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冲刺现代文阅读按文体训练题
海珠区现代文阅读按文体训练题 为了使复习更扎实有效,初三中心组在推出了按考点复习的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后,又组织了中心组的老师精选全国中考的训练题,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进行汇编,以方便大家在以《广州市中考语文复习指导书》为依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材料的补充,努力突破现代文阅读这个难点。 参与汇编的老师依次是:41中叶健玲、赤岗中学娄红玉、南武实验梁焕泳、76中黎锦芳、南武实验李红丽、珠江中学余晓玲六位老师。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致以衷心的感谢! 小说阅读练习 1.家书 胡凯 阅读《家书》一文,回答1-5题。(共17分)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郑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1.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天津市试题) 2.赌 阅读《赌》一文,回答1—4题。(15分)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中。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4分) 答:暴君: 哲人: 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3分) 答:一鼓作气— — — —癫狂失常 3.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4分) 答: 4.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4分) 答: (06年湛江市试题) 3 亲吻爹娘 江 岸 阅读《亲吻爹娘》一文,完成1—4题。(17分) ①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刚睁开眼睛,爹就对娘说:“小三子亲了俺。” ②娘狐疑地问:“你又梦见小三子啦?老头子,又说瞎话了吧?” ③小三子是爹娘最疼爱的小儿子。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啄几口,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小三子长大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很多,和爹娘有了大大的隔阂。但是,爹娘都没有忘记小三子的小嘴啄在脸上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到底做过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爹梦见这样的场面比娘少得多,所以每梦见一次,都稀罕得不得了。有时候,娘都梦见小三子好几次了,爹还一次没梦见呢,爹就编瞎话给娘听。娘每一次听了都直撇嘴。 ④可这一回的情形却与以往不同。爹没好气地说:“谁做梦了?谁说瞎话了?俺是说前天进城,小三子亲俺了!” ⑤娘惊异地瞪大了眼睛,嚷道:“真的?你昨天回来的时候,咋不早说?快,快给俺说说,小三子咋就亲了你?” ⑥爹看了娘一眼,“唉,俺们那小三子啊……” ⑦原来,小三子大学毕业以后,没能马上找到接收单位。直到秋风吹黄了黄泥湾所有的山头,都还没有小三子就业的消息。小三子的衣、食、住、行全都成了拧在爹娘心头的沉甸甸的疙瘩。爹卖了一千斤稻谷,背着包袱,揣着钱,进城去看小三子,陪小三子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小三子送爹回去。临出门的时候,小三子突然抱住爹的脑袋,在爹的腮帮上亲了一口。爹愣了,小三子也愣了。小三子松开爹的脑袋,愣愣地看爹。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像家乡门前潺潺的小溪。小三子流着泪,缓缓捧起爹的脸,在左脸上亲了亲,又在右脸上亲了亲。最后,小三子紧紧抱着爹,放声大哭起来。 ⑧爹咂咂嘴,回味着:“小三子的泪滴进了俺嘴里,咸津津的。” ⑨娘的泪水像门前的小溪汛期来临,哗地流了出来。娘哽咽着,喃喃地念叨:“小三子,俺可怜的小三子。” ⑩不到半天时间,小三子亲他爹老脸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说着说着,笑歪了嘴巴,笑痛了肚皮。自古以来,都是大人和不懂事的娃娃互相亲亲,何曾见过黄泥湾哪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亲吻爹娘的?这个小三子,肯定是在城里呆久了,电影看多了,没羞没臊的。小三子的娘更好笑了,这事儿也值得她大喇叭似的到处宣扬吗? ⑾秋去冬来,小三子回家过年。时光飞逝,过完春节,小三子又要离家了。临走的时候,爹娘把他送到村口。乡亲们簇拥着他的爹娘,一起为他送行。人们都想瞧瞧小三子亲吻爹娘的西洋景儿。可是,小三子挥手再见了,放开脚步走了,也没有亲亲爹娘。突然,人群里响起一个银铃般的声音:“三子兄弟,不亲亲你爹你娘再走?” ⑿小三子停下了脚步,慢慢转过身来。 ⒀爹郑重地说:“是呢,你娘等了这么多天呢。” ⒁ 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1. 第③段写“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小三子的娘为何总做这样的梦。(4分) 答: 2. 第⑦段写小三子突然亲了爹的腮帮后,“愣愣地看爹。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请展开联想与想像,写出小三子此时心里的话。(4分) 答: 3.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习惯。请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友情提示:可任选一点具体分析。或从词语运用,或从修辞效果,或从人物描写……)(4分) 读书卡片 篇名:亲吻爹娘 作者:江岸 摘句: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 品味: 4.现在的中学生常常因为处理不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而困惑。从这个角度来看,《亲吻爹娘》一文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谈谈。(5分) 答: (06年厦门市试题) 参考答案: 1.《家书》 1.(4分)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家庭贫苦占1分;例子占3分,写出两个方面给1分.写出三个方面给2分.写出四个方面给3分。) 2 . (3分)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分析1分,结论2分) 3. (2分)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使他无法接受的不快。(大意对即可) 4. (4分)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享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每问2分,大意对即可) 5 .(4分) (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3)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例如,“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小心地”说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张纸”,说明信的内容很少。又如,“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笔杆裂开”说明家庭不富裕,非常节俭。 (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篇没有一句话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但对菊的哥哥的批评态度却包含在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薄薄的一张纸”,暗示着菊的哥哥亲情淡薄。第二封信改为六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延叔的不满之情蕴含其中。(从任意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均可,每个方面2分,不做具体分析的,只能得1分) 2.《赌》 1.暴君:张狂(盛气凌人)、傲慢、自大(自负)、浮躁(急躁、意气用事) (2分。答对—点得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哲人:沉稳(沉着)、谦卑、耐劳(坚韧或坚毅)、心态平和 (2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不堪重负—自负傲慢—恼羞成怒 (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非四字短语亦可。要按顺序答题,每空1分。) 3.表层意思是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为王者。深层含义是人生就像一场赌注。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每层意思各2分,意思答对者即可得分。) 4 .(可从学习哲人的明智之举这一角度谈启示,如:谦卑、坚毅者才能达到心仪的彼岸;也可从暴君的直横做法这—角度谈教训,如:目空一切的狂妄者的结果一般不好。不管选哪一个角度都要联系实际,写出启示得2分,能联系实际谈得2分。) 3.《亲吻爹娘》 1.(4分) 例一:小三子长大以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许多,小三子的娘难免失落。再加上小三子离开家乡,儿行千里母牵挂,小三子的娘思儿心切,故常做小三子亲她的梦。 例二:小三子是爹妈最疼爱的小儿子。小时候他经常主动亲吻爹妈,给爹妈带来了无限的温馨。长大后小三子不仅没再亲爹妈,而且说的话也少了。这使得爹妈的心里很难受。娘特别想再拥有小三子小时候那种温情、亲情,消除父母与儿子的隔阂。 (要点与评分:一是长大后再也没亲过爹娘,有隔阂;二是思儿心切。) 2.(4分) 例一:爹啊,儿对不住您哪。您二老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又让我上大学。而今,我大学毕业了,还不能找到工作挣钱回报二老,反而还要二老为我的衣食住行操心,我该怎样报答您二老啊! 例二:哦,我的老父亲!我似乎有好久好久没亲吻过他了。瞧瞧这双眼睛,慈爱而又疲惫。瞧瞧这张脸,沟壑纵横。父亲老了,却还努力地庇护着我,特意雪中送炭。我感激,我也惭愧呀! (要点与评分:1.大致扣住爱父亲、感激父亲、自责、内疚等来作答。侧重某一点也可以。关键要有文本的依据。2.语言描写,第一人称。 内容2分,人称1分,语言1分。) 3.(4分) 例一:“跪”字用得好,娘已衰老伛偻,年轻的小三子身材魁梧,要拥抱亲娘只能弯下身子半跪着,这个动词也充分表现出小三子对娘的深情。 例二:“叭”,写出声音的响亮,亲吻老母亲时毫无顾忌。从声音的角度写出小三子痛快淋漓地表达对娘的感恩之心的情景,震撼人心。 例三:“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小三子的娘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饱经风霜,已变得很苍老了,其形象让人看了心酸、心动。 例四:人物动作描写富有表现力,一系列的动词“笑”、“扔”、“奔”、“弯”、“跪”、“抱”、“亲”把小三子亲吻娘的行为写得一气呵成,很好地表达了此时小三子对母亲的感恩深情。 (要点与评分:自选一点,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忌泛泛而谈。找到一个切入点1分,具体分析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4.(5分) 例一:作为子女,仅仅内心爱父母是不够的,还应把这种爱通过一些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因为我们孝顺父母的言行,哪怕再微不足道都能给父母带来莫大的幸福感。 例二:作为子女,应该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养育之情。努力去理解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奉献。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消除隔阂;只有理解父母,才能消除困惑。 (要点与评分:若只纠缠于是否亲吻爹娘的最多只给2分。) 散文阅读练习 1.望柳庄 ①不少人都是通过我的笔知道了格尔木城的这个望柳庄。可是,有谁知道格尔木城起始于望柳庄,有谁知道望柳庄的第一棵柳树何时栽下,又有谁知道一位将军在飞雪的戈壁滩播种春天的故事。 ②五十年前的那个初春,昆仑莽原上弥漫的风沙卷着雪粒石子在狂吼,格尔木混沌一片。春天在哪里? ③一位军人攥着一棵柳树在敲格尔木冬眠的门:醒来吧,我要给你换新衣!他挥锹铲土,一锹铲下去,沙地上就铲出了个盆状的坑坑,格尔木的第一棵树便栽在了这坑里。这个军人就是修建青藏公路的总指挥慕生忠将军。 ④还是在修路队伍离开西宁途经湟源县城时,慕生忠买了一百棵杨柳树苗。[甲]他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做第一代格尔木人,我们要在格尔木扎根安家。人和树一起扎根,这根才扎得牢靠!” ⑤—百棵树苗,都栽在了刚刚撑起的帐篷周围。一共两大片,杨柳分栽。第二年,这些小苗落地生根,绿茵茵的叶芽把戈壁滩染得翠翠的,叫人看着眼馋。将军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 ⑥ 直到现在。第一次看到望柳庄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天午后,我从拉萨执勤回到格尔木,车刚行驶到转盘路口就抛锚了。我无法承受迎面扑来的风沙无情的厮打,便顺势走向路口的一排平房,站在了房檐下。一抬头,门楣的方砖上“望柳庄”三个红漆大字,格外醒目。也就在这时候,我发现平房前的沙滩上横七竖八地半躺半立着一棵棵树苗。这就是将军带领大家栽的那些柳树,有的已经被沙土埋得不见真面目了。这些树站在冬风与春风之间,经受着风沙的考验,它们要告别寒冬实在不容易;要把春天迎来,路途也很艰难。在我的感觉里,他们是亭亭站立的硬汉子。(1)此时,昆仑莽原突然间变得亲切起来,我的眼前仿佛绿树戒荫,鲜花遍地。 ⑦风沙还是那么大,可它绝对吹不走我心中这春天的世界。 ⑧听说,当风沙停止以后,慕生忠带着同志们把那些倒地的树苗一棵一棵都扶了起来,培好土。[乙]他边收拾残局边对大家说:“吹倒一次,咱扶它一次。吹倒一百次,咱扶它一百次,直到它可以结结实实地站在沙滩上为止。” ⑨又是一个烈日暴晒的午后,我看到望柳庄前不远的戈壁滩上,一群人围着一个坟堆默默静立,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埋的什么人?我心中疑惑着。 ⑽弄清真相是后来的事。望柳庄有三棵柳树死了,慕生忠把三棵死去的柳树掂在手中,端详了几番又几番,末了,[丙]他说:“它们毕竟为咱格尔木绿了一回,是有功之臣。应该把它们埋在沙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于是就出现了这个土丘——独特的柳树墓。这戈壁滩上死去的树,人们没有遗忘它们,常有格尔木人给那土丘浇水。谁也没想到,人们有心无意浇的水,唤醒了死去的柳树。到了第二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儿。那芽儿一天一个样,由小变大,由低变高…… ⑾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潇洒更坚强了。青铁的叶子泛着刚气,粗褐的枝干储存着力量。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冬腊月它依然挺立。(2) ⑿时间年年月月地消逝着。望柳庄前的柳树越来越多,树片越来越大。杨柳成林,浓密成荫…… ⒀青藏公路通车到拉萨后不久,彭德怀元帅来到格尔木,就住在望柳庄。[丁]慕生忠对彭老总说,自己百年之后,就安葬在格尔木,这样能天天望见昆仑山。自己这一辈子什么都可以舍弃,就是离不开格尔木,离不开昆仑山。 ⒁1994年10月18日,84岁的慕生忠将军在兰州与世长辞。10月28日,将军的子女们护送着他的骨灰,踏上了昆仑山的土地…… ⒂随着将军的骨灰洒向高天,昆仑山忽然飞起了漫天的雪花,天地皆白! ⒃此刻,覆盖着积雪的望柳庄格外庄严、神圣…… 1.选文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将军带领大家护树;______________;将军与树同在。 2.选文第⑤段慕生忠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 和“成荫树”,请根据文意说说将军这样命名表达了他哪些心愿。(3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选文明写树扎根的经过,暗写人扎根的经过,写树扎根的艰难暗示了人扎根的艰难。 B.选文第⑦段中“我心中这春天的世界”是指此时的望柳庄已经是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C.选文表现了以将军为代表的一代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与崇敬之情。 D.选文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突出了将军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4.选文善用修辞,用词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的(1)(2)两处中选择一处进行赏析。(3分) 5.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慕生忠将军,请综合文中[甲][乙][丙][丁]四处对将军语言描写和链接材料,说说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人们这样评价慕生忠——他是青藏公路的缔造者,更是格尔木的奠基人。整个修路过程中,他和筑路工人们同吃同住,甚至还在医疗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共同用缝衣针缝合脚后跟上的裂口。青藏公路开通后,在拉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仪式,刚刚从工地上下来的将军没来得及换上军装,穿着一件和工人们一样的旧棉袄,风尘仆仆来到会场,那一幕令许多人潸然泪下。 2.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样,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的灵魂。 ②仰望,就是发现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精神昂扬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自由奔放、激情四射,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仰望,能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敏锐,由此获得感动,从而与崇高无限契合。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突然体会到一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言表的壮丽和博大,他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感便油然而生—— 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间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⑥一次,我随着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犹如万支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了我的双眼!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播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⑦又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人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奔泻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漂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⑧人,总耍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颗古树,一朵小花……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1.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联系全文回答。(4分) 2.指出下列句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 (2)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3.阅读文章③④段,分别指出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空时的感受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词语回答。(2分) 4.文中第⑦段说:“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3分) 5.文中第⑧段说,当我们仰望“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这些事物时,内心会涌起“波澜”和“涟漪”。请从中选择一个(除示例之物外),描写该事物并表达你的感悟。 (5分) [示例] 事物:一朵小花 描写:那是春天最后开放的花朵,坚持守望在峭壁上,任凭风吹雨打,忍受月夜的孤独,不肯离去。感悟:这为春天最后守望的花朵,是用艳丽展示坚持拼搏的崇高。 3. 宛 如 英 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纷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虚拳:一绺白发披到额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摄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 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3分) 2.《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3.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3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 )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3分) A.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看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6.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望柳庄 1.示例:(1)将军带领大家种树 将军带领大家葬树 2.将军希望种下的杨柳能够绿树成荫,更希望人们能在格尔木真正安家立业。 3.B 4.示例:(1)这个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柳树艰难而不屈的生长历程。一个“站”字让人仿佛看到了柳树挺立在戈壁滩上与风沙战斗的情形,而“迎”字又写出柳树乐观坚定的信念。所以,“一个亭亭站立的硬汉子”的形象就呼之而出了。(2)这一句中的“不断腰”“不后退”等词语极富表现力,赋予了墓柳战士般的刚毅和坚强,生动地表现了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更珍惜生命,更具有战斗的勇气与智慧。排比句既具体展现了死而复生的柳树与恶劣环境抗争并已深深扎根的胜利者的形象,又一气呵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极富感染力。 5.示例:通过文中四处对慕将军语言的描写和链接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将军无所畏惧,以他的坚毅顽强带领着战士们在格尔木安家立业;他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与筑路工人同甘共苦,是青藏铁路的缔造者,格尔木的奠基人,无私坚强、乐观执着的革命者。 2.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1.仰望能使人发现崇高,追寻崇高。 2.(1)沉迷于对眼前利益的追逐。(2)富于意义和价值的生命世界。 3.饱满和圆润、壮丽和博大 肃穆、崇高庄严 4.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们才能体会到个人的荣辱得失异常渺小,无足轻重。 5.略 3.宛 如 英 雄 1.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2.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3.含义:贝多芬的音乐能让人摄取到精神的力量,使人获取悲壮美与幸福感,使平凡的人能够超出平常的自己,得到提升。作用:点明题意,揭示主旨。 4.A句 以“骤然”写动作之快,以“抓握成拳”写力量之大,以“一缕白发披到额前”写激动的外表,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或:通过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音乐老师在聆听音乐时的激动情绪。 B句 通过肖像描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音乐老师沉浸在音乐中的情形,突出了他对学生精神的感染。或:以景写人,以午后的阳光映衬着老人的白发,突出他不同寻常的形象;以“向导”的比喻揭示他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5.D 6.略。 议论文阅读练习(一) 华山并非一条路 ①在语文学习的诸多品质中 , 拥有阅读 ——创新的品质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可是问起如何创新 , 许多中学生便会一脸茫然。他们往往觉得 , 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 , 须仰视才见。我们后生小子 , 难望其项背 , 阅读还能创新些作么呢 ? 也就是说 , 在读书之前 , 先就有意无意地将自由的思想 局限于前人思想的樊篱中了。 ②其实 , 这种认识是幼稚的。不错 , 先哲们是树起了一座座思想的高峰 , 使我们的文化宝库森罗万象 , 但是要知道 , 即使这样 , 他们也并没有穷尽真理 , 因为读书做学问并非 “自古华山一条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 , 解放战争时期 , 我们的战士之所以能 “智取” 华山、克敌制胜 , 其法宝就是另辟蹊径。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 ? 我们要敢于坚持契河夫所说的 , 大狗叫是叫 , 小狗叫也是叫的理论 , 不让自己的脑袋当前人的 " 跑马场 ", 不囿于成见 , 就必能在前人杂沓纷乱的足迹外另闯出一条新路来。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 比如对于鲁迅的研究 , 几十年来可说是学者如云 , 名家辈出 , 专著多多 , 特别是对鲁迅思想与主体精神的认识、把握、阐释 , 更是硕果累累。后学者如何进行创新呢 ? 叶世祥用自己的《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注重自已的阅读感受 , 因而对许多作品 , 如《孔乙己》、《故乡》、《社戏》……都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立解读 , 并在此基础上 , 提出了一些具有鲁迅个性的小说命题 , 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推开了另一扇窗户。 ③电影导演冯小刚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导演之路时说 , 姜文、陈凯歌我认为都将有长长的影子留在影坛 , 我若照他们的路走 , 可能走很长的路了 , 还在他们的影子里。我要努力在他们的影子之外 , 找到阳光照过来的缝隙。可能我的影子很短 , 但这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中学生朋友 , 你对阅读创新的门径明白些了吗 ? 你是否也应该找一找那些 “ 缝隙” , 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 “阳光 ” 呢 ?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 ? 请简要回答。 3.第②段中 “ 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 ”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 总领全文 B. 承上启下 C. 明确论点 D. 归纳总结 4. 在第②段中 , 作者谈到契诃夫“大狗叫是叫 , 小狗叫也是叫”的理论是在鼓励我们 5. 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 B.“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 , 须仰视才见”意思是说先人前辈成就非凡 ,让后人钦佩。 C. 作者用“华山并非一条路”作标题 , 表明本文要论述的是上华山要另辟蹊径。 D. 最后一段中 , 冯小刚所说的“长长的影子”, 指的是姜文、陈凯歌拍电影所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风格。 《华山并非一条路》 参考答案 1. 阅读要有创新品质 (2 分 ) 2. ①叶世祥对鲁迅作品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立解读 ②冯小刚谈导演之路。 ( 每例 2 分只写了 叶世祥、冯小岗两个人的给 2 分) 3. B ( 1 分 ) 4. 阅读时不要受前人或名家观点的约束,要用于发表自己的现点。符合题意即可。(2分) 5. C (2 分 ) 2.学会感恩 ①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甲: ,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③没错,感恩的敌人,是乙: 。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④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⑤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丙: , 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呜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1.请为文章空缺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将成语代码填写在下边相应的序号里。(4分) 选项:A.唯我独尊 B.滴水之恩 C.忘恩负义 甲 乙 丙 2.在第②段末尾,作者写道:“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想想在生活和生命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对谁感恩?(4分) ①面对生活: ②面对生命: 3.从本文可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为 (2分) 4.阅读文章第④段,请将本段的中心句摘录如下: 请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实论据: (4分) 5.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接着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就这一话题,说说你的真心话,50字左右。(4分) 材料一:在前不久举行的“楚才杯”作文竞赛中, 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讲述了自己被妈妈逼着参加奥赛、练琴、学画,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题的“悲惨遭遇”。在这些孩子的笔下,妈妈是“如来佛”,是“变色龙”,是“母老虎”……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 材料二:一位农村孩子罗某在离家出走前给父母留言:“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因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 (摘自《南国早报》2005年6月11 日24版) 材料三:有的家长指出:“放过母亲们,与其谴责妈妈,不如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激,学会体谅,学会承担责任。”更多的妈妈则寄希望于将来孩子长大懂事后明白妈妈是为了他们好。(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A6) 《学会感恩》参考答案 1.甲B 乙C 丙A 2.①需要感谢父母、同学、老师,感谢工人、农民,感谢一切对我们有帮助的人。 ②需要感谢父母,感谢天地万物,感谢祖国。 (每小题只要列出两项即可,少一项扣1分;重复、答错、答不齐两项酌情扣分。) 3.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前面两个点,每个点1分) 4.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谦虚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摘录错误不得分,2分)提供的事实论据要与观点吻合,不够吻合酌情扣分。2分) 5.(本题要求考生说出自己对“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感恩”这一话题的真实想法。链接材料意在补充来自学生、家长两方面观点,创设一个让学生真实对话的平台。本题为开放题,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评分时,把握三点:一是要围绕话题来发言,不能离题;二是表达的观点要真实、正确;三是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如不达要求,酌情扣分。) 议论文阅读练习(二) 1.始终不渝的朋友 [英] 塞缪尔·斯迈尔 ①通常,我们既可以通过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他所阅读的书籍,来了解他的为人。因为人们不仅彼此结伴,而且还跟书籍结伴。无论所结交的是人还是书,人生总该时常有良师益友才行。 ②一部好书,可以成为我们的莫逆之交,它的过去、现在、将来对我们始终如一。书是最有耐性并最令人愉快的朋友,即使在我们穷困潦倒或悲哀痛苦之际,也不会背弃我们。它待人和蔼,始终不渝。它在我们青春年少之时给我们以快乐和教诲,在我们黄昏暮年之时给我们以慰籍和同情。 ③正如两个人由于对第三者怀有相同的敬慕而为朋友一样,人们常常由于对某本书的共同兴趣而互相亲近起来。俗话说:“爱屋及乌。”而“爱吾及书”却更有道理。书籍是一种更忠实、更高尚的友谊的纽带。人们可以通过共同喜爱的作者而趋于思想一致,感情一致,互相同情。读者由于对作者产生共鸣而结成一体,作者也由于被读者理解而永具活力。 ④哈慈利特曾经说过:“书籍蜿蜒伸入我们的心灵,诗人的诗句在我们的血流里舒缓地滑行。我们年轻时代诵读它们,年老时仍然铭记它们。我们读到他人的遭遇,却感到身临其境。书籍到处可得,而且价廉物美。我们就像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一样吸收书中的营养。” ⑤一部好书经常是人生的圣坛,里面珍藏着一个人的思想所发掘的精华。人生的世界,大抵说来,不外乎是思想的世界。因此,最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籍。菲利普·西登尼爵士曾经说过:“与高贵的思想为伍的人,是绝不会孤独的。”圣洁纯真的思想在邪念诱人的时候,可以像仁慈的天使一样纯化、保护人的灵魂,使其免于堕落。它孕育着行动的胚芽,因为高贵的思想几乎总是激发起高尚的行为。 ⑥书具有不朽的性质,是最能持久的人类劳动产品。神庙、巨塑终归要腐朽剥落,可书却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衰老,它们今天看来,仍然同它们几百年前在作者的思想胚胎中蠕动一样新鲜。当时所谈及思想的东西,至今仍然有声有色地跃于纸上,给我们启示。时间的流逝,只是淘汰了糟粕之类。文学作品之中,只有那些真正的精华才能流传千古。 ⑦书籍向我们介绍良师益友,使我们认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我们所聆听他们的谈话和事迹,竟觉得他们真的还活着,并且与他们息息相通,共享乐,共悲哀。他们的经历成了我们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仿佛觉得活动于他们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⑧伟大高尚的人物即使不在人间也不朽的。书籍载着他们的灵魂遍迹环球。书是一种活的声音,它是我们永远尊重的理性代表。我们至今仍然受着古代先哲的影响。那些高贵、智慧的灵魂,在今天仍充满活力。 ⒈本文的论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⒉文章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作者在第①段中说,“通过他所阅读的书籍”。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第②段中扣题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从文中摘录五条关于“书籍”的比喻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 根据你的理解或阅读积累,写两个赞美好书的句子(内容为选文以外的)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⒎文章第⑧段说“伟大高尚的人物即使不在人间也是不朽的”,请举例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终不渝的朋友》参考答案: 1.书籍是始终不渝的朋友 2.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3.因为读什么样的书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爱好和追求(意思对即可) 4.一部好书,可以成为我们的莫逆之交,它过去、现在、未来对我们始终如一。 5.⑴书是最有耐性并最令人愉快的朋友 ⑵一部好书经常是人生的圣坛 ⑶最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组成的财富 ⑷圣洁纯真的思想在邪念诱人的时候,可以像仁慈的天使一样纯化、保护人的灵魂,使其免于堕落。 ⑸书是一种活的声音,它是我们永远尊重的理性代表。 6.举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治愚的良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使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书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7.略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地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果,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 表述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 (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C.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对比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证法 3.本文写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加线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自然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么样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6题中提到的“这样的事”,除了文中已列举的事例外,你还能举两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参考答案: 1. C 2. A 3. 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 ③有敢于研究真理的勇气 4.“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调换了,搭配就不恰当了。 5.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6.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眼珠子的转动三个事例。 7.略 说明文阅读练习(一) (一) 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 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功能强大。可是其重要性却远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我们通常只是把它当作包裹在肌肉外部的一层皮,其实这是低估了它。人类自己从未造出过比它更好的保护罩、传感器和通报器。 皮肤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它的最外层——表皮非带薄,能抗污和防水。编织紧密的表皮细胞形成了坚固的屏障;能保留水分,而把不必要的水挡在外面。死去的和脱落的细胞在表面紧凑地排列好,使皮肤更坚韧,就像一层透明的装甲衣。皮肤的智能连军队都羡慕不已,一旦需要的话,由干细胞组成的表皮就会加固皮肤。生产色素的黑素细胞能够抵御皮肤的头号敌人——阳光,这东西对皮肤的中间一层——真皮的伤害特别大。 真皮含有大量的胶原质,它能紧致肌肤,随着胶原质被不断降解,就会产生皱纹和皮肤松弛。真皮下面就是皮下脂肪,它能软化皮肤质地。分布在皮肤中的还有血管、毛囊、汗腺和产油腺。大量的神经忙碌地穿梭其中,把大脑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器官。接收良好的感觉神经末梢,则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并细心处理遇到的情况:我们爱抚玫瑰的柔软花辨,却因为害怕被它的刺扎而退缩。 皮肤是在思想、身体和外界之间强有力的分界面。神经——免疫——皮肤——内分泌的网络把皮肤当作一个独立自主、难以驯服的智者。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它主人的情况。想想看,如果一不小心泄露了心里的秘密,你就会脸红;有什么东西出毛病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发出警告;收缩的皮肤透露出你的害怕。它作为内分泌器官也有充实的生活,为身体的其他部分制造像维生素D这样的激素,以及自己用的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等,虽然不大清楚为什么,但是很多大脑里发现的神经传递素也是由皮肤制造的。 另外,皮肤还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前哨。它有专门的白细胞,能够吃掉入侵的微生物,并引发全身的免疫反应。因为皮肤在这方面功效卓著,所以研究人员要挑战古老的试验,把牛痘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这种免疫力的肌肉里,与传统方式相比,这样可以减少接种牛痘疫苗的痛苦,效果好象还不错。 1.根据文意,下列给“皮肤”所下的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功能强大的器官。 B.皮肤是身体表面包裹在肌肉外部的功能强大的器官。 C.皮肤是身休最好的传感器、防护罩和通报器。 D.皮肤是在思想、身体和外界之间强有力的分界面。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皮肤主要分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血管、毛囊、汗腺和产油腺等组成部分。 B.皮肤中灵敏的感觉神经末梢可将受到的刺激及时传递到大脑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C.皮肤还可以为身体其他部分制造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神经传递素等。 D.为了减少接种疫苗的痛苦,人们将牛痘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免疫力的肌肉里。 【参考答案】1、B 2、B (二) ①随着淡水供应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②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③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惟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④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但 全球需求也已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情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1.选出对世界淡水资源正变得日益稀缺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不断减少。 B.全球对淡水的需求量稳定增长。 C.世界人口的突然急剧增加。 D.淡水可再生但并非无穷,且淡水的用途大多无可替代。 2.选出对第④段画线句“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过去不发生战争,不等于将来不发生。 B.过去不短缺淡水,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C.淡水过去不能再生,不等于将来不能再生。 D.淡水的大多用途过去不能替代,不等于将来不能替代。 3.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2分)( ) A.各国可利用的水即将达到极限。 B.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指出了未来发生夺水战争的可能性。 C.一些人认为因争夺淡水而引起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因为夺水战争只发生在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 D.石油等资源同样存在短缺问题,但它们可以通过用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参考答案】1.B 2、A 3、C (三) 功能仿生建材 ①自然界在亿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孕育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拥有神奇的特性和功能。通过研究、学习、模仿来复制和再造某些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将极大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能力,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样,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现代仿生学已延伸到很多领域,建材仿生是其应用领域之一。而功能仿生建材又是建材仿生的突出代表。 ②研制功能仿生建材的目的是使人造的材料具有或能够部分实现高级动物丰富的功能,如思维、感知等,也就是说能够研制出智能化材料。 ③解剖学研究表明,动物或人的皮是具有多功能结构的典型智能生物材料之一,具有可弯曲变形、调节温度、防水、阻止化学物质和细菌进入及自修复等功能的复杂层状组织。人们从这里受到了启发,在一些高层建筑上,应用恰当的装饰材料,将风、光等对建筑产生负面影响的能量,转化为高层建筑环境所需能量的一部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创造更富有活力的生存与行为环境,并满足节能的要求。如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马蒂尼大厦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模仿变色蜥蜴的皮肤对环境能做出反应的特点,在建筑界面外装置一层遮阳百叶作双层皮,通风管道置于双层皮中。夏天可阻挡阳光,减少冷气负荷,冬天双层皮又可用作日光采集器,加热空气预热空调。这样既达到了装饰的目的,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建筑物的防水材料一直是个难题,而人和动物的皮肤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汗液可以渗透出来,外面的水却透不进去。这一巧妙功能,促使人们正在探索皮肤微观结构的奥秘,它将为解决建筑防水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④荷叶出污泥而不染,历来为世人所称赞,人们利用这种“荷叶效应”,研制出各种自洁净、防污渍材料和涂料,如自洁净玻璃,还有利用自洁净技术生产出的涂层涂覆在水龙头、门窗等不会沾上手印及污渍。 ⑤目前建筑物所使用的承重材料主要是钢材、木材、石材、混凝土以及钢材和混凝土的组合材料,这些材料的弹性模量大,即刚度较大,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几乎用肉眼看不出来。多数材料在接近极限荷载时发生突然破坏,使得人们无法进行破坏前的预防。而生物体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向外界传达自身的异常状态。例如人体,当睡眠不足的时候,眼睛会充血;体内被病菌感染时,体温会上升发烧等等,这些都是对自身的异常状态向外传递信号。具有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功能的材料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进行研究的。 ⑥功能仿生材料更加高级的功能还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功能。即材料能够根据外部荷载的大小、形状需求等,对自身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等进行自我调整,符合外部作用的需要,这种性能就是自我调节功能。自我修复功能是指材料本身具有类似于自然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遭受破坏或伤害的部位能够进行自我修复、自愈再生,这样建筑物的寿命可大大延长,安全性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 ⑦智能建材的探索和研究虽然还刚刚起步,但是随着材料科学、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手段的不断进步,必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未来的建筑及所用的材料将走向智能化。 (选自《百科知识》2006.4,有改动) 1. 从文中介绍看,功能仿生建材与常规建材相比,有哪些独特的功能?(4分) 答: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建筑师和工程师部分采用仿生建材建成的布鲁塞尔马蒂尔大厦,体现出了一般大厦所不具备的节能优势。 B. 模仿人和其他动物皮肤防水性能制造的智能化建材,已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困扰人们的建筑防水问题。 C. 我国利用“荷叶效应”研制出的自洁玻璃,这是制造生产功能仿生建材的第一大成功范例。 D. 目前,材料科学、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手段相对滞后的发展现状,影响和阻碍了功能仿生建材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答案】 1. 要点:①能将作用于建筑物的负面影响的能量,转化为建筑环境所需能量的一部分,化害为利,并满足节能的要求。 ②具有独特的防水性能。 ③具有自洁净,防污渍功能。 ④具有自我诊断,预告遭受伤害或破坏的功能。 ⑤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4分。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即可得4分;以此为基础,每少答或答错一个要点扣1分) 2. A(3分) 说明文阅读练习(二) (一)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题。(共5分) 病毒是一种完全寄生的、没有任何代谢机制的微生物,它们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与繁殖。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也是惊人的。一个存在于细胞内的病毒只需要在25分钟内便可以变成200个新的病毒。可见,病毒借用它物体繁殖自身的本领是一般生物体所无法比拟的。英国两位科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毒时发现,病毒内含有占总量6%的核酸,其余皆为蛋白质。很显然,这类病毒是一种与生命物质类似的核蛋白。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像基因这种生命中最关键、最为本质的东西,病毒都或多或少地具备,最多的有75个基因。科学家在分别提炼出烟草花叶病毒中的蛋白与核酸之后,又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答案。原来,这两部分物质各自分离后都无法单独地侵袭活细胞,这表明二者在分离后都没有生命活力,但是再度混合之后,又出现了细胞受感染的情况。由此科学家合理地推出了这样的结论: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它只有与蛋白结合,才不至于受到各种环境中水解酶的影响,才能顺利地完成感染和繁殖。 1.对文段中关于病毒介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病毒是细胞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代谢功能。 B.病毒靠寄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十分缓慢。 C.病毒中都具有生命基因,一般都有75个之多。 D.病毒内的核酸是遗传物质,与蛋白结合就能完成感染和繁殖。 2.不属于文段中所述的科学家研究烟草花叶病毒实验成果的一项是( ) A.一个细胞内的病毒25分钟内变成200个新病毒。 B.病毒内含有的核酸占总量6%,其余皆为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分离后各自都无法单独侵袭活细胞。 D.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与蛋白结合才能顺利完成感染和繁殖。 参考答案: 1D 2A (二) 阅读下文,完成1—3题。(8分) ⑴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 ⑵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来的光减弱。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光,地球上的日夜就不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⑶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氟、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等天体。 ⑷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有一天会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1.下面是根据文章内容作出的推论,请你选出推断错误的一项(3分)( ) A.如果没有宇宙的膨胀,那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白昼。 B.距离我们越近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慢。 C.宇宙的“膨胀——收缩”,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 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 2.对本文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由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 B.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 C.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D.既有时间顺序,又有空间顺序 3.阅读全文回答“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3分) 参考答案: 1.C 2.C 3.天体膨胀,星系退行导致夜黑 (三) 阅读下文,完成1——2题。(共6分)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计划到2010年使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裕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下列选项中,属于正确说明“小气鬼”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是( ) A.晚上将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 B.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 C.每天进行发电补贴结算。 D.设立“个人住宅发电补助制度”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不是指( ) A.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B.合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C.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D.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房屋。 参考答案: 1.B(“小气鬼”是这样利用太阳能资源的:白天将富裕的电力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 2. C.(“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是指①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②合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造房屋。 第五段第二行“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有助解决题目。解题时要分清文章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四)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题。(共8分) ①手,这个词听起来极其普通,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然而,你是否知道: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通常我们把手腕以下部分称为手。手可分为手掌、手指两部分,由手腕与臂相连,在关节允许范围内可以伸曲自如。具体来说,手掌由掌心、掌背、掌侧和掌根组成,手指则由指节、指肚、指甲和指尖组成,皮下布满了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以指尖处最为丰富。一般只有手背上长细毛。 ②且不必说其他动物,就拿与人类最相似、同属灵长类的猿猴、猩猩来说吧,虽有人手的形状,但一般不能完全伸直五指,且表面覆盖了一层长毛,运用时也不如人手灵活。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手手指间的蹼明显退化,因此人手也更显美观。人与猿猴在握拳时也有很大不同;人的大拇指可扣在拳外侧,而猿猴的拇指却只能握在掌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为什么存在如此的差异呢?从起源来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由四肢着地行走变为双腿直立的,手在这时便由上肢转化,从而实现了手与脚的分离。其间的漫长岁月中,通过人类的劳动,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手。这种与动物的差异是人类的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③正因为人手有着和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也决定了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从功能上看,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这一点是科学家们公认的人与动物的最大的本质区别。又如:人手能够胜任极其繁杂细致的工作,如雕刻、刺绣、绘画、演奏等。再如手指的灵巧表现在使用筷子进餐;手的触觉是极其灵敏的,它可以感觉到不同的物体的温度。总之,手的功能是难以尽述的,简直可以说无所不能了——当然这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明手的功能之多。 ④手是这样灵巧,这样奇妙,难怪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对它进行研究。某些高明的医生还可以从一个人的手和指甲来判断病情。道理并不深奥,众所周知,要是手心冰冷,指甲发青,那一定病得不轻,所以说手也能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一个人的生理情况。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对公安局的工作帮助不小。 ⑥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手,而人类又用手创造了今天的灿烂文明,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手是伟大的!手象征着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正应该努力发扬这种精神。 1.第①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人手的构成 B.人手的功能 C.手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拥有的 D.手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 2.下面对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解说准确的是( ) A.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漫长岁月演变而来的 B.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的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C.人类的手与动物的差异是因为人的大拇指不断地进化而形成的 D.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长期劳动带来的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选文第②段说明的内容照应了第①自然段“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这句话。 B.科学家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 C.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手的功能之多,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D.人手是灵巧的,作用很多,高明的医生可以借助人手来判断各种病情,帮助医治很多疾病。 4. 如果给本文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手的功能 B.人手与动物手 C.人类的手 D.动物手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