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遂宁二中高2020级2018-2019学年度第四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总计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想跟他学哲学。苏格拉底问他:“你究竟想学到什么?学了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了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了商业,可以去赚钱。那么你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青年无法回答。在我们今天看来,应该这样回答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美国航天局宣布,通过对火星一些陨坑坑壁上季节性出现的暗色冲刷条纹的研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一发现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 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自然物离开人的意识就难以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世界客观性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规律为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纯学术化,在政治和价值取向上,它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联系。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B. 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 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到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到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①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5.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台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此可见( ) ①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该工程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这体现了 A. 实践与经验相互转化 B.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C.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变化发展 8.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不断深化改革。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④价值观促进事物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系”,坚决杜绝“水火关系”、不忘“鱼水关系”,铭记“舟水关系”。这启示党员干部要( ) ①坚持联系客观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②反对矛盾斗争性,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把握矛盾同一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④追求人生目标,成为杜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新题旧做,旧题新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④﹣③﹣① 11.下列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观点的有( ) 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星座决定命运 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12.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A.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D.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上两句描写荷花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荷花在不同季节的姿态,也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这反映出 ①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②诗句是诗人主观情绪的产物 ③诗人对诗词的创作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 ①“人的命,天注定”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15.2017年9月25日,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投入使用。它搭载了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并是国际上首次在单星上同时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以一颗卫星实现了两颗卫星的功能,是我国气象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这一成就的取得 ①是在理论创新基础上推动实践创新的表现 ②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③是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④必将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2020年,我国更多省份将进入新高考。统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加全面,培养综合型人才。文理兼顾,不可偏颇,未来办学在不分文理科前提下,也可以针对有一定特长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特色培养。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在不分文理科的前提下,要注重特色培养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培养综合型人才 ③具体分析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对特长生进行特色培养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紧贴社会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艺术创作不能任性而发,需要理性尺度去约束情感,他提倡“气足以与万物相应而无所限,日动。气守乎中而不过乎则,日静”,不激不厉,动静相生,方为上乘境界,王夫之认为艺术创作需要 ①从实际出发,不要掺杂个人的感情成分 ②认识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③要把控事物量变程度,做到动静相宜 ④自觉运用规律性认识指导艺术创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8.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从哲学角度看,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有广阔发展前景 ②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被人操作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百喻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材料中的愚人 ①没有正确处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③没有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未能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真正的耳听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看到,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这里蕴含的哲理有 ①心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本质与现象既对立又统一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央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发射“嫦娥四号”的探测器,对月球背面首次开展着陆巡视探测。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 A. 注重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B. 体现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说明科学实验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 D. 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22.下图漫画《拔河》(单继新画)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应该 ①遵循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③优化组合,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 ④搞好局部,注重关键部分的统帅作用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23.陕西榆林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当地实现生态惠民的哲学依据是 ①对立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②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 ③系统既有整体性又有有序性 ④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4.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一块小鸡骨头丟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①彻底否定现存事物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尊重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自在事物联系,推动创新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主观题(共5题,共52分) 25.习近平指出,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1949年,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法治之路的原点。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 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启示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探索?(9分) 26.围棋人机大战:人工智能里程碑事件 2018年3月,腾讯围棋AI绝艺,让二子战胜了当今围棋第一人柯洁。这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机大战”在围棋界和科技界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一时间,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对人工智能都关心了解起来,关于人工智能是造福人类还是颠覆人类的正反观点也是甚嚣尘上。 网民:未来十年,大部分诸如护士、记者、会计、教师、股理财师等人类工作可被机器取代,给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无论是缺少消费者的消费经济还是高失业率都将导致社会动荡。人类似乎很擅长发明新技术,但却不擅长预见这些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人类未来5到10年将取得巨大进步。在汽车自动驾驶、人的卫生与健康、疾病的诊断、治疗的有效率、基因研究等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12分) 27.十九大后,某市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引导人才、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该市将用三年时间分步推进全市6个新城区1902个行政村“三乡工程”建设,实现行政村、中心塆全覆盖.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样一个大战略,任务艰巨而繁重,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需要各地各部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协调各个环节,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三权分置”可以让土地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流动起来,武汉市通过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打破了村组界限,统筹配套田间道路、沟渠等水利设施,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某市相关做法的合理性。(1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在新时代我们怎样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10分) 29.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飞向太空。相比“嫦娥一号”,“嫦娥四号”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复杂。 “嫦娥四号”既继承了“嫦娥一号”卫星的许多成熟技术,又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对探月工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整个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9分) 遂宁二中高2020级第三期期中考试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C D B C A C D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D C C D A D A B C C 25.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探索?(9分)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推动了我国对法治的认识和法治建设的前进。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法治探索的每一次重大成果都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国对法治建设的探索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26.根据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12分) 【答案】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正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所带来的两面性。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各有其特点。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既带来了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威胁到了很多人的生存,从而造成经济波动社会动荡。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推动作用是主要的,阻碍是次要的,要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信心。 27.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某市相关做法的合理性。(12分) ①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某市“三权分置”的做法正确把握了土地和其他生产经营要素的联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引导资源向农村流动,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某市的发展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做到因地制宜。 ④整体统率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有利于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系统优化角度分析也可酌情给分)该市从大处着眼、统筹协调各个环节、统筹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或: 部分构成整体、影响整体,某市分步推进、从小处着手,是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8.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在新时代我们怎样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10分) 【答案】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发展。②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29.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9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一号”卫星的成熟技术,以此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嫦娥四号”卫星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实现了飞跃和发展。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嫦娥四号”工程建设者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 【点睛】“原因(为什么)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原因”类问答题高考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简要说明理由”等。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规律 解答此类试题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 (1)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 (2)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的重视。 (3)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4)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不要只盯问题内容而忽视了对主体的分析,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不全的。 【点睛】“对策或措施(怎么办)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此类题一般先展示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然后问如何解决(如措施、对策、建议、办法等);或者是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事例,问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因素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等。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知识范围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模块。 2.解题规律 有四个思路值得借鉴: 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果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四是考虑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的措施。当然,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 【点睛】“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分析说明题是一种要求考生对试题中的一段或几段材料进行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从而说明这段材料的观点、原理是什么的题型。这类题型的设问,一般要求分析材料中体现问题的实质、原因(依据)、影响、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要求学生尽量能从材料中归纳出符合题意的道理,然后根据相应类型进行分析。 2.解题规律 解答此类型题须按以下四步进行: 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 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文化创新分解为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主体等方面。 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