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7课-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7课-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五年级下册 第 27 课 内容一 周易 · 系辞上 ( 六 ) 内容二 诗经 · 大雅 · 灵台 内容一 周易·系辞上(六)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周易 · 系辞上(五)》。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周易·系辞上(六)》,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二十有( yòu )五、揲( shé )之以四、归奇( jī )于扐( lè )、酬酢( zuò )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文白对读。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翻译: 天以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地以偶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天数是五个奇数,地数是五个偶数。五个奇数或偶数相加而得和,天数的和数是二十五,地数的和数是三十,共计天地各数得和为五十五。从这来确定变化、贯通鬼神。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 “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 翻译: 占问用的蓍草数是五十根,其中实际用的是四十九根。把这四十九根分为两部分来象征天和地;抽出一根放在中间,象征天、地、人;把蓍草分为四根一组,来象征四季;余下的草夹在手指间,来象征闰月。五年有两闰的,就再以四根一组进行分组,把余下的草夹在手指间,然后把两手指间的草挂起来。占到乾卦的蓍草共计二百一十六根,占到坤卦的蓍草共计一百四十四根,合计三百六十根,约合一年的日数。《易》上经下经两篇占蓍的草数,合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根,与万物之数相当。因此,六十四卦经过四次布策而成为《易》,经过十八次变化而成为一卦,八卦是小成。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碰上同类的事物加以扩大,天下能阐明的事理就全在里面了。能够显示出道、神和德行,因此可以应对万物,可以佑助神灵了。孔子说:“知道变化之道的,就能够知道神灵的作为吧。” (二)素解文意。 点拨: 《周易》的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正是由五个天数与五个地数合成的五十五的变化产生的。“五十有五”的变化产生七八九六这四个数字。由七八九六的变化产生爻,由爻组成卦。因此本段最后说,懂得了《周易》变化的道理,也大概就明白了天地间的神妙作用是怎么回事了。 链接: 《团正大衍图》 (三)多形式熟读文本。 (四)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大雅·灵台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孙权劝学》。 二、解诗题 “灵台”是台名,“台”是一种建在高地上的房子,就像后世的瞭望台。“灵”有仁善之意,所以用为台名来称颂周文王。这是一首赞美文王福泽天下、与民同乐的诗歌。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大雅·灵台》,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灵囿( yòu )、麀( yōu )鹿、濯( zhuó )濯、翯( hè )翯、於( wū )牣( rèn )鱼跃、虡( jù )业维枞( cōng )、贲( fén )鼓维镛( yōng )、於论( lún )鼓钟、辟( bì )廱( yōng )、鼍( tuó )鼓逢( péng )逢、矇瞍( sǒu )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译文: 开始建灵台,测量又施工。 百姓齐动手,很快就建成。 王说不着急,百姓更卖力。 王到灵囿中,母鹿正安逸。 母鹿光又肥,白鸟羽毛洁。 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 木架大版和崇牙,挂着大鼓和大钟。 钟鼓声谐和,离宫中奏乐。 钟鼓声和谐,离宫中奏乐。 鼍鼓响嘭嘭,瞽师奏乐庆成功。 (二)字词释义。 ①辟廱:文王居住的离宫名。 ②经始:开始筹建。③庶民:老百姓。 ④麀:母鹿。 ⑤囿:古代君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⑥濯濯:肥硕有光泽的样子。 ⑦翯翯:羽毛洁白的样子。 五、品诗味 (一)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品味: 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中的“王”指“文王”。这一章写灵台兴建、百姓踊跃参加的情景。从“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可以看出,虽然文王告诉百姓们不必太着急,但百姓乐意为文王做事,因此干起活来更加卖力。 (二)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品味: 第二章写文王游览“灵囿”“灵沼”的情况。若第一章体现出《毛诗序》所言“民乐其有灵德”,那这一章则体现了“以及鸟兽昆虫焉”,即赞美文王的德化不仅施及百姓,也惠及鸟兽虫鱼,天地间呈现出一派祥和、安乐的景象。 (三)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链接: “辟廱”的作用:辟廱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以其为“国子”们学习音乐,射御的场所言,是教育机构;以其为贵族们举行燕射、飨礼的场所言,是公益设施;以其为召集国老“定兵谋”的场所言,是议事机关;以其为接待朝拜诸侯、接受战争献俘的场所言,辟廱属于整个贵族阶层,是保存文化、接续传统、显示国体的社会上层建筑。正因为辟廱灵台关乎王朝制度,周王在举行隆重的祭典之前,才大兴土木,修建这一建筑。(聂石樵《诗经新注》) (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品味: 第三、四章写文王在辟廱作乐的情景。西周实行的是礼乐之制,即用礼乐来教化子民。音乐在礼乐的实施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据《礼记·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可知,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政风民情。像《论语》中两次提到“郑声淫”,说郑国的音乐浮靡而不正派,就是针对郑国的音乐多涉及男欢女爱而言的。这两段中,文王的音乐庄重和谐,在古人看来,这正是治世的象征。 拓展: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灵台》虽然赞颂了封建君王的美德,但这并未减少人们对它的喜爱,因为这首诗不只是用溢美之词去赞颂,而是通过对百姓、园囿中的动物,以及和谐的音乐的描写,渲染出热烈、祥和的氛围,在艺术构思上不可谓不巧妙。 九、本课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