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相关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相关资料

1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 WTO》 一、构思精巧,举重若轻(李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各媒体纷纷调动精兵强将,借助各自的 媒介优势大显身手。在这场新闻大战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组系列报道《风雨入世路》 以其鲜明的广播特点和强烈的感染力,卓尔不群,令人瞩目。 构思精巧,举重若轻,是这组系列报道的最大特点。《风雨入世路》一改常规的重大题 材的报道方式,以加入世贸组织这一重大事件为主线,以参与中国入世谈判进程的各个主要 人物为经纬,编织出一个个感性、生动的故事。而突破口就选在中国在多哈正式加入世贸组 织的一瞬间,这使此组报道在具有足够的深度与宽度的同时兼备了新闻时效。 重大题材的报道应当特别讲究可听性,才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听众接受传播者刻意传达的 内容。《风雨入世路》举重若轻,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把厚重内涵融化在生动的、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隐藏在鲜活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后面,使这组重大报道精 彩动人,好听、爱听、想听,听了以后还让人琢磨,令人回味。 更值得一提的是,前方新闻现场时政记者温文尔雅、柔和细腻、准确生动的现场报道, 是这组系列节目的独特之处,凸显了“举重若轻”的创作功力。此外,前方记者的温柔细腻 与男性故事主角的沉稳厚重,不仅在内容报道上相辅相成,也在听觉上产生刚柔相济的美感, 有力地强化了这组重大报道的感染力,提升了内容传播的有效性。 (选自江欧利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新闻佳作赏析》) 三、广播通讯 广播通讯是广播新闻中运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体裁,融新闻性、倾向性和形象性于一体, 是通讯体裁移植于广播的产物。由于新闻广播应用有声语言和音响来叙事、状物、描绘人物, 借以传播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它除了诉诸听觉外,没有其他传输渠道。因此,广播通讯具 有不同于报刊通讯的独特表现。 1.广播通讯具有新闻性,不仅像其他通讯一样注重题材本身的新闻价值,充分利用和 突出最新的资料,尤其注意挖掘富于时效感、现场感和对象感的材料。 2.广播通讯具有倾向性,除了调动抒情、议论等表现主观意向的手段外,还体现在把 文字转化为声音的听觉效果中。它在驾驭语言文字时,不仅讲究语义准确、词性(贬义、褒 义)鲜明,而且力求通过语词的选择、句子的组织,在音量、声调、节奏等方面为播音再创 作准备条件。 3.广播通讯的形象性既通过语言描述,也通过有声语言和实况音响再现出来。只要对 供听和供读的通讯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语言描述的再现是间接的,需要经过读者头脑的再 加工,才能形成形象的感受;而声音尤其是实况音响的再现是直接的,可以使听众及时产生 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声音包括有声语言和实况音响的直接再现能力,赋予广播通讯 形象的表现优势。广播通讯可以按照两重标准进行分类,一种是按照是否应用音响分为录音 通讯和口播通讯;按照内容性质则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研究性通讯等。 这两重分类有利于在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广播通讯这种广播新闻体 裁。 录音通讯是与口播通讯相对应的广播通讯形式,它除了运用叙述、描写等语言手段外, 还把音响作为表现新闻事实、表达思想情感不可或缺的重要符号。作为口播通讯的对应形式, 它有自己鲜明的表现特点和优势:利用音响自身的表现力,增强通讯的现场感和形象性;发 挥记者的主体作用,增加报道的直接性和亲切感;以记者对事物的态度影响听众,增强通讯 的交流感。 2 口播通讯是单纯运用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通讯形式,它虽然以文字稿为基础,但不是文 字通讯的简单搬用,而是文字通讯在广播传播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按照有声语言表情达意 的要求,将记者的所见所闻写成可以口说耳听的文字。口播通讯与录音通讯并非是对立形式, 只要注意发挥有声语言的特点,口播通讯一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播出效果,有其存在的价值与 独特魅力。 (选自《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相关链接 一、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1.反映时代 时代造就英雄,造就先进,造就模范。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凝聚着时代精神。不同时代 有着不同时代的英雄模范,不同时代的英雄模范身上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精神。所谓反映时代, 就是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风貌,反映时代精神。 什么是时代精神呢?时代精神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所显示的人们的整体意志、整体 愿望、整体呼声、整体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例如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所显示 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就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通讯作品所展示的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只有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时,才是深刻的、动人 的。 要反映时代,就必须把所写人物放在时代的宏观背景下观察、认识、表现。唯其如此, 才能够准确地把握主人公先进思想的本质,才能够正确地估量主人公先进事迹的社会价值; 唯其如此,先进人物的精神,才能在世人的心中撞出火花、引起共鸣,才能收到感染人、教 育人的作用。 2.展示精神 时代精神是通过主人公的精神风貌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写作时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挖 掘事实所蕴含的精神,挖掘人物行动的思想依据,既见其“形”更见其“神”。因为人物通 讯的教育作用,并不在于主人公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为什么这样做。比如,有人养狗为了消 遣,有人养狗为了防盗,有人养狗为了吃狗肉,而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养狗,则为的是狗吠 声叫醒自己,以便及时为深夜求医的病人看病。只有发掘出人物行动的思想依据,昭示人物 精神深处的闪光点,才能反映时代,照亮人心。 3.表现个性 个性,是人物的心理与精神特质。个性,表现在人物的言谈、举止、气质等方面。人物 的内在精神,正是通过其个性化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抓不住人物的个性,就会千人一 面、万人一腔。抓住了个性化的言语、动作,就会形象凸显,使人物活起来。 个性,是人物形象的生命所在。 请看《黑龙江日报》系列报道《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中的几段: 王启民办公桌上两块特别的“石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们是十多年前从千米地下取 出的岩芯。王启民拿起一块岩芯,指点着上面隐约可见的斑点油色对我们说:“研究它们就 花费了我们七年时间。” 我们知道,这就是著名的表外储层开发研究。这种表外储层不仅极薄而且油量极少,因 而根本无法列入国家矿藏表。过去,开采它们是难以想象的事。而王启民和同伴们采用新技 术“敲骨吸髓”,终于把它们弄了出来。 当年,这两块在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岩芯,曾无数次地被王启民拿在手里。夜深人静的时 候,他与它们对视,仿佛与遥远的远古地质对话。这时,他才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汩汩流动, 3 那黑色的石油仿佛就是自己蓬勃的血脉。 ………… 有一次,他在夜晚从作业队赶往住地,一个人独自穿行在荒原中。中途,被一块土坷垃 绊倒。他双膝跪在地上,严重的风湿病使他久久不能站起来。面对着茫茫的荒原和满天的星 星,他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 决不能就这样倒下去。”他终于顽强地站起来。 到了1969年,王启民的风湿病已活动到眼睛上,引起眼睛虹膜炎,双眼红肿,每次发作 头痛眼也痛,医生催他赶紧治疗,还要好好休息,否则有失明的危险。在领导的再三强迫下, 他才离开“火线”,到外地医院疗养了三个月。他的妻子说:“若没那次治疗,也许他早就 瘫了。” 一直深爱着他的妻子陈宝玲,看到他的风湿病一直未好,就利用一次出差的机会为他联 系了调往北京规划院工作,商调函来了,他大发其火:“要去你一个人去,我的事业在大庆。” 妻子也不示弱:“我一个人去算怎么回事,你不去,就离婚。”情急之下,她写了一份离婚 申请书,让他签字,他大笔一挥就签了字,妻子只好妥协。 有一个大油田,想请他去当总地质师。他却说:“我不是当官的料,与其当不了一个好 官,还不如实实在在为大庆油田解决一两个问题。我没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能把想做的事 情做好、做完。” 从这几段文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有着老“铁人王进喜”一样 的为国家忘我奉献的精神,也有着他作为一个石油地质科学工作者不同于王进喜的奉献方式 与个性。 (选自康文久主编《实用新闻写作》) 二、事件通讯的写作 (一)剪裁精当 所谓剪裁精当,是说要围绕主题,精选一个或数个能反映事件本质而又生动形象的骨干 性材料,要精心筛选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材料。对于这些骨干性的、典型的材料,要 取够,从事件的情节到细节,从人物的概况到语言行动,力求丰满、充实。而对那些过程性 材料,则宜略用。 (二)叙事清晰 事件通讯的基本内容是事,所以,叙事清晰是事件通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顺叙 还是倒叙、插叙,无论是一个主题一件事,还是一个主题几件事,都要说得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 (三)显示意义 事件通讯的新闻价值,在于事件内蕴的意义。所以,不能就事论事,要把事件放在时代 的天幕上观察、评判,从而发掘事件所蕴含的先进思想、闪光精神或者警训意义。 (四)抓住矛盾 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矛盾,有冲突──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人与客观世界矛盾面前,还会产生人物内心矛盾。事件通讯,要紧紧抓住矛盾冲突的形成、 解决这一基本线索展开。要写矛盾冲突的高潮,也就是写矛盾冲突的关键时刻、节骨眼,写 细、写够,写出主体形象。写出矛盾冲突的高潮,结构也就有了起伏。在矛盾冲突的节骨眼 上,事件的内蕴、人物的心态往往会分明地显示出来,通讯作品也就有声有色了。 (五)描绘场面 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和了结的。事件总是存在于一定的 时空场中,因此,事件的发生、发展也就表现出一定的场面。事件通讯,要描绘关键的、典 4 型的场面,显示事件的形态、性质、色彩、声貌等特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六)勾勒人物 人是事件的主宰。事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先进思想,是通过事件中人的活动、人的言 行表现出来的。没有人,就没有事件的新闻价值。 在一起大的事件中,涉及到的人物可能很多,不可能人人都写到。要写那些在事件发展 进程中,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起关键性作用的人物。写他们的行动,写他们的言语, 写他们的内心和外貌,但一般都是简笔勾勒,是速写式的,白描式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