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一次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南宋朱熹《陈氏家谱旧序》载:“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家谱和宗族可知与注重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有关,B正确;分封制是宗法制度的外在表现,A错误;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不符合材料中家谱等信息,C错误;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的首领承让制度,D错误。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秦朝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组成部分,排除AB;郡县制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 3.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汉代 A. 官僚政治的完善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独尊儒术的实现 D. 君主专制的兴起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汉初出现了王国内的吏民及朝廷官吏均对诸侯王称臣的现象,到汉武帝时代严令禁止朝廷官吏与诸侯王以“君臣”相称,此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故B正确;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秦朝随着皇帝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的兴起,D错误。 4.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A.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 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 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 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可知,体现的是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错误;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唐朝时期做官的途径还有恩荫做官,故D说法错误。 5.明朝有一种机构,各时期名称不同,都具有“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的职能。该机构是 A. 内阁 B. 厂卫 C. 刑部 D. 都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厂卫特务机构可以侦察监督官民各种事务,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刑部负责刑狱,都省指中书省,在明太祖时已经废除,ACD三个选项错误。 6.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三个条约都有赔款内容,A正确;《南京条约》有协定关税内容,B错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开设工厂,C错误;《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错误。 7.“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答案】B 【解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诗中所表述的“瓜分”与“农民阶级”表明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B正确;左宗棠不是农民阶级的代表,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扶清灭洋”的信息,C错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不是扶清,D错误。 8.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新学伪经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和时间、人物可知,这一著作应当是《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选项C正确;《海国图志》作者是魏源,与材料中“贼中不为无人”不符,排除A;选项B中并未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排除;《新学伪经考》出版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9.清末乡绅被称之为省绅,本应是官营的保甲组织,但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省的自治性公局,权力以省为单位得以分立。然后是省的独立。这个作为行政机构的省的独立,才构成了诸多王朝更迭历史中清王朝崩溃的历史特质。由此可知,这一“历史特质” A. 突出了三民主义的影响 B. 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C. 主导了清末新政的展开 D. 使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中,大部分省份纷纷独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进而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选项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民主义的作用和清末新政的展开,选项A、C排除;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因此其失败了,选项D排除。 10.在责任内阁制国家里,当政府与议会发生异议时,政府拥有解散权,即有权提前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立法机关。而《临时约法》却没有规定解散权,形成一种单向的权力制约关系,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 防止帝制复辟 B. 限制袁世凯权力 C. 维护民主共和制 D. 推翻清朝统治 【答案】B 【解析】《临时约法》中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B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责任内阁制的目的,并不是防止帝制复辟,A错误;维护民主共和制是根本目的,C错误;《临时约法》颁布的时候,清政府已经被推翻,D错误。 11.“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D. 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況的爱国运动”、“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可知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A错误;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C错误;土地革命是中共的政策,材料没有体现,故D错误。 12.1930年,滕代远在报告中称,“红军每次作战均有(群众)热烈的参加……少有二三千,多者一二万,爬城时同我们扛楼梯、烧城门”,因此“每次都能以少数枪支汇合群众力量可以战胜较多枪械之敌人”。群众积极性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 A. 国共合作后大革命进入高潮 B. 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D. 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30年,红军每次作战均有(群众)热烈的参加”可知,当时处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赢得民心,B选项符合题意;国共合作后大革命进入低潮,A选项排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3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1935年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军事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D选项排除。 13.有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这样评价某次会议:“这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次会议 A. 制订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 发展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C.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会议应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本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所以宣告“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故答案为A项。政协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发展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第一部宪法制定于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会议,排除C项;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确立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排除D项。 14.建国初期,随着“一五”计划的推进,我国也开创了政治建设的新阶段,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政治建设成就 A.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施 C. 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封锁 D. 充分展示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在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的背景下,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成了重中的重。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战略的实施,B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后社会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得到充分发挥,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和一边倒的方针,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5.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了修改,1980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等四部法律文件。截止1988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材料表明我国 A. 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 B. 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全部完成 C.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完整法律体系 D.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等四部法律文件”、“截止1988年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等信息可知,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既注重立法,也注重修订法律,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中“全部完成”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C选项中“完整法律体系”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材料中法制建设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并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2018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 A. 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 B. 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 C. 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D. “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可知,这一工程的顺利完工反映了“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桥梁技术,排除A;选项B、C是工程的作用,不属于根本上的反映,排除。 17.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积(孙中山)四十年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一条线,一大片”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并联系所学可知,这一主张表明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答案为A项;“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建交,排除B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一条线、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略,主要内容是为抵抗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中国撇开与美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的全球霸权主义行径,排除D项。 18.《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不结盟运动C. 日内瓦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与材料所述相符,故C正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亚非国家的发展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等问题,与材料无关,A不正确;不结盟运动与材料“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无关,故B不正确;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主要涉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问题,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 19.1972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成为新中国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国联合美国与苏联对抗 C. 中国全面调整了对外政策 D. 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缓和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这改善了中国的对外的外交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引进的高潮的出现,故D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同中苏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故选D。 20.“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 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 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可知,中国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的作用,排除A项;中国参与区域国家间的合作并非只是经济合作,排除C项;中国合作的对象并非只是发展中国家,排除D项。 21.在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参加政治活动,在政治活动中出现不同意见时,不能保持中立或不参与,否则将被剥夺公民身份。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A. 民主使公民参政热情下降 B. 公民的个人权益受到限制 C. 法律注重公民政治素养的培养 D. 公民立场不中立就不能参与政治活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政治活动中出现不同意见时,公民没有“保持中立或不参与”的权利,这说明公民的个人权益受到限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中的描述不能说明民主使公民参政热情下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古代雅典注重公民政治素养的培养;D选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体现的是古代雅典政治活动中保持中立或不参与将被剥夺公民身份,并非立场不中立就不能参与政治活动。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在鼓励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方面,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中,采取措施最为有效的执政官是 A. 柏拉图 B. 梭伦 C. 克利斯提尼 D. 伯利克里 【答案】D 【解析】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实行“观剧津贴”,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D正确;柏拉图提出的是理想国的思想,A错误;梭伦改革主要是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错误;克利斯提尼时期没有提出鼓励公民参政的措施,C错误。 23.梭伦改革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后来证明非常重要,绝大多数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旧的血缘关系被彻底地打破 B. 平民在城邦事务中取得一定的参与权 C. 民主政治根本反映平民利益 D. 雅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梭伦改革时推行的陪审员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使得雅典包括穷人在内的普通公民都成为了“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表明雅典的平民也被赋予了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故B项正确。A中的彻底打破说法绝对,排除;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上维护的仍然是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雅典是在伯里克利时期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故D错误。 24.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由此可见,罗马法 A. 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 B.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C. 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D.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可知,罗马法影响深远,其具有超越时间、地域的永恒价值,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影响,故选A。罗马法是古罗马时期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一种法律体系,其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但其本身不具备资产阶级的性质,排除B;材料只是强调了罗马法的影响,并未强调其内容,更未解释罗马法之所以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排除CD。 二、非选择题 25.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你认同吗?为什么? 【答案】(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明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后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当时宰相胡惟庸擅权专恣。 (3)不认同。原因: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故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宰相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削弱三公权力,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相权;宋太祖设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共同点:根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措施可知,相权受到限制或分割,加强了皇权。 (2)根据“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得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结合所学可知,宰相胡惟庸擅权专恣。 (3)不认同。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内阁、军机处的实质、职责分析。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内阁首辅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都不能称为宰相。 26.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政治化的一种主要手段,以理性行为来改变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在营造和谐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化得以更好发展。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它的发生预示着,中国政治向现代化发展的首次尝试,其意义不可小觑。 ——刘明《辛亥革命——中国现代化的拓荒运动》 材料二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节录南京国家公祭鼎铭文 材料三 时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在《从渡江到占领上海(1949年8月4日)》汇报材料 中这样说道:“假如有人问,你们渡江花了多少时间?我们肯定地回答,先头船只最快的一刻钟”。但是作为推翻旧政权、解放全中国的标志,渡江和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无疑又是巨大的。 ——赵笺《解放南京——军史美术创作的一个条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后“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和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公祭的是什么事件?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请各举一个战役说明。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解放南京的政治意义”。 【答案】(1)表现: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2)事件:南京大屠杀。战役: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或四大会战等);中共: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 (3)意义: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解析】(1)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开启法制国家发展进程”的主要表现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其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表现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事件:由材料“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可知,该事件指的是南京大屠杀。 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是正面战场的主力,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共产党是敌后战场的主力,其典型战役为百团大战等。 (3)意义:由材料“作为推翻旧政权、解放全中国的标志”可知,解放南京意味着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的覆灭,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了胜利。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6年和2007年,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先后全文公布了蒋介石1917——1945年的日记,这批日记数量巨大。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如:蒋介石在1931年9月18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早起批阅,与妻谒陵告辞.九时半登永绥舰。下关街中水深三尺,甚为忧虑。舰中无伴侣,寂寞不堪。下午研究地图看中山全集,筹划对粤对匪策略,一对粤令十九路先占潮汕,十八军集中赣南……对匪决取包围策略,以重兵掩护修路,以大款赶修道路,待路成再剿赤匪,否则欲速不达,难见效也。”直到第二天的日记才记载:“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刻接报已占领我沈阳与长春,并有占领牛庄等处,是其欲乘粤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细节: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欲乘粵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 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概述和评价:日本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并攻占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十多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示例二: 细节:1931年9月18日的日记记载蒋介石在筹划对粤对匪策略。 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当时蒋介石在积极“剿共”。 概述和评价:国民大革命后期,两次反革命政变发生意味着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破裂,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疯狂地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建立和壮大,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先后五次对中共根据地进行“围剿”;中国内战,给日本侵华制造了可乘之机。(“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日记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中“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欲乘粵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内容可得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事件,结合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进程、影响等相关所学进行概述和评价;还可依据材料中1931年9月18日的日记记载蒋介石在筹划对粤对匪策略等信息得出蒋介石积极“剿共”的历史事件,然后结合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民党围剿红军,为日本侵略创造有利时机等相关所学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日记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西古代历史上都注重法律建设。 材料一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以上材料均摘自《早期罗马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 (2)依据材料二,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1)特点: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相同点: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 (2)不合理。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很可能会出现诉讼过程的前后矛盾,不利于客观公正;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就会使一部分人,即使是受害者也因表述原因而败诉;另外,向一部分不识字的人关闭了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大门。 【解析】(1)特点:由材料“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可归纳为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由材料“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可归纳为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相同点:由材料“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两者都强调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 (2)由材料“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可知,其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很可能会出现诉讼过程的前后矛盾,不利于客观公正;由材料“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可知,其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就会使一部分不识字的人和表述能力有所欠缺的人无法有效地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利。综上,我们可以判断,这种诉讼制度是不合理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