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历史课 把思想教给学生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历史课 把思想教给学生 把思想教给学生张文兵历史课是历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历史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要教给学生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颗火星。”强调的就是课堂教学中要有思想。有思想才有灵魂,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质量的课堂。有思想的历史课来自于思辨的教学,即人看一面,我看多面;人看这面,我看那面;人看表面,我看里面;人看正面,我看反面。一.人看一面,我看多面讲《工业革命》这一课,在学生回答了“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创造?”、“为什么英国要进行工业革命?”、“英国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哪些有利条件?”、“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工业革命有什么影响?”后,超出课文内容设问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中国是哪个朝代?”学生回答“清朝”后,再问“清朝哪一段?当时情况怎样?”学生答不上来,就告诉学生“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朝正处于乾隆统治后期,表面上也是国势强盛,兴旺发达的。可是好景不长,因为闭关锁国,置身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外,乾隆之后,清朝国势日渐衰落。英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联系完中国历史,最后要求学生 “请用一句话评价工业革命。” 学生评价了工业革命后,老师模仿恩格斯对文艺复兴的评价给出自己的评价“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这样把文艺复兴又联系进来,通过对比既提升了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认识,又复习了文艺复兴。这样讲工业革命既联系了中国历史又联系了文艺复兴,使学生的历史知识中外联通、前后联通,最后融会贯通。二.人看这面,我看那面讲“宋与辽、西夏、金、蒙古的战争”,设问“宋与辽、西夏、金、蒙古比,谁先进谁落后?”学生回答了“宋朝先进,辽、西夏、金、蒙古落后”后,再问“我们总说落后就要挨打!可宋朝人口比辽、西夏、金、蒙古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比辽、西夏、金、蒙古发达,国家比辽、西夏、金、蒙古富裕,军队武器装备也比辽、西夏、金、蒙古先进,为什么挨打的总是宋朝?”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因为宋朝朝廷腐败、软弱。”最后结论“不仅落后会挨打,腐败、软弱也会挨打。”三.人看表面,我看里面讲“战国争雄”,东方六国合纵抗秦与秦国连横消灭六国,结合现实有世界影响的大国美、英、中、法、俄、德、日正好也是七个,构成当今世界七强。设问“这七个国家中谁最强?”学生回答“美国”后,继续设问“美国相当于秦国,其他六国相当于赵、魏、韩、燕、齐、楚,这六个国家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和美国的关系?美国又应该怎样处理它和其它六国的关系?”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占据着当年秦国那样的有利地位,但美国只是貌似秦国。秦国可以为所欲为,美国却不能。战国时期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从齐桓公起,就已经是周天子靠边站,天下大事由最强大的诸侯即霸主说了算,而当今世界,美国却不能撇开联合国自行其是,美国有很多事还需要联合国的支持。美国的行动受到联合国的限制,美国对其他国家并不构成当年秦国对东方六国那样的威胁。所以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美国,而是那些对中国有领土野心,有历史积怨,狼心狗肺的国家,如:俄国、日本、南北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等。这些国家为了对付中国极力拉拢美国,企图借助美国的力量置中国于死地。所以中国一定要和美国友好,要联合美国对付这些国家,而不是相反。”四.人看正面,我看反面讲《孙子兵法》,指出《孙子兵法》强调以谋略取胜,受此影响,中国人形成了重谋略轻武器的军事思想。在这种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军事家创造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一系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但这种军事思想的副作用也是很严重的。设问“有哪些副作用?”待学生回答后,总结:“首先,武器装备不先进,不足以震慑敌人;即使用计战胜敌人,也难使敌人口服心服。三国时期蛮王孟获举兵反叛蜀汉的统治,诸葛亮用计生擒孟获,可是孟获不服。因为孟获认为“我是中了诡计,死不瞑目。”为了降服孟获,诸葛亮不得不七擒七纵,最后孟获不好意思,觉得 “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有过,我虽是蛮人,怎能如此不知耻乎?” 于是投降了。(因为不好意思而投降,其实还是没服!)试想,如果诸葛亮统率的蜀军拥有让孟获胆寒的先进武器装备,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孟获会不服吗?恐怕不用打,孟获一看蜀军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阵势就服了,还用得着七擒七纵这么麻烦吗?其次,信奉谋略取胜,一旦战败,战败者往往把战败归咎于中了敌人的奸计,认识不到武器装备的不足才是问题的关键。避重就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赤壁之战,曹操惨败逃到南郡,曹仁置酒款待曹操,众谋士均在座,曹操忽然仰天大哭,众谋士问:“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为何反而痛哭?”曹操说:“我是哭郭嘉呀!若是奉孝不死,还在我身边,绝不会使我有如此大的失败。”说完,曹操捶胸大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可见曹操认为这次战败原因就是自己中了敌人的诡计这么简单。其实曹操这次战败的关键是他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船不坚,砲不利,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但是曹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战后他没有致力于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师,结果始终没有能力打过长江去,统一全中国。 再次,满足现有的武器装备,军队的战斗力难以提升。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最早把火药用于军事的也是中国人。随着蒙古人西征,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但在中国,火药却没有产生什么重大影响。火器在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历次战争中始终只是充当辅助性武器,作为主战武器的一直是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清初,戴梓发明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连珠铳和威远将军炮,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等到鸦片战争爆发才发现还是别人的洋枪洋炮威力大。悔之晚矣!最后,寄希望于谋略取胜,不重视武器研发,导致军用技术落后,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国家随之日渐落后,挨打也就成了必然。西方人的军事思想和中国人的迥然不同,西方人打仗讲的是实力的比拼。赢,赢得光明正大;输,也输得无话可说。在这种军事思想指导下,双方都力求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因此,重视武器装备的研发,靠武器制胜成为西方的军事传统。正是这种军事传统使火药在西方得到充分的重视,洋枪洋炮被研制出来并不断升级换代。而军用技术的创新和不断改进又为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国家随之日益强大。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信奉武器制胜的军事思想,不惜斥巨资研发各种高技术武器,得以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其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并掌握了国际事务的主导权。而中国因受谋略取胜的军事思想之累,至今武器研发能力低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武器几乎没有。为了满足国防需要,不得不长期购买和仿制苏(俄)制武器,军事上政治上受制于人。可以说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重谋略轻武器的军事思想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思想根源之一。”通过以上充满思辨的“四看” ,学生形成了新的认识,即思想。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思想也不会在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教学中自动生成。课堂有思想,是因为老师有思想。老师要有思想,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历史研究不断有新成果问世,历史教师应该通过阅读史学类书籍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使自己从教材的束缚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思维局限,更重要的是将这种阅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成果传达给学生,使自己的课充满思想,实现历史课的育人目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