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必备化学专题复习习题课件第二部分第1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 教学资中小学精品教学资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 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源中 精品教学资源 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 中小 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 精品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 精品 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 资源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 资源 中 教学资源 中 精 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品 教 资 源小学精品教 资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中小学精品教 资 中 小 学 精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 教中小学精品教学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资源 精品教学资源 第二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课程标准 1.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 的本质。 2.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 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 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 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 点。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1. 物质的变化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微观 分子、原子、离子之间 的间距改变,物质的形 状、大小改变,分子本 身不变,原子或离子的 结合方式不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本 身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由 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原 子、离子的结合方式改变 本质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续表 举例 熔化、汽化、升华、液 化、凝固、凝华、形状 改变等 燃烧、金属生锈、食物腐败、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 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________通过化学 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__________中才能 够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 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硬度、熔点、沸点、溶解 性、挥发性、导电性、导 热性、吸附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 酸性、碱性、稳定性、毒 性等 本质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 不需要 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 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 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 的作用叫________作用。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催化 【重难点归纳】 (1)正确理解“催化剂”: ①要紧扣“一变二不变”。“变”指的是改变其他物 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变快,也能变慢,不能片面 理解成加快;“二不变”是指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②催化剂离不开特定的化学反应,离开化学反应讨论 催化剂是没有意义的。 ③对于同一反应,催化剂不是唯一的;对于不同反应, 有不同的催化剂。 ④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⑤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 的接触面积、温度和催化剂等。如:铁丝在纯氧中能 够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就是因为氧气的浓度 不同。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很难进行,而粉末状 的石灰石却可以与稀硫酸很好地进行反应,就是因为 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考点精炼 考点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5年5考:年第1题,2018 年第2题,2017年第1题,2016年第1题,2015年第1题) 1.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 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 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 不同的物质 D 2. (辽阳)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葡萄榨汁 B. 高粱酿 酒 C. 牛奶变酸 D. 面包发 霉 3.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 学变化的是 ( ) A. 木已成舟、水力发电 B.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C. 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D. 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A B 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 特点。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 图2-1-1,请回答: 变化Ⅰ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 变化Ⅱ表示的宏观事实是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考点点拨 1.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 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 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的灯丝因通电 发光发热变红;汽水中溶解的气体受热以小气泡的形 式放出等都不是化学变化。 2. 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车子的轮胎爆炸,蒸 气锅炉爆炸都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 属于化学变化。关键是看爆炸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5.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 关的是 ( ) 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用酒精给发热病人降温 C. 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5年4考:年第8题,2018 年第23题,2016年第24题,2015年第18题) 6.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 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由于它具有可燃性 B. 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抗腐 蚀性好 C. 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常温下氮 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 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铜丝做导线 B.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焦炭用于炼铁 D. 石墨制铅笔芯 C 8. 阅读下列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情况下,钾具有银白色光泽,质地十分 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钾的熔点很低,只有63 ℃, 也就是说,只要温度升高到63 ℃,金属钾就变成水 银般的液体了。钾的密度很小,它比水还轻。钾的 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与水反应剧烈,当把一块钾放 入水中时,你就会看到它不断地浮起落下,周身还 冒出火焰。一会儿再看,水中的钾就消失了。原来, 它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钾与酸的水溶液 反应更加剧烈,几乎能达到爆炸的程度。 (1)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 可) 银白色光泽 质地柔软 熔点低 密度小 能和水反应 考点点拨 本考点需要注意先区分变化和性质,若有“能、易、 会、可、是”等字眼则在描述性质,若无则很大可能 在描述变化,然后再根据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来区分是 物理范围的还是化学范围的变化和性质,最后还要注 意关于用途的描述既不是在描述性质也不是在描述变 化,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准确等。 9.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 有色物质降解为水和CO2。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 污水处理中可作 ( ) A. 吸附剂 B. 絮凝剂 C. 消毒剂 D. 催化剂 D 考点3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5年3考,2018年第11、 17题,2017年第14题,2015年第9题) 1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 C.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 变 D 11.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 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下图所示,其中合理的是 ( ) C 考点点拨 一定要抓住催化剂“一变二不变”的特点:“一变” 指能改变反应速率,注意不一定是加快,也可能是减 慢。如食品防腐剂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减慢反应速率的 催化剂。“二不变”指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注意必须同时具备这二不变, 而且只关注反应前后,反应过程中是否改变不需考虑。 重难点突破 突破点 区分变化、性质与用途 典例精练 【例】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 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 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 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物理性质; __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__是化学变化; ________是现象;________是用途。 ① ② ③ ④ ⑥ 阅读下列短文,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 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 等多种化合物;④酒精易燃烧;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 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 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且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 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变式训练 ①②③ ④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 (5)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 ⑥ ⑦ ⑤ 思路点拨 判断某一叙述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要善于抓住叙述 中的关键性字词,加以分析。叙述中有 “能”“会”“可以”“具有”“易”“难”等用语时, 往往描述的是物质的某种性质。叙述中有“已经”“了” 等过去时用语或“在”等现在时用语,则往往描述物质 的某种变化。在叙述物质的用途时往往有“作”“用” 等表达。解答题目时首先要判断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 如果描述的是性质,再假设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的变 化是化学变化,则描述的是化学性质;如果发生的是物 理变化或没有发生变化,则描述的是物理性质。 广东中考 1. (广东)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蜡烛燃烧 B. 酒精挥 发 C. 食物腐败 D. 塑料降 解 2. (广东)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D.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D 3. (广州)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干冰变成CO2气体 B. 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 海水晒盐 D. 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B 4. (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 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 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 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C 5. (深圳)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C 6. (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 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A 7. (2018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B. 石油是有机物,也是纯净物 C. 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 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 8. (2017广东)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死灰复燃 B. 杯弓蛇影 C. 冰消雪融 D. 铁杵磨针 C A 9. (2016广东)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 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酿制甜酒 B. 煤炭燃烧 C. 瓷器破碎 D. 钢铁生锈 10. (2015广东)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 的是 ( ) A. 水力发电 B. 煤燃烧发 电 C. 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 汽油燃烧驱动汽 车 C 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