等级秩序森严,不是商品设计理念先进;B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选项错误,这与礼乐文明制度的下移无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 D.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项符合题意。 “王权至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有关“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排除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信息的解读,根据信息可以做出选择。‎ ‎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D正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A错误;B不符合史实;秦朝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错误。‎ ‎4.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 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 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 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 ‎【答案】D ‎【解析】‎ ‎“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说明行省决策存在着制衡的机制,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省效率低下信息,故A错误;行省重大事情上报中央,故B错误;行省有地方管理和决策权,故C错误。‎ ‎5.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谓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 B 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增多 C. 地方自主权利得到加强 D. 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这说明专制皇权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机制的运转,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阶级矛盾激化等封建统治危机,故B项错误;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意味着地方自主权利越来越小,故C项错误。‎ ‎6.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故B正确;“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自主权的,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C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意,故D项本身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公民大会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但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具有明显的弊端,本题就是体现出雅典直接民主下决策的随意性。‎ ‎7.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C.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可知,罗马法对出现的各种事件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有利于调节矛盾,规范社会行为,B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奴隶和平民,跟贵族阶层无关,A错误;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C错误;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不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该项说法夸大了其历史地位,D错误。‎ ‎8.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法兰西共和国政体特点的是 A. 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 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 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 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国1791-1875 被誉为各种政体试验场,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帝制和共和的政权形式展开了反复较量,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确立了共和政体,C项对应的是法国,故答案为C项;‎ A项对应的应该是英国,故排除;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符合“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排除B;D项对应的应该是德国,故排除。‎ ‎9.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权力受制于皇帝,但宰相对皇帝任命的内阁拥有控制权。‎ ‎10.在德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互相背离的两种趋势。一种是狂热追逐军国主义和权威崇拜的保守的德意志,另一种是积极倡导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自由的德意志。双方力量对比消长决定着德意志民主化的进程。这体现了 A. 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B. 工业革命保障政治发展 C. 政治民主化的艰巨性 D. 启蒙运动促进政治变革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一种是狂热追逐军国主义和权威崇拜的保守的德意志”可以得出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阻碍德国民主化的进程;“另一种是积极倡导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自由的德意志”可以看出思想解放促进德国民主化的进程,所以题干材料体现了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艰巨性,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材料强调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艰巨性,AB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选只能体现材料的后半部分,故D项排除。‎ 点睛:本段材料有两层含义,抓住材料的主旨,看选项是否能全面概括材料的中心,才能得出最佳选项,干扰选项往往只概括了材料的一部分。‎ ‎11.著名学者高全喜认为“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A. 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B. 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 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 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内容分析,“起到了革命的意义”是指其中的“革命”,而其中的“反革命”则是指材料中的“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故选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反革命”是一种和平的方式,不是强调妥协的内容;B选项错误,这与事实不符;D选项错误,更换国王没有办法体现出本质问题。‎ ‎12.据报道,由于民主党、共和党在移民问题上分歧严重,美国参议院于2015年2月23日第四次未能通过国土安全部新一财年预算案。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该周内通过新预算案或临时拨款案,国土安全部十多万雇员将从2月28日起停薪。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影响了国土安全部的正常运转 B. 美国两党在某些问题上互不相让,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 美国两党交替执政、相互监督,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严重威胁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以致参议院未能通过国土安全部新一财年预算案,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土安全部因无法发薪而关门,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A、B两项可以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说法正确;美国两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本题选D项。‎ ‎13.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派遣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 B. 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 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 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来看,中国近代外交事业是受到外国的侵略而产生的,而且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的,所以体现出时代特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在“彻底”二字;C选项错在,中国融入外交体系是被动的。‎ ‎14.据记载,在1860年一1861年间,太平天国在占领区内实行“着佃交粮”的政策,即责令佃户直接把钱粮交给政府,交租数额因地而异,并无定制,受到广大占领区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它 A. 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 B. 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C. 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 D.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着佃交粮”即照旧交粮纳税,只是佃户直接将钱粮交给政府,不用交给地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故B项正确。“着佃交粮”它非但没有破坏、反而恰恰是在恢复已被破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而是强调佃户直接将钱粮交给政府,排除C。材料强调佃户直接将钱粮交给政府,没有涉及分给农民土地的信息,排除D。‎ ‎15.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这表明当时(  )‎ A. 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 B. 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 C. 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 D. 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美国的舆论。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D两项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CD;B项表述具有片面性,排除,美国民间报纸的“舆论宣传”不能够完全代表美国“政府主张”,这是两码事。从而可知,A项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美国的舆论 ‎1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嚣张气焰,也改变了列强对中国的认知,使列强认识到中国是不可战胜的,故C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对列强的打击比较有限,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使列强认识到中国的巨大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故A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并没有达到广泛的社会动员,这和题目材料“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不吻合,故B错误;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它并没有改变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 ‎17.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 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 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 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 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的铁路沿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后后,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在条约中规定,尽力维护列强在华的利益,并且严惩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首祸诸臣”,此时清政府实际上成为了列强侵华的代理人。故选C。A项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最惠国待遇的条款;B项是鸦片战争后的领事裁判权的失去;D项是《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之一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辛丑条约》‎ ‎18.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A ‎【解析】‎ 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留日学生占多数,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较早开放通商口岸有关,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作为革命的高潮,开始于1911年,排除B;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C;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不足以解释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排除D。‎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开放。‎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近代中国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不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实际上类似的角度在以往高考题也曾考查过,如2015年全国Ⅰ卷27题就考查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格局的影响。由此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以往的高考真题,认识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问题的原因进行正确分析。‎ ‎19.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说:“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这表明孙中山(  )‎ A. 认为改革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选择 B. 反对中国将来走共和之路 C. 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D. 借助进化论思想宣传革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可知其主张革命而非改革,故A项错误;根据所给材料可知,其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其主张暴力革命,流血斗争,实现民主共和,所以其是主张通过暴力方式建立共和政体的,故C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提到了进化思想,但此处并不是进化论,故D项错误。‎ 考点:辛亥革命 ‎20.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和周年问题,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今年考查也是意料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鲜亮底色”,突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政治性。本题切入了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 ‎21.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这一号召 A. 说明中共较清醒地认识了中国国情 B. 表明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运 C. 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的具体表现 D.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号召建立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联合战线,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现阶段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故选A。材料体现的是建立民主联合战线,进行国共合作,并不唯一指向工人运动,排除B;全民族抗战路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并联系所学中共二大的历史背景。‎ ‎22.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 B.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国民革命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主要斗争活动不是打倒土豪分田地,故排除A项;抗日战争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反帝国主义战争,斗争目标不是打倒军阀,故排除B项;抗日战争中主要是反对日本侵略者,而不是打倒土豪分田地,故排除C项;北伐战争的斗争目标是打倒列强支持的军阀,土地革命中中共在根据地范围内实行打倒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故选D项。‎ ‎23.1927年9月1928年上半年,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仅半年之内,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黄安七里坪的一个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农民入伍。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 北伐战争的顺利推进 D. 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27年9月1928年上半年,农民参军的积极性比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当时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导致农民参军的积极性高涨,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1926年开展的,排除;D项是1934年开始的,排除。‎ ‎24.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B. 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C.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D. 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解決了可能造成分裂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结合所学可知,该事件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B项正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是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排除ACD。‎ 项 ‎25.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26.抗战打响后,国民政府提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湖南人喊出“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的口号,四川人提出“只要四川不亡、中国就不会亡”。这反映出 A. 中国抗战的艰巨性 B. 西南地区是抗战主战场 C. 川、湘地方军战斗力最强 D. 全民抗战成为共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中国如果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全死光”可知体现的是全民族抗战成为共识,D选项符合题意。抗战的艰巨性主要表现在国家危亡层面,材料未涉及,A选项排除。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迁入了大量工厂,为抗战提供了物质支持,而抗战主战场主要在华北、华东地区,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军队战斗力的问题,C选项排除。‎ ‎27.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揭露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该机构的设置 A. 宣示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决心 B. 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 C. 改善了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 D. 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材料表明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和揭露日军暴行,没有体现中国持久抗战的决心,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中国长期坚持抗战的结果,故B项错误;国际宣传处的设置是为了赢得国际上的支持,这改善了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故C项正确;全民族抗战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故D项错误。‎ ‎28.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 A. 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B. 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C. 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D. 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体现了《拉贝日记》真实性的特点,故本题应选D项。‎ ‎29.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B. 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 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重庆谈判的政治意义,不能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不是主要意义,故D项排除。‎ ‎30.1947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刘伯承、邓小平:“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随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渡过黄河南下。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图应是 A. 战略反攻 B. 主力决战 C. 解放南京 D. 会师会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联系所学知识,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的战略性行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答案】(1)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 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为后世历代所沿用。‎ 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或始终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解析】‎ ‎【详解】(1)做法: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后,将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两级:郡和县,即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根据所学郡长官为郡守,掌全郡政务的;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部分。郡、县二级行政制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根据所学可知刘邦采用是郡国并行制。‎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知行省制将中央集权同地方分权有效结合在一起。影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出行省制的积极影响即可。即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分析。‎ ‎(3)理解:根据材料三内容“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结合所学可知,从秦朝的推行郡县制开始,历经元、明清朝等各代王朝推行的一些地方行政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认识:根据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分析。主要从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方面回答。‎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此日寇猖獗,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02-10‎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共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引起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3)结合材料三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1)态度变化: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原因: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 ‎(2)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答出具体会战也可)‎ ‎(3)歼灭大量日伪军,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百团大战(其他只要举例正确皆可以)。‎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军事策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外部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第一问考查了中共对蒋介石政策的转变。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由此走向分裂对峙。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5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共从民族大局出发,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也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2)第二问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畴,考查的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积极抗战表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即可作答。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占领上海,威逼南京,严重损害了蒋介石集团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政府积极抗战,发动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大型会战,迟滞了日本的侵华步伐。‎ ‎(3)第三问考查的是相持阶段,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地位的变化。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最典型的战役就是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题目较基础,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4)第四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目材料综合作答,考查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回答时,注意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去分析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胜利是国内与国际的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也离不开国际发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支持。本题也属于基础知道考查范畴。‎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共关系、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