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大一轮: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4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是高考的侧重点。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第24讲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刀耕火种”图,回答问题。 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2.不同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阶段 影响 因素 分布 典例 采集和狩猎阶段 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①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 农业社会阶段 ②地形、水源、气候、土壤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四大文明古国 工业社会阶段 能源资源、金属资源、④交通状况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交通发达的地区 德国鲁尔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山东东营 后工业化阶段 环境质量 ⑤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南部 【深度思考1】 资源丰富的地区一定发展为工业区吗? 提示 不一定。资源和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一个区域如果条件比较差,即使拥有丰富的资源,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如我国西部许多地区,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发展较慢,工业区较少,这与西部环境较差有很大关系。只有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结合紧密的地区,才容易形成工业区。 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海洋和岛屿图,回答问题。 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2)具体表现 阶段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航海技术落后时期 以海为疆界,海洋不被重视,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 航海技术发展和 进步阶段 海洋资源利用加强,人口和城市向沿海地带集中,海洋地位日益重要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工业化开始以前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②文化、技术多由大陆传入。 ③人口稀少。 (2)工业化开始后 ①利用海运和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 ②利用波浪、海滩等,发展旅游业。 ③岛屿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得到重视。 【深度思考2】 (1)现代社会,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许多海岛既无淡水又长期无人居住,其归属问题却引发许多国家间的纷争? 提示 (1) 现代社会海洋对人类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海上交通便利且廉价;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资源可以成为日益减少的陆地矿产资源的最重要补充。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属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谁先占领新生的岛礁,便能控制岛礁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广大海域。 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 (2)农业社会阶段 (3)工业社会阶段 影响因素 结果 具体表现 典例事例 能源资源、金属资源等,交通状况 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形成工业区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工业基地 山东省东营,辽宁省鞍山、本溪;美国的匹兹堡等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在地理位置优越和海运发达区形成工业区 (4)后工业化阶段 2.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洋权益 (2)以海南岛为例说明海岛的合理开发 受地势高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海岸带、丘陵和台地环带及山地丘陵带三部分,如下图所示。各环带资源特色不同,因此开发其资源需要充分研究、认识各环带资源和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具体如下表所示: 环带名称 地貌海拔 开发条件 产业活动 海岸带 平原低于100 m 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 加强港口建设,建立工业加工区,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 丘陵和台地环带 台地、丘陵100~500 m 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壤较好 热带农业 山地丘陵带 丘陵、山地500~1 100 m 物种丰富、水源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恢复和保护植被,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适当发展特色工业 a、b、c表示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下图回答(1)~(2)题。 (1)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 C.a—③、b—①、c—② D.a—②、b—①、c—③ (2)如果①②③代表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发展情况,则②时期该城市可能( ) A.改进资源开采技术,加大资源开采量 B.GDP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 解析 第(1)题,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b、c、a;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演化特征判断,由先到后分别为③①②,因此对应关系是b—③、c—①、a—②。第(2)题,② 时期的功能区布局是研发、设计等服务业与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企业大多位于城市外围,说明此时追求的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该城市此时最可能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答案 (1)B (2)C 1.综合分析区域发展 (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 (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2.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横向与纵向两角度进行。 (1)两方面 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地、矿产资源等。 ②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数量、素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 (2)两角度 ①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②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法一 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1.(2015·安徽文综,25~26)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不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有增有减,但变化不大;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不是持续增加;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2)题,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积扩大,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变长;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表,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建设用地增加,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 答案 (1)D (2)C 2.(2013·山东文综,1~2)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解析 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 (1)C (2)C 考法二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2012·海南地理,23)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地形与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材料中“对襟短衣”“ 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可以散热;“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并且冬季可以防寒。由图中等高线形态可知,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注意将苗族男子着装的功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结合起来考虑。 答案 图示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便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冬季防寒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陕西联考)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2.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C.再城市化明显 D.旅游业的兴起 解析 第1题,20世纪80年代初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沿河流、交通线分布;图示区域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聚落间联系不便,河流成为阻碍联系的主要因素。第2题,该区域20年来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温泉的开发,使旅游业兴起;出现乡村城市化。 答案 1.D 2.C 结合下面两国简图,回答3~4题。 3.影响两国聚落或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资源 4.甲国与乙国相比( ) A.农业生产水平高 B.第三产业比重高 C.人口密度小 D.高科技产业比重低 解析 第3题,甲国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聚落都分布在地形平坦的沿海地区;乙国多山,城市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因而地形是影响两国聚落或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第4题,结合海陆轮廓可知,甲国为斯里兰卡,地处南亚,人口密度大,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新西兰,为发达国家;斯里兰卡的农业生产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和高科技产业比重都低于新西兰。 答案 3.B 4.D (2017·青岛模拟)读日本四个阶段公路运输发展指数图,回答5~6题。 注:①2000年指数为100;② 1945年到1955年为经济恢复阶段,1956年到1973年为高速增长阶段,1974年到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为波动发展阶段。 5.影响区域公路运输发展的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规模 ②城市人口规模 ③产业结构 ④工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日本经济恢复阶段,公路运输开始发展,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B.在日本经济波动发展阶段,客运、货运持续增长 C.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增速维持在高水平 D.在日本经济稳定发展阶段,客运规模变化不大,货运持续增长 解析 第5题,经济发展规模是公路运输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规模是公路线路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公路的布局有很大影响;工业基础对公路运输的发展起辅助作用。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日本经济波动发展阶段,客运出现下降,货运持续增长。 答案 5.D 6.B 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回答7~8题。 7.在农业社会阶段,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河网密布 B.雨热同期 C.土质黏重 D.红壤广布 8.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丰富的水产品 解析 第7题,在农业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8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答案 7.B 8.C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10.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9题,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多,且出现了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第10题,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苗基地面积增大。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苗基地面积增大。 答案 9.C 10.C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11~13题。 1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1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A.采集和狩猎 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13.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洲,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解析 第11题,先对图中各活动中心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的区域是以水源、食物和安全性为主,故选A。第12题,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选择农业区位较优的区域,以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为主。第13题,在工业社会阶段,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对工业的发展更为重要。 答案 11.A 12.B 13.D 二、综合题(共38分) 14.(2017·宜宾模拟)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浓烟殃及到了马来半岛的旅游业。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美等地区。目前苏门答腊岛85%的原始森林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区域图。 (1)简述苏门答腊岛当地民众烧荒的理由。(4分) (2)分析苏门答腊岛烧荒对马来半岛旅游业的影响。(5分) (3)分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5分) (4)针对苏门答腊岛森林现状,提出保护的措施。(4分) 解析 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苏门答腊岛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土壤贫瘠,烧荒可增加土壤肥力。第(2)题,每年6~8月,苏门答腊岛盛行风为西南风,烧荒产生的烟雾会影响马来半岛。第(3)题,结合工业区位从原料、劳动力、交通、土地租金等方面回答。第(4)题,要从建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及加强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保护森林。 答案 (1)处在热带雨林,土壤贫瘠,烧荒增加土壤肥力,获得耕地,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2)6~8月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苏门答腊岛烧荒产生的烟尘会吹到东北的马来半岛上,污染空气,使马来半岛旅游业受到影响。 (3)热带雨林区,原料丰富;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临海,海运交通便利;土地租金低(内部交易成本低)。 (4)建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发展生态旅游;提高环保意识等。 15.(能力挑战题)(2017·湛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智利属复活节岛因遍布全岛的巨型石像——摩艾(moai)而闻名于世,曾创造了辉煌的拉帕努伊文明,鼎盛期人口达8 000~20 000人,后因种种原因衰落。今日的复活节岛树木稀疏、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但通过花粉分析证实,复活节岛曾经被浓密的亚热带阔叶林所覆盖。其中有一种叫做哈兀哈兀(hauhau)的树,其纤维可以用来做绳索,还有一种高大的棕榈树是理想的制造搬运工具与船只的材料。 (1)考古证实拉帕努伊文明时期其农耕区主要位于岛屿的东南部,分析其农耕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2)制作摩艾的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类?说明判断依据。(6分) (3)每座摩艾石像重达几十吨,试推测运输石像的工具是什么?(2分) (4)有考古学家认为大量制作摩艾石像是拉帕努伊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请说明理由。(7分) 解析 第(1)题,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7度和西经109度交会点附近,属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来自东部和东南部的信风,带来大量降水,水热条件好;农耕区主要位于岛屿的东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利于耕作;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有湖泊水可灌溉,灌溉水源充足。第(2)题,岛屿东、北和西南有三处闭合等高线,形态圆形,可判断岛上有若干火山,岛屿属火山岛;岛屿上的岩石为岩浆岩。第(3)题,复活节岛曾经被浓密的亚热带阔叶林所覆盖;哈兀哈兀的树,其纤维可以用来做绳索;还有一种高大的棕榈树是理想的制造搬运工具与船只的材料,制作滚木和撬棍来运输石像。第(4)题,大量制作和运输摩艾石像,需要大量伐木;当地是亚热带湿润气候,破坏森林造成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进而导致人口减少,文明衰落。 答案 (1)亚热带,气候温暖;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降水;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火山土壤肥沃;有湖泊水可灌溉。 (2)岩浆岩。由等高线形态可判断岛上有若干火山(锥),属火山岛(或由地理位置判断此岛位于大洋中脊,属火山岛)。 (3)用哈兀哈兀树的纤维制作绳索;用棕榈树制作滚木(和撬棍)。 (4)大量制作和运输摩艾石像 ,需要大量伐木;从而造成生态破坏、资源耗竭;进而导致人口减少,文明衰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