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2章第3讲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2章第3讲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学案

第3讲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考纲展示 目标要求 ‎1.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和经济特征。‎ ‎3.台湾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 ‎4.新疆的地形、气候特征,独特的绿洲农业和能源开发,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外向型的经济特点。‎ ‎6.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带来的问题。‎ ‎7.西双版纳的位置与特色旅游业。‎ ‎8.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9.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自然条件、纽带和辐射作用及其主要生态问题。‎ ‎1.运用区域地形图、气候资料、水系等资料背景,分析区域的位置状况、自然环境特点与经济发展特征。‎ ‎2.结合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及其成因,并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3.结合某区域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说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治理措施与发展途径。‎ ‎4.结合沿海外向型经济区或西部开发省份的社会经济发展,探讨不同区域发展模式。‎ ‎5.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势区位,知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6.结合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探讨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与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7.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掌握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8.结合长江沿江地带开发与治理,学会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基础整理一 北京 图 形 读图思考 ‎(1)北京市的地势特征是什么?判断理由是什么?‎ 提示:西北高,东南低,理由是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北京市道路网布局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方形—环状—放射状。‎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纬40°,东经116°。‎ ‎(2)海陆位置: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燕山的接合部,东面临近渤海。‎ ‎2.气候 ‎3.交通 ‎ 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重要的航空港。‎ ‎4.城市职能 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5.历史悠久 ‎(1)元、明时代已形成对称形城市格局;‎ ‎(2)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6.城市发展: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新区和卫星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基础整理二 香港和澳门 ‎1.香港 ‎(1)位置:位于珠江口东侧,北邻B深圳经济特区。由A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经济特征:第三产业发达,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2.澳门 ‎(1)位置:位于珠江口西侧,北面紧靠C珠海经济特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2)经济特征:第三产业发达,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与内地联系 基础整理三 台湾省 图 形 读图思考 ‎(1)台湾省树种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台湾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2)台湾岛铁路呈什么状?影响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呈环状。地形是主要影响因素。‎ ‎(3)台湾岛是属于大陆岛还是火山岛?‎ 提示:属于大陆岛。‎ ‎1.地理位置与范围 ‎(1)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西隔A台湾海峡与B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横穿中南部。‎ ‎(2)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C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自然环境与资源 ‎(1)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2)地形:台湾岛2/3为山地,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3)水文: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 ‎(4)地质: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5)资源:森林、矿产、水能、海盐、旅游资源等丰富。‎ ‎3.出口导向型经济 ‎(1)工业城市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的沿海地区。‎ ‎(2)有利因素:多优良港口,对外联系便利;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政策支持,吸引国际投资。‎ ‎4.主要城市 D台北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最大的城市。‎ E高雄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F基隆是台湾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冬季多雨。‎ 基础整理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形 高山与盆地相间,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三山即a阿尔泰山,b天山、c昆仑山,两盆即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 ‎2.气候 ‎3.绿洲农业 ‎(1)发展条件 ‎①有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水资源不足。‎ ‎③措施: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2)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 ‎4.能源开发 ‎(1)油气资源的分布:B塔里木盆地。‎ ‎(2)大型油田:克拉玛依、轮台、库车。‎ ‎(3)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东至上海。‎ 基础整理五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城市:a广州,b深圳,c珠海,核电站:d大亚湾。‎ ‎2.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优势: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政策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人文优势: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②全国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投资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外向型的经济 ‎(1)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比较发达。‎ ‎(2)商业贸易: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4.城镇的发展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基础整理六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优越的自然条件 ‎(1)位置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年较差大,全年气温高。‎ ‎2.旅游业 ‎(1)发展优势——旅游资源丰富。‎ ‎①自然:热带季风景观,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②人文: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2)存在问题 ‎①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分散,规模较小。‎ ‎③旅游接待能力较小,以国内游客为主。‎ ‎④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基础整理七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图 形 读图思考 ‎(1)黄土高原与其千沟万壑的地貌成因相同吗?‎ 提示:不同。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的,而其千沟万壑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气候的过渡地带,因此生态脆弱。‎ ‎1.概况 ‎(1)范围:西起C乌鞘岭,东至A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B秦岭。‎ ‎(2)河流:D汾河,E渭河。‎ ‎(3)城市:F兰州,G太原,H西安,I银川。‎ ‎2.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①自然原因 土壤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水侵蚀 降水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力强 ‎②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危害 ‎①影响农业:沙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加剧洪涝: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 ‎③影响生态: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影响经济:制约当地交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并给生产、生活带来众多的不便。‎ ‎3.生态建设:一方面可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修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基础整理八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长江沿江地带范围、资源分布图 ‎1.范围:东起A上海,西至四川省D攀枝花,东西长约3 0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 ‎2.自然条件 ‎3.纽带和辐射作用: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承东启西,形成“H”形格局。‎ ‎4.社会经济发展 ‎(1)三大经济区:以C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以B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A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2)城市分布: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 考点一| 典型省级区域环境分析 ‎1.中国区域差异比较的思路与方法 我国不仅地形多种多样,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影响到人文环境的差异,以我国某两个区域对比考查区域特征及可持续发展方向成为高考的热点,现就中国区域差异分析的一般思路总结如下:‎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思维模板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及内容 区位特征 纬度位置(温度带);沿海或内陆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气温特征 年均温大小、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 降水特征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河流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 河流水系特征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 ‎(2)人文地理环境差异的思维模板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及内容 农业生产 地域类型、区位条件、耕作制度、作物种类、耕地类型、农业区域 工业生产 工业化水平、区位条件、工业结构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城市与交通 城市区位、城市化水平与速度、交通区位方式 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2.典例分析——台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域发展比较 区域发展 台湾 新疆 优势条件 ‎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③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④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 ‎①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②绿洲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③草场、能源资源丰富;④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便于发展国际贸易 限制条件 ‎①部分工业原料、能源需进口;②岛内市场狭小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②荒漠广布;③交通不便 经济特征 ‎①季风水田农业;②盛产甘蔗、茶叶、樟脑及热带、亚热带水果;③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①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棉花、甜菜、瓜果为特色农产品;②重要的畜牧业基地;③能源开发,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西气东输”主要气源地 ‎●考向1 新疆地区地理特征分析 ‎1.下图所示地区中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回答(1)~(3)题。‎ ‎(1)材料中4~6月洪水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2)“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地理环境特征是 (  )‎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水土流失严重 ‎(3)下列关于图中聚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沿山脉的山麓分布 B.集中分布在山前的绿洲上 C.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内部 D.沿河流分布 ‎【解题流程】‎ ‎【答案】 (1)B (2)A (3)C ‎●考向2 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比较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 图乙 ‎(1)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而图乙区域植被稀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湾岛盐场主要分布在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图乙中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4)“红色产业”是以红花、番茄、枸杞为主的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适合“红色产业”发展的是图______所示地区。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台湾降水多,有利于植被生长;而新疆气候干旱,植物生长困难 ‎(2)西海岸 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 ‎(3)冰雪融水。‎ ‎(4)乙 日照时间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考点二|典型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的环境分析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②降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透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土壤:土壤性质疏松,容易遭受流水侵蚀;土壤性质黏稠,不易遭受流水侵蚀。‎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土壤易被侵蚀。‎ ‎(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修路、开矿、采石等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①总体措施。‎ a.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工程(缓坡修筑梯田、鱼鳞坑等,陡坡封坡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b.非工程措施:主要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护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等以及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轮作套种、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②具体措施。‎ a.压缩农业用地。‎ 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等)、薪炭林、用材林等。‎ c.改善天然草场质量。‎ 超载过牧的地区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质量并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d.有计划地做好煤炭开发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 ‎3.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 ‎(1)长江沿江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①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交通等的发展。‎ ‎②气候条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水运等的发展。‎ ‎③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有利于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的发展。‎ ‎④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运,有利于与沿海航运接轨等。‎ ‎(2)长江沿江地带开发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状况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水能主要集中在源头至宜宾段;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平原为主,江河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有利于农业发展;“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 存在问题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能开发程度低 洪涝问题严重。原因是地势低平、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且集中;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 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整治措施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建设水利工程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 ‎●考向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 ‎3.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在30多年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30多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3)题。‎ ‎(1)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 B.区域中心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2)30多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交通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 A.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1)A (2)B (3)B [第(1)题,30多年前(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工业化的影响,小城镇得到不断发展。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主要受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等的影响。第(3)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拥有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由于南岭的阻隔,其在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考向2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4.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陕西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确定范围为西安和咸阳两市结合部,以渭河为中轴线,西起规划中的西咸环线,东至泾渭交汇口,东西横贯50千米、南北扩展5~10千米的整体板块。据此回答(1)~(2)题。‎ ‎ ‎ ‎(1)西咸新区包括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等区域,图中显示各部分规划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随意性 ‎(2)沣渭新区立足于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的最佳优势条件是(  )‎ A.政策优势明显,靠近渭河,环境优美 B.靠近西安,多高等院校,科技发达 C.靠近交通干线,交通通讯发达 D.人口稠密,劳动力密集且廉价 ‎【解题流程】 ‎ ‎【答案】 (1)B (2)B ‎●考向3 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分析 ‎5.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 ‎ ‎(1)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 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D.沿公路线分布 ‎(2)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解题流程】‎ ‎【答案】 (1)C (2)D 区域景观图的判读 ‎ ‎ ‎ ‎ 广州轻轨       拉萨布达拉宫 图1 区域交通、聚落示意图 图2 龙脊梯田夜景图 ‎ 图3 农业景观示意图 ‎1.判定景观图的类型 自然景观图常常考查地质地貌、天气气候、自然灾害、自然带、旅游开发等,而人文景观常常考查聚落形态、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问题等。如上图图1中分别是交通、聚落景观图。‎ ‎2.确定景观图的主题信息 通过对图中内容的分析和图示信息的提取,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准确描述景观图反映的相关原理或主题等。‎ ‎3.根据景观特征确定区域位置 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使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要素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不同的植被会指示不同的地理位置,把景观图的主题放入特定的区域去考虑可以加快现象与知识的联系。‎ ‎4.明确景观图设问的角度 仔细观察获取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明确题目对该景观图设问的意向。‎ ‎5.联系相关原理、规律解答 以景观特征为背景,挖掘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景观图反映的地理现象,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 ‎【母题示例】 (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解题流程】 第(1)题,图中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经过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和雷州半岛,那么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依次对应的自然景观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故选C。第(2)题,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方式。在当时战乱不断的状况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这种建筑方式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乱,故选A。‎ ‎【答案】 (1)C (2)A ‎[迁移应用]‎ 兰州水车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图中箭头表示水车旋转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当水车将水输往西南面的农田时,此河段的河流流向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东向西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 ‎(2)当黄河水位低于水车轮时,水车不能够发挥提水作用。此时正是(  )‎ A.水土流失严重的时候 B.沙尘灾害严重的时候 C.粮食收获的时候 D.经常烧土炕取暖的时候 ‎(1)C (2)B [第(1)题,水车是依靠水流的自然冲击力将水输往田间,因此此河段的水流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第(2)题,一年中,当河水位低于水车轮时,说明此时河流处于枯水期,为当地冬季,因此选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