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规范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规范练

课时作业 28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②错误,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③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答案:B ‎2.‎12月11日,2017年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大会在泰安市召开。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2项,包括12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6项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④错在“趋同”。‎ 答案:B 考点二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3.2017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③在材料中未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④错误。‎ 答案:A 考点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好古村落,是因为它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古村落是人们保护的对象而不是居住的选择,①说法与现实不符;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④中“全盘继承”的说法错误,排除。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考点四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5.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够实现各国文化的繁荣,原因在于(  )‎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促进文化交流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发展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和基本特征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然伴随着商业贸易,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①正确;“一带一路”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正确;③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A 考点五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下列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第五媒体”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只要看清题目要求,就很容易选出C项。‎ 答案:C 考点六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7.‎2017年3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北京开幕。展览的举办(  )‎ ‎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100件文物中蕴含了丰富的世界史内容,该展览的举办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①正确;这些展览物品是大英博物馆的,因此不能说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②错误;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它有利于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③正确;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C。‎ 答案:C ‎8.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刺绣、自由翱翔的风筝、精美绝伦的掐丝……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脚步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④不符合事实。‎ 答案:D ‎[B组 提能强化练]‎ ‎9.(2017·江苏卷,20)‎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文化差异 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 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 文化包容 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 文化市场 文化自觉 解析:“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明其作用重大、影响深远,对此我们应该骄傲自豪并传承弘扬发展,符合此题意的只有B项。‎ 答案:B ‎10.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样态,起源于微博的风靡流行。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这说明(  )‎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成熟于微信、微小说、微公益、微课、微店的汇聚融合”,体现了新的科学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推动了微文化的发展,“微文化正以其无微不至的影响,迅速走入并影响公众生活”体现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③正确;①不选,因为新型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不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文化的前进方向。选A。‎ 答案:A ‎11.‎2017年4月16日零时起,我国多条高铁线路进行了调整。据悉郑州到北京最快只需2小时24分。一条高铁让河南人在2小时就拥有了故宫和北海,让北京人在2小时就有了郑州的烩面和洛阳的牡丹……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  )‎ ‎①创新了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延展了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目中,一条高铁让河南人在2小时就拥有了故宫和北海,让北京人在2小时就有了郑州的烩面和洛阳的牡丹,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延展了人们的文化空间。故②④入选。①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文化存在的形式。③选项错误,与题意无关。选C。‎ 答案:C ‎12.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强调各国文化应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繁荣,①④正确切题,③与题意不符;②错误,世界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辩证分析。‎ 答案:B ‎[C组 大题冲关练]‎ ‎13.‎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 提出三年多来,从倡议到建设、从构想到落地,惠泽各国民众,汇聚世界目光,已经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事件。“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各国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交流的“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开展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沟通,让不同文明相向而行,如何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种到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需要我们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不同文化交流的意义。‎ ‎(2)请就“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增强文化自觉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第(1)问,“意义”类的题注意答案组织的多角度。文化交流的意义可以对我国中华的影响、发展、对沿线国家的文化合作与发展对各国人民的影响等角度考虑。结合课本中关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见”的相关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材料,切忌只谈一个角度,不计其余。第(2)问,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可从中华文化的影响、交流、传播创新角度谈建议。‎ 答案:(1)①“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不同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吸收外国文化优秀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 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国家间的文化合作与发展。③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2)①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②积极开展不同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主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③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坚持以我为主,在文化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许多具备了“工匠精神”的企业往往是行业里的奢侈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叫得响、铺得开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也是中国工匠面临的重要问题。品牌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格,每一个品牌自身都承载着一个故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当地法律、政策、文化习俗和消费者的习惯,国外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致使中国品牌的故事很难传达到位。‎ ‎“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爱国”“富强”的倡导最为一致,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工匠应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2)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提供两条建议。‎ 解析:第(1)问“文化多样性”的知识体系中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点有“态度、原则”‎ 可选答。材料中谈到自主品牌的培养和发展,也可从创新角度作答。材料中还谈到品牌走出去过程中难传达到位问题,也可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斗争中选择不同民族的艺术性和普遍规律的知识作答。第(2)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①讲好中国品牌故事,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品牌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的过程中寻找共鸣,增强认同感。‎ ‎③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积极吸纳当地优秀文化元素,丰富中国品牌内涵。‎ ‎④讲好中国品牌故事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创造出新的品牌。‎ ‎(2)①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 ‎②营造“工匠精神”企业文化。(符合题意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