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生物学科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 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 CO2、解旋酶、Cl-、尿素 D. 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A正确。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成分,B错。解旋酶在细胞内促进DNA解旋,不是内环境成分,C错。载体是细胞膜运载物质的工具,不是内环境成分,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 完成生物节律、排尿和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在 A. 下丘脑、脊髓、大脑 B. 大脑、脊髓、大脑 C. 脊髓、大脑、下丘脑 D. 下丘脑、脊髓、小脑 【答案】A 【解析】生物节律是由下丘脑控制的,排尿反射是由脊髓灰质里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完成生物节律、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下丘脑、脊髓、大脑,故选A。 3.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答案】C 【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A错误;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神经元联系,形成多个突触,B错误;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C正确;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透过突触后模,D错误。 4.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② D. ④→① 【答案】D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是外正内负,受到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分析图中所给图形,静息状态应是④,A、B、C错误。兴奋时是①,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5.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答案】C 【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不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稳态的生理意义,解题时要准确理解稳态的含义是包含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可以 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A、B、D只是稳态遭到破坏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6. 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受过敏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故A正确。 【考点定位】过敏反应 7. 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 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 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 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答案】C 【解析】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体内血糖浓度会降低,体内水分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血糖稳定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增多,为维持渗透压的稳态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多反而使代谢加快,不利于保持体力。 考点:本题考查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8.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A. 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 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 C. 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 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在a点给予刺激,在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但有机磷农药使用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使得C点持续兴奋,A正确B错误。而使用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b点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c处不能形成动作电位,C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9.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马的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属于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体 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D 10.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人和高等动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不直接相关的是 A. 通过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B.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使呼吸加快 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 食物被消化吸收后,产生的废物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答案】D 【解析】氧气和代谢废物是内环境成分,内环境中的氧和废物需要血液运输,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错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过程,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B错误;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血浆中,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C错误;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 11.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联系的 A. 神经递质 B. 水 C. 葡萄糖 D. Ca2+离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末梢处有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作用于突触后膜,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2.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B. C. D. 【答案】C 【解析】A、图示兴奋由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引起其兴奋或抑制,A、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不可能由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前膜,C错误;D、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 13.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内环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4.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B. 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D. 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组成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分析综合作用)→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感受器、传人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机体既没有感觉,也不能产生反射活动;如果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机体可产生感觉,但仍不能产生反射活动. 解: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传入到大脑感觉中枢的神经正常,所以机体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故选:C.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5. 下列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将降低 B. 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上升 C. 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D. 人体产热器官主要指肝脏和骨骼肌 【答案】D 【解析】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A错误;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增多,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机体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D正确。 16.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以一强刺激,则能测出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 a和b处 B. a、b和c处 C. b、c、d和e处 D. a、b、c、d和e处 【答案】C 【解析】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是双向传递的,在两个神经元上是单向传递的.刺激C处,第二个神经元上双向传递,故b、c都可以测到动作电位.单向传递的方向永远是从突触前膜到突出后膜,故传递方向是向右(从第二个神经元传递到第三个神经元上),故动作电位在d、e处可以测到,在a处测不到. 【考点定位】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17.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恒定的状态 B. 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C. 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实现的,C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18. 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 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神经中枢 C. 感受器可以是肌肉组织 D. 感受器可以是各种腺体 【答案】A 【解析】感受器一般是指感觉神经末稍,它能接受外界或内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必须经过传入神经才能传导给神经中枢,B错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织属于效应器,C错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属于效应器,D错误。 1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神经调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体液调节依靠体液的运输 C. 神经调节作用迅速且作用范围较广 D.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且作用时间较长 【答案】C 【解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体液调节依靠体液运输,B正确;神经调节作用迅速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C错误;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且作用时间较长,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作用途径、速度、范围等知识,能列表对两者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20. 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②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③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 ④性激素是脂质,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②④,故选C。 21.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 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A 【解析】由于突触结构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图中d是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切断 d、刺激 b,可以引起效应器收缩,但不是反射,B错误;c是突触结构,兴奋经过突触时存在突触延搁,所以在结构 c 和结构 b 的传导速度不相同,C错误;图中Ⅱ是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22.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B. 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有百日咳 D.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答案】C 【解析】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都是因为体内含有抗体或记忆细胞,这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或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解题关键能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能理清人体的三道防线,明确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23. 当一个人突然遇到非常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激素调节 D. 激素调节 【答案】C 【解析】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导致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属于体液调节,因此,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故选C。 24. 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毛细淋巴管阻塞 C.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D.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减少,使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A正确;毛细淋巴管阻塞使组织液不能转化为淋巴,引起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引起水肿,C正确;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5. 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 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 C. 寒冷时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调节 D. 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该反射弧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骨骼肌,A正确;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时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D正确。 26.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是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过敏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艾滋病 【答案】C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A错误;过敏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B错误;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缺碘引起的,不属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C正确;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 27.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 W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可知,表现症状能够看懂,听懂,但不会说,说明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选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中枢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8. 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这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 通过体液运输 B. 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 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 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可知,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9. 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解:A、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稳态,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 B、病原微生物侵袭,如通过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B正确;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C错误; D、特异性免疫是免疫调节,依赖免疫系统,而不依靠神经调节实现,D错误. 故选:B.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0.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所以垂体切除后生长激素减少,故C、D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垂体切除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也减少,故A正确,B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名师点睛】总结: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31. 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 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D.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答案】C 【解析】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动物的大脑越发达学习和记忆功能就越强大,A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学习和记忆的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层,而不是下丘脑,C错误;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形成的原因。 32.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答案】B 【解析】人是恒温动物,当人所处的坏境温度从25℃降至5 ℃,体内酶活性不变;为维持体温,人体的代谢速率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汗腺分泌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尿量增多,抗利尿激素减少。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水平衡、体温平衡。 33. 下列哪项不是内环境的作用 A. 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 为细胞代谢提供必要的酶 C. 免疫作用,保障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D. 将细胞的代谢废物带走 【答案】B 【解析】内环境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细胞代谢必要的酶在细胞内产生,B错误;内环境内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故有免疫作用,保障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C正确;内环境可通过血液循环将细胞的代谢废物带走,D正确。 34.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抗原刺激机体后,不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 B. 浆细胞合成抗体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 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 【答案】A 【解析】抗原刺激机体后,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浆细胞合成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因此浆细胞合成抗体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正确;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C正确;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快,含量更多,因此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更快且更强,D正确。 35.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增大 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D 【解析】钠离子只会影响动作电位,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A.B错误,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名师点睛】学生对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理解不清 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方法 (1)分析依据: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只有足够量的Na+才会引起正常动作电位的形成。 (2)实例分析: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其中b表示的是在低浓度海水中的电位变化,因为Na+内流不足,所以形成的电位差较小,不能形成正常的电位。 36.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答案】D 【解析】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①错误;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②正确;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③正确;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④正确;效应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⑤错误;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⑥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扣住题干中“特异性”和“识别”答题。 37. 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右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结合图像,下列关于突触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经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递 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递 ③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递 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递 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 ⑥神经递质属于蛋白质类的信息分子,它的释放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⑦突触结构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⑧线粒体是一种具有DNA和RNA的半自主细胞器,它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提供能量 A. ①③④⑤⑧ B. ①③⑤⑥⑧ C. ①③⑤⑦⑧ D. ①③⑤⑥⑦ 【答案】C 【解析】A细胞和B细胞组成突触,其中A细胞构成突触前膜,B细胞组成突触后膜,则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递,①正确;兴奋不能从B细胞向A细胞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②错误;B细胞和C细胞组成突触,其中B细胞构成突触前膜,C细胞组成突触后膜,则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递,③正确;兴奋不能从C细胞向B细胞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④错误;神经细胞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⑤正确;神经递质的成分不一定是蛋白质,⑥错误;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因此突触结构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⑦正确;线粒体是一种具有DNA和RNA的半自主细胞器,能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提供能量,⑧正确,故选C。 38. 下图代表同一个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下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d、e三种激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 b、c两种激素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 分泌d的细胞和分泌e的细胞所具有的核酸完全相同 D. 人体幼年时缺少激素a和缺少激素b所患的疾病是不同的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分析,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这两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因此d、e为两者之一;又由于其它均为协同作用,由此确定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c和d为协同作用,则c为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b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有提高代谢强度作用;a为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有分析可知,a为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三者的成分都是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都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它们在体温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分泌d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胰岛A细胞,分泌e胰岛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它们是细胞分化形成,它们含有的DNA完全相同,转录的基因不同,形成的mRNA不同,故两类细胞的核酸不完全相同,C错误;a是生长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缺少激素a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幼年时缺少激素b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D正确。 39. 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B. 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C. 激素与特定分子结合发挥作用后会失去活性 D. 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答案】A .................................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及激素的作用特点,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节。 40.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 b点2次,c点1次 B. b点1次,c点1次 C. b点1次,c点2次 D. b点2次,c点0次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虽然ab=bd,但ab间是以电信号传导,而bd间是以化学信号传递,因此a点先兴奋,则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而电流表的左侧是正极,所以指针向左偏转;b点后兴奋,电流表的指针又向右偏转,因此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在c点给一个强刺激,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因此兴奋不能传递到a处,电位计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所以选A。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1.膜电位的测量 (1)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2)兴奋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41. 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 B. 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 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C错误;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A正确;①与②、③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②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2. 某人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睾丸的生长发育,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①正确; ②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②正确;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③正确;④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血糖调节受到影响,④正确;⑤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⑤正确;⑥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受影响,⑥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43.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故A正确,C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故B、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借“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人工电刺激”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对所学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44. 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 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 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信号分子通过血管传递,只可能是体液调节,A错。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对。胰岛B细胞的靶细胞不仅仅是肝细胞,C错。激素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脂质,D错。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识图能力。 45. 下面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 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 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 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是以局部电流或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A错误;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B正确;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错误;由于浆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则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b不可能是浆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是对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的一个综合考查,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简答题 46. 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Na+和Cl-对维持血浆_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渗透压 (2). 不会 (3). HCO (4). 7.35~7.45 (5). 内流 (6). 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通过分析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原理,再结合题意作答。 (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 (2)Na+可与HPO42-、HCO3-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值相对稳定。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47.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物质___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 (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___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受到寒冷刺激时,甲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而A激素可作为多数细胞的信号,这与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6)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答案】 (1). 神经—体液调节 (2). A (3). C (4). 肝糖原分解、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 丙 (6).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7). 反馈调节 (8). 糖蛋白 (9). 抗利尿激素 【解析】 48. 图甲显示了脑、脊髓及手臂上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图乙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中的________(部位)。 (2)当人的手指意外被针刺时会产生缩手反射,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图甲的________中。而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控制作用。 (3)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外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________。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________。 (4)图乙中,a、b为____________。图乙中显示的效应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脑干 (2). 脊髓 (3). 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 (4).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5). 局部电流 (6). 不属于 (7). 突触 (8).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 【解析】试题分析:图甲和图乙均为反射弧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乙中,a、b为突触,感受器是g,效应器有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作答。 (1)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中的脑干。 (2)当人的手指意外被针刺时会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图甲的脊髓。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极神经中枢有控制作用。 (3)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若在图甲中③处给一适宜刺激,③处膜内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此时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局部电流。反射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故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反射。 (4)图乙中,a、b为突触,感受器是g,效应器有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f。 49. 某研究小组研究雄性家兔中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切口不影响本实验) 项目 甲组 乙组 ST浓度(μg/mL) m <m GH浓度(μg/mL) n >n 根据资料,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ST与GH的关系。 实验假设: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 实验材料: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12只,ST、GH测定试剂盒,手术器械用具等。 实验步骤: (1)将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2)对两组家兔进行处理:A组切除性腺,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1)要使实验更严谨,应做进一步处理:给A组家兔注射________,B组家兔注射________,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求两组的平均值。 (2)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A组GH浓度______,B组GH浓度________。 (3)根据预测结果,请举出能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切除性腺(不做处理) (2). 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3). 适量ST溶液 (4). 等量生理盐水 (5). 下降 (6). 不变 (7). 切除性腺(或阉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设计,通过分析实验的原理,设计相关实验步骤,再结合题意作答。 由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目的:研究ST与GH的关系。 实验步骤:(1)分组,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原有ST和GH的浓度。 (2)对两组家兔的处理:A组切除性腺,B组为对照组即不切除性腺。 (3)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分析讨论: (1)要使实验更严谨,可再给A组家兔注射适量ST溶液,B组家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求两组的平均值。 (2)由B组数据可得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A组GH浓度下降,B组GH浓度不变。 (3)由实验数据可得,要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切除性腺(或阉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