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民乐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十月诊断考试 历史试卷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B.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C. 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 中央集权不断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下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导致地方权力较大,虽然国家是统一的,但是地方权力分散性较为明显,C正确;西周时期属于奴隶制经济,不是小农经济,A错误;奴隶制度下土地实行国有制,此时并没有土地兼并现象,B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错误。 2.西汉永光四年,汉元帝采纳丞相韦玄成和御史大夫郑弘等人的建言:“《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罢除了西汉高、文、武三帝郡国庙。这一举措 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反映了宗法观念明显淡化 C. 引发了诸侯国的叛乱 D. 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汉元帝罢除郡国庙的措施,是在汉武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基础上,进一步从宗法制度上打击地方郡国,通过收回宗庙祭祀特权,树立中央的信仰权威,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是规范混乱的庙制,并非宗法观念的淡化,故B项不符合题意;“七国之乱”发生于西汉景帝时期,汉武帝之后,地方诸侯国失去了叛乱的经济基础,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3.唐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中介。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126万贯。这说明 A. 茶业生产规模化与商业化 B. 交子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 C. 商业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D. 商业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唐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政府设益州交子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随着茶叶行业的发展,政府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故答案为D项。A项,茶业生产规模化与商业化的表述不符合题干,排除;B项,交子是一种货币,它的出现不能直接扩大政府财政收入,排除;C项,商业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符合宋朝,但题干信息不能体现,排除。 4.1372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这本质上反映了 A. 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 B. 伦理思想影响深远 C. 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 D. 租佃关系更加普遍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可以看出,这一法令淡化了佃农和地主之间的关系,更强调了伦理上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主要”二字,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作用;B选项不符合“本质上”的要求;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关键。 5.明代设计了内廷、外廷机构对称设置的架构: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司法机构),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上述机构的设置 A. 形成了完善的政治激励机制 B.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 相互牵制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D. 分权制衡保障了决策的合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政治制度。内廷、外廷机构对称设置的架构是为了达到各种政治势力的互相钳制,确保不会出现某一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威胁,故C项不符合题意;政治激励机制是通过功过褒贬,物质精神激励等手段实现,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内廷、外延廷机构对称设置的架构造成了机构的臃肿,降低了行政效率,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设计不是西方的分权制衡,也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故D项不符合题意。 6.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杭州的丝织品“转而之燕之齐之秦晋,之楚、蜀、滇、黔、闽、粤,衣被几遍天下”。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稳定 B. 商品贸易突破地区限制 C. 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D. 政府彻底放弃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这主要和国家统一有关。故答案为A项。B项,明清之前商品交易就已经突破地域的限制,排除;C项,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是题干的表象,不属于原因,排除;D项,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排除。 7.在雅典诉讼过程中,任何雅典公民对五百人议事会或公民大会的议案认为不合理或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均可向陪审法庭提出指控。如果指控得不到陪审团五分之一成员的投票支持,起诉者将受到惩罚。这反映了当时的雅典 A. 政治机构的运行极不规范 B. 充分维护平民的切身利益 C. 保证陪审制度的公平公正 D. 注重公民权利的有效发挥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强调的是古代雅典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以及民主权利行使的方式,说明古代雅典公民提出的议案要保证其有效性,否则对起诉者进行惩罚。故答案为D项。A项,题干反映的雅典的机构运行是规范的,排除;B项,题干不能判断起诉者的身份,不能得出充分维护平民切身利益的结论,排除;C项,陪审制度的公平公正应该由陪审法庭自身的规章制度、运行程序来保证,不是由公民来保证,排除。 8.古罗马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学总论》规定:“具有法定身份者,即男系卑亲属(注:晚辈亲),无论男女,一律可以按亲等的远近主张在无遗嘱情形下的法定继承权,不得因其不具有姐妹所有的父系血族权利而将其排除在外。”这一规定 A. 体现了自然法的法律精神 B. 强调了宗亲关系高于血亲原则 C. 保障了妇女婚姻自主权利 D. 反映了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规定可知古罗马查士丁尼时期,男女拥有相对平等的法定遗产继承权,体现了自然法的平等、人权等基本原则,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血亲关系高于宗亲关系的特点,故B项不符合题意;法定继承权利不是婚姻自主权利,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罗马时期,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故D不符合题意。 9.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的国家,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政体逐步完善,例如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这部法案表明英国 A. 扩大选民投票范围 B. 确立人民主权地位 C. 保护选民投票自由 D. 实现全民普选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选民更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民的投票自由权得到切实保护。故答案为C项。A项,题干只能反映出投票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扩大选民的投票范围,排除;B项,题干与人民主权地位无关,排除;D项,题干体现不出实行全民普选,排除。 10.某学者认为:“美国国父们在权力设计与分配上表现出了对民主的芥蒂,美国总统的权力设置是以法国的路易十四等为原型的;在国父们看来,独裁者不但不是恶魔,相反地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自由和公正的最强有力的保卫者。”与此观点最相符的制度设计是 A. 两党制 B. 联邦政体 C. 君主立宪制 D. 三权分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的是美国的国父们对中央最高权力的一种赞扬,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以后实行邦联制,出现了中央权力弱小,地方权力过大的这种严峻的现实,因此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国家政体,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没有涉及到美国的政党制度,排除;C项,美国是民主共和制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三权分立是对专制权力的制约,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11.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说明 A.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 B. 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 C. 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D.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可知鸦片战争后福州开埠通商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进程,答案为C;农村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动,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织布的机坊在福州即附近城市,不能说明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D 错误。 12.1876年,清朝总理衙门仿效西方各国驻华外交官俸薪之成例,制定了从出使大臣到随员的等级和俸薪表。其中出使大臣序列,分头、二、三、署任等四等名目,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受任三等以上出使各国钦差大臣。这一举措 A. 建立了专职出使人员制度 B. 形成了外交官的培养机制 C. 推动了外交官职业化进程 D. 瓦解了清朝传统宗藩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晚清外交近代化。从材料中清政府参照了西方国家驻华公使的成例,初步确定了外交官员的官制级别和薪俸表,迈出了外交与西方接轨的重要一步,从而为近代外交官的职业化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受任三等以上出使各国钦差大臣可知,此时清朝外交官仍然是兼职,不是专职,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建立了外交官培养机制,清朝宗藩体系是在甲午战争后逐步解体,故B项、D项不符合题意。 13. 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苏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娠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 A. 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 B. 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 C. 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 D. 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从材料来看,国民政府鼓励募捐,对捐款人有额外的表彰,这体现出政府发挥职能参与社会资源调配,故B项正确;A选项错误,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无关;C选项无法看出比例问题;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这一政策的效果。 【详解】 14.厘金是一种起于清咸丰年间的通行税,征收名目繁多,“五里一卡,十里一局,货无巨细,逢关抽厘”。1928年起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裁厘”改革,代之以“一次纳清,不再重征”的“统税”。据此推论,“裁厘改统”的实施 A. 使民族工业获得了独立的发展 B. 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的商品流通 C. 恶化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D. 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裁厘改统”一定程度改变了地方关卡林立的状况,节省了货物流通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故B项符合题意;“裁厘改统”并没有使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故A项不符合题意;“裁厘改统”的实施体现了税制的近代化,符合西方国家的要求,也加快了关税自主的进程,故C项不符合题意;“裁厘改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故D项不符合题意。 15.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受到威胁,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先后上演。维新派从洋务派中发展出来,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但遇到了失败。最后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之时,退出了历史舞台。据此可知 A. 近代中国各阶级都追求政治变革 B. 维新派已探索出正确的救亡之路 C.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的影响相同 D. 维新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受到威胁,封建传统政治思想也遭遇挑战,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先后上演,维新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从洋务派中发展出来,超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由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发展到政治层面,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但遇到了失败。最后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之时,退出了历史舞台。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洋务派不追求政治变革,排除;B项,根据题干可知,维新派的活动失败了,没有能够探索出正确的救亡之路,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未涉及政治制度层面,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活动的影响存在不同之处,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6.1937年底,国民政府提出应“采取游击战争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的建议,后通令各战区加强游击战。到1938年底,国民党留在敌后的兵力总共有六七十万人,一度建立起广阔的抗日根据地。这反映了抗战初期 A. 国民党为有效抵御侵略积极调整策略 B. 敌后战场上升为抗击侵略的主战场 C. 国民党力图限制中共在敌后发展壮大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战术日益趋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从材料中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抗日态度比较积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多种作战形式结合的策略,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敌后战场的地位,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对中共的压制,材料没有反映两个战场的战术对比,故BCD不符合题意。 17.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 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D.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蒋经国作为败退台湾的蒋介石的儿子希望自己的“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即回到大陆,材料还强调了蒋经国的“民族感情”“奉献于国家”的精神,这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抗是在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炮击金门,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蒋介石是浙江人,而闽是福建,材料没有反映闽台之间交流的信息点,排除;D项,仅蒋经国认可“一国两制”不能说明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而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8.“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 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C. 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 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理念。根据题干,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联通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这种互学互鉴、包容互信的精神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强有力引擎,故选C项。新时期中国强调不结盟,而且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一带一路”的实施,并不是经济援助,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9.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C.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 D.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答案】C 【解析】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美国存在意识形态的冲突;材料中的“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实质上反映的是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故答案为C项。A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除了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外,还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排除;B项只是叙述美苏冷战的孕育历史过程,没有阐述其原因,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地缘政治对冷战的影响,并非只是说明门户开放政策直接导致冷战爆发,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学者的两种观点反映的信息:一是“意识形态对立”,另一个是“地缘政治斗争”,据此来确定答案。 20.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A.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 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的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导致欧洲贵金属价格猛跌,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正确;通过材料不能说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也不能说明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A、B、D错误。 【点睛】价格革命:西班牙、葡萄牙大量的从美洲掠夺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导致欧洲贵金属价格猛跌,物价上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1.1700—1721年间,英国议会多次颁布禁止进口印度棉布的法令,“禁止进口印度棉织品的保护措施促进了或者说培养了一个‘进口替代’过程,高关税和直接禁令促进了英国对印度棉织品的仿制和替换”。这说明 A. 英国传统毛织业受到了威胁 B. 政府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手工工场织布效率得到了提高 D. 市场竞争推进生产方式变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可以看出印度棉布对英国棉纺织品冲击比较大,所以英国会禁止印度棉布进口。表明当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必然会导致英国调整生产方式,进行了工业革命。故答案为D项。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要禁止印度棉布的进口,看不出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受到威胁,排除;B项,当时英国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手工工厂织布效率的提高,排除。 【点睛】 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2.194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下设的财经委员会指导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等部门,开创了中国之前从未有过的按照工业门类划分的管理体制。这表明新中国成立时 A. 中国机械工业的探索开始起步 B. 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比例严重失调 C. 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D. 国家意志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从材料和时代背景可知,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借鉴的背景下,新生的中共政权开创了国家权力强力嵌入的工业领导体制,故D项符合题意;中国机械工业的探索从晚清洋务运动就已经开始,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农业等行业的具体数据,无法体现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比例开始失调,故B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初步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故C项不符合题意。 23.学者宋圭武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小岗村包产到户是错误的决定 B. 集约化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C. 必须保证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D. 农村劳动力欠缺制约小岗村的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题干中的“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可以看出,不足主要在于规模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表明集约化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故答案为B项。A项,小岗村包产到户是正确的决定,排除;CD项,题干未体现必须保证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劳动力欠缺制约小岗村的经济发展,排除。 24.“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与材料表达思想相符的时代是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厥惟教育”可以总结出主旨是教育救国,与此思想相符的时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为D;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时期都是民族危机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学习制度,与材料内容主旨不符,ABC错误。 (第II卷)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田人口往往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包括保障社会福利,国家財政可以通过社会救济等经济补助手段扶助那些生活贫的民众。社仓、义庄更多体现出宗族互助的特点,带有小农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明清以后商业逐渐发达起来,富有的商人大量涌现,他们通过慈善捐助的形式帮助穷人,使牧助行为更加社会化,体现出超越宗族的特点。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扶贫”》 材料二 清末民国的思想界进一步看清了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的弊端,在批判反思基础上,开始构建新的社会救济制度。到近代,人们将新的生产力与社会救济联系起来,提出“建仓储不如推广铁路轮舟″的思想,铁路轮舟等近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创设。推动了社会救济的快逹发展,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人们出行逃亡的速度和救荒的效率。薛福成认为.兴建铁路,除了可以方便、快捷地将物资迅速运送到目的地。从而在救灾过程中嬴得时间外,还由于需要“有修路之工,有驾驶之人。有巡嘹之丁,有路旁短送之车马,有上下货物伺候旅客之夫役”,可以大大地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扩大人民生计。 ——摘编自蔡勤禹、李元峰《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 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冋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蠃脱贫攻坚战,硝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会救助行为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意义。 【答案】(1)变化:由宗族互助到跨越宗族社会救助;救助贫困对象范围由窄到宽;救助方式上由行政性向社会化方向转变; 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延伸传承;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西方社会救济福利思想的传入;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解放;原有社会救济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解析】 【详解】(1)关于变化,由材料“社会救济等经济补助手段扶助那些生活贫的民众。社仓、义庄更多体现出宗族互助的特点”,可见由宗族互助到跨越宗族社会救助;由材料“救助行为更加社会化,体现出超越宗族的特点”,可见救助贫困对象范围由窄到宽,救助方式上由行政性向社会化方向转变。关于原因,由材料“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可见儒家思想的影响;由材料“宗族互助”,可见与宗法观念相关;明清时期社会救助行为发生的变化,还与小农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社会意识的增强相关;除此之外,社会救助也与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相关。 (2)结合所学,近代中国,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由材料“新的生产力与社会救济联系起来”,可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材料“铁路轮舟等近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创设”,可见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由材料“建仓储不如推广铁路轮舟”,可见西方社会救济福利思想的传入;由材料“批判反思基础上,开始构建新的社会救济制度”,可见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解放;由材料“进一步看清了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的弊端”,可见原有社会救济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由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借鉴等方面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章节 摘录 条约关系 1868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卸任,恰逢清政府想要“笼络”各国,因此受聘为中国特使,率团访问欧美。2月,蒲安臣未经授权,与美国国务卿签订条约,有利于美国人在华传教、办学和招收华工。 民国初年 1913年3月,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以“美国是共和国之母”等理由建议政府承认袁世凯政权。5月,威尔逊上任后,不顾他国反对,率先单独承认袁政府;10月,袁唆使军警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后,立即驰电表示祝贺;袁图谋复辟帝制时,竟也荒唐地予以支持。 战时盟友 1939年2月,中美《桐油借款合同》达成,美方借款2500万美元给中国,中方于1944年元旦前以桐油偿债。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之后华锡借款,钨砂借款相继出台,并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 好事多磨 20世纪90年代,为扭转贸易逆差,美国多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挑起纠纷,苛求中国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保护水平。在三轮漫长而紧张的谈判中,中方既针锋相对地拟定反报复清单,但也做出相应承诺,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表明了妥善解决争端的意愿和决心。双方最终于96年6月达成协议,贸易战化险为夷。 ——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答案示例: (一)论题: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阐述:晚清时期,美国或直接出兵(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或假意从中调停(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都是为了扩大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满足本国资产阶级获得原料产地、商品、资本输出市场的需要。辛亥革命后,美国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制造“非袁世凯不可”的舆论,随后率先承认袁政府,趁机索取新的利权。袁世凯死后,为了抵制日本的扩张,美国支持直系军阀吴佩孚。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节节胜利,蒋介石不断排斥异己、强化自身权力,美国转而扶植蒋介石,正式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向中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发表《开罗宣言》,投放原子弹等,加速抗战胜利进程。二战后,为了在与苏的争霸中占据优势,美国长期奉行“扶蒋反共”政策,对新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干涉台湾问题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在国际机构中合法席位的恢复。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现象凸显,并深陷越战泥潭,在争霸中处于守势,因此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一方面与中国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这增进了两国的共同利益;但另一方面又试图对中国的发展势头加以遏制,防止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 (本示例罗列了近现代各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表现,学生仅需从其中两个或以上阶段展开论述即可。本则示例内容加以采撷,亦可以支撑“美国长期奉行‘以华制华’的侵略政策”、“历史上中美两国既有对立,又有合作”等论题) (二)论题: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近现代中国由“不平等的屈辱外交”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阐述:近代前期,晚清统治者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近代外交观念和世界意识严重缺乏,尽管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局面,但已经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中国在一场场侵略战争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试图换取列强的支持;袁世凯、张作霖、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先后充当列强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在列强的支持下专制独裁、割据混战。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汪精卫等新军阀得到列强支持,抗战期间,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亲日伪政权;蒋介石在战后与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使美国获得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出席一系列国际会议,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围绕“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首先拟定论题,如: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各时期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如“条约关系”对应的即是晚清时期,美国为了扩大在华政治、经济特权,满足本国资产阶级获得原料产地、商品、资本输出市场的需要,或直接出兵,或假意从中调停,或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战时盟友”对应的是抗战时期,美国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向中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发表《开罗宣言》,投放原子弹等,加速抗战的胜利进程。“好事多磨”对应改革开放以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防止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多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挑起纠纷。另外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也可以从国家实力方面拟订论题,如: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使近现代中国由“不平等的屈辱外交”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然后结合近现代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即可。注意:论题一定要明确,阐述至少使用两则史实,史论结合。 27.材料 蜀汉后期,诸葛亮按照《隆中对》进行改革,以期光复汉室。223年诸葛亮派邓芝出使西吴,向孙权深入剖析蜀吴联手抗魏之利,孙权下定决心“绝魏,与蜀连和”。政治上诸葛亮针对蜀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弊端,厉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使益州地区“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风化肃然也”。经济上,诸葛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针对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采取“心战为上”的措施,军事进攻与心理攻击并用,在少数民族地区“不留兵,不运粮”,获得当地民族的拥戴。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蜀汉后期诸葛亮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葛亮改革的积极影响。 【答案】(1)外结孙吴;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安抚少数民族 (2)为蜀国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政治清明,改善社会风气;保障农业生产;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223年诸葛亮派邓芝出使西吴,向孙权深入剖析蜀吴联手抗魏之利”可知诸葛亮联络孙吴共同抗魏;根据材料“政治上诸葛亮针对蜀国‘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弊端,厉行法治”可知在政治上整顿吏治,严肃法治;根据“‘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保障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可知诸葛亮注重发展农业;针对“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采取‘心战为上’的措施,军事进攻与心理攻击并用”来安抚少数民族。 (2)通过诸葛亮在政治、经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的分析,并根据所学可以总结出积极影响为蜀国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政治清明,改善社会风气;保障农业生产;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朝野孤立主义盛行,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不干涉的态度,而在亚太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军事上以日本为假想敌。随着希特勒上台,经过慕尼黑会议,美国认识到德国已经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平衡;法国沦陷让美国不得不再次发挥“离岸平衡手”的角色,调整“太平洋弟一”为“大西洋第一”的战略,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英国和苏联支持赞赏这一战略方针,而中国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反对“德国优先”,希望美国“先打日本”;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考虑,则认可美国的这一战略“先欧后亚”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引领美国加入和实施战争的战时战略,也是带领美国走出西半球,问鼎世界霸权的大战略。它不仅抓住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枢纽,而且凝聚了主要盟国的战争意志,更为重要的是,它使美国顺利接手了英国世界霸主的接力棒。 ——摘编自任珊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先欧后亚”战略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影响。 【答案】(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战场形势严峻;法西斯在全球肆虐。 (2)影响:联合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有步骤地打垮了法西斯阵营;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1939年夏季美国陆海军参谋长会议一致认为,美国的直接威胁不是来自日本,而是来自德国”可知,这时期“二战”爆发;根据材料“尽管日本参战,我们仍旧认为,德国是首敌,打败德国是胜利的关键,一旦德国被打败,随之而来的就是意大利和日本的崩溃”可知,欧洲战场战略地位突出和法西斯在全球扩张是美国实行“先欧后亚”战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主要是针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和团结反法西斯国家而制定的,所以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打败法西斯国家和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作战上。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后,面对危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三大灾害——内涝、风沙、盐碱,他带领全县人民全身心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争。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忍着肝病的折磨,靠着自行车和铁脚板跋涉5000余里,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把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规划。有时肝区疼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拿不住笔仍然坚守岗位、冲在一线。他总是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心里装着全县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植树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1964年5月,焦裕禄因肝癌不幸病逝,年仅42岁。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1966年,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摘自《焦裕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焦裕禄精神形成的背景。 (2)依据材料,分析概括焦裕禄事迹体现的具体精神。 【答案】 (1)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经历三年严重困难,党逐步纠正的“左”倾错误;当地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群众渴望改变落后面貌;个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2)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主观方面主要依托于焦裕禄个人的优秀品质;客观方面,可从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从国家角度,60年代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人民建设热情高涨;从政府角度,1959年到1961年我国刚好经历了三年的严重困难,党正逐步地纠正“左”倾上的错误;从社会角度,焦裕禄调任的兰考县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但当地的人民群众又非常渴望改变落后面貌。 (2)由材料“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可归纳为亲民爱民;由材料“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后,面对危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三大灾害——内涝、风沙、盐碱,他带领全县人民全身心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争”可归纳为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由材料“他忍着肝病的折磨,靠着自行车和铁脚板跋涉5000余里,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可归纳为无私奉献;由材料“把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规划”可归纳为科学求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