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卷语文答案解析正式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浙江卷语文答案解析正式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é) 瓜蔓(màn) 牛皮癣(xuǎn) 为(wèi)虎作伥 B.惬(qiè)意 觊(jì)觎 蒙(měng)蒙亮 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 压轴(zhóu) 一溜(liù)烟 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 箴(zhēn)言 轧(zhá)马路 门揖(yī)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额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6.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4分)‎ ‎(1)陈璋,字□□。说明:□□□□□□□□□□□□□□□□□□□□□□□□□(2分)‎ ‎(2)孙冠群,字□□。说明:□□□□□□□□□□□□□□□□□□□□□□□□□(2分)‎ ‎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 ‎□□□□□□□□□□□□□□□□□□□□□□□□□‎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8.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内在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比内部语言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词的雨点落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10.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5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 ‎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1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 太平州学记 宋 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来源:学科网]‎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儿置之屋壁 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 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 瞻:足,狗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 将有以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 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夫晋,何厌之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木兰花慢 ‎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1) (2)‎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 ”一句的注释。(2分)‎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 ? ?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 ,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 。看试手, 。(辛弃疾《贺新郎》)‎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去年的“门与路”之后,浙江省的作文题就基本围绕着思辨而展开,一模的“千里马”“老黄牛”,二模的“珍惜时间”与“浪费时间”,到五校联考的“谦”与“狂”——我们一直将思辨作为作文学习的重点。这次作文的题目不出意料仍属思辨,并且偏向于最简单的“各自有理但取其一”的立意方式。笔者简要对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做了以下评析。‎ 原题回放: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篇:‎ 一、考察思辨,立意明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出意料还是考察思辨类型的题目,二元思辨似乎已经成为如今话题作文的主流形式。在命题形式上看,如今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规避单一话题角度,越来越喜欢从二元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 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灵活多变的新题型,套用老旧模板已经不再是临场的“万金油”‎ ‎。未来几届考生对于这样的形式一定要重视。想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一定要正视现实,看清趋势:如今的语文考试拼的的实打实的实力。谁要是在偷工减料上枉费心力,高考会还以最惨淡的现实。广大高中的同学要迅速调整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拒绝生搬硬套的模式。‎ 今年的浙江作文题目,体现了浙江卷一贯的求新求变,稳中有变的特点,堪称是花样迭出。今年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并不在思辨,所以立意的角度很明确。“文如其人,或者文不如其人”,只能从这二者中选择其一,要么写“文章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志趣”,要么反其道而行之。和去年的“门与路”,首重思辨是不同的,去年的题目立意可谓千变万化,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故而考生不太容易出现立意的问题。‎ 二、从比拼思路到比拼底蕴 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不在思辨,那么重点在于什么呢?‎ 今年的“文章与人品”和去年的“门与路”相比,如果说去年是比拼思路,那么今年就是比拼底蕴。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考生在立意上不会存在太严重的问题。虽然立意明确,但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素材的要求上,难度倍增,一定要是文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的例子,而且考生要明确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要熟悉作家,更要熟悉作品的风格志趣。一言以蔽之,今年比拼的是底蕴,就是要和老师“秀文化”。‎ 笔者认为,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全国作文题的倾向于防止套作,要求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真情实感(或者说真实水平)。如果在立意上过分限制,考题势必会走向极端(偏、难、怪题盛行)。人为设置的障碍也不利于考生发挥,立意或者说想法灵活多变,无法用一个尺子去衡量,所以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不如考察考生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见多方能识广。既然不能走万里路,至少要看万卷书。这是未来的趋势,从强调传统文化,到语文考试重要性的逐步提高。未来的语文绝对不是“没什么好学的,最后大家分数都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在高中的起点埋下一生的隐患。‎ 三、文体限制 今年的题目要求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并同时要求:“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文体,但是今年的题目并不适合写成散文或者是记叙文,最适合写成议论文。这也是这两年浙江卷的倾向,议论文文体在整体上占优势。当然,浙江卷本着求新求变的思路,未来也可能会在文体上大胆突破。从今年阅读继续考察小说可知,文体倾向性的突破也不是不可能的,极有可能会出现像“忧与爱”这样,特别适合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 四、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千变万化高考作文题,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最根本的莫过于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写作功底的夯实。这两年的作文题目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考生思维品质的要求,不管怎样的立意和理解,都要求考生们有严密清晰的思辨和扎实深厚的功底,浙江卷一直比较重视的文学底蕴和文字的美感,也会在思辨的过程中,成为文章制胜的关键。‎ 操作篇:‎ 一、关于立意 今年浙江卷的立意明确,不在立意上过分为难考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常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题目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文载道,诗言志。诗文应当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忠实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文如其人,从作家的作品中可见其人品、志向、情趣。‎ 或者同意第二个材料中所给出的立意: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並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二、关于素材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个衡量阅读量的题目,那些平时有积累,善阅读,勤思考的学生,较容易写出文情俱佳,内容充实的作文,反之写文章时就会捉襟见肘。‎ 今年的作文题,可供采用的例子非常多,比拼的就是学生的阅读量。首先,如果储备丰富,那么最好避开大家都写的素材。储备不够丰富,那么就要要在思路上下功夫。大家都写的素材,我角度新颖;大家都用的例子,我观点奇崛。‎ 我们讲过的沈从文、史铁生、三毛、张爱玲、摩西奶奶、柴田丰、村上春树、顾城、伊丽莎白毕肖普、木心、余秀华、辛弃疾、纳兰容若等等素材,今年都能完美的写进作文,正面的文如其人的例子:柴田丰作品乐观积极,正像她孩童一般的心境。三毛的作品灵性自由,无牵无挂,不受拘束,正像他的人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向人们昭示了他坦然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追问人生意义的生命历程。反面的例子,比如顾城,比如歌德,比如郭沫若。‎ 笔者这里要稍微强调一下人物素材的美化,美化的方式用很多种,根据今年的题目,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是“秀文化”,也就是,引用作家作品来进行美化。‎ 例如写张爱玲:“文如其人,不论是《倾城之恋》中那一恋倾城的悲歌,还是《半生缘》里那一场水月镜花的痴心,不论是《花凋》、《流言》还是《小团圆》,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人生,她作品如同她的人,精致,市俗,哀伤,苍凉,但是美到极致。她是旧上海的一抹月影,满盛着苍凉的底色,倾诉着人生无尽的波折流转。张爱玲,一个众人眼里的传奇,一道时代转身的苍凉背影,一抹时光拂过的岁月迟暮,一缕昔人独憔悴的美丽芳魂……”‎ 例如写沈从文:‎ ‎“每当想起心中的《边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那是沈从文笔下如水流远的湘西,那是沈从文笔下烟波微茫茶洞小城。那是一个如风般飘渺飞逝的梦。”直接引用边城的段落,既显得有文化感,又显示出考生积累丰富,但是我们都知道,课上我们就记住了这么一个语段。‎ 或者用画面法。顾名思义,画面法就是先展现画面。孩子们可以从画面入手,将读者引入作者的作品当中去,让作品直接说话。其实事例也可以这样展开:‎ 夕阳如血的撒哈拉沙漠,天际是一轮红日,远处是隐隐驼铃,黄沙漫卷的沙海中,一个清瘦的身影,像风中舞动的百合徐徐向我们走来。那是三毛,从她的书页中走来,从《撒哈拉的故事》走来,从《梦里花落知多少》走来,一个诗意灵动的女子,她手捧滚烫的黄沙,成就了那最美的乡愁,一个人万水千山走遍,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找到了人生的道路……‎ 三、关于结构布局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架构问题。关于很多老师强调过的:反复压中心词、首段引材料出论点、注意字迹等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知道孩子们都可以做到,但笔者希望孩子们在结构上处理合理的分段外,可以做到漂亮的首尾呼应,这在判卷老师看来是代表着你思维的一个闭合性,完整性,是极容易加分的。那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第一段可以插入一个艺术化处理,也就是插入一个情景。关系型的题目不容易引入意象,所以我们选用课上讲过的情景法,我给孩子们写过各种情景,只需要把作品和作家引入情景即可,比如星空,星夜,月下,然后在结尾点出即可做到首尾呼应。例如:“朦胧的月色,轻纱漫卷,轻轻的拂过窗前,灯下展纸,那些动人的句子像泉水,像细雨,像眼前的月色,悄然入怀,看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仿佛……”,孩子们在叙述完情景之最好直接阐述主题。然后在结尾再次呼应提及,“月光下,我看到那些作家从书页中走出来,向我微笑,向我倾诉,我我读着他们的作品,就像和他们在月夜谈心……文如其人,真的没错”‎ 因为时间关系,仓促行文,难免错漏,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附: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过的高考[微博]作文题 ‎2014浙江高考作文题:‎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浙江省的作文题为根据一段材料写文章,如下:‎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 ‎。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我的时间 季羡林等文化名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消失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请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201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绿叶对根的情意读后感 绿叶对根的情意 刘欢唱的歌词大意:‎ 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 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2008年高考浙江作文题: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7年高考浙江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5年高考浙江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2004年高考浙江作文题: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3年高考浙江作文题: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2年高考浙江作文题: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杭州新东方高中语文教研组)‎ ‎【审题解意】‎ 网传浙江卷高考作文乃某高校招考古代文学研究生的专业试题,细看材料,确实”学术味“甚浓。从高三学子们的反馈来看,这题目的确有那么点隐晦滞涩,据说已荣登全国最”变态“作文题之一。‎ 首先,我们要搞清一个事实:材料作文只是为考生提供一些立意角度,并非画地为牢束缚大家思维的翅膀。许多考生抱怨材料太专业,也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个题目是在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所谓的知识储备就是指熟知多少”文如其人“和”文不如其人“的古今中外知名人士。‎ 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被材料牵着鼻子走路。高考作文的命题初衷是让绝大部分考生能够有话可说,绝不是为了”求新追奇”为难考生。‎ 这个材料发挥得好,可以立意深远。反之,则很容易流于平庸。‎ 事实上,归结起来,这则材料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1)人品和文品应一致,无论做人还是为文,都应坚守本心,做到”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对自己、对读者、对社会,都该抱着一种”责任“意识。把为文和修身融为一体,”文以载道“,将自己的修行渗入文本,感染读者,影响社会众生。为文如此,做人亦当如此。言行一致,秀外慧中,表里如一!此类素材不胜枚举:从大唐时代的李白杜甫,到北宋的欧阳修苏轼,直至现代的民族脊梁鲁迅,无一不是”文如其人“,人品与文品俱佳。‎ ‎(2)为文和做人是两码事。有些人认为,为文不过雕虫小技,如同吟诗作画,不过是消遣娱乐悦目赏心的道具而已,为文重技巧,品相次之。人品与文品不一致之流,史上不乏其人,譬如董其昌、赵孟頫的画,蔡京、汪精卫的字,郭沫若、周作人的文,等等,亦不胜枚举。这些人因种种原因,人品颇遭后人诟病。但他们的作品,却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无论如何,这些有争议的人物,最终还是输在人品上,顶着臭名垂于后世。然而,随着娱乐至死时代的到来,为文已日渐成为谋生的手段。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为赚钱而取媚三俗的一些网络写手们,这股歪风甚至也刮到文坛,以致诗人们为糊口求生抛弃缪斯女神,转而涂抹一些所谓的“流行小说”亦或”快餐文学“。‎ 然而,时代毕竟在改变,多媒体时代,文以载道似乎早已过时。作家们可以不用揣着良心写作,轻松是轻松了,但文学纯洁的灵魂也就逐渐丧失了。与之一道沦丧的自然还有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当下世风日渐浇漓,矫揉成风、伪饰成性,“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众人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谁来弘扬渐行渐远的真善美,谁来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谁又来肩负“心怀苍生兼济天下”的重任呢?‎ ‎【写作建议】‎ ‎1、《论“人品”和“文品”》:题目中规中矩,重心阐述“人品”和“文品”的关系,但切不可流于表面,需要在文章末处点明“本心坚守,人文一致“的主旨。本文体裁宜采用议论文。‎ ‎2、《把“品”留住!》:这个题目颇具新意,立意点重在一个“品”字。凡事凡物皆有“品相”,“品”即“质”,即内在品质。喝酒需有酒品,打牌还有牌品,为文要有文品;从艺要有艺品;做人要有人品。但有人喝酒喜欢耍疯,有人打牌喜欢耍赖,有人为文喜欢矫饰,有人从艺却无艺德,有人做人形同畜生。这个社会正在逐日丧失“品相”,利欲熏心,诚信沦丧,冷漠自私,为富不仁……一切丑陋现象层出不穷。‎ 文章重点谈如何把“品”留住。最后还是要升华至责任担当和本心坚守。本文体裁宜采用议论式散文。‎ ‎3、《立正的疯子》:采用小说体裁。取“外相”(言行)与“内品”(人品)有时会不一致之意。构思:面对歹徒行凶,道貌岸然的正常人却纷纷避之如瘟疫,反而一个看似疯癫的“傻子”临危出手,阻止了歹徒。‎ 此文旨在讽刺社会上一些言行不一之徒,譬如大唱反腐经的某些高官,很可能就是潜藏的巨贪;一些终日自诩为“天使”之流,或许是吃人的魔鬼;那些整日大谈高尚情操的人,或许背后是个无耻小人。如是等等。人品和言行格调相悖。‎ ‎【附录范文 把“品”留住!‎ 万般皆有“品相”。“品”即“质”,即内在品质。喝酒要有酒品,打牌要有牌品,从艺要有艺品,为文要有文品,自然,做人也要有人品。但有人喝酒喜欢耍疯,有人打牌喜欢耍赖,有人从艺却无艺德,有人为文却擅矫饰,有人做人更是形同畜生。‎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樽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这是收录在《宋词三百首》中的一首《虞美人》,作者舒亶。撇开人不说,单看这首词,可谓“淡雅而不俗”。然而,若论舒亶其人,却实在不敢恭维。据《宋史》载,此君奸佞歹毒,最喜构陷并制造冤狱。让苏轼差点丢命的“乌台诗案”便是此君一手炮制。其人品与文品如此判若云泥,倒也令人“啧啧称叹”。‎ 事实上,文不如其人者,又何止舒亶一人?西晋的潘安,才如江海,但为人却趋炎附势,利欲熏心;明朝的董其昌,丹青了得,但为人却飞扬跋扈,作恶多端;民国的汪精卫,书法惊艳,但为人却数典忘祖,卖国求荣……‎ 抗战时期,举国同仇敌忾,然而梁实秋却带着家人躲到四川北碚,筑一别墅,名曰“雅舍”,生活悠然,胜似闲云野鹤。其间,他应邀为报社专栏写了一系列小品文,内容皆为生活琐事,笔锋从容,幽默风趣,后集结出版,题为《雅舍小品》。30年代的中国,正是风雨飘摇最黑暗的时候,鲁迅在上海继续“以笔为枪”,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国为民,呕心沥血。鲁迅曾骂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骂得很难听,但两人的人品孰高孰下,自不言而喻。‎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养气”,强调的是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功夫,也就是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中国自古有“以气为文,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唯有坚守本心,先道德后文章,做到“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方能创作出真正“格调高雅”的作品!‎ 有“文品”,没人品,则所谓的作品,纵然艺术价值再高,也不过是悦人耳目之玩物罢了。唯有人品文品格调俱佳,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光焰万古长”!‎ 所以,“品”字很重要,无论做何事,得先把“品”留住!‎ 然则在这个流行“美颜自拍”的时代,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矫揉和伪饰,我们活在一张张“面具”包裹的世界里,分不清孰真孰假,孰优孰劣!我们连直视真实自我都没有勇气,谈何坚守本心?谈何身担责任?更谈何做“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坚守本心,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肩负“扬善止恶弘扬正义”的重任。方今华夏共筑中国梦,更是贵在坚守一个“品”字!‎ 那么,就让我们把“品”留住吧!‎ ‎ (本文属于原创作品,作者:精锐童志祥老师)‎ 品 论 昔者,宋玉有云:“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萋萋草叶,萧萧落木,此乃秋之气韵。秋有气,人亦有品,秋之气息,得之于自然,散之于乾坤,而润化万物,人之品性,得之于心,散之于天地,而俯仰六合,无愧于世也。‎ 人有品,文亦有道,文之道,亦得之于心,而播及四海,冲和大化也。‎ 且夫人心与文心,其亦有别乎?‎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每览此文,必临风涕泪,搁笔慎思,王羲之之为此文也,其洋洋洒洒,飘飘忽忽,可谓风流一块,千古兴怀。而彼时正魏晋乱世,宦海沉浮,生死系之,其情可畏,然王逸少于晚年之际,悄然去官,隐避山林,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其为人也,正所谓潇洒一世,笑傲天地乎,其品也,可谓超绝俊逸,风华万世。‎ 以此观之,文之道、人之品,如月下灯花,水中涟漪,其融之恰恰,可见一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每阅诗章,其切切之情,区区之心,如山间之月,云端之霁,又如夜中之烛,窗下之花,丝丝缕缕,动人肺腑也,然观其作者——元微之,史叙其人云:“稹性锋锐,见事风生,中见斥废十年,信道不坚,乃丧所守……”毋需他言,其为人之粗鄙,正如陇上之泥味,飘飘漾漾,充斥人间,而当其舍却莺莺也,本性渐露,薄情寡义,天地人伦之道,莫不迷失殆尽也!‎ 悲哉!文之品,人之道,其必为反乎?‎ 不然,文之品也,虽心之流露,却无时不有艺之形貌,艺也,句法之奇,修辞之精,文采之绚也,艺之本象,虽心之幻影,却如云端之气,游离体外,茫茫乎乎,似此观之,文之品,盖非全然人之道哉?‎ 而人之品也,其如忠孝节义、德行廉耻乎,此诚千秋万古之人所共尊也,然浮华世界,命运无常,人之品,无有不铿然触之于外物者,当其触于外物,身心俱损,命之所悬,不亦危乎?其所谓人人可执之也?‎ 夫文之道与人之品,诚如日月之行,星汉之迹,彼此有别,然尊文道而弃人品乎?‎ 非也,文之道,动撼情愫,流芳万世者也,而人之品,安身立命,光耀乾坤者也,人无文气,犹可快活于世,若无人品,岂可一日苟存于天地之间?‎ 文之道,人之品,若二者不可得兼,舍文而尊人也,若二者兼得,其必曰人之幸乎,文之幸乎,天地之幸乎!‎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为北师大鬼才吴鎏琳老师)‎ ‎【答案】B[来源:学科网]‎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涉及多音字、同音异形字、易错字的读音。‎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答案】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要了解常见的语病类型,并能对句子作语法分析。‎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D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1)示例: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首先参考例句分析的内容,然后根据名与字的意义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答案】‎ ‎(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 8. A[来源:学科网ZXXK]‎ ‎9.D ‎10.(3分)‎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答案】‎ ‎11.(2分)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12.(4分)‎ ‎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 ‎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13.(4分)‎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 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14.(5分)‎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来源:Zxxk.Com]‎ ‎15.(5分)‎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互换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联,从而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赏析类题的解答,首先是要准确判断出所给材料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就是要分析表达效果。做题还要注意,着眼于画线,还要立足于上下文这个具体的语境。另外,还要注意画线句子的性质,这样答题才能不错不漏。‎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答题时,还是先搞清楚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所写的内容,从此出发去考虑二者本身分别有什么好处,然后再综合考虑。‎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考虑好这样几个问题:“捡烂纸的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对这个“捡烂纸的老头”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社会现实意义。回答好这几个问题,答案也就有了。‎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答案】‎ ‎16.B ‎17.C ‎18.B ‎19.(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7分)‎ ‎(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答案】‎ ‎2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解析】‎ ‎21.[来源:Z_xx_k.Com]‎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 ‎【考点定位】理解识记诗句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答案】‎ ‎23.浩然之气 ‎24.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答案】(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3)青泥何盘盘 ‎ ‎ 扪参历井仰胁息(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答案】(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3)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答案】(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3)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补天裂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答案】略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