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8分)‎ ‎1.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之所以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基于 ‎①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 ‎②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④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之所以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基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①错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仁义礼智信”(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忠孝勇恭廉”(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这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也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认真审慎分析传统道德规范,并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②道德发展脱离不开时代背景,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要加强挖掘和阐发传统美德,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说明要认真审慎分析传统道德规范,并有鉴别地加以对待,要加强挖掘和阐发传统美德,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①④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故②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③错误。故选B。‎ ‎3.‎2019年3月15日山西乡宁发生严重山体滑坡事故。地质灾害一直是人类的一大烦恼。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是基于 ‎①改善生产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 ‎④顺从自然才能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质灾害突如其来,束手无措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是基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善生产方式不能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①错误;尊重自然而不是顺从自然才能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4.‎ 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是多少?按照概率论公式计算,结果概率是63%。一件成功率微乎其微的事尝试100次,其成功一次的概率竟飘升至63%,这启示我们 ‎①要不断创造条件推动失败向成功转化 ‎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启示我们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因此要不断创造条件推动失败向成功转化,①项符合题意;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质的变化,取得成功,③项符合题意;取得成功既需要主观条件,又需要客观条件,客观决定主观,成功的关键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并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②项说法错误;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 ‎5.40年的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新的矛盾、挑战层出不穷,习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这表明 A.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 量的积累必然会导致质变 C.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D.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强调总量前列,新矛盾、挑战层出不穷,说明既有前进又有曲折,而不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排除。B 选项观点错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不是量的积累必然会导致质变,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并没有通过质变实现发展,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强调我国改革开放有前进有矛盾,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入选。故本题选D。‎ ‎6.蒸发浓缩是炼乳生产需要经过一个环节,就是将原料奶中大部分的水分蒸发。原始的方法是在锅里直接给原料奶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由于常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这既造成原料奶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又会造成炼乳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消耗大量的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真空罐,在40摄氏度---60摄氏度下将原料奶的水分蒸发,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这说明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炼乳流程的优化源于人们对生产工艺的认识 ‎④创新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真空罐,在‎40℃‎--‎-60℃‎下将原料奶的水分蒸发,留下了精华,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说明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说明了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题肢①和②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炼乳流程的优化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对生产工艺的认识;题肢④与材料无关。本题选择A选项。‎ ‎7.质疑是科学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伽利略的质疑推翻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开实验科学之先河,自此,人们才得以广泛运用实验观测和数学推理,进入现代物理学殿堂;如果爱因斯坦不曾质疑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就无从产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质疑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动力 ‎ ‎②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③现有真理在彻底否定已有真理的基础上形成 ‎ ‎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辩证否定观要求人们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对原有学问的质疑,实现科学的进步,说明了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也说明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题肢②和④说法正确。实践是推动认识深化发展的动力,题肢①说法错误;题肢③说法错误。本题选择C选项。‎ ‎8.从‎2018年12月28日起,苏鲁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被正式取消。江苏是本次首批试点省市之一,明年会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从2020年起在全国逐步推广。这一做法 A. 抓住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B. 认为矛盾特殊性是通过普遍性体现出来的 C. 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 看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江苏是本次首批试点省市之一,明年会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从2020年起在全国逐步推广。这一做法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A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B错误;C、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9.意大利植物学家曼库索和维奥拉依据实验结果指出,植物不仅拥有独特的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感觉,而且拥有沟通的能力。这种“植物智能”‎ A. 展现出的能动性与人类的意识不尽相同 B. 是科学家通过实验活动发现创造的 C. 由物质派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D. 所展示的感应特征属于生命的本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 植物虽然拥有独特的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感觉,而且拥有沟通的能力,但是这些感应特征仅仅只是生命的本能,不是意识,没有能动性,D选项说法正确,由此判断A选项说法错误。植物智能是客观的,不可能是由人创造的,B选项说法错误;植物智能是自然世界的现象,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择D选项。‎ ‎10.陕西榆林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当地实现生态惠民的哲学依据是 ‎ ‎①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 ‎ ‎②运动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③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 ‎④系统既有整体性又有有序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榆林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说明了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根据沙地的固有特点来治沙,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说明了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题肢①和③说法正确。题肢②和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排除。本题选择A选项。‎ ‎11.2019年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在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可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表明 ‎①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 ‎②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 ‎④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强调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①不合题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说法错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2.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到了“强筋健骨”的阶段,“质”是我们以后发展中的关键词。从认识论看,中国经济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表明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相关知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说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①符合题意;人的认识不能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②错误,排除;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到了“强筋健骨”的阶段,“质”是我们以后发展中的关键词。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③符合题意;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④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3.美国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洞察”号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1月26日14时52分59秒登陆,它的“探测触角”将深入火星内部。对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火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火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对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可知的,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火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②③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不能成为直接动力,①项说法错误;火星探测实践能否如期成功,需要许多条件,④项说法过于绝对;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14.‎2018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的讲话中指出: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这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说明我国 ‎①审时度势,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②高瞻远瞩,善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 ‎④以人为本,以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根本立足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习近平主张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说明我国根据时代的主题,审时度势,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说明了我国能够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题肢①和③说法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题肢②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且也不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的,故排除。本题选择A选项。‎ ‎15.‎2018年5月28日,首届“海水稻插秧暨中华拓荒人计划”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该计划的实施将在原来荒废的土地上种水稻,建起青岛“十里桃源、万亩稻香”的田园综合体。这表明:‎ ‎①技术创新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客观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认识过程随着实践的成功走向终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技术创新并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该计划的实施将在原来荒废的土地上种水稻,建起青岛“十里桃源、万亩稻香”的田园综合体。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同时也表明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④说法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过程随着实践的成功不断发展,而不是走向终结。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基础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为理解型选择题,本题难度适中,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 ‎16.自诞生以来,榫卯最突出的贡献大概是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晋祠圣母殿、永乐宫三清殿、雍和宫牌楼、应县木塔等都采用了榫卯结构,这些各朝各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规模宏伟,造型典雅,而且大多经受住了天灾的考验。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榫卯的存在,让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建筑 A. 摆脱了生产力条件的制约 B. 有了劳动创造性的灵魂 C. 成为一种主观的人为联系 D. 成了建筑史上无法超越的奇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A选项观点表述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建筑并不能摆脱生产力条件的制约,排除。B选项观点符合题干,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榫卯的存在是人类意识主动创造性的表现,赋予建筑以生命,入选。C 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人为联系也具有客观性,而不是主观,排除。D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事物不断发展向前,不存在无法超越的奇迹,排除。故本题选B。‎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 ‎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应一成不变地得到继承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市场自发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 ‎④人类社会至今都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没有过时,例如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人类社会至今都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②说法错误,事物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也应因时而变,而不是一成不变。③说法错误,该观点是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18.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矛盾的观点,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③与时俱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④学习发展的观点,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①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②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19.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这蕴含的哲理有 ‎①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否定 ‎③新事物力量强于旧事物力量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这体现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才能让中国飞得更高、跑得更快,①④项符合题意;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的否定,②项说法错误;新事物力量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强于旧事物,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20.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用好这一传家宝,不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和群众,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正如习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样,调查研究要“身入”,还应当“心至”。对这个要求的合理解释是 ‎①“身入”更要“心至”,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身入”更要“心至”,就是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③“身入”解决的是“在场”问题,目的是拉近心理和情感距离 ‎④“心至”解决的是“在状态”问题,目的是拉近彼此空间距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习近平同志要求调查研究要“身入”,还应当“心至”。做到“身入”更要“心至”,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①②项解释正确;调查研究要“身入”,还应当“心至”,就是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和群众,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身入”的目的是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而不仅仅是拉近心理和情感距离。“心至”就是用心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拉近彼此空间距离,③④项理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1.2019年4月10日,美国向全球公布“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超大质量黑洞照片,将人类对黑洞的假设变为事实。这张照片由科学家们历经10年,在搜集大量数据后,经计算机处理而成。此举将进一步推进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观测数据的积累必然形成对黑洞的正确认识 ‎②黑洞认识发展是人类太空事业进步的动力 ‎③黑洞照片是论证黑洞假设成立与否的重要依据 ‎④对黑洞认识离不开大量的数据采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向全球公布“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的超大质量黑洞照片,将人类对黑洞的假设变为事实,表明黑洞照片是论证黑洞假设成立与否的重要依据,③项符合题意;黑洞照片是由科学家们历经10年,在搜集大量数据后,经计算机处理而成,表明对黑洞的认识离不开大量的数据采集,④项符合题意;观测数据的积累只是说明人类对黑洞的认识可能更深刻,但是不是正确认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①项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黑洞认识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类太空事业的进步,②项观点错误。答案选D。‎ ‎22.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要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推动两岸统一 ‎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要顺应历史趋势推动两岸统一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顺应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谋求国家统一 ‎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一国两制”是统一的最佳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这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要顺应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谋求国家统一,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一国两制”是统一的最佳方式,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联系具有必然性,而是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利用事物间的固有联系推动两岸统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3.201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贏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出必须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打脱贫攻坚战。下列与材料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毛泽东强调在评价人时,分清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 ‎②庖丁解牛时“技经肯綮之未尝”,做到动中肯綮 ‎③《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④周敦顾《周子通书》:“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材料体现的哲理是主主要矛盾,①体现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故排除。④“护疾而忌医”现的是回避矛盾,不承认矛盾,故排除。②选项“技经肯綮之未尝”意思是指在宰牛的时候,宰牛刀连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没有碰到过,何况是大骨头呢,即体现了抓住了主要矛盾,符合题意入选。③选项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符合题意入选。选D。‎ ‎24.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出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反映时代要求的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④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反映时代要求的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属于认识论观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②④符合题意,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③不合题意,出台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C。‎ ‎【点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基础上的加工制造民管企业利润空间被急速压缩,同时融资环境紧缩、征收监管从严对其更是雪上加霜,令其难以为继。“民营经济离场论”曾引发舆论关注,部分人对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实认识也存在偏差。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领导层也发声频频,给市场投了一颗定心丸。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合”。‎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有关如识,谈谈你对“民营经济离场论”的认识。‎ ‎(2)结合当前实际,请你从唯物论角度,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广阔舞台”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民营经济离场论”没有如实反映出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②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错误意识会将实践引向歧途。“民营经济离场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是有害的,必须反对这一观点。③意识要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全面看待我国的民营经济各贡献的实际状况,看到民营经济在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2)答案示例: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破解民营经济融资困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②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 ‎【解析】‎ ‎【详解】此题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第(1‎ ‎)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有关如识,谈谈你对‘民营经济离场论’的认识。”属于认识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意识”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一中图表中所反映的民营经济贡献变动情况分别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结合当前实际,请你从唯物论角度,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提两点合理化建议。”属于开放性探究类试题。此类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考生只需围绕主题和我国当前实际,从唯物论角度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即可。‎ ‎【点睛】“探究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探究类材料题立足思维和知识的开放性,凸显了对生活案例的解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的核心内容,引导考生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常采用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 ‎2.解题规律 解答探究型题目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这类题目给出的材料往往较多,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必须正确把握其主题,从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从材料中抽象出来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这类题目的重点。组织答案时,要看清题目中有没有对所运用理论的限制,如果有限制,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的理论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限制,则需要考生从所学的知识中寻找合适的理论。探究型题目涉及的内容一般跨度较大,甚至有可能在文科综合试卷中会用到政治、历史、地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26.2019年2月20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和占据的道义制高点。影片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人民不计功利、天下大同、共克时艰的精神境界,诠释了中国传统价值和当代价值,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战胜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提供了与西方不同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方案。‎ 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②《流浪地球》既扎根本土特色,又探索宇宙奥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大胆的想象、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实现了影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流浪地球》通过创新让观众耳目一新,唤醒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对材料加以说明。‎ 从材料可以看出,《流浪地球》既扎根本土特色,又探索宇宙奥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大胆的想象、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耳目一新,唤醒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了影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可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对《流浪地球》的成功加以说明。‎ ‎【点睛】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 ‎(2)辩证否定的特点: ‎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 ‎(4)辩证否定的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7.‎ 材料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它一定要生长、要发展。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过程。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会不断通过新陈代谢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以,守成并非只守着老祖宗那点家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一切新东西。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新文化包括外来文化,将其化为自己的营养,越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如何改造从古代承袭下来的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文化,这是文化的开新与守成问题,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文化的开新与守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文化的守成着重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开新着重强调文化创新与发展,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斗争性,开新与守成有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文化的开新要建立在守成的基础之上,而文化的守成也必然要求坚持文化开新,两者具有统一性。④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正确处理文化的开新与守成的关系,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为背景话题,从哲学生活对立统一角度分析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概括总结材料信息、精准对应理论表述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对立统一,题目类型分析说明类,问题指向阐释文化开新与守成的关系。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本题属于小切口的题目,此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分层。单一原理的题目,首先要把基本原理方法论表述清楚,同时对应准确材料中的矛盾双方;其次,要分别阐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最后,要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要结合材料的矛盾双方分析上述原理。‎ ‎【点睛】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8.材料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打破改革的僵局;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排除“姓社姓资”的干扰,跳出“计划还是市场”的理论窠臼。当前,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聆听时代声音,进一步破除各种思想的藩篱和旧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改革开放再出发,创造中国新时代的新辉煌。‎ 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②真理是具体的,真理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跳出“计划还是市场”的理论窠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聆听时代声音,不断破除各种思想的藩篱和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解析】‎ ‎【分析】‎ 此题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详解】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真理”的知识,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打破改革的僵局”“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排除‘姓社姓资’的干扰,跳出‘计划还是市场’的理论窠臼”“当前,中国正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等信息分别从真理具有条件性、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真理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对策或措施(怎么办)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 此类题一般先展示某事、某地存在一系列问题,然后问如何解决(如措施、对策、建议、办法等);或者是展示某地、某人成功的事例,问取得成功的经验或因素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等。设问灵活多样,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知识范围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模块。‎ ‎2.解题规律 有四个思路值得借鉴:‎ 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给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果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 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四是考虑直接和间接、具体和根本的措施。当然,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以上思路的综合运用。‎ ‎29.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近几年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但如何把好事办好,真正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前,有极少数学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阵风”现象。要想避免这类现象,就必须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传统文化不仅要常驻校园、更要扎根于心。某校利用有限的空间,建了几个朗读亭。学生在朗读亭里诵读经典、感受经典、传承经典。让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童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须从小抓起,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要使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必须有规有序地科学而行。拔苗助长、盲目跟风、聚众扎堆都不是明智之举,需要针对性地循序渐进而为,把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地纳入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小学校应如何让传统文化常驻校园、滋润童心。‎ ‎【答案】①坚持发展的观点,注重量的积累,循序渐进。‎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针对性,避免盲目跟风。‎ ‎③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在教育系统中统筹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④树立创新意识,打破常规,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学生成长有机结合。‎ ‎(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设问: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包括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和辩证否定观。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须从小抓起,需要针对性地循序渐进而为可考虑坚持发展的观点,注重量的积累;拔苗助长、盲目跟风、聚众扎堆都不是明智之举可考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地纳入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可考虑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但要使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必须有规有序地科学而行可考虑树立创新意识,打破常规。‎ ‎【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