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必修上册精品训练 插秧歌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芣 苢 插秧歌 一、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柏 舟 《诗经·邶风》 泛①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②,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③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①泛:随水浮动。②棣棣:安和的样子。③觏(ɡòu):遭遇。 1.下列对《柏舟》一诗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引出“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B.第二章写女子想一吐烦忧,谁料兄弟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 C.第三章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满腹辛酸,自悲身世。 D.第五章中,女子把幽怨的目标转向日月,表明自己的怨恨像洗不干净的衣服,没法消除,于是只能一走了之。 2.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6 -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突出友情的恒久不变。 B.诗歌第三句,将“交情”比作“山溪渡”,写出了诗人对于友情天长地久的期盼。 C.结尾句借自然界的“风波”象征社会风浪,表达了友情经不起风浪打击的主旨。 D.一、二两句诗人着意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 4.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 6 -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6.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诗经》中五百年风物流转,天光云影,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种诵读有韵、赓续至今仍富活力的诗体 。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 《诗经》是一条文字之河,( )。在古人 的吟诵中,我们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这份诗意和美好,我们的后代也值得拥有,不是吗?因此,我觉得,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做点什么,坚持点什么,尊重点什么。我认为,《诗经》不可丢弃,传统文化不能忘记。 我们阅读《诗经》不会产生 的经济效益,所能影响的人也非常有限,可是这是我们能做的对抗粗鄙文化的方式,这也是我们能做的文化传承的方式。如果坚持学习且传播,在今后的山河岁月里,我们的后代能看到每一部经典, 都会有你我每一次挑灯夜读的身影。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6 - A.在我们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 B.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心灵的一块绿地。 C.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一块心灵的绿地。 D.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一块心灵的绿地。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接受其哺养,感受其芬芳 B.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因时间的关系,接受其哺养,感受其芬芳 C.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因时间的关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D.因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它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 余音绕梁 卓有成效 言外之意 B.形式 一咏三叹 立竿见影 字里行间 C.形势 一咏三叹 卓有成效 字里行间 D.形势 余音绕梁 立竿见影 言外之意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1)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忍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2) ;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3) ,望水则情溢于水。 11.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海棠文学社向全体社员公开收集“我爱家乡”专刊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反馈家乡的风土人情,推荐家乡的突出成就,努力传扬正能量。错别字、病句一律自行斧正,力求“零差错”。 - 6 - 芣 苢 插秧歌 1.D 解析D项,“只能一走了之”错。第五章中,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女子怨日月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觉得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 2.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幽怨。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之忧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 解析“诗眼”是能准确反映诗歌主旨的一句诗或一个字。在这首诗中,不难发现“忧”是诗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 3.C 解析C项,“表达了友情经不起风浪打击的主旨”说法不当,表达的应是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4.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5.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不是“田埂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而是“远望田埂笔直如线,一片清水粼粼闪光”。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稳;整篇文章用语雅丽平整。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调和。这几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7.C 解析“心灵的一块绿地”多层定语语序不当;“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中途易辙。C项修改到位。 8.D 解析注意逻辑顺序。紧承上文“文字之河”,下应接“它的下游”,但时间状语应放在前。后面是先“感受”再“接受”。 - 6 - 9.B 解析“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形势”,地势,也指事物发展的状况。文段中指的是诗歌的体裁样式,应用“形式”。“一咏三叹”,指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第二空,形容古人的“吟诵”,应用“一咏三叹”。“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字里行间”,字句中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 10.(1)所以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2)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受到美好的希望 (3)观山则情满于山 解析根据句意,第一句话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1)处应该填写表达对自然感恩的句子;第四句是一个排比句式,(2)处表达对春天感受的意思即可;(3)考生如熟悉“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很容易补写出来。 11.(1)“收集”改为“征集”;(2)“反馈”改为“反映”;(3)“推荐”改为“推介”;(4)“传扬”改为“传播”或“传递”;(5)“斧正”改为“改正”。 解析本段材料是某校一则启事。“海棠文学社向全体社员公开收集‘我爱家乡’专刊稿件”中,“收集”使用不当。语境是学校向学生征集稿件,因此可以改为“征集”。“稿件内容要求反馈家乡的风土人情”中,“反馈”使用不当。“反馈”是指(信息、反映等)返回,语境是稿件能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可改为“反映”。“反映”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推荐家乡的突出成就”中,“推荐”使用不当,“推荐”是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组织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语境是推荐介绍的意思,因此可以改为“推介”。“努力传扬正能量”中,“传扬”与“能量”搭配不当,可改为“传播”或“传递”。“错别字、病句一律自行斧正”中,“斧正”,是请人修改诗文的客气话。语境是自己修改,因此改为“改正”。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