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复习提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复习提纲

新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和把握规律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1、起源: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思考 ‎2、哲学的本义: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3、产生:哲学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 ‎4、内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二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思维和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1)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2)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观念、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哲学史上的斗争;‎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所以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律 ‎(二)基本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 ‎4.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总之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8、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9、尊重规律和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相结合原理。‎ ‎(1)意识的能动性收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3)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和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相结合。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我们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理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现实意义:这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发展、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提示: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是运动变化,不是质变;判断事物先后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后表面的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 ‎(1)量变是事物的增减和场所得变迁,是一种渐进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部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对立,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健。‎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提示:区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延:就复杂事物中包含许多矛盾相互比较二言的,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多个;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常用语:关健、中心、主题、突破口、核心等);‎ B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外延指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比较的结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常用词:主流、主体、性质、方向、大局、本质、总体上看、利弊、优势、形势等)‎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人的认识从何来(认识论部分)‎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事物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事物的高级阶段。‎ ‎(3)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对立统一关系。‎ ‎ ‎ ‎2、实践的含义: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理解:认识的来源(实践不等于获得认识的途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经验)‎ ‎4、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6、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实践水平和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是推翻)‎ ‎(4)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人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社会历史的发展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容 ‎(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区别: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动 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 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 ‎1、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居首位)。(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居于从属地位)。‎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表现如下:‎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新增(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新增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2)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B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C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依据和标准:‎ ‎(1)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2)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人的正当选择。‎ ‎5、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3)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主观条件:(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新增)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区别: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主观范畴;) ‎ ‎ 人生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只是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 文化的内涵:‎ (1)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注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经济和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A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发展完全同步 2. 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A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B 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服务社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D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 拓展 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图、见又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二、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特点:‎ A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3、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 ‎2、当代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94)‎ ‎3、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2)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二、中华民族精神 ‎1、基本内容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 为什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为什么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A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B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5、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八课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一、文化的民族性 ‎1、含义: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独特的文化。‎ ‎2、产生: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意义: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 ‎5、体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 二、文化的多样性 ‎1、含义:表现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3、态度: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三、文化交流 1、 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2、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1、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2、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吸取丰富的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历史和实践证明,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2、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创造出中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4、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义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4、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传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如何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 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城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五个是)‎ ‎3、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2个才能3个与)‎ 五、如何进行文化发展?‎ 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 要求:贴近人民的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群奋发有为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3、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 六、立是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经典文化广为流传的原因?)‎ ‎1、每一种文化都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 七、如何融合不同资源 实现文化创新?‎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 2、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 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 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个看)‎ 八、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形势: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1、 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要求:‎ ‎(1)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3)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弘扬科学精神,弘扬时代新风。‎ 2、 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要求:‎ ‎(1)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2)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4)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九、坚定文化自信 1、 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1)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 ‎(3)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3、要求:‎ ‎(1)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 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2)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3)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你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木路线不动据,不断把中国特色社公文化大事业推向前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