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作业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作业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C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如蜣螂、蚯蚓以枯枝败叶为食属于分解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硝化细菌,硫细菌属于生产者,可以利用分解无机物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蜣螂、蚯蚓属于分解者,不是微生物,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2.(2014·广州质检)生物生态净化基是一种特殊材料,有巨大表面积,微生物在其上附着生长繁殖形成菌胶团(包含细菌和真菌)。除菌胶团外,水体的藻类、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小型藻类为食物),多细胞动物(以细菌、藻类、单细胞动物为食物)也会附着在净化基上生长。如图是某放置生物生态净化基的池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菌胶团包含的生物一般属于生产者 B.净化基上附着的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为捕食、竞争关系 C.鱼类排泄物中的能量为鱼类同化的能量 D.净化基上的生物构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菌胶团包含的细菌和真菌一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单细胞动物的食物中有细菌和小型藻类,多细胞动物的食物中也有细菌和小型藻类,二者为竞争关系,而多细胞动物的食物中还包括单细胞动物,二者为捕食关系;鱼类排泄物中的能量为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净化基上的生物构成群落。‎ ‎3.(2013·珠海统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B.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一些化能自养型生物 C.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将会导致生物进化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的营养级数为3个 ‎【答案】D ‎【解析】D项中成语除涉及螳螂、蝉、黄雀外,还应有生产者,所以应含有4个营养级。‎ ‎4.(2013·广东珠海联考)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但a不一定是生产者。‎ ‎5.(2014·全国重点中学冲刺卷)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仅有的人类干扰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如图表示南极淡水湖Crooked湖中部分生物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鞭毛藻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生产者 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 C.Crooked湖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弱 D.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图中的和平等得是鞭毛藻,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不进入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枝角类动物,Crooked湖中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南极寒冷,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很难恢复,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也弱;图中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长度可作为反映食物网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综合指数,有关食物链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越大说明能量传递效率越低 B.长度越小说明物质越不能循环 C.长度在不同生态系统中不同 D.长度能体现能量传递的单向性 ‎【答案】C ‎【解析】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与食物链长度无关;食物链长度与物质循环速度有关;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丰富度不同,所以食物链长度不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与食物链长度无关。‎ ‎7.(2014·江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D 二、双项选择题 ‎8.( 深圳二模)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所示概念的从属关系相符合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自养生物 蓝藻 小麦 硝化细菌 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 C 生物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种群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概念的从属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概念图的含义为①包括②③④。蓝藻、小麦和硝化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生物群落指的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D正确。‎ ‎9.如图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芦蒿 B.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利用粪尿种植蘑菇体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D.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将一直增加 ‎【答案】CD ‎【解析】香莲、芦蒿生活的空间相同,因此竞争最激烈。水生植物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粪尿的充分利用有效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先增加,死亡鱼类被分解后,分解者的数量将减少。‎ 三、非选择题 ‎10.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_____消费者。‎ ‎(2)同时具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占第______营养级。‎ ‎(3)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牧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乙图,图中B为________。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达到高峰时的强度应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5)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________,青蛙的数量________。‎ ‎(6)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 000 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为100 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填“>”、“=”或“<”)10%。‎ ‎【答案】(1)4 初级 (2)鹰 四、五 (3)捕食和竞争 (4)青蛙 高于  (5)增加 基本不变 (6)>‎ ‎【解析】‎ 甲图中一共有4条食物链,蚱蜢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2)鹰同时占第四、五两个营养级,其他生物都只有一个营养级。(3)蛇和鹰的关系有捕食、竞争两种关系。(4)因蚱蜢所处的营养级低于青蛙,故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应落后于蚱蜢。鹰和蛇所处的营养级高于蚱蜢和青蛙,因此放射性强度达到峰值时应高于蚱蜢和青蛙。(5)蛇数量大大减少,但蚱蜢和蛐蛐的数量不变,故青蛙数目基本不变,但蛇减少后,由青蛙流向鹰的能量增加,因此鹰的数量增加。(6)依据能量传递效率可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0% 。‎ ‎11.( 深圳一模)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图甲表示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乙表示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请回答:‎ 生物 毒素含量μ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除率 硅藻 ‎0.1‎ ‎52%‎ ‎0‎ 蓝藻 ‎0.554‎ ‎78%‎ ‎0‎ 红假单胞光合细菌 ‎0‎ ‎87%‎ ‎92%‎ 乙 ‎(1)从生态的组成成分看,表乙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__________。‎ ‎(2)取水样‎2 L,摇匀后等量分装在黑、白2个瓶中。测得12 h内黑瓶氧气下降量为2 mg,1 d内白瓶氧气增加量为6 mg,不计温度影响,则一天内藻类实际产氧量为______mg/L。‎ ‎(3)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的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9~12天,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由于表层藻类的遮光作用使得沉水植物光合作用____________阶段产生____________减少,光合作用急剧下降,最后大量死亡。‎ ‎(5)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 (2)10 (3)增加 食物链缩短,能量浪费少 (4)藻类大量繁殖后死亡增多,需氧细菌耗氧量增多 光反应 ATP(1分)和[H] (5)红假单胞光合细菌 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1)表乙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同时也能分解排污池下游河道中的有机物,也属于分解者。(2)12 h内黑瓶氧气下降量为2 mg得出1 d内细胞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为4 mg,1 d内白瓶氧气增加量为6 mg,得出24 h藻类真正光合作用产生的实际氧气量为6 mg+4 mg=10 mg。黑白瓶中各有‎1 L水样,所以一天内藻类实际产氧量为10 mg/L。(3)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即线虫和鲫鱼是捕食与竞争关系,去掉线虫,食物链缩短,能量浪费少,鲫鱼的总能量增加。(4)9~12天,藻类大量繁殖后死亡增多,需氧细菌耗氧量增多,导致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表层藻类的遮光作用,使沉水植物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后大量死亡。(5)对比硅藻、蓝藻、红假单胞光合细菌的毒素含量和有机物去除率,可发现红假单胞光合细菌既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所以治理水华效果最好。‎ ‎12.(2014·佛山质检)罗氏沼虾是一种杂食性虾类,适宜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的水体中,在南方多个地区有大规模养殖。‎ ‎(1)在传统养殖过程中,为追求高产, 向养殖塘中大量加入饲料,残余饲料及虾的排泄物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______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______,N、P等无机盐含量______,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现象。‎ ‎(2)为控制养殖污染,在养殖塘中人工加入植物浮床及沉水植物(下图),鸢尾、苦草与轮叶黑藻的养殖塘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______。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______,抵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 ‎(3)输入该养殖塘的总能量包括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罗氏沼虾处于______营养级。为维持水质洁净,持续获得高产,人工加入植物浮床及沉水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解(呼吸、有氧呼吸) 降低 升高 ‎(2)垂直结构 阳光和无机营养物质 ‎(3)养殖塘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投入的饲料中所含有的化学能 第二、三 植物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解析】‎ ‎(1)在传统养殖中,养殖塘中残余的饲料及虾的排泄物中主要含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使好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同时微生物分解产物中N、P等无机盐含量增加,使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现象。(2)池塘群落中,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层,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鸢尾、苦草等植物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及无机营养,抑制了藻类生长,缓解水华现象,改善水质。(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池塘中还添加了饲料,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及饲料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罗氏沼虾是杂食性动物,既以植物为食,也以浮游动物为食,因此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