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我思故我在单元写作学案语文版必修 (1)
第一单元 我思故我在 单元写作学案 训练目标 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好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要证明什么)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一篇文章 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论点要求正确、鲜明,绝不能模棱两可。论据(用 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 据两种。事实论据主要是指典型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包括名 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论证(怎样来证明 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 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见的论证结构:总分式结构、对照 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常见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 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引论——本论——结论。引论是提出 问题部分,本论是分析问题部分 文章的主体部分 ,结论是解决问题部分 回扣论点,提 出希望和号召 。 技法指导 本单元的三篇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都巧妙地运用了恰当的说理方法。阐明了事理,增强了文 章的说服力。因此掌握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是提高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 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 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 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 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 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切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 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 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 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样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 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 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高洁远大, 要选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 以恒、一曝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 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 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 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三、喻证法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 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 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作为喻证的喻体与作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 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 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 微的体味与揣摩。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 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 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 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 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四、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1.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 推理。 用于类比的事物大致有这么几种:古今中外的史实、神话传说、寓言、写作者自己创设的情 境等。 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 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 2.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 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 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 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当然,以上所概括的这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 化说服力,许多议论文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 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升格研讨 2009 年,为抗议第 58 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播放介绍“东突”民族分裂分子的纪录片, 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等人撤回准备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 3 部影片,集体退出墨尔本 电影节。他们的举动,守住了民族的底线,守住了灵魂的本真。 以“灵魂的本真”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 病文展示 病文诊断 升格佳作 守住灵魂的本真 许 岚 什么是灵魂的本真?灵 魂的本真就是人的本原,集 中体现为真善美。守住灵魂 的本真,就是要守住真善美。 在墨尔本电影节上,贾 樟柯等导演面临着艰难抉 择。一方面是名利的诱惑 ——电影热映和声名鹊起, 亮点精析 ①切合题意,角度 新颖;这是一道材 料作文题,材料讲 的是贾樟柯等中 国导演守住灵魂 的本真,守住民族 的底线,集体退出 墨尔本电影节之 事。本文作者抓住 守住灵魂的本真 许 岚 什么是灵魂的本真?灵魂的本 真就是人的本原,集中体现为真 善美。守住灵魂的本真,就是要 守住真善美。 在墨尔本电影节上,贾樟柯等导 演面临着艰难抉择。一方面是名 利的诱惑——电影热映和声名 鹊起,另一方面是可能受损害的 另一方面是可能受损害的民 族利益;一方面是个人成名 的梦想,另一方面是民族团 结的愿望。而中国导演在墨 尔本电影节上的表现,为我 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 守住了心中的“善”,这里 的“善”是对破坏民族团结 的邪恶势力的抗争,是强烈 的爱国荣誉感,是为了民族 尊严而放弃个人利益的勇 气。他们守住了灵魂的本真, 让生命之花绽放于南美大 地。 把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 历史长河,我们看到守住灵 魂本真的本多胜一。 本多胜一是日本第一个 全面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的 记者。“我觉得有必要把历 史事实告诉国内的人民。” 本多胜一说。从第一次到中 国采访之后,他便开始在《朝 日新闻》上连载关于他采访 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内 容。除了在报纸上连载之外, 本多胜一在这些年中还出版 了10多本关于南京大屠杀历 史研究的书籍,其中比较著 名的有《通向南京之路》、《到 南京大屠杀现场去》等。“这 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轰动, 许多人打电话对他说‘本多 胜一,你是好样的’。” 了这则材料的核 心,以此提炼出了 “守住灵魂的本 真”这一中心论 点。 ②结构完整,思路 清晰:本文结构完 整,开头提出论 点,而后引出材料 印证观点,接着运 用本多胜一的事 例阐述观点,结尾 归纳呼应开头,浑 然一体。 不足之处 ①材料单薄, 缺少力度:本文在 论证过程中,除了 作文题材料中的 贾樟柯等中国导 演这个例子外,作 者仅用“日本第 一个全面报道南 京大屠杀真相的 记 者—— 本 多胜 一”这一事例来 阐述自己的论点, 文章材料单薄,难 以起到支撑、证明 论点的作用,因而 缺少说服力。 ②论据以详尽的 叙述代替议论,喧 宾夺主:应该知 民族利益;一方面是个人成名的 梦想,另一方面是民族团结的愿 望。贾樟柯等导演为了民族尊严 而放弃个人利益,他们守住了心 中的“善”,他们守住了灵魂的 本真,让生命之花绽放于南美大 地。 把目光投向烟波浩渺的历 史长河,我们还看到“守住灵魂 本真”的林和靖先生。 一叶扁舟,几壶浊酒,在平 静似水的眼眸漏下点点渔光;一 间草屋,几亩薄地,在泰然若山 的心中写下句句诗篇。外界如何 地追名逐利,如何地攀枝附会, 均与他无关。“然吾志之所适, 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 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和靖 先生在畅快天地间缓缓吐出这 一句话。 是 什 么 让 他 独 守 山 中 小 屋?他也知道名利诱人,他更清 楚自己渴望的是对于“美”的 追求,渴望的是平淡自如、“以 梅为妻,以鹤为子”的生活。于 是他守住了心中的“美”,守住 了灵魂的本真,把生命之花绽放 于广阔山间。 把目光聚焦到纷繁复杂的 当今时代,我们还看到了“守住 灵魂本真”的本多胜一。 本多胜一是日本第一个全 面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记者。 他多次来到中国南京等地,开展 身为一个日本人,本多 胜一并没有一味地掩盖历史 真相,逃避责任,但他同时 也为此遭到许多国人的痛骂 和不解。坚持报道事实的本 多胜一受到了来自国内右翼 势力的压力。有人给他打恐 吓电话,威胁他的这些人还 不断骚扰他的家人,这让他 不得不搬家。而当年“百人 斩”凶手的家属更是将他告 上了法庭。“当时,我一点 都不紧张,因为他们根本没 有任何理由。”本多胜一说, “最后法院作出了公正的判 决,驳回了他们的上诉。” 是什么让他站出来为中 国“伸冤”?他也知道这样 做可能对他产生不良后果, 但他更清楚只有勇于承认历 史,才能真正缓和中日矛盾; 他更清楚掩盖事实并不是真 正的“维护民族尊严”,一 个民族只有勇于承认错误, 承担责任,才能真正地站起 来;他更清楚一个记者的责 任,甚至于是一个有正义感 的人类的道德要求,就是告 诉人们真相。国人的责难和 不解,并没有阻挡他的脚步, 他守住了心中的“真”,守 住了灵魂的本真,让生命之 花绽放于历史的扉页。 守住灵魂的本真,其上 道,论证中的事 例,只是论证的初 步和手段,根据事 例展开分析论证, 将思路推向论题, 使论点进一步深 入,才是论证的最 终目的。因此,事 例本身无须多加 渲染,应适当舍去 材料中繁杂的成 分,只简洁精练地 叙述材料,使读者 了解其主要内容、 性质或特色即可。 该考生在运用这 一素材时,缺乏论 证意识,洋洋洒洒 地把事情的全部 经过叙写一遍,占 用了很大篇幅,使 议论和叙述主次 颠倒,削减了事例 的论证力量。可想 而知,在一篇八百 字左右的议论文 章中,如果一个事 例就占了全文的 近二分之一,那 么,文章不仅没有 足够的篇幅展开 分析、论证,而且 会显得头重脚轻、 文体不明。 研究,力图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 相。身为一个日本人,他并没有 一味地掩盖历史真相,逃避责 任,但他同时也为此遭到许多国 人的痛骂和不解。 是什么让他站出来为中国 “伸冤”?他也知道这样做可 能对他产生不良后果,但他更清 楚只有勇于承认历史,才能真正 缓和中日矛盾;他更清楚掩盖事 实并不是真正的“维护民族尊 严”,一个民族只有勇于承认错 误,承担责任,才能真正地站起 来;他更清楚一个记者的责任, 甚至于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类 的道德要求,就是告诉人们真 相。国人的责难和不解,并没有 阻挡他的脚步,他守住了心中的 “真”,守住了灵魂的本真,让 生命之花绽放于时代的扉页。 塞林格渴望真诚,寻找真 实,守望本色,所以有了著名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袁隆平专 注田畴,编织梦想,守望本色, 所以拥有了超过 1 000 亿元的品 牌价值;周杰伦保持自我,唱出 心声,守望本色,所以感动了亿 万歌迷……正是这些从古至今, 从中到外成功人士对理想的不 懈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 真善美的坚守,对灵魂本真的坚 守”如鲜艳夺目的璀璨之花竞 相绽放。 守住灵魂的本真,其上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正灿烂! 正灿烂! 升格途径 升格点评 议论文最忌材料单一,内容单薄。只有观点放在那里 而没有充实的材料来进行印证,那是缺乏说服力的,本文 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本文升格的策略: 1.概述“本多胜一”这一事例,对原文过于庞杂的材 料,要精心剪辑,扣紧观点,定向叙述,力求做到语言简 洁扼要。 2.在此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材料,根据材料与中心论点 的关系,尽可能从古今中外选用典型新颖的材料,再运用 “点面结合”的论证方法,使内容详实而丰富。 具体做法是,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引出贾樟柯等集体 退出电影节的材料来印证观点,而后添上“林和靖”这一 事例分析阐发,接着运用“本多胜一”的例子(“林和靖” 古例,“本多胜一”今例,构成古今中外的事例格局)进一 步分析阐发,再通过从面上概述塞林格、袁隆平、周杰伦 等众多成功人士“守住灵魂的本真”的典型例子归纳深化 主旨,最后再次点题,与开头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 升格后的作文,中 心论点突出,思路清晰, 尤其是通过运用古今中 外 典 型 素 材 , 再 加 上 “点面结合”,彰显了 丰富而充实的材料,让 全文充满了不可辩驳的 逻辑力量,增强了论证 的力度,收到了令人信 服的效果。 实战演练 一、片段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篇训练 命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 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 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 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提醒:完成作业 单元检测卷(一) 答案精析 单元写作学案 实战演练 一、 立意分析:所提供的材料中有两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两问之间是转折关系。 就萧伯纳原意来说,是否定前者的,因为就转折复句来说,一个句子强调的重点是在转折之 后的。如此,从第二问中切入,便很容易找到立意的依据。为什么不能这样?一切皆有可能 的,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立意示例:①面对已然事物,我们应该由果溯因,由现象探索原因,由已知到未知,从而懂 得生活中的道理。如牛顿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 ②面对未知的事物,要驰骋想象,敢于大胆假设,这是创新的动力之源。如奥巴马的当选让 马丁·路德·金的部分梦想变成现实。 ③科学研究的两个方向:既要脚踏实地,研究现实问题;又要仰望星空,驰骋想象,探索未 知。 二、 审题导引 作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什么“内容”,什么“含意”呢? 材料可以分两块,“对此”之前是“批评”,“对此”之后是“对待批评”。所以对“内容” 定位在两个方面: 关于批评和对待批评。 关于语言和文史知识的规范化。 所以,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内立意才是最佳立意。 而“含意”指什么呢?所谓含意,就是内容中潜在的内涵的蕴意。从这则材料的内容可以想 到如下方面: (1)关于治学、语言、知识、学风…… (2)关于人的成长。 (3)关于监督和被监督的方面:政治、经济、文化…… (4)关于挑战权威的。对名人、对大家,对各个领域的权威大胆质疑。 (5)关于追求真理的。 (6)关于人文道德素养的及相关联的社会人文环境净化的内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诸种含意必须在两种内容之内,不可孤立地存在。否则就是偏离题意。 正确立意,可写范围很广: 从杂志社方面着想:(1)敢于指出错误,(2)监督不可少,(3)敢于挑战权威,(4)让文字更规 范是每个人的责任。 从作家角度着想:(1)良药苦口利于病;(2)直面批评,敢于承认错误;(3)闻过则喜,改正错 误是一种态度;(4)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5)感谢挑错者。 佳作展台 直面批评 《咬文嚼字》从看似刁钻的角度,挑拣名家作品的疏漏,被批评者却真诚地含笑感谢。 这是因为那些被“挑错”的人明悉一个道理:批评有助于进步,而接受别人的“挑错”则可 以进一步完善自己。 再明净的月夜也逃不脱阴影的追踪,再清澈的水面也逃不脱风浪的搅动,人生永不完美, 因而批评的声音恒在。“水自泉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只有正视批评并虚心接纳, 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得更加绚烂。 请由衷地感谢那些逆耳之言吧,它们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完美。莲步轻移, 柳腰曼转,梅兰芳在舞台上永远顾盼生辉。而这一切光芒正是得益于老票友对他近乎苛严的 挑剔。正是因为跟随着梅兰芳的眼光是苛刻的,所以他每一个台步,每一个首饰都精雕细琢, 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感情。为的正是不辜负台下每一位给予他批评也给予他信任 的戏迷。 梅派艺术万古常新,正是因为它汇聚的目光太多,收到的批评也太多。在对自我不断的 审视中,以批评为尺衡量人生看得才会更透彻。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把批评看作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作吹动帆布的风, 人生才充满力量。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 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督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练,终于在人才荟萃 的央视站稳了脚跟。 批评的声音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只有你听到了,感到了,并把它放进心里去,批评才能 转化成真正的力量,推动我们再向前一步。 然而,世间的确又充斥着许多恶意的指摘。如果不能从那些指摘中收获营养,便不妨含 笑视之,将它作为丰富人生的一段经历,并感谢那些指责者给予我们磨洗和焠炼。 真的勇士并不只是能够挺过挫折与黑暗,更应懂得如何直面批评,如何从批评中汲取营 养。一个社会是否成熟,就在于它包容了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一个人是否成熟,就在于他能 从批评中看到什么。 蛙声远,蝉声近,透窗纱。繁华世界,红尘万丈,我们会听到许多声音,每一种声音都 会为生命染上自己的颜色,而批评,即便是刁钻的批评也必然会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 直面批评,世界将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点评 本文立意准确。直面批评,题目简练精准,让人感到了一种勇气,一种自信,一种力 量。而有人写“直面错误”,就稍微偏题了。直面的是批评,这就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本文 通篇结构严谨。开头仅仅两句话,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紧紧扣住题意。用词精确,表现力 强,如“刁钻”与“真诚”形成对比,“明悉”指向明确,“进步”“完善”说明直面批评 的结果、好处。第二段开始,紧扣题意阐释为什么。举了梅兰芳、白岩松的例子,非常恰当。 作者驾驭语言极为老道,议论、抒情妙合无垠,说理沉稳透彻。修辞运用灵活,有比喻,有 引用,有对比,都是那么贴切自然,毫不做作。语言华丽而不浮夸,四字妙语层出不穷:莲 步轻移,柳腰曼转,顾盼生辉,精雕细琢,万古常新,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惊险无比,含 笑视之,繁华世界,红尘万丈,徐徐展开……无不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此作者锤炼 语言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二段尤为精彩,以精美的比喻、对偶句由自然巧妙地引 到人生,巧扣题意,说理透彻又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整体读来诗化的语言朗朗上口, 让人口齿余香。作者的论述有一种内在的张力,不急不缓,张弛有度,层层挖掘,层层深入, 又那么不露痕迹,深入骨髓,令人叫绝。“然而,世间的确又充斥着许多恶意的指摘……不 妨含笑视之”,充满辩证思维。“一个社会是否成熟,就在于它包容了多少种不同的声音; 一个人是否成熟,就在于他能从批评中看到什么。”展现了成熟的心智。通篇文章无懈可击, 不愧为优秀作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