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上学期2018级 十二月月考化学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Mg 24 Al 27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2.要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铁粉 B.滴加KSCN溶液 C.通入氯气 D.加入铜片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导电的是( ) ①氯化钠溶液 ②氯化铵固体 ③铜 ④石墨 ⑤熔融的NaOH ⑥稀硫酸 ⑦酒精 A.⑤ B.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⑥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C.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5.有关胶体等分散系的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将氢氧化铁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O42—、Cl— B.在酸性溶液中:K+、Na+、SO42—、NO3— C.c(Fe2+)=1 mol/L的溶液中:K+、NH4+、MnO4—、SO42— D.在碱性溶液溶液中:Na+、NH4+、SO42—、HCO3— 7.关于Na2CO3与NaHCO3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溶解度: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速率:Na2CO3>NaHCO3 D.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8.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是白色固体,与冷水作用放出氧气,生成氢氧化钠 B.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CO2 C.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 D.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B.Na2O2与水反应生成1 mol O2,转移4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 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 NA个电子 10.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Fe2(SO4)3溶液 D.AgNO3溶液 11.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H2SO4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100 mL 3.0 mol·L-1NaOH溶液,称取药品时砝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直接注入容量瓶 12.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有CO32— 13.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 ④Na2O2与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与CO2反应时也是这样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关于反应KClO3+6HCl=KCl+3Cl2↑+2H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B.KCl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C.HCl是还原剂 D.每生成1molCl2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2 mol 15.3.6 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是32 g·mol-1,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 A.3.3 g B.6.3 g C.8.4 g D.13.2 g 16.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1︰2︰1 B.1︰2︰3 C.1︰3︰1 D.1︰1︰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④ 。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填序号)。 (3)若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分离方法为 ,该方法适用于分离 不同的混合物,若利用装置Ⅰ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②的进水口是 (填“f”或“g”)。 18.(10分)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 宇航员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小苏打常作面包和糕点的发泡剂,写出小苏打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 (3) 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来制造印刷电路板。写出FeCl3 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最佳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为 。 19.(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 20.(14分)过氧化钠常作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吸收空气中CO2而变质。 (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某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 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他们称取a g样品,并设计用如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① 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 ② B装置出来的气体是否需要干燥 (填“是”或“否”)。 ③ D中NaOH溶液的作用 。 ④ 实验结束时,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不合理的是 。[来源:学科网] 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b.上下移动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⑤ 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 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⑥ 实验完成后E到F之间导管内残留水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1.(10分)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分别取W 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 (2)分别取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 。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5)分别取0.2 mol的金属钠、铁、铝分别投入10 mL 1 mol/L的盐酸中,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 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钠、铁、铝产生氢气的体积分别用V1、V2、V3表示] 高一年级十二月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A B C B D C D C D B A D B D 17.(8分)(1)蒸馏烧瓶(1分);冷凝管(1分);1000mL 容量瓶(1分) (2)④(1分) (3)蒸馏(1分);沸点(1分);温度计(1分);g(1分) 18.(10分)(1)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2)NaHCO3=Na++HCO3-(2分) (3)Cu+2Fe3+=2Fe2++Cu2+(2分) (4)加热(2分);2NaHCO3Na2CO3+CO2↑+H2O(2分) 19.(10分)(1)FeCl2(2分);KCl(2分) (2)4Fe(OH)2+O2+2H2O=4Fe(OH)3(2分) (3)Fe3++3SCN-=Fe(SCN)3(2分);2Fe3++Fe=3Fe2+(2分) 20.(14分)(1)CaCl2或BaCl2(2分)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 ②否 (2分) ③吸收未反应的CO2(2分) ④a(2分) ⑤% (2分) ⑥偏小(2分) 21.(10分)(1)1/23:1/28:1/9(2分) (2)1:2:3(2分) (3)23:28:9(2分) (4)6:3:2(2分) (5)V1>V2=V3(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