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 B.3a3•2a2=6a6 C.4a6÷2a2=2a3 D.(3a2)3=27a6‎ ‎3.某校九(1)班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期中第一小组的成绩分别是(单位:分)30,25,29,28,28,30,29,28,20,28,27,30.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8分,28分 B.30分,28分 C.28分,27.5分 D.30分,27.5分 ‎4.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化简的结果是(  )‎ A.x﹣1 B. C.x+1 D.‎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柱 B.三棱锥 C.四棱柱 D.四棱锥 ‎7.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8.某商品的标价为400元,8折销售仍赚120元,则商品进价为(  )‎ A.150元 B.200元 C.300元 D.440元 ‎9.如图,圆锥的轴截面(过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心的截面)△ABC是直角三角形,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度约为(  )‎ A.127° B.180° C.201° D.255°‎ ‎10.已知正方形ABCD内接于⊙O,⊙O的半径为3,点E是弧AD上的一点,连接BE,CE,CE交AD于H点,作OG垂直BE于G点,且OG=,则EH:CH=(  )‎ A. B. C. D.‎ ‎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因式分解:a3b﹣ab3=      .‎ ‎12.某班参加学校六个社团的人数分别为4,4,5,x,3,6.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3.如图,C是⊙O上的一点,过点C的⊙O的切线交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P,若OB=PB=2,则BC的长为      .‎ ‎14.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的点A,AB⊥y轴于点B,O为坐标原点,△ABO的面积为2,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15.如图,抛物线y=a(x﹣1)2+(a≠0)经过y轴正半轴上的点A,点B,C分别是此抛物线和x轴上的动点,点D在OB上,且AD平分△ABO的面积,过D作DF∥BC交x轴于F点,则DF的最小值为      .‎ ‎16.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BC于点D,点E在边AB上运动,过点E作EF∥BC与边AC交于点F,连结FD,以EF、FD为邻边作▱EFDG,当▱EFDG与△ABC重叠部分为△ABC的面积的时,线段EF的长为      .‎ ‎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7.计算:‎ ‎(1)(﹣2)2﹣23﹣()0+|﹣3|‎ ‎(2)(x﹣2)2﹣2(x﹣2)+1.‎ ‎18.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DE是等边三角形,且DE∥BC,AD,AE分别交BC于点M,N.求证:BM=CN.‎ ‎19.(1)已知∠α和线段m,h,用直尺和圆规作▱ABCD,使AB=m,∠DAB=∠α,AB和CD之间的距离为h(作出图形,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2)在(1)中,若m比h大2,且m与h的和小于10,求h的取值范围.‎ ‎20.英语王老师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学生英语听力情况,从各板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组成一组进行英语听力测试,王老师将该组测试的乘积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丙等级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该组达到甲等级的同学只有1位男同学,王老师打算从该组达到甲等级的同学中随机选出2位同学到全年级大会上介绍经验,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的概率;‎ ‎(3)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工360人中,属于丙等级的学生为多少人?‎ ‎21.如图,A,B,C分别表示三所不同的学校,B,C在东西向的一条马路边,A学校在B学校北偏西15°方向上,在C学校北偏西60°方向上,A,B两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00米,请求出∠BAC的度数以及A,C两学校之间的距离.‎ ‎22.在Rt△ABC中,点D为斜边AB的中点,P为AC边一动点,△BDP沿着PD所在的直线对折,点B的对应点为E.‎ ‎(1)若BC=5,AC=12,PD⊥AB,求AP的长;‎ ‎(2)当AD=PE时,求证:四边形BDEP为菱形;‎ ‎(3)若BC=5,∠A=30°,P点从C点运动到A点,在这个过程中,求E点所经过的路径长.‎ ‎23.如图,在△ABC中,点A,B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其中OA<OB),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AB=10,OC=4,∠ABC=∠ACO.‎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D的坐标为(﹣4,0),P是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①直线DP交直线BC于点E,当△BDE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此时点E的坐标;‎ ‎②连结CD,CP,若∠PCD=∠CBD,请求出点P的坐标.‎ ‎ ‎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正多边形对称性.关键要记住偶数边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奇数边的正多边形只是轴对称图形.‎ ‎ ‎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 B.3a3•2a2=6a6 C.4a6÷2a2=2a3 D.(3a2)3=27a6‎ ‎【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整式的除法.‎ ‎【专题】计算题;分式.‎ ‎【分析】原式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A、原式=,错误;‎ B、原式=6a5,错误;‎ C、原式=2a4,错误;‎ D、原式=27a6,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以及整式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 ‎ ‎3.某校九(1)班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期中第一小组的成绩分别是(单位:分)30,25,29,28,28,30,29,28,20,28,27,30.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8分,28分 B.30分,28分 C.28分,27.5分 D.30分,27.5分 ‎【考点】众数;中位数.‎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这一组数据中28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8;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28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8分;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0,25,27,28,28,28,28,29,29,30,30,30),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数是28,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故选A.‎ ‎【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 ‎ ‎4.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首先确定k,k>0,必过第二、四象限,再确定b,看与y轴交点,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y=﹣2x+3中,k=﹣2<0,‎ ‎∴必过第二、四象限,‎ ‎∵b=3,‎ ‎∴交y轴于正半轴.‎ ‎∴过第一、二、四象限,不过第三象限,‎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直线所过象限,受k,b的影响.‎ ‎ ‎ ‎5.化简的结果是(  )‎ A.x﹣1 B. C.x+1 D.‎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专题】计算题;分式.‎ ‎【分析】原式变形后,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 ‎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柱 B.三棱锥 C.四棱柱 D.四棱锥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视图的知识可使用排除法来解答.‎ ‎【解答】解:根据主视图为三角形,左视图以及俯视图都是矩形,可得这个几何体为三棱柱,‎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 ‎ ‎7.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  )‎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因而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得到外角和中外角的个数,外角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 ‎【解答】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360°÷72°=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的边数与外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 ‎8.某商品的标价为400元,8折销售仍赚120元,则商品进价为(  )‎ A.150元 B.200元 C.300元 D.440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该商品的进价为x元,那么售价是400×80%,利润是400×80%﹣x,根据其相等关系列方程得400×80%﹣x=120,解这个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x元,‎ 则:400×80%﹣x=120,‎ 解得:x=200.‎ 则该商品的进价为200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 ‎ ‎9.如图,圆锥的轴截面(过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心的截面)△ABC是直角三角形,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度约为(  )‎ A.127° B.180° C.201° D.255°‎ ‎【考点】圆锥的计算.‎ ‎【分析】由△ABC是直角三角形,而AB=AC,得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OB=r,则母线AB=AC=r,设所求圆心角度数为n,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中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列出关于n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圆锥的轴截面(过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心的截面)△ABC是直角三角形,‎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OB=r,则母线AB=AC=r,‎ 设所求圆心角度数为n,则=2πr,‎ 解得n=180≈25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由圆锥的轴截面△ABC是直角三角形得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 ‎ ‎10.已知正方形ABCD内接于⊙O,⊙O的半径为3,点E是弧AD上的一点,连接BE,CE,CE交AD于H点,作OG垂直BE于G点,且OG=,则EH:CH=(  )‎ A. B. C. D.‎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分析】连接AC、BD、DE,根据垂径定理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2OG=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利用△CDH∽△BED和△ACH∽△EDH得到成比例线段,计算即可.‎ ‎【解答】解:连接AC、BD、DE,‎ ‎∵OG⊥BE,‎ ‎∴BG=GE,又BO=OD,‎ ‎∴OG=DE,‎ 则DE=2OG=2,‎ 由勾股定理得,BE==8,‎ ‎∵∠EBD=∠ECD,∠BED=∠CDH=90°,‎ ‎∴△CDH∽△BED,‎ ‎∴=,‎ ‎∴DH==,‎ ‎∴AH=6﹣=,‎ CH==,‎ ‎∵∠CAD=∠DEC,∠ACE=∠DEC,‎ ‎∴△ACH∽△EDH,‎ ‎∴=,‎ 则EH==,‎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关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因式分解:a3b﹣ab3= ab(a+b)(a﹣b)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计算题;因式分解.‎ ‎【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ab(a2﹣b2)=ab(+b)(a﹣b),‎ 故答案为:ab(a+b)(a﹣b)‎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 ‎ ‎12.某班参加学校六个社团的人数分别为4,4,5,x,3,6.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 ‎【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值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数据4,4,5,x,3,6平均数为4,‎ ‎∴(4+4+x+3+5+6)÷6=4,‎ 解得:x=2,‎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和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 ‎ ‎13.如图,C是⊙O上的一点,过点C的⊙O的切线交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P,若OB=PB=2,则BC的长为 2 .‎ ‎【考点】切线的性质.‎ ‎【分析】由切线的性质可知∠PCO=90°,再根据斜边中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连接OC.‎ ‎∵PC切⊙O于C,‎ ‎∴OC⊥PC,‎ ‎∴∠PCO=90°,‎ ‎∵OB=PB,OB=2,‎ ‎∴BC=BO=PB=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的性质,知道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属于基础题.‎ ‎ ‎ ‎14.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的点A,AB⊥y轴于点B,O为坐标原点,△ABO的面积为2,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k|,且保持不变.‎ ‎【解答】解:由题意得,k>0, |k|=2,‎ 故可得:k=4,即函数解析式为:y=,‎ 故答案为:y=.‎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注意掌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k|,且保持不变.‎ ‎ ‎ ‎15.如图,抛物线y=a(x﹣1)2+(a≠0)经过y轴正半轴上的点A,点B,C分别是此抛物线和x轴上的动点,点D在OB上,且AD平分△ABO的面积,过D作DF∥BC交x轴于F点,则DF的最小值为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设点B的坐标为(m,a(m﹣1)2+),点C坐标为(n,0),由AD平分△ABO的面积可知点D为线段OB的中点,结合DF∥BC可知DF是△OBC的中位线,即DF=BC,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线段BC的长度,根据实数的平方非负可找出BC的最小值,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点B的坐标为(m,a(m﹣1)2+),点C坐标为(n,0).‎ ‎∵点D在OB上,且AD平分△ABO的面积,‎ ‎∴OD=BD,‎ 又∵DF∥BC,‎ ‎∴DF是△OBC的中位线,‎ ‎∴DF=BC.‎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 BC2=(m﹣n)2+=(m﹣n)2+a2(m﹣1)4+2a(m﹣1)2+2,‎ 结合抛物线开口向上可知a>0,‎ ‎∴(m﹣n)2≥0,a2(m﹣1)4≥0,2a(m﹣1)2≥0,‎ ‎∴BC2≥2,‎ ‎∴BC=.‎ ‎∵DF=BC,‎ ‎∴DF≥.‎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以及实数的平方非负,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数的平方非负找出线段BC的最小值.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巧妙的利用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寻找最值,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虽说高中知识,单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经常用到,此处使用给做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故在日常做题中应适度的增加该部分的练习.‎ ‎ ‎ ‎16.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BC于点D,点E在边AB上运动,过点E作EF∥BC与边AC交于点F,连结FD,以EF、FD为邻边作▱EFDG,当▱EFDG与△ABC重叠部分为△ABC的面积的时,线段EF的长为 6﹣2或3+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由FE与BC平行,得到△AFE与△形AB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注意对重叠部分形状进行分类讨论.‎ ‎【解答】解:∵AB=AC=10,BC=12,AD⊥BC,‎ ‎∴BD=BC=6,‎ ‎∴AD==8,‎ ‎∴S△ABC=×12×8=48,‎ ‎∵▱EFDG与△ABC重叠部分为△ABC的面积的,‎ ‎∴S四边形EFDG=48=16,‎ 设AD,EF交于H,‎ ‎∵FE∥BC,‎ ‎∴△AFE∽△ABC,‎ ‎∴==,‎ ‎∴AH=,‎ ‎∴HD=8﹣,‎ ‎①当重叠面积为平行四边形时(如图),‎ S重叠=S四边形EFDG=EF•DH=EF(8﹣)=16,‎ ‎∴EF=6﹣2(6+2不合题意,舍去),‎ ‎②当重叠面积为梯形时(如图)‎ S重叠=S梯形EFDB==16‎ 解得EF=3+(3﹣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6﹣2或3+.‎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7.计算:‎ ‎(1)(﹣2)2﹣23﹣()0+|﹣3|‎ ‎(2)(x﹣2)2﹣2(x﹣2)+1.‎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零指数幂.‎ ‎【专题】计算题;因式分解.‎ ‎【分析】(1)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零指数幂法则,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1)原式=4﹣8﹣1+3=﹣2;‎ ‎(2)原式=(x﹣2﹣1)2=(x﹣3)2.‎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 ‎ ‎18.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DE是等边三角形,且DE∥BC,AD,AE分别交BC于点M,N.求证:BM=CN.‎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M≌△ACN,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解答.‎ ‎【解答】解:∵△ADE是等边三角形,‎ ‎∴∠D=∠E=60°,‎ ‎∵DE∥BC,‎ ‎∴∠AMN=∠D,∠ANM=∠E,‎ ‎∴∠AMN=∠ANM=60°,‎ ‎∴∠AMB=∠ANC=120°,‎ ‎∵AB=AC,‎ ‎∴∠B=∠C,‎ 在△ABM和△ACN中,‎ ‎∴△ABM≌△ACN,‎ ‎∴BM=CN.‎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ABM≌△ACN.‎ ‎ ‎ ‎19.(1)已知∠α和线段m,h,用直尺和圆规作▱ABCD,使AB=m,∠DAB=∠α,AB和CD之间的距离为h(作出图形,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2)在(1)中,若m比h大2,且m与h的和小于10,求h的取值范围.‎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1)先作∠BAD=α,再截取AB=m,过点B作BE⊥AB于B,接着截取BE=h,过点E作DE⊥BE交AD于D,然后在DE上截取DC=m,则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 ‎(2)根据题意得到m=h+2,m+h<10,然后消去m得到h的不等式,再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为所作;‎ ‎(2)m=h+2,m+h<10,则h+2+h<10,解得h<4,‎ 而h>0,‎ 所以0<h<4.‎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 ‎ ‎20.英语王老师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学生英语听力情况,从各板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组成一组进行英语听力测试,王老师将该组测试的乘积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丙等级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该组达到甲等级的同学只有1位男同学,王老师打算从该组达到甲等级的同学中随机选出2位同学到全年级大会上介绍经验,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的概率;‎ ‎(3)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工360人中,属于丙等级的学生为多少人?‎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丁等级人数与百分比可得总人数,用丙等级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乘以360度可得圆心角度数,将总人数乘以乙等级百分率可得乙等级人数,总人数减去其他三个等级人数得甲等级人数,补全条形图;‎ ‎(2)4人中选取2人,列表表示出所有可能结果,确定一男一女的结果数,可得概率;‎ ‎(3)将样本中丙等级所占比例乘以八年级总人数可得.‎ ‎【解答】解:(1)参与调查的总人数为:6÷20%=30(人),‎ 丙等级所对扇形的圆心角为:×360°=96°,‎ 乙等级人数为:30×40%=12(人),‎ 甲等级人数为:30﹣12﹣8﹣6=4(人),‎ 补全图形如下:‎ ‎(2)从4人中选取2人参赛,所有等可能情况如下表:‎ 男 女1‎ 女2‎ 女3‎ 男 男,女1‎ 男,女2‎ 男,女3‎ 女1‎ 男,女1‎ 女1,女2‎ 女1,女3‎ 女2‎ 男,女2‎ 女1,女2‎ 女2,女3‎ 女3‎ 男,女3‎ 女1,女3‎ 女2,女3‎ 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有6中结果,‎ 故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概率P=;‎ ‎(3)估计该校丙等级人数为:×360=96(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 ‎ ‎21.如图,A,B,C分别表示三所不同的学校,B,C在东西向的一条马路边,A学校在B学校北偏西15°方向上,在C学校北偏西60°方向上,A,B两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00米,请求出∠BAC的度数以及A,C两学校之间的距离.‎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专题】探究型.‎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BC和∠BCA的度数,从而可以得到∠BAC的度数,作辅助线BD⊥AC,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分别求得AD和CD的长,从而可以得到AC的长.‎ ‎【解答】解:由已知可得,图形如下,‎ ‎∵∠ABC=90°+15°=105°,∠ACB=90°﹣60°=30°,‎ ‎∴∠BAC=180°﹣∠ABC﹣∠ACB=180°﹣105°﹣30°=45°,‎ 作BD⊥AC于点D,如上图所示,‎ ‎∵∠BDA=90°,∠A=45°,AB=1000,‎ ‎∴BD=AD=500,‎ 又∵∠BDC=90°,∠BCD=30°,BD=500,‎ ‎∴CD=,‎ ‎∴AC=AD+CD=,‎ 即∠BAC=45°,A,C两学校之间的距离是()米.‎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注意辅助线要用虚线.‎ ‎ ‎ ‎22.在Rt△ABC中,点D为斜边AB的中点,P为AC边一动点,△BDP沿着PD所在的直线对折,点B的对应点为E.‎ ‎(1)若BC=5,AC=12,PD⊥AB,求AP的长;‎ ‎(2)当AD=PE时,求证:四边形BDEP为菱形;‎ ‎(3)若BC=5,∠A=30°,P点从C点运动到A点,在这个过程中,求E点所经过的路径长.‎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ADP∽△AC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比例式,计算即可;‎ ‎(2)根据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即可;‎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求出P点从C点运动到A点E点运动的圆心角,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1)解:∵∠C=90°,BC=5,AC=12,‎ ‎∴AB==13,‎ ‎∵PD⊥AB,∠C=90°,‎ ‎∴△ADP∽△ACB,‎ ‎∴=,即=,‎ 解得,AP=;‎ ‎(2)证明: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PB=PE,DB=DE,‎ ‎∵AD=PE,BD=AD,‎ ‎∴BP=PE=ED=DB,‎ ‎∴四边形BDEP为菱形;‎ ‎(3)∵BC=5,∠A=30°,‎ ‎∴AB=2BC=10,‎ ‎∴DE=BD=AB=5,‎ 当P点与C点重合时,△BPD是等边三角形,‎ ‎∴∠BDP=60°,‎ ‎∴∠EDP=60°,‎ ‎∴∠EDA=60°,‎ 当P点与A点重合时,∠EDA=180°,‎ ‎∴P点从C点运动到A点E点运动的圆心角为60°+180°=240°,‎ ‎=,‎ ‎∴E点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菱形的判定、弧长的计算、翻折变换的性质,掌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弧长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 ‎ ‎23.如图,在△ABC中,点A,B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其中OA<OB),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AB=10,OC=4,∠ABC=∠ACO.‎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D的坐标为(﹣4,0),P是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①直线DP交直线BC于点E,当△BDE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此时点E的坐标;‎ ‎②连结CD,CP,若∠PCD=∠CBD,请求出点P的坐标.‎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利用△BOC~△C0A得出比例式求出OA,OB,从而得出A(2,0),B(﹣8,0),再利用两根式求解析式的方法即可求解;‎ ‎(2)①根据点E在直线BC上,设出点E的坐标,再根据平面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分别求出BE=,DE=,BD=4,而△BDE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BE=BD,BE=DE,BD=DE,再求解方程,从而得到点E的坐标;‎ ‎②根据∠PCD=∠CBD作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平面坐标系中互相垂直的直线的比例系数之积为﹣1,根据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4,设出直线PF的解析式为y=﹣x+4,利用锐角的三角函数求出CF=2PF,设出点P的坐标,确定出CF=,PF=,求解绝对值方程即可.‎ ‎【解答】解:(1)设OA=x,则OB=10﹣x,‎ ‎∴∠ABC=∠ACO,∠AOC=∠COB,‎ ‎∴△BOC~△C0A,‎ ‎∴=,‎ ‎∴OC2=OA×OB,‎ ‎∴16=x(10﹣x),‎ ‎∴x=8或x=2,‎ ‎∴A(2,0),B(﹣8,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8)(x﹣2)‎ ‎∴4=(0+8)(0﹣2),‎ ‎∴a=﹣,‎ ‎∴y=﹣(x+8)(x﹣2)=﹣x2﹣x+4.‎ ‎(2)‎ ‎①∵B(﹣8,0),C(0,4),‎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 设E(m,m+4),且B(﹣8,0),D(0,4),‎ ‎∴BE=,DE=,BD=4,‎ ‎∵△BDE为等腰三角形,‎ Ⅰ、当BE=DE时,有=,‎ ‎∴m=﹣6,‎ ‎∴m+4=1,‎ ‎∴E(﹣6,1),‎ Ⅱ、当BE=BD时,有=4,‎ ‎∴m=或m=,‎ ‎∴E(,),E(,﹣),‎ Ⅲ、当BD=DE时,有=4,‎ ‎∴m=﹣或m=﹣8(舍)‎ ‎∴E(﹣,),‎ ‎∴E(﹣6,1),E(,),E(,﹣),E(﹣,).‎ ‎②∵C(0,4),D(﹣4,0),‎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4,‎ 作PF⊥CD,设直线PF的解析式为y=﹣x+4,‎ ‎∴F(,),‎ 设P(m,﹣m+b),‎ ‎∴﹣m+b=﹣m2﹣m+4,‎ ‎∴b=﹣m2﹣m+4,‎ ‎∵P(﹣m,﹣m+b),F(,),C(0,4),‎ ‎∴CF==,‎ PF==,‎ ‎∵tan∠CBD=,∠CBD=∠PCF,‎ ‎∴tan∠PCF==,‎ ‎∴CF=2PF,‎ ‎∴=2×,‎ ‎∴m=﹣或m=﹣18,‎ ‎∴b=﹣m2﹣m+4=﹣或b=﹣m2﹣m+4=﹣68,‎ ‎∴P(﹣,)或P(﹣18,﹣50).‎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平面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BE=,DE=,BD=4,相似矩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面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作出辅助线.‎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