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一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一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一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一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大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祠堂在建立家庭共同体的进程中,形成“礼”的主要内容,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祠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它是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的场所。 B. 犯错族人要受到告诫和惩罚,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C. 古代,人们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族长宣读族规,代祖宗立言。 D. 祠堂祭祀加强了血缘关系,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对族中成员有榜样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氏祠堂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属于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B. 文章第三段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 C. 文章从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与静文化(建筑装饰)两个方面来论证祠堂的功能。 D. 文章在论证中提到了祠堂之礼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由宗子主持和率领。 B. 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人们就不会有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 C. 我国古代祠堂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 D. 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一道德”性的,还是“伦理一一政治”性的。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错误,第三段只是说“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文章第三段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错误,选项对论证方法分析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并没有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只是列举祭祀时族长、犯错族人的做法来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分析不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的宗族都有宗子; B项,“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人们就不会有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错误,“如果……就不会……”说法绝对; C项,“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错误,该分析与原文不符,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可知,并不是“中华民族”,而是“家族”,选项扩大了外延。 故选D。 【点睛】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5G将带来什么?如何推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做了详细介绍。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5G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的特点,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入到各行各业,加快生产活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激发出如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手术等各类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社会。5G将构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社会数字经济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不仅要建好5G,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用妤5G,一是加快促进5G终端成熟。5G芯片、终端的研发进程正在全力加速,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二是加快网络建设进程。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着力打造城市级的高质量5G精品网络。三是加快培育5G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基于C-V2X的车联网标准体系、产业协同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5G与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的协同创新,促进5G应用发展。 (摘自《中央发布未来动向城市级5G网络成为发展重点》,《人民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二: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三大政府机构司法部、财政部和商务部正对华为展开调查,调查后者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华为已经收到来自美国商务部和司法部的行政传票,如果找到华为违法出口的不利证据,美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继制裁中兴之后,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进行打压,可一直拿不出证据。 美国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无非就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用不了10年就将超过美国,这让美国意识到按这种速度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超越美国是早晩的事,美国于是开始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这一点从美国制裁中国的行业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行业高度重合窥斑见豹。然而,美国的制裁没有让中国停步。据媒体报道,我国有关部门已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从我国三大运营商的试验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开始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的布网测试。 (摘自《美国制裁也没用,中国的5G即将到来!》,2018年4月网络新闻) 材料三: 5G的未来很美好,但挑战也前所未有。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有很多难点。范式变革也是面临的挑战,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岀相应变革去适配,无论是整个行业端到端,还是公司内部,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 (摘自《5G商用四重门:美好的未来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整个行业端到端,公司内部,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 B. 美国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就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国就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 C. 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已获批准在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全面展开,布网测试已经开始。 D. 美国对华为展开调查,如果找到华为违法出口的不利证据,美国政府可能会对华为进行行政处罚和商业制裁。 6. 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①网络实施任务艰巨。 ②运营商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 ③行业融通、赋能各行各业是难题。 ④技术上的变革与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上的变革如何适配。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一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开展了5G规模试验”错误,选项将未然说成已然,材料一中说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放了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文中说的是“下一步”“将开展”。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整个行业……都需要发生变革”错误,选项绝对化,材料三中说的是“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 B项,“就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国就借贸易战打击中国的科技产业”以偏概全,从材料二来看,美国为什么要在科技领域制裁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还有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快速增长用不了10年就将超过美国; C项,“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全面展开”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我国在5G网络的商业布局已经开始展开,现在已经开始进行网络的布网测试”,文中只是说“开始展开”,并没有全面展开。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5G在具体应用时将遇到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圈定区域,如本题的设题区域应该在材料三,再到材料三中圈出相关的信息并分点进行概括。材料三开头说“5G的未来很美好,但挑战也前所未有”,由此可知,具体的挑战在下文,如“在网络实施方面,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看,网络实施任务艰巨”,由此概括出第一点;如“5G网络建设对运营商的投资要求至少是4G的1.5倍,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如“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但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有很多难点”,由此可以概括出第三点;如“范式变革也是面临的挑战,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岀相应变革去适配,无论是整个行业端到端,还是公司内部,合作伙伴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价值体系可能都需要发生变革,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由此可以概括出第四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另一种善良 顾章玲 韩城是个走村串巷卖水果的年轻人。这天,他骑着三轮车,带着满满一车水果来到上湖村。 谁知生意还没开张,手机突然响了,是父亲打来的。父亲焦急地说:“城子,奶奶快不行了,你快回来!” 韩城一听吓得魂都没了,马上掉转三轮车,可刚蹬了两步就停下了,他家在镇上,从上湖村到镇上有二三十里路,奶奶能等到他吗? 恰好路旁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院门旁有棵大樟树,院内有个中年人正喝着茶,韩城忙叫道:“大叔,求您帮我个忙!我奶奶突然不行了,我得马上赶回去,可三轮车成了累赘,所以我想把车子和水果先放您这儿,回头再来拿好不好?” 大叔一听,痛快地说:“没问题,东西放在我这你尽管放心,快回去吧!” 悲伤和忙碌的三天一晃就过去了。奶奶入土为安了,韩城才想起三轮车的事,找到那户人家一看,院内没人,看到自己的三轮车,车上空空荡荡,水果全没了! 水果哪去了?答案只有一个:被那看似憨厚的中年人给卖了,或者吃了,或者偷偷分了。跟中年人要?没有任何证据,只能自认倒霉吧。 好在三轮车还在,韩城瞅瞅四下无人,忙骑上车,一溜烟地跑了。 从此后韩城就再也没去过上湖村。 过了一段时间,韩城又装了一车水果来到另一个村子一一跟上湖村一湖之隔的下湖村。这回生意刚开张不久,怀中手机又响了,是母亲打来的:父亲跌了一跤,把腿摔断了! 下湖村离家更远,韩堿一时欲哭无泪,忙对一位大婶说了情况:“大婶,我想把车子先留在您家,等我把我爸安顿好后再来拿,还有车上的水果……” 大婶爽快地说:“孩子,你尽管回去,车上要是少了一个水果,全算大婶的!” 韩城连声说“谢谢”,然后火速赶了回去。 好不容易有空了,已过去了四天。 当韩城再次赶到下湖村的时候,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大婶完好无缺地交还了三轮车和水果。尽管香蕉和梨子烂了不少,但看得出一个不少。 一晃过去了妤多年,机缘巧合之下韩城做生意发了大财,他时时刻刻想着回报家乡。要不,就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建几座养老院吧,当然了,下湖村是一定要建的,至于上湖村,只好对不起了。 在下湖村养老院建成剪完彩后,韩城突然起了一个念头:到湖那边的上湖村看看,一口恶气憋在心里好多年了,现在终于可以发泄出来了。 依旧是那棵郁郁葱葱的大樟树,依旧是那座院子,只是变得破旧不堪了。同样变老的还有那个大叔,不过大叔肯定认不出眼前意气风发的大老板就是当年的那个瘦小拘谨的水果贩子了。 韩城也不说破,先递过一支烟,然后客气地说:“大叔,湖那边的下湖村新建了一座养老院,您肯定知道吧?” 大叔听了一脸失落地说:“知道,听说是一位大老板捐钱建的,还听说那大老板一连建了好几座养老院,可就是没我们村的.真是怪了,难道我们村的人得罪过他?” 韩城嘿嘿笑了起来,他故作神秘地说:“这个嘛,我倒知道一些原因。听说那大老板当年是个水果贩子,他到下湖村卖水果时得到过人家的恩惠,可到你们村卖水果时,因为有事离开,结果一车子水果竟全没了。估计这就是那位大老板不肯捐助这里的原因。” 那大叔一听气得叼在嘴上的香烟直抖,脸红脖子粗地叫道:“他不建就不建,不带这么泼脏水的!下湖村人是好,可我们上湖村人也不孬,那车水果的事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当年这事就发生在我身上。告诉你,我们根本没有昧他的水果,而是各家各户给买了,账本到现在我还收着。” 大叔说着返身进了屋,片刻工夫拿出一本泛黄卷边的小本子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歪歪扭扭的字,一笔一笔的账记得清清楚楚:大汪家2斤香蕉,来福家3斤梨子…… 最显眼的是本子内还夹着一沓子钞票,各种面额都有。 韩城傻傻地看着、听着,又问:“你们为什么不解释一下?” 大叔双手一摊:“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哪的,跟谁解释?看,我们还留下标记哩,就等他回来!” 大叔说着手往上一指,韩城抬头一瞧,只见那棵大樟树的枝丫上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面的字迹还能勉强看得出来:水果钱在我家! 原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善良。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户人家的院门旁有棵大樟树”,小说用简约的笔墨写出了大叔家的环境特点,这既是韩成找到大叔家的标记,也为后文做铺垫。 B. “车上要是少了一个水果,全算大婶的”一句,既体现了“大婶”豪爽的性格特征,也照应了下文“大婶完好无缺地交还了三轮车和水果”的情节。 C. 大叔对韩成不在他们村建养老院很不解,以为自己村里有人得罪了韩成,他向韩成诉说了事情的原委,为打动韩成他拿出了当年的“账本”。 D. 小说以“另一种善良”为题,暗含对两个相似情节中不同的“善良”的比对,启发人们对“善良”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8. 小说中韩城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中韩城两次寄放车子和水果却结果迥异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善良孝顺。听到奶奶、父亲出事的消息立即赶回家。 ②吃苫耐劳。走街串巷,辛苦蹬三轮卖水果。 ③知恩图报。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成功后建养老院回报社会。 ④主观武断。发现水果不见后认定是被大叔给卖了,或者吃了,或者偷偷分了。 ⑤心胸狭窄。下湖村养老院剪彩结束后,想到上湖村看看,出一出憋在心里好多年的那口恶气。 9.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作者欲扬先抑,借助“误会”,让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另一种善良”的可贵。 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通过大叔与大婶对比,突出了大叔的淳朴厚道,他不只向人伸出援手,还有急人之所急,帮人帮到底的高尚品格。 ③从主题的表达上看,通过对比,揭示了善良不只是向人伸出援手,还是急人之所急,帮人帮到底的主题。(答“我们要满怀感恩地信任对自己伸出援手的人”的主题也可。) ④从表达效果上看,作者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结局峰回路转。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为打动韩成他拿出了当年的‘账本’”错误,从文中来看,大叔并不知道眼前的大老板就是当年卖水果的青年,拿出账本是为了自证清白。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中韩城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从本文来看,可以结合韩城所做的事情来分析其特点,如“韩城是个走村串巷卖水果的年轻人”“他骑着三轮车,带着满满一车水果来到上湖村”“韩城又装了一车水果来到另一个村子一一跟上湖村一湖之隔的下湖村”,韩城走街串巷卖水果表现出他的吃苦耐劳;如得知奶奶不行的时候,“韩城一听吓得魂都没了,马上掉转三轮车,可刚蹬了两步就停下了,他家在镇上,从上湖村到镇上有二三十里路,奶奶能等到他吗”,得知父亲伤了之后,“韩城一时欲哭无泪”,这些表现出韩城的孝顺善良;如看到水果没有之后,“水果哪去了?答案只有一个:被那看似憨厚的中年人给卖了,或者吃了,或者偷偷分了。跟中年人要”,这表现出他的主观武断;韩城发达之后,“他时时刻刻想着回报家乡。要不,就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建几座养老院吧,当然了,下湖村是一定要建的”,这表现出他的知恩图报;如“在下湖村养老院建成剪完彩后,韩城突然起了一个念头:到湖那边的上湖村看看,一口恶气憋在心里好多年了,现在终于可以发泄出来了”,这可以看出韩城心胸的狭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中韩城两次寄放车子和水果却结果迥异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到文中找到韩城两次寄放车子和水果却结果迥异的内容,分析两次寄放水果时人物的具体做法,再从形象、情节、主旨等方面分析作用。从文中来看,韩城两次寄放水果,主人的处理方法不同,一次是寄放在上湖村大叔家里,大叔和周围的邻居买了这些水果,而韩城却认为大叔昧了他的水果;一次是寄放在下湖村的大婶家里,大婶完好无缺地交还了三轮车和水果,尽管香蕉和梨子烂了不少,但看得出一个不少,韩城非常感激。从情节上来看,小说一开始看似大叔昧了韩城的水果,但小说的结尾让我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欲扬先抑,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从形象上来看,大婶和大叔都是善良的,只不过二人的做法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大叔的做法不但是急人之急,还帮人帮到底,凸显出人物的淳朴厚道;从主题的角度来看,大叔和大婶不同的做法凸显了帮人的真谛;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让小说的情节有了起伏,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文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及观五策,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生遂弃诸生不为。登鼓山所谓天风海涛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声曰:“余且烧其诗书,绝笔不为文矣!” 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过潮刺史韩文公庙,读其《逐鳄文》,哭之。又历韶、惠、广雷诸郡。悲岭海之烟瘴,思寇萊公°谪雷时,枯竹生笋,蜡泪成堆,风流如在也,则又哭之哀。听鹧鸪作“行不得也哥哥”声,则抗音而哭,以乱其鸣.久之,学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节。之妙,遂归。变姓名以游八毛公大人争廷致而听其琴有愿丛而学者虽善然终墓能及也。 久之,闽人目生为琴师。虽江浙间,颇多闻其名者。然当道不以礼遇,招亦不往,往亦不为久留。常酒后耳热,摔琴于地,引满大卮,放言高论,惊其座宾。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其最爱童子曰金兰,亦善琴,独得生传,常负奚囊从生游数千里外生诗成,金兰辄缮录之盈帙。客访生不遇,金兰代为款接,以生惊人句示人。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亦人生韵事。忽一日,谓其妇曰:“吾向闻红颜薄命。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岂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曲。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恙,然笫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者当之。”居数日,金兰死。生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曰:“吾死后,《广陵散》绝矣。”遂焚其琴,不复鼓也,因自号“焚琴子”,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节 【注】①寇莱公:寇准,北宋政治家,因力主抗战被贬,死于雷州。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B.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C.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D. 变姓/名以琴游八闽/王公大人争/延致/而听其琴/有愿从/而学者虽善/然终莫能及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B. 主司,有科举的主试官之意。“主司”在唐代李白《送杨少府赴选》“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和本文中都是主试官之意。 C. 刺史,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D. 康熙,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蒙语“平和宁静”之意。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焚琴子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他文才很好,在乡试时他的文章被主考官赏识。 B. 焚琴子毎遇伤心事容易放声痛哭他北望京城,放声痛哭;想到寇莱公被贬也痛哭。 C. 焚琴子最爱童子金兰,亲授其琴技。金兰死后,焚琴子焚琴来表达自己的悲伤。 D. 焚琴子有经世济民的才能,却不被官员礼遇。他喝酒后常把琴摔在地上,大发议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司乃惧不敢录,遂下第。生遂弃诸生不为。 (2)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主考官于是害怕(招祸)不敢录取(他),他就没考中。焚琴子于是放弃秀才身份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2)因此人们认为他很与众不同,认为他是志向不同寻常的读书人,志愿不能实现而在琴中隐藏自己的心志。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如“姓名”“琴”“八闽”“王公大人”等,然后根据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 A项,“以琴”意思是“凭借琴艺”,这是介宾短语,不能独立成句,此处是“游八闽”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项; CD两项,“变”意思是“改变”,是动词,宾语是“姓名”,故应在“姓名”后断开,排除CD两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康熙,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错误,“康熙”是年号,应把选项中“谥号”改为“年号”。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焚琴子有经世济民的才能”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谈古今得失,虽老师宿儒,深通经济者,不能难也”,意思是“谈论古今得失,即使是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非常精通经世济民的人,也不能难倒他”,由此可知,文中“深通经济者”是指他人,并没有写“焚琴子有经世济民的才能”。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乃”,于是;“不敢录”省略句,应为“不敢录(之)”,“录”,录取;“遂下第”省略主语“他”;“下第”,没考中;“为”,动词,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是说“参加科举考试”。(2)中,“由是”,因此;“异”,形容词意东,认为……与众不同;“以为”应为“以之为”,认为他是;“非常”,古今异义,非同寻常;“隐于琴”,状语后置句,应为“于琴隐”,“于”,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焚琴子,姓章,是福建的秀才。为人光明磊落而又豪放不羁,毎遇伤心事容易放声痛哭,类似古代的唐衢、谢翱,但才华又超过了他们。写作诗文,下笔连续千言,都能使人的内心感动庚子年参加乡试,(他的)文章已被主考官赏识。等到(主考官))看到他的五篇策论,(发现他的策论)太过于指明陈述时事,极力斥责耿氏认为他包藏叛心。主考官于是害怕(招祸)不敢录取(他),他就没考中。焚琴子于是放弃秀才身份不再叁加科举考试。登临鼓山上所谓的夭风海涛亭,北望京城,放声痛哭说:“我将烧掉自己的诗书,停笔不写文章了!” 焚琴子志愿不能实现以后,到潮州岀游。访问潮州刺史韩文公庙,读了他的《逐鳄文》,为其痛哭后又游历了韶、惠、广、雷各州郡。为岭海多瘴气而悲,想到寇莱公(寇准)被贬雷州之时,枯竹长出新笋,蜡烛泪流成堆,遗风余韵如在眼前,就又哭得悲伤。听到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鸣声,就高声大哭起来,扰乱了鹧鸪鸟的鸣叫声。多时以后,(焚琴子)向惠州一个叫作上振的和尚学弹琴,学到了他的高超的琴技,就回去了。改名换姓,凭借着琴艺游历八闽,王公大人争相邀请他而听他弹琴,有愿意跟从他学习琴艺的人,虽然学得很好,但是始终不能赶上他的水平。 多时以后,闽地的人把焚琴子当作琴师看待。即使是江浙一带,也有很多人听闻他的大名。然而有权势的人不以礼相待,请他也不前往,去了也不久留。常常在酒酣耳热之际,把琴摔到地上,举起满满的大杯酒,高谈阔论,惊动满座宾客。谈论古今得失,即使是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非常精通经世济民的人,也不能难倒他。他最喜爱的童子叫金兰,也擅长弹琴,独得焚琴子的真传。(金兰)常背着诗囊跟着焚琴子游历到几千里之外。焚琴子的诗写成了,金兰就抄录下来装满了布袋。有客人来拜访焚琴子没有遇见(他),金兰代替他接待,拿焚琴子所写的惊人诗勹给客人看。因此人们认为他很与众不同,认为他是志向不同寻常的读书人,志原不能实现而在琴中隐藏自己的心志。 焚琴子对于夫妻感情忠贞深厚,夫人陈氏,比他小十岁,也非常有文化,爱妤音律。焚琴子曾归家为他的妻子弹琴,茶香飘进窗户,妻子那云鬓高挽的疏疏落落的倩影,看了就十分快乐,认为这是闺房中清雅的功课,也是人生风雅之事。忽然有一天,焚琴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一向听说红颜薄命。你有这样出众的才华,算命的人大多说太岁在卯你该当死去。难道你也是天上的人,不久应当离开了吗?”于是感慨悲伤,为妻子弹了《別鹄离鸾》之曲。(焚琴子)说:“琴音和谐,我和你还没有灾祸,但第七弦无缘无故突然断了,年少聪明的人(会)遭受灾祸。”过了几天,金兰死去。焚琴子抚尸大哭,承受不住心中的悲伤,吐了几斗鲜血,说道:“我死以后,《广陵散》失传了。”于是焚烧了自己的琴,不再弹琴,因此自己起别号为“焚琴子”。焚琴子到康熙丁巳年,四十九岁,竟然去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①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1141年,岳飞在率军北伐、连战连捷的有利形势下,接连收到了朝廷撤军的严令,只得班师回朝。不久,朝廷罢免了岳飞的军权,此时秦桧任宰相,岳飞闲居家中,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鸣叫中词人终夜难眠。 B. “人俏悄悄,帘外月胧明”以景收束上片,深秋月夜,恬淡寂静,映衬了词人赋闲在家悠闲自得的心情。 C. 所谓“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弦外之音,让读者去体会。 D. 《满江红·怒发冲冠》笔力沉雄,慷慨激昂;这首《小重山》含蓄隽永,沉郁低徊。 15. 词人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借景抒情,用静寂的环境映衬了词人孤独寂寞、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②用典,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的忧愤之情。③比喻,“旧山松竹老,阻归程”一句中,以“旧山”喻中原,以“松竹”喻中原父老,他们在金人的统治下顽强挺立,渴望早日复国,可如今他们都已经老了,暗示了南渡时间之长。“阻归程”喻投降派的求和主张阻挡了中原回归故乡的进程,隐含了词人的痛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恬淡寂静,映衬了词人赋闲在家悠闲自得的心情”错误,结合前面“起来独自绕阶行”可知,“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营造的氛围是凄清冷淡的,映衬了词人孤独寂寞、赋闲在家的无奈之情。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词人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然后回顾抒情的方式有哪些,再结合词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不但要指明手法,还要指出具体的情感。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种,即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从词中来看,上片着重写景,在写景中抒发情感。“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一句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被梦惊醒后,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周围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熟睡,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凄清冷淡,表达了作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独与凄凉心境。“独自”写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心事无法向人诉说,可见苦闷之深。词的下片重在抒情。“旧山松竹老”用松竹喻中原父老,他们在金人的统治之下,顽强挺立,渴望早日复国,可如今他们都已老了,暗示了南渡时间之长;“阻归程”写投降派的求和主张阻挡了收复中原,回归故乡的进程,隐含了词人的痛心。这是借助比喻来抒情。“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里化用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知音钟子期的典故寄托作者的一腔愤懑和无处言说的沉痛,来表达苦闷的心情,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琴弦,可是却没有知音,就是把琴弦弹断了也没有人来听,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这是用典故来抒情。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当社会上充斥着读书无用论,很多人又抱怨学习苦的时候,请向古人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向前辈请教遇到人家斥贵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中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读书人已广泛地学习,仍对自己进行对照检查,从而行为没有过错。 【答案】 (1). 色愈恭, (2). 礼愈至 (3). 不拘于时, (4). 学于余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恭、至、拘、博、参、省、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宣布自己的第一个空间站“天宫”并不是只为本国所用,而是为全人类所用。中国邀请来自17个国家、23个机构的9个项目登上空间站开展实验,除了考量项目的科研意义等,中国空间站合作还充分关注发展中国家需求,希望能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技术鸿沟。中国愿意与世界上能否围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目前,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3名航天员。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体量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中国空间站的“生命”预计有10年,在这期间来自全球的更多科学家将有机会“上天”做实验。 香港《南华早报》评论称,( ),走出自己的路。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是“后来者”,因为它不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成员,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B. 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是“后来者”,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打破西方技术封锁,虽然它不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成员。 C. 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是“后来者”,虽然美国主导着国际空间站项目,但是中国打破了西方技术封锁。 D. 中国不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成员,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在全球太空竞赛中虽是“后来者”。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天宫”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 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D.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愿意与世界上所有能否围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B. 中国愿意与世界上所有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C. 中国愿意与世界上所有围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D. 中国愿意与世界上能否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从前面来看,前面说“香港《南华早报》评论称”,结合上一段文字可知,此处评论的内容应该针对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的表现,从后面来看,后面说“走出自己的路”,主语应该是“中国”,应是说中国走出自己的路,肯定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的表现。 B项,最后一句“虽然它不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成员”与下文“走出自己的路”语意不连贯; C项,“虽然美国主导着国际空间站项目”与全篇的话题不统一,文段借助“中国不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成员”来解说“中国在全球太空竞赛中是‘后来者’”的原因; D项,“在全球太空竞赛中虽是‘后来者’”与下文“走出自己路”语意不连贯。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天宫’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然后结合引号的一般用法进行分析。 首先看文中的引号,“中国宣布自己的第一个空间站‘天宫’”,此处的“天宫”是中国第一个空间站的称谓,故此处引号的作用是标示特定称谓; A项,“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此处的引号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B项,“‘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该句出自鲁迅的《拿来主义》,此处使用双引号有特殊含义,表示对国人送去主义的讽刺; C项,“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此处的引号表示引用; D项,“豆腐西施”是杨二嫂的特定称谓。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中国愿意与世界上能否国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第一个问题是不合逻辑,“愿意……和开展合作”与“能否……”一面对两面,应删除“能否”,排除AD两项; 第二个问题,“围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句式杂糅,把“围绕……的目的”和“以……为目的”两句杂糅,排除AC两项; 第三个问题,“……所有国家和地区”语序不当,“所有”应放在“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目的”前面,排除D项。 A项,两面对一面且句式杂糅; C项,句式杂糅; D项,两面对一面且语序不当。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请从下面提供的“作品名称”和“主人公名字”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 作品名称:《家》《边城》《祝福》《雷雨》《高老头》《巴黎圣母院》《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 主人公名字:高老头、翠翠、觉慧、卡西莫多、林黛玉、鲁侍萍、祥林嫂、桑地亚哥 读名著、名篇,同学们总会对文中经典的语句产生印象,并且记住了作品中的这些人的姓名。“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让我们记住了《__________》中面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__________;“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噢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让我们记住了《__________》中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__________;“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让我们记住了《__________》中那个在危难面前,从不屈服的老人__________。 【答案】 (1). 巴黎圣母院 (2). 卡西莫多 (3). 祝福 (4). 祥林嫂 (5). 老人与海 (6). 桑地亚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内容的能力。从题干来看,本题要求“从下面提供的‘作品名称’和‘主人公名字’中选择恰当的内容, 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这就要求考生把作品与人物对上号,再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进行选择。如翠翠是《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祥林嫂是《祝福》中的女主人公;鲁侍萍是《雷雨》中的女主人公;高老头是《高老头》中的主人公;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女主人公;桑地亚哥是《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觉慧是《家》中的人物。接着就要根据语境的提示进行选择,如第一处和第二处,根据“面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可知,这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如第三处和第四处,根据“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噢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和“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可知,这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如第五处和第六处,根据“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和“在危难面前,从不屈服的老人”可以知道,这是《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 21.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给“延迟满足”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所谓延迟满足,反映的是一个人在面临种种诱惑时,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人学会等待,一味地压制欲望,“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如听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边工作边看电视,容易急躁,缺乏耐心,追求及时享乐,就很难完成自己的目标。 【答案】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给‘延迟满足’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然后要回顾下定义的模式,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接着就要浏览语段,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还要圈出被定义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最后按照模式进行填写。从题干来看,被定义概念是“延迟满足”;然后找邻近属概念,根据第一句“所谓延迟满足,反映的是一个人在面临种种诱惑时,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可知,邻近属概念是“自我控制能力”,这就确定定义的模式应为“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的自我控制能力”;接着就要找出被定义概念的独有的属性,如“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在等待期中展示”,最后把这些属性填写到邻近属概念的前面即可。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的寄语,对这则寄语,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青春芳华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始终是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五四青年节前夕,领导人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青春正当时,莫负好时光。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不是用来蹉跎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去年年底,“佛系青年”在网上刷屏。青年当然会有生活的压力、竞争的焦虑,但张扬的青春绝不该不悲不喜、无欲无求。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倘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苟且偷安,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那么青春何以为青春?难怪有人戏言,“佛系”也行,那起码也该做一个“斗战胜佛”。 青春,因梦想而绚烂,因奋斗而出彩。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才能绽放最美的青春芳华。从去年开始,深圳启动了每年一次的“深圳好青年”推选活动,选出一批锐意创新、求知奋进、实干担当、爱心坚守、追求卓越的青年榜样。入围的“深圳好青年”,有的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孔雀计划”人才、创新型企业创始人,有的是扎根基层一线的公安民警、教师、工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用实际行动演绎奋斗青春,将个人的成长与深圳的发展融合在一起。青春建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功,也会激发更多有志青年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潜能,引导青年人才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为城市和国家发展注入强劲青春活力。 青年的群像即是未来的样子。青年发展好了,未来更加可期。当前,很多城市正在全方位立体化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一方面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客观环境、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好地满足青年的发展需求,提高城市对青年的承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将人才工作与城市定位、科技发展、产业规划统筹谋划,引领青年与城市同成长、共发展,提高青年对城市的认同感、参与感、贡献度。 在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心怀梦想为之奋斗,想想就令人心动。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青年,为了无悔青春,让我们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青春芳华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对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一代的寄语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本次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对青年人的寄语,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段寄语揭示了青年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所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只有青年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我们的中国梦才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而作为青年,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祖国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由此考生可以围绕“青年”与“国家”的关系进行立意。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 参考立意: 青年将决定未来整个社会;青年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抓住年少时光,争取做一番伟业;青年要勇挑实现中国梦的重担;无奋斗不青春。 行文结构安排: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青春芳华”。然后开篇指出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明确指出当代青年应该在奋斗中绽放自我,紧扣标题。正文部分先从“青春正当时,莫负好时光”角度指出不能蹉跎青春,接着指出该如何绽放青春光采,最后围绕分析指出青年的群像即是未来的样子。结尾部分发出号召,呼应标题。 素材: 1.严歌苓:每个人都有青春,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芳华。有理想的青春才叫芳华,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年轻朋友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2.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青春是你我的人生最好的季节。 3.青春是人生最铿锵的篇章,青春是旭日东升的力量,青春的我们意气风发,青春的我们敢作敢当,青春的我们斗志昂扬。 4.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5. 陈独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6. 梁启超说:“青年人是时代的希望,祖国崛起强大会伴随无数青年人的前仆后继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与梦想。” 7. 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5岁的刘胡兰、35岁的杨靖宇、26岁的邱少云、21岁的黄继光、22岁的雷锋、29岁的江姐甚至小到9岁的“小萝卜头”,哪一个不是正值青年时期为国牺牲。还有像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挺身而出参加革命,怀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胸襟,跋山涉水、披荆斩刺、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草、喝马尿,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下,带着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旧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8.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滚滚向前,百年逝去,岁月消散硝烟阴霾,百年峥嵘,时间荡涤出中国青年不变的赤诚与热爱。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生逢其时的青年,何其幸运,却也有了更多“家国天下”的责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9. 生命就是一股激情,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代青年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用满腔热血传承家国天下情。 10.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11.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12. 秦玥飞:从耶鲁高材生到湖南小村官 2011年,一位耶鲁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中国小山村,走进基层当起村官;4年后他发起黑土麦田公益计划,支持和培养杰出的农村创业者、公共服务者;2017年,他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入选“全球青年领袖”——他叫秦玥飞,一位“85后”年轻人,用国际化的知识储备与思维方式,尝试改变原始落后的中国乡村。 今天,越来越多年轻人和秦玥飞一样,从中国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中国,他们兼具国际化的智力资源、本土化的问题意识以及直面挑战的社会担当,为中国的未来开辟出无限可能。 13. 冯维:从汶川震区男孩到“9·3”阅兵战士 2008年汶川地震时,冯维14岁,当年是解放军给他和家人带来了生的希望。地震夺走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但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长大要当解放军”。 2013年,冯维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两年后,表现优异的冯维被选中参加“9·3大阅兵”。训练中,他是对自己最狠的人,因为他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所以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更加渴望让青春在最有意义的地方绽放。 2015年9月3日,当阅兵队伍中的冯维在天安门广场高声喊出“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他真正体会到,自己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地震中惊慌失措的男孩,而是可以手握钢枪保卫祖国和人民的战士。十年前是党和国家救他于危难之间,如今他将以全部的青春和热血报答这份恩情。 14. 陈冬: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陈冬,“神舟十一号”航天员。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5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航天员是最光荣也最危险的职业,从接受飞天任务那一刻起,他们已经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6年封闭式生活,33天最长航天任务,其间经历了多少风险与煎熬,只有陈冬最清楚。出发那天,战友们在车里自发唱起了《歌唱祖国》;荣归那天,和战友团聚时陈冬不禁潸然泪下。 有人说,能赶上飞天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有人说,拥有这些飞天的人,是我们的骄傲。和陈冬一样,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追寻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