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微点冲关夺分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二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微专题二 熟读古诗鉴赏核心知识 (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一、读一读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一览表 抒情方式 说 明 示 例 赏 析 直抒胸臆 以第一人称“我”为抒 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 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 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 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 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 “独怆然而涕下”。 借景抒情 借助于客观景物的描写 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 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 藉悠远,深切动人。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 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 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 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 哀情。 托物言志 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 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 法,把某种理想、人格、 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 上,咏物与抒怀合二为 一。 蝉(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 特感受,道出了蕴涵的真 理——立身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 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 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 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借古讽今 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 射、讽刺现实,抒发诗人 自己的情感。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 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 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 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 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 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 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 限感慨。 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 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 个人愿望等。用典有时增 加了诗歌的容量,使诗歌 典雅耐读,富于文采;有 时则是为了怀古伤今,咏 史言志。 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②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 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 寒,都在空城。 ①“想当年……如虎” 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 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 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 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 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 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②“春风十里”引用杜 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 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 虚写;“尽荠麦青青”是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 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 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 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注 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二、练一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②?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③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④,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 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 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③濩(huò)落:空虚冷落。④只尔: 只是这样。 诗歌的前四句与后四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四句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后四句直抒胸臆。前四句用环境的凄清衬托了诗人心境 的凄凉;后四句写归梦难成,以酒浇愁,白头终了,直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感、失意之悲、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别离之痛。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台上披襟 周邦彦[注]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愁凝伫, 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注 周邦彦,北宋词人,浙江杭州人。此时词人从庐州教授转任荆州。 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伤春思家的愁绪。主要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和衬托手法加以表 现的。“愁凝伫”用词人伫立远眺的动作表现他无法摆脱的愁绪。“楚歌声苦”,写听歌本 为作乐而现在闻楚声却不乐而苦,用反衬手法表现愁苦(把“楚歌声苦”理解成“以凄苦的楚 歌烘托人物内心的凄苦”亦可);“村落黄昏鼓”,以声衬静,更添愁苦意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