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测试: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a
[学业达标] 1.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 A.“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 着这一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概括为三句话。所以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故选 C 项。 2.1949 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 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另起炉灶”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方针,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 的外交关系,故 C 项正确。 3.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 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 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为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 ) A.实行不结盟政策 B.推行“一边倒”方针 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 答案 B 解析 由“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可 知,此外交方针为“一边倒”,故选 B 项。 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 A.实现中苏建交 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C.共同抗美援朝 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 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 锁,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 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缔结军事、政治同盟, 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B 项符合题意。中苏建交是在 1949 年, 排除 A 项;抗美援朝开始于 1950 年 10 月,排除 C 项;中国大规模地 进行经济建设开始于 1953 年,排除 D 项。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 ) A.“一边倒”的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不结盟”的政策 答案 B 解析 1953 年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 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选 B 项。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答案 D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社 会制度的特点,制约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则超越了这一局限,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处理国与 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 D 项。 7.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 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该会议( )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首倡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等信息可知该会议 是日内瓦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故选 D 项。 8.美国记者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 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 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 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 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 )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周恩来在会议上“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 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由 此可知该会议是指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顺利召开,与新中国 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密切相关,故选 C 项。A 项是中美关系改善 的结果;B 项是日内瓦会议的影响;D 项说法错误。 9.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 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求同存异”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 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 年周恩来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两项方针、原则在今天解决国际争端中仍具有指 导意义。②不属于外交方针和原则;④第三世界的概念由毛泽东于 70 年代提出。故选 D 项。 [等级提升] 10.有学者指出,“一边倒”决策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作 出的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这里的“合理”主要是指( ) A.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 B.暂时解决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D.清除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答案 A 解析 外交政策是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故 A 项正确。 B、C 两项都是中国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不全面,故排除。清除帝国 主义的在华特权是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的内 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D 项。 11.毛泽东在提出“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同时,还提出在经济活 动中,“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 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材料说明 ( ) A.中国初期的对外贸易较活跃 B.“一边倒”并不是自我封闭 C.中国的外交无意识形态色彩 D.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的盟友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只是提到在经济活动中要和不同国家做生意,没有说 到对外贸易活跃与否,A 项错误;“一边倒”是指在当时的美苏对峙 国际大形势下,中国在外交基本立场上倾向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 同的苏联,并不是说在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就完全拒绝与其 他国家的交流,B 项正确;材料中明确提到了“一边倒”外交策略, 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C 项错误;材料虽然讲到“一边倒”,但 是不等于社会主义国家就和中国的关系深入到盟友的程度,另外材料 侧重讲的是和不同制度的国家进行经济交流,D 项错误。 12.下表是 1949~1953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 化表明(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 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答案 A 解析 据 1949~1953 年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变化分析,美国完 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未能实现,排除 B 项;表格中建交经过前 2 年 的高潮后渐趋停滞,说明了外交的困境,A 项正确,C 项错误;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最早是在 1953 年,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 1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这说明( ) A.中国外交方针发生改变 B.中国已摆脱意识形态束缚 C.中国外交环境日益恶化 D.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 答案 D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故答案为 D 项。 14.美国《商业周刊》的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 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日内瓦会议所粉碎。此说法的依据 是日内瓦会议表明( ) A.中国外交开始实现独立自主 B.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中国与西方国家广泛建交 D.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 B 解析 注意信息“把中国 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 的幻 想”。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 加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这表明中国积极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故 B 项 正确。 15.20 世纪 50 年代末,针对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毛泽东采取了 “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的方针,而当苏联对新中国进行战争挑衅时,毛泽东又采取了“人不 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这反映出新中国( ) A.在对外交往中具有毫不妥协的决心 B.自觉地担负起反对霸权主义的责任 C.在国家外交中采取较为灵活的策略 D.已经不再接受苏联在外交上的控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对苏联的外交方针既坚持 斗争,又留有余地,体现出新中国灵活的外交政策,故 C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 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新中国一直实行独 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 D 项表述错误。 16.中国倡导的“和谐外交”理念,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世界发展,取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 不行。 ——《论语》 材料二 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 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 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三 2008 年 8 月 8 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迎来了 80 多位国 家首脑,中国全力开展史无前例的奥运外交,展现了大国气魄。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参加会议的国 家有哪些共同之处? (3)结合材料三,分析奥运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及这次外交盛会产 生的影响。 答案 (1)中心思想:“和为贵”。 (2)方针:“求同存异”方针。共同之处: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灾 难和痛苦;都要求发展民族经济。 (3)原因:中国自身的强大;“和谐外交”理念得到大多数国家的 认同;大国关系的相对改善;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 影响:彰显了中国和平友好大国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 际地位;是“和谐外交”理念的成功实践。 解析 第(1)问,只要找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即可。第(2)问,通过 概括材料二可知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各国的共 同之处。第(3)问,要注意从中国实力、外交理念、外交行动、当今世 界的大国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