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荣成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荣成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莫言 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当然,有许多篇幅不长的经典小说,其力量和价值胜过某些臃肿的长篇,但那种犹如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却是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备的。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艺术的大营造。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以“大悲悯”为例多说几句。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非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有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 28 -‎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密集的人物当然也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多义多解。在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包括结构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这是那些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的习惯写法。这也是一种颇为省事的写法。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长篇小说的结构是长篇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我们之所以在那些长篇经典作家之后,还可以写作长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我们还可以在长篇的结构方面展示才华。‎ 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不能为了迎合煽情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也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 ‎(选自《当代作家评论》,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少于二十万字的小说缺少波澜壮阔之美,即便有力量与价值,也没有威严可言。‎ B. 真正的悲剧描写的是人性的弱点和悲惨命运,它不应将战争等苦难加诸弱小之身。‎ C. 好的长篇小说会有密集的人物,但密集不等于堆砌,要确保主要人物的鲜活丰满。‎ D. 长篇小说的难度包括阅读之难和结构之难,好的结构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讲故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总分总形式展开,开篇立论,主体部分则以并列结构从三方面阐发观点。‎ B. 文章以大悲悯为例,先否定后肯定,通过对比,论证了长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 C. 第三段从事件、人物、思想三个角度阐述“密集”的含义,思想是论述的重点。‎ D. 文章各层次逻辑严密,说理清晰,尾段在前文论述基础上,回扣观点,提出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篇小说之长,固然有篇幅和事件的积累,但决定其艺术价值的还是气象与内蕴。‎ - 28 -‎ B. 只有被误读的小说才是好小说,而写作意图能被一眼识破的一定不是伟大的小说。‎ C. 平铺直叙的写法虽然省事,却可能因想象力不足而错过以结构凸显内容的机会。‎ D. 长篇小说是有尊严的,它对读者有要求,为迎合读者而牺牲气象的做法不可取。‎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扩大范围。“少于二十万字的小说”错误,原文为“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 B项,“它不应将战争等苦难加诸弱小之身”错误。原文为“描写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此句的意思是只凭外部原因来加诸人的苦难,并不是大悲悯,而不是说真正的悲剧不可以写战争的苦难。‎ C项,“要确保主要人物的鲜活丰满”错误。原文中有“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可见次要人物形象的鲜活丰满也是必须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论证了长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错误。文中写了“描写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有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所以,作者举出的“大悲悯”的例子应是为了向读者说明什么是“大悲悯”。‎ 故选B。‎ ‎【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过于绝对。“只有被误读的小说才是好小说”错误。原文为“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是“可以”,而非“必须”。‎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清考”是指,大学一门课程结业时,若期末考试没有通过,参加补考也没有通过,但学校又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于是就在毕业前再给学生一次考试机会。有的学校规定,如果清考也未通过,就不能取得毕业证。清考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却仍有课程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清考能否通过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要求淘汰“水课”,取消“清考”。 ‎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大学生逃课情况统计 逃课 隐性逃课 频率 ‎(次/月)‎ 占比 ‎(%)‎ 课型 占比 ‎(%)‎ 在干什么 ‎(可多选)‎ 占比 ‎(%)‎ 隐性逃课原因 占比 ‎(%)‎ ‎0-1‎ ‎22.89‎ 公共必修 ‎60.00‎ 上网 ‎77.11‎ ‎12.66‎ - 28 -‎ 授课内容、学习目标不一致 ‎1-2‎ ‎18.07‎ 公共选修 ‎61.54‎ 睡觉 ‎67.74‎ 受周围同学影响 ‎13.09‎ ‎2-3‎ ‎9.64‎ 专业必修 ‎29.23‎ 看书 ‎49.40‎ 对授课内容没兴趣 ‎70.57‎ ‎3以上 ‎27.71‎ 专业选修 ‎20.00‎ 想其他事 ‎46.99‎ 老师没关注,可以放纵自我 ‎2.95‎ 从未 ‎21.69‎ 聊天 ‎43.37‎ 材料三:‎ 美国作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留学国家之一,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吸引着中国学生前去深造。但是,美国高校的“宽进严出”也让许多出国后掉以轻心的中国学生苦不堪言。被劝退、被退学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大问题。不仅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退学率高,美国人自己也很高,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第三路”的一份新报告,只有55%的学生在6年内毕业于普通的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在研究的1027所私立大学中,761所大学的毕业率不到67%。而公立大学毕业率甚至低到46%。‎ ‎“影响毕业率的主要是两个因素:学生本身和大学教育质量。说到学生本身,主要是家庭情况,有很多学生因为经济情况选择退学;另一个就是因为学术问题被延迟毕业或者甚至放弃继续读书”,世纪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专门负责研究营利性大学的Bob - 28 -‎ ‎ Shireman说。高毕业率的大学往往更有选择性,倾向于拥有家庭条件更好、更学术化的学生。毕业率较低的大学往往录取的学生比例较高,门槛相对低,所以退学率高,毕业率低。‎ ‎(摘编自搜狐网2019年10月20日《“清考”真没了,大学退学率会飙升吗?》)‎ 材料四:‎ ‎77份试卷,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卷面成绩达到55分的及格线,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拿到二三十分,还有不少十几分几分。当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彭美勋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批完《材料物理性能》的试卷时,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与纠结:严格把关还是全面放水?考虑再三后他决定严格把关,拒绝一切说情要分数现象,交出一份真实的成绩单:77人中,51人挂科,挂科率66.23%。‎ 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认为,不管在名牌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成绩“放水”和要求“放水”的问题都普遍存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考完试去和老师要分数,老师不认真讲课,考试打分时“放水”,学生还认为这样的老师厚道,反而抱怨指责认真严格的老师。“现在大学生培养质量在下降、就业这么难,与教学培养计划没达到要求有一定关系。教师‘放水’,致使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基本功不扎实,不具备应有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炉成色远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目标和社会期望的水平。”‎ 在上海某大学生吴俊看来,对毕业找工作有用的课程,他才愿意主动去学,其他的课程,他只求混过拿文凭,别说去欣赏知识殿堂里的美,就是做作业多动些脑子,他都不愿意。“高中学得那么苦,大学就该放松。”吴俊说。另一方面,他的不主动还和“现实”有关。师兄师姐告诉吴俊,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和学校老师教的内容没有关系,学了之后的用处不大,还不如学一些对就业有用的知识,比如背单词和考一些资格证书。抱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用、见效快,对他们很重要。‎ 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张裕梁说:“这个时代对实用性的追求太强了,很多事情没有用,大家就不愿意去做。就像彭美勋教授这样的课,学了可能对工作技能的提高没有用,但是对拓宽知识面和培养思考能力会有用,但是这样的用处见效太慢了,所以愿意去努力学的人就更少了,这是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 ‎ (《中国青年报》2015年8月《大学教师的挣扎:放水担心不负责 严格反遭谩骂》)‎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调查情况看,有1/5的学生从不逃课,但这部分学生还存在隐性逃课的可能。‎ B. 相较于显性逃课,隐性逃课者虽然人在课堂却不认真听讲,其危害远大于前者。‎ C. 从逃课比例看,公共课远高于专业课,说明公共课重要性、实用性均不及专业课。‎ - 28 -‎ D. 学生上课时选择上网、睡觉、看书、聊天或其他,是因为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校清考制度的目的是让成绩不过关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该制度已被明令禁止。‎ B. 美国公立大学毕业率低于私立,与公立大学录取门槛低、学生学术水平偏低有关。‎ C. 美国教育资源吸引中国学生,但针对着中国学生的高退学率,给该群体造成困扰。‎ D. 彭美勋教授的成绩单代表了中国高校学业质量的普遍水平,给高校教育敲响警钟。‎ ‎6. 北大张海霞教授认为,现在大学生“出炉成色远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目标和社会期望的水平”,你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怎样改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案】4. A 5. B ‎ ‎6. (1)国家层面:出台政策,狠抓高校教育管理,整顿教育教学秩序;(2)学校层面:①“宽进严出”,取消清考制度,严把学生毕业关;②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出台制度严惩逃课行为;③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自律,杜绝功利性学习;④严格教师管理,淘汰“水课”,杜绝成绩“放水”行为;⑤优化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执教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进行考核,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其危害远大于前者”无中生有,我们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到隐性逃课学生的不认真听讲的原因,但是并不能得出其危害性,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C项,“公共课远高于专业课,说明公共课重要性、实用性均不及专业课。”分析错误,从图表看,公共课的逃课比率确实比专业课要大的多,但是并不能根据逃课比率多就判断科目的重要性;‎ D项,“是因为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表述绝对,从图表可以看出,学生不听课的原因有:12.66%的学生因为授课内容、学习目标不一致,13.09%的学生因为受周围同学影响,70.57%的学生因为对授课内容没兴趣,2.95%的学生因为老师没关注,可以放纵自我,所以,缺乏兴趣知识不听课的原因之一。‎ 故选A。‎ ‎【5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目的是让成绩不过关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分析错误,原文是说“在毕业前再给学生一次考试机会”“如果清考也未通过,就不能取得毕业证。”,可见能不能顺利毕业需要看学生能不能成绩过关,而不是参加了清考就能毕业,如果清考不过关,同样不能拿到毕业证书;‎ C项,“但针对着中国学生的高退学率,给该群体造成困扰。”错误,由原文“不仅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退学率高,美国人自己也很高”可知,不仅仅是中国学生的退学率高,而且造成困扰的说法,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及,选段只是交代了退学的原因,选项是属于无中生有;‎ D项,“代表了中国高校学业质量的普遍水平”的分析错误,夸大事实,彭美勋教授的成绩单仅仅是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物理性能》的试卷的批改情况,文段并没有把这种情况与其他大学做比较,而且也没有给出更多参考数据,仅仅通过一个班级的成绩单就评定所有高校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故选B。‎ ‎【6题详解】‎ - 28 -‎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探究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根据材料一“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可以得出国家层面需要:出台政策,狠抓高校教育管理,整顿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材料一“就在毕业前再给学生一次考试机会”可以得出,清考制度主要是高校为了解决毕业生毕不了业的问题而衍生了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给了很多大学生不努力的制度机会,所以从学校层面来说,需要取消清考制度,严把学生毕业关;根据材料二学生逃课问题,需要学校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出台制度严惩逃课行为,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自律,杜绝功利性学习;根据材料四“不管在名牌高校,还是普通高校,成绩‘放水’和要求‘放水’的问题都普遍存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考完试去和老师要分数,老师不认真讲课,考试打分时‘放水’”可以得出,高校需要严格教师管理,淘汰“水课”,杜绝成绩“放水”行为;结合材料二的逃课问题和材料四的放水问题,又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高校教师队伍来说:优化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执教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进行考核,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已经变得迫在眉睫了。解答时根据以上几点,组织答案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⑴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⑵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⑶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⑷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⑸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 28 -‎ ‎⑹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⑺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⑻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⑼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⑽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⑾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8 -‎ A. 清塘荷景是作者的审美对象,全文以荷花的播种、萌动、生长、凋落为脉络,抒写由此生发的感悟与思考。‎ B. 第⑵段“旧的思想意识”是指上文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 C. ⑷⑸两段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描写莲子发芽的过程,除表达对荷花的殷切期盼,也为下文写荷叶铺满荷塘蓄势。‎ D. 作者第⑻段引用旧诗,以昔日未能亲临西湖之“深恨”,衬托今日楼下清塘荷花堪比西湖的快意和自豪。‎ ‎8. 标题是“清塘荷韵”,荷之“韵”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均以荷花为写作对象,但二者的写作意图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从外形看,荷叶繁盛,亭亭玉立;荷花红艳,凌风傲立;荷叶荷花散发清香;池花对影落的静美。从内韵看,荷花生命力顽强、旺盛,深埋四年而不放弃,一旦发芽就由弱转强,快速蔓延扩展;落花静美,淡然洒脱,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凋零后积蓄力量迎接新的春天。 ‎ ‎9. 《荷塘月色》重在营造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通过描绘荷叶、荷香、荷花表现月夜荷塘的静态之美。作者融情于景,将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自然融于荷塘之景中。《清塘荷韵》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作者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渗透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彻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是指上文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分析错误,第二段“旧的思想意识”是指下文的“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而不是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选项分析错误。‎ 故选B。‎ ‎【8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情感态度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或事物的态度,然后进行概括分析。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以清塘荷景为主角和审美对象,始终把荷叶、荷花当作写作的主体,从播种到生命的萌动、生长、凋落,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读者去体验生命的每一次悸动。本题中,3-6段描写荷花的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记叙作者种下莲花后焦急等待荷花,一等就是三年,直到第三年才长出“细弱单薄”莲芽,漫长的时间,莲花却从不放弃,表现莲花的顽强;第8段描写荷花的优雅风姿,“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清塘中的荷花颜色红艳炫目,高出荷叶许多,迎风摇曳多姿,睥睨一切;第9段描写夏月荷塘的清幽意境,“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荷香悠悠,荷塘寂静,荷叶和荷花相对倒映水中,优美淡然,洒脱飘逸。作者描绘荷花的风姿、神韵、意趣,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第10段“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写出作者对荷花在岁月交替中生长繁衍的关注,通过“梦一定能够圆的”和雪莱的诗句表达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坚定信念。初读本文,以时间为序,一目了然,细细品味,你会摸索到潜藏的情感暗流,从作者对荷花播种之后的切切翘盼,到荷叶萌生之后的哲理之思,再到荷花盛开的闲情逸致,及至对冬日残荷的殷殷祝福,通篇流动着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和挚爱,传达着颂赞生命的主题。抓住荷叶、荷花、落瓣三个意象,也就抓住了荷韵:荷花的“傲”、荷叶的“勇”、落瓣的“静”。这就是荷之“韵”。‎ ‎【9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本文写的是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其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老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荷塘月色》,全文主要写一路行来,伫立观望,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全文,重在营造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通过描绘荷叶、荷香、荷花表现月夜荷塘的静态之美。组织答案时,既要有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又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条理清楚地阐明理由。‎ ‎【点睛】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时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这类形象,我们称之为“事物形象(物象)”。高考中的散文鉴赏一般会把物象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曰: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在,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熔,唯冶者之所铸。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粤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亦以为粤有三仁。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由此言之,粤本无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五伯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之与美玉也。”王曰:“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 - 28 -‎ 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皆传于后世。 ‎ ‎(《汉书·董仲舒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B.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C.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D. 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 B. 钧: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由此可推知,下文的“甄”为制作陶器。‎ C. 五伯:即春秋五位霸主。下文“三王”指泄庸、种、蠡三位贤大夫。‎ D. 二千石:汉代以品级定俸禄。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以此代指郡守。‎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董仲舒为人勤奋,精研学问。为治学曾三年不看园圃,研究《春秋》精于公孙弘,去官归家后,仍然专心研学著书。‎ B. 董仲舒讲求礼仪,深受尊重。他非礼勿行,被学士们尊为老师。他辅佐的两位国王,虽然放纵骄傲,却都能尊重他。‎ C. 董仲舒精通儒术,学以致用。他引用孔子观点向武帝论述以上化下的重要性,以孔门为例向易王阐述什么是“仁”。‎ D. 董仲舒弘扬儒术,居功至伟。武帝即位后他首倡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阐发儒家经学的著作在后世流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 - 28 -‎ ‎(2)“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 ‎【答案】10. C 11. C 12. D ‎ ‎13. (1)“君子的德行像风,小人的德行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尧、舜实行德政,人民就仁德长寿;桀纣肆行暴虐,人民就粗鄙短寿。‎ ‎(2)“我听说攻伐别国家不问有仁德的人,国君想攻打齐国为什么问我呢!”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尚且感到羞愧,何况是设谋诈降来攻打吴国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的意思是以在孔子的门徒里,即使是尚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句中的“五尺之童”指的是尚未成年的儿童,之间不能停顿,这样就排除A项。该句中的“仲尼之门”指的是在孔子的门徒里,在句中作状语。且“羞称”作谓语,“五伯”作宾语,所以应在“五伯”之后停顿。可以在其后停顿,排除B、D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三王’指泄庸、种、蠡三位贤大夫”错,“三王”则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 28 -‎ D项,“武帝即位后他首倡儒学”错,原文,“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根据原文可知,首倡儒学的不是董仲舒,而是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纷,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董仲舒。‎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德风”,德行像风;“德草”,德行像草;“偃”,倒;“鄙夭”,粗鄙短寿。第二句关键点:“何为”,为什么;“言至于我”,问我;“徒”,只;“问”,被询问;“况……乎”,何况……呢。‎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 28 -‎ 董仲舒,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他的进退仪容举止,不符合礼仪的不做,学士们都尊他为老师。汉武帝继承帝位以后,下令荐举贤良文学先后一百多位,董仲舒作为贤良回答皇帝的策问。他说:我听说,命就是天的命令,性就是生来的本质。有的人夭折,有的人长寿,有的人仁德,有的人粗鄙,好比造瓦铸金,不可能都是纯粹美好的,由于社会治、乱的影响,所以人的寿命、品行是不一致的。孔子说:“君子的德行像风,小人的德行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所以尧、舜实行德政,人民就仁德长寿;桀纣肆行暴虐,人民就粗鄙短寿。在上的人君教化在下的人民,下面的人民服从在上的人君,好像泥土放在模型裹,听凭陶匠的加工;也好像金属放在容器裹,听凭冶匠的铸造。对策结束后,汉武帝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辅助易王。易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乎素很骄横,喜欢勇武。董仲舒用礼义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过了一段时间,易王问董仲舒说:“越王勾践和大夫泄庸、文种、范蠡密谋攻打吴国,后来终于减了吴国。孔子说殷纣王有三位仁人,我认为越王勾践也有三位仁人。春秋时的齐桓公有疑难的事让管仲解答,我有疑问请您解说。”董仲舒回答说:“臣愚昧不能解答您提出的问题。我听说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僖公问鲁国大夫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怎么样?’柳下惠说:‘不行。’他回家后面有忧色,说:‘我听说攻伐别的国家不问有仁德的人,国君想攻打齐国为什么问我呢!’柳下惠只不过被询问罢了,尚且感到羞愧,何况是设谋诈降来攻打吴国呢?由此说来,越国根本没有一位仁人。仁人,端正他的义却不谋取私利,阐明他的道却不计较自己的功劳,所以在孔子的门徒里,即使是尚未成年的儿童也羞于谈论五霸,因为五霸推崇欺诈武力不注重仁义。越王君臣不过是实行不正当的诈术罢了,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门徒谈论。五霸比其他诸侯贤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块和美玉相比一样啊。”易王说:“讲得好。”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当时汉朝正用兵周边少数民族,公孙弘研究《公羊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权,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奉承谄媚,公孙弘嫉恨董仲舒。胶西王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为人特别放纵,凶残蛮横,多次谋杀朝廷派去的二千石官。公孙弘就跟汉武帝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任胶西王相。”胶西王刘端听说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师,待他很尊重。董仲舒共计做过江都、胶西两国的相,都是辅佐骄横的诸侯王,他以身作则为下属做表率,多次上疏直言规谏,制定教令颁行国中,他所在的江都、胶西两国国都均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归家后,他根本不管家庭产业,只是埋头诵读,专心著书。从汉武帝初即位,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纷先后做丞相,开始推崇儒学,到董仲舒对策,推尊宣扬孔子,抑黜百家。设立管理学校的官吏,州郡举荐茂材孝廉,都是从董仲舒开始的。董仲舒的著作,都是阐明儒家经学意旨的,加上奏疏教令,总共一百二十三篇,都流传到了后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发宜兴 曾几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②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几,南宋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阳羡即宜兴,玉溪曾为作者侨居之地,故代指其故乡。③善权,指善卷洞,与张公洞同为宜兴境内的两个古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8 -‎ A. 首联扣诗题“发宜兴”,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又”字意蕴颇丰 B. 颔联出句承上,言客居宜兴时日之短;对句启下,说自己虽归故山,而囊空如洗。‎ C. 颈联由实入虚,设想回乡后之状,语言精炼工整自然,“听风听雨”则为双关语。‎ D. 全诗以记行为主,以抒怀为辅,围绕行踪构思,抒写“发宜兴”引起的身世之感。‎ ‎15. 诗歌尾联言“布袜青鞋梦”,你认为“梦”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1)“梦”中有眷恋之情和隐居愿望。诗人以布袜青鞋为“梦”,表达了隐居山林的梦想,而“不到张公即善权”既表露对宜兴山水的眷恋,也表明诗人隐逸山野、纵情山水的愿望。(2)“梦”中还有无奈和怅惘之情。前两联写时局动荡,诗人垂暮之年饱受羁旅飘泊之苦,故而内心渴望和平安定。第三联既写对归隐之地清绝山水的神往,也透露出诗人为官一生对赋闲生活的怅惘与无奈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本题,D项,“以记行为主,以抒怀为辅,围绕行踪构思”错。这首诗题为“发宜兴”,但除首、尾两联照应题目外,中间两联却是想象归家后的情景。“纪行”并非主体,“述怀”才是中心。全诗正是围绕着“述怀”进行整体构思的。‎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 28 -‎ 首联,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以垂暮之年而又携家奔波道途,生活之不安定与老境之可仿不难想见。‎ 颔联,说自己客居宜兴时日短,生活不安定,自己虽归故山,而囊空如洗,可见生活清贫、做官清廉。前两联写时局动荡,诗人垂暮之年饱受羁旅飘泊之苦,故而内心渴望和平安定。‎ 颈联,设想回到故居后的情景。回去后,闲居无事,但以观山赏水为务,遇到山水佳胜之处,恐不免因此废寝忘食。这里流露了对归隐之地清绝山水的神往,也透露出对赋闲生活的怅惘之情。表面上看,作者颇为闲适,实际上是故作排遣。下句的风雨,代指时势。这一联语调轻松,意态闲逸,骨子里却隐含一缕无可奈何之情。‎ 尾联,作者以布袜青鞋为“梦”,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内心意趣。“不到张公即善权”一句既是实写宜兴之景,表露了对宜兴山水的眷恋情绪;也是虚写,借指他处之景,暗接此联出句之意,表明以后要隐逸山野,纵情山水的愿望。‎ 综上分析,本题从眷恋、无奈、怅惘之情以及隐居的愿望这两方方面回答即可。‎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游褒禅山,同行者懈怠欲出。虽然此时“______,_____”,也不得不放弃登山。事后他深为自己“有志与力”却“随以怠”而后悔。‎ ‎(2)《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面对皎洁江月所抒发的思古之悠情。后世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与这两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3)贾谊《过秦论》通篇采用对比论证,在对陈涉和九国的对比中,体现二者军力差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子路颇有抱负,他认为自己有能力用三年时间治理好千乘之国。孔子却嘲笑了子路,认为 “______,______”。‎ - 28 -‎ ‎(5)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____”句,连用七组叠词,营造了徘徊低迷、婉转凄楚的艺术效果。‎ ‎(6)杜甫《蜀相》中 “______,_____”句,表现了诸葛亮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写出了作者敬仰他的缘由。‎ ‎【答案】 (1). 余之力尚足以入 (2). 火尚足以明也 (3). 江畔何人初见月 (4). 江月何年初照人 (5). 谪戍之众 (6).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7). 为国以礼 (8). 其言不让 (9). 寻寻觅觅 (10). 冷冷清清 (11). 凄凄惨惨戚戚 (12). 三顾频烦天下计 (13). 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谪戍、戚、频烦。‎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甲】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 ,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 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乙】‎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 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源于此的吧。【丙】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不是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更是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 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丁】‎ ‎17. 将下面这句话放回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28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思恍惚 忍俊不禁 细致 气质 B. 神魂颠倒 自得其乐 细小 气质 C. 神魂颠倒 忍俊不禁 细致 气度 D. 神思恍惚 自得其乐 细小 气度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因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而是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B. 不是因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C. 不只因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 D. 不只能做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更富于包容,较之别处能接纳后进。‎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 本题,所给的句子是“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前一小句是说“大”,后一小句是说“偏于‘内在’”,那么这句话所在的位置就应该前承接“大”的意思,后连接“偏于‘内在’”的句子。语段的首句是“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可知,下一句承上,应该说“大”的内容,同时,下句“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的意思是说这种情景与北京的情景相似,表明北京的“大”对人的影响,强调的是北京的内在气势大。所以,所给的句子应该排在A处最合适。‎ 故选A。‎ ‎【18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本题,神思恍惚: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结合语境“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让人精神不集中,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样的情形在北京街头,故选用“神思恍惚”。‎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出来。自得其乐:意思是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语境说的是老人有自己提着鸟笼修然走过的乐趣,故选用“自得其乐”。‎ 细致:指办事精细周密或事物细密精致。细小:很小,细微。结合语境说的“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此处说的是就不在细小处计较,故选用“细小”。‎ 气质: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如容易兴奋、活泼好动、沉默安静等。气度:气魄和度量。语境说的是“北大的‘大’主要指其学术的内在的气魄宏大,故选用“气度”。‎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原句错误有二:一是关联词语用错。该处的句子是解释北京的“大”的原因的,且表示原因的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应把“不是……,更是……”改为“不只因……,更因……”;二是语序不当。“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应改为“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 A项,关联词语用错。把“不是……,而是……”改为“不只……,更……”;语序不当。“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应改为“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 B项,关联词语用错。把“不是……”改为“不只……”。‎ D项,该处的句子是解释北京的“大”的原因的,且表示原因的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该选项的句子缺少“因”字,把“不只……,更……”改为“不只因……,更因……”;“气象阔大而人才荟萃”应改为“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 故选C。‎ ‎【点睛】‎ - 28 -‎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根据下列图表及上下文内容,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公布。《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带动了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与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因制作手段多样,制作门槛、制作技术、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而带动了新一代的人人参与的热潮。从内容看,________________;而从作者、作品受欢迎的程度看,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行业的火爆和内容的质量并没有成正比。优质的内容是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是获取关注、吸引“粉丝”的必要条件。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接受者欣赏水平的提高,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活和才艺类短视频的火爆程度远高于科普类 (2). 科普类短视频却遥遥领先于生活和才艺类视频 (3). 优质的视频内容会越来越受欢迎 (4). 格调低下的视频将失去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 ‎【解析】‎ ‎【详解】‎ - 28 -‎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可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及文字信息归类梳理,按照题干要求组织答案。本题由图表和文字组成,图表分别是“六大类短视频作者数量分布”和“六大类短视频传播数据对比”。从第一幅图来看,生活和才艺类短视频的作者较多,可见制作的生活和才艺类短视频较多;而科普类短视频只占极少部分。从第二幅图来看,与第一幅相比,科普类短视频虽作者少,作品少,但粉丝数量及播放量却在几大类短视频中占据明显优势,生活和才艺类短视频反倒是失去了优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呢,从下面的文字中可看到这样一句话:优质的内容是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是获取关注、吸引“粉丝”的必要条件。因此就不难判断科普类短视频是在优质上取胜的。因此在横线处补写句子时要把以上分析的信息都考虑进去之后,就可以得到恰当的答案,如第一处横线和第二处之间的这句“而从作者、作品受欢迎的程度看”中的“而”字很明显表转折,这就说明第一处和第二处的情况是相反的,根据前面分析可分别填入“生活和才艺类短视频的火爆程度远高于科普类”“科普类短视频却遥遥领先于生活和才艺类视频”两句。又根据“优质的内容是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和“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接受者欣赏水平的提高”,可推断出第三处应填“优质的视频内容会越来越受欢迎”。后面的“而”仍有转折意,与“优质”相对的是“劣质”,与“受欢迎”相对的是“被淘汰”,因此最后一句可写成“格调低下的视频将失去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广州汉溪长隆地铁站安检时被要求卸妆。对此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称,视频中乘客妆容较为惊悚,脸上带有“血迹”,要求卸妆是为避免引起其他乘客恐慌。该网友解释称这是长隆旅游区在搞万圣节的活动,画惊悚妆出门是为参加活动,大家应该理解。‎ 对这一解释,质疑与理解者兼而有之。请任选一立场,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达得体,70字以内。‎ ‎【答案】质疑者:庆祝万圣节,你是快乐了,吓到其他乘客怎么办?中国也有清明节、中元节,怎么不见你化妆庆祝?对不起,你的妆容有崇洋之嫌,我们无法理解。‎ 理解者:对参加活动而化的妆容不必做过度反应,文化多元的时代,我们应该对个性化的表达持包容态度。当然,为了避免恐慌,有必要对妆容做适当遮挡。‎ ‎【解析】‎ ‎【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根据问题发表看法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应仔细阅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观点,再写出之所以如此认为的理由。此类问题一般不具有唯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对于画惊悚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问题,可以从反对的立场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这样惊悚的造型可能会吓到其他乘客,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的影响更大,而地铁车站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果造成乘客恐慌,还有可能引发踩踏等事故。还有就是过洋节日有崇洋媚外之嫌,而且与中国的传统习惯是相背离的。考生也可以从理解者的角度来发表观点,比如,过什么样的节日是个人自由,在现代各国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情况下,文化的互相传播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过度解读。妆然对于惊悚妆容,可以做适当遮挡,或到活动现场再增加“血迹”等内容,以免惊吓其他乘客。不能因为自己图方便或追求自由而影响了其他人。‎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周梅森的小说《人民的名义》,在同名电视剧热播之前已经取得了7万册的销售业绩。电视剧播出之后,以每日销售10万册的速度,在10天之内销量突破百万,累计发行140万册,成为2017年的现象级图书。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0日晚,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消息一经公布,即刻点燃读者热情,揭晓后仅20分钟,诺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京东销量就达到前一周销量的600倍。‎ ‎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感悟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酒香也怕巷子深 没有打开霓彩羽屏,就没有人会认识到孔雀的美丽。没有切去表面的顽石,就没有人会赏识美玉的雅韵。没有洗去沾染的泥沙,就没有人会赞叹珍珠的夺目。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再香再醇的酒,如果没有及时展示出自己的香美,也只会随风而逝,化为烟雾。再经典的著作,如果没有宣传也只能默默的躲在角落里。故而酒香也怕巷子深。‎ 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你永远等在黑暗中,等待别人来发现你。那不仅会浪费你自己的人生,甚至还会永远被埋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孔明的才华与运气,也更不是所有伯乐都像刘备一样珍惜爱护人才。况且人生苦短,不能等着机会来敲门,守株待兔;而要主动去展示自己,主动去找寻机会。‎ ‎《人民的名义》因为电视剧热播而迅速走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在京东销量猛增600倍。这些现象的背后无不预示着一样同样的道理,好的宣传也是成功的一个捷径。‎ 曾经有过这样一项实验,老师观察到有的学生在选择座位时,总愿坐第一排,而有的人总选最后一排,有的人则无所谓选哪一排。二十年后,总坐第一排的人成就明显强于其他人。其中的奥妙在于,爱坐第一排的人,都是喜欢展示自己的人。故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总能把握住每一个机会,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千里马,不应等待伯乐的赏识,而应勇于表现自己,吸引伯乐的眼球。‎ 个人发展如此,品牌发展亦如此。‎ - 28 -‎ 同样是保健品的脑白金,雪源康,富硒康。为什么脑白金总是销量领先呢?因为“今年过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语传遍了华夏大地,大江南北。‎ 正是因为“脑白金”能不断宣传自己,不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故而永远能够畅销无阻。这就是虽然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只要能有良好的包装宣传,纵使巷子深,酒香也会弥漫人间,醉人之心。‎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日益残酷的现实。我们要想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就要相信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酒香也怕巷子深,你说是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 - 28 -‎ 材料介绍的是一种“现象级”图书现象,所谓“现象级”是指卓越的,一般是形容超级优秀的人或事件。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一书因为电视剧的热播使得销量一下子增加了上百倍,因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京东销量就达到前一周销量的600倍。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通过这两个图书的大卖,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同一个现象,那就是优秀的作品总会被人们发掘,是金子也总会发光;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刻的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些书之前销量惨淡呢?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宣传工作;二是消费者心理。在现代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快餐文化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人们很难有闲暇的时间坐下来平心静气的阅读。空虚也就趁虚而入,而这个时候,如果有正确的指导和建议,难么人们是很容易接受。人们购买《人民的名字》原著的主要原因是电视剧拍摄的好,给原著做了宣传,同时,也说明作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而《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的作者更是得了诺贝尔文学经,更说明了其作品的价值,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好的作品也是需要好的宣传。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象级”图书的背后,既有自身的质量和价值,也有宣传的功劳,从以上两点立意,即可把握本篇作文。‎ ‎【立意】酒香也怕巷子深;‎ 读书切不可追逐名利;‎ 做学问要静下心;‎ 真金不怕火炼;‎ 是金子总会发光;‎ 做一个寻找伯乐的千里马;‎ ‎【结构】根据本篇文章的素材,写记叙文和议论文都可以,写记叙文要重点把握好六要素和记叙文的抒情性,且不可拖沓。如果写议论文的话,需要提炼好论点、论据、论证思路。议论文不能空发议论,就本题来说,我们要找准立意的点是中科院的做法,还是人们的评论,不管从哪个角度展开议论,都要言之成理,要符合议论文的文体要求。本篇文章题目为“酒香也怕巷子深”,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文章的立意侧重在宣传的作用上,开篇采用排比句,既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也增加了文章的文采。中间部分引用材料内容和事实论据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增加说服力,最后以反问句结尾,既点了题,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素材】1.李子柒,一个聪明能干的90后四川女孩,桃花开了就酿桃花酒,枇杷熟了就做枇杷酥,还能做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还会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从后院挖个芋头,水里捞条鱼,就是一顿美食。她用朴素典雅的东方生活元素展现出诗意田园的生活画卷,在YouTube拥有来自美国,俄罗斯,菲律宾,巴西等各国粉丝近800万。李子柒的走红,离不开网络的传播。即使看不懂中文,他们依然不吝于在评论里表达对李子柒的喜爱。有人说:“这是了不起的中国文化输出典范”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2. 带货,2017年网络热词,特指明星、网红、社会名人或公众人物对某一商品有意无意助销,甚而引发大面积流行、热销。‎ ‎4月1日晚八点,罗永浩的直播带货首秀来了。而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老罗首秀的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交易额超1.1亿。不过这当中平台的流量倾斜,估计占比也不会少。‎ ‎2020年4月8日,新冠疫情缓解,复工复产后,湖北联手抖音:13市长直播带货 百亿流量助力重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 “直播经济”的成熟化 - 28 -‎ 有人说,漂亮数据的背后,更多是网红主播与头部平台有组织有计划地合力催鼓,与其说是一场成功的直播卖货,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这话倒不假,但放在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以及互联网发展趋势下观察,实质恐非如此。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再加上疫情期间,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爆发,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身直播谋生存,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张、盘子持续扩大,呈现万物皆可播、人人当主播的景象。“直播经济”的火热,可谓顺势而成。‎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