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2分)(2016•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狼/慰 候/机而动 日西山/利多销 B.论/蓬 眠/枯拉朽 巍然立/今为止 C.包/实 道/街头尾 堂大笑/一而起 D.咳/洗 涩/人不倦 负顽抗/无独有 2.(2分)(2016•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枢纽 荧光屏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 B.决窍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 C.懈怠 流水账 相辅相承 粗制滥造 D.庇护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 3.(2分)(2016•河南)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4.(8分)(2016•河南)古诗文默写。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4分)(2016•河南)名著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6.(3分)(2016•河南)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7分)(2016•河南)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① 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 ② 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 ③ 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16分)(2016•河南)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 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 ,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② 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9.(12分)(2016•河南)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⑤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0.(10分)(2016•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 ;语段(二)用②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 11.(4分)(2016•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50分)(2016•河南)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2016•河南)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o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2分)(2016•河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狼/慰 候/机而动 日西山/利多销 B.论/蓬 眠/枯拉朽 巍然立/今为止 C.包/实 道/街头尾 堂大笑/一而起 D.咳/洗 涩/人不倦 负顽抗/无独有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1:多音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jí/jiè cì/sì bó/bó; B.bèi/bó cuī/cuī yì/qì; C.zā/zhā hàng/xiàng hōng/hòng; D.sòu/shù huì/huì yú/ǒu;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2分)(2016•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枢纽 荧光屏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 B.决窍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 C.懈怠 流水账 相辅相承 粗制滥造 D.庇护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 【考点】14: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通情达礼”应写作“通情达理”; B.“决窍”应写作“诀窍”; C.“相辅相承”应写作“相辅相成”; 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2分)(2016•河南)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有为什么,可接因为④,排除AB;比较③⑤,可以看出⑤是对①的总结,而③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排除D;故选C. 【点评】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 4.(8分)(2016•河南)古诗文默写。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长风破浪会有时(重点字:长)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重点字:翼)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点字:窗)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重点字:菊、篱) 【点评】复习名句默写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 (4)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5)看清要求.高考名句填空要求是“任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阅卷时以前□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所以考生答题时首先一定要看清默写要求. 5.(4分)(2016•河南)名著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考点】F1:名著人物;F2:名著情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①《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②《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 ③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基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遭遇的悲惨,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解答】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①猪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的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天罡变,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耙(俗称九齿钉耙).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 西游记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鉴了正统道教神仙录,由高老庄一集猪八戒提及九天荡魔祖师可见,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即是水神天河宪节.因调戏霓裳仙子并且惹来纠察灵官后,又拱倒斗牛宫(霓裳仙子属于嫦娥中的一员,《西游记》中“嫦娥”是对月府所有仙女的称呼,并非民间传说里的后羿之妻姮娥.)被贬下凡尘,却又错投猪胎,后受观音点化,等待取经人.唐僧和孙悟空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被孙悟空降服后拜见唐僧,从此成为唐僧的弟子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菩萨. ②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武松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③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又译“米开朗琪罗”、“米高安哲罗”. 他的父亲是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亲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内里•德尔•米尼亚托•迪•锡耶纳(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 1564 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 答案:①优点:能随机应变.孙悟空赌气不跟他回去救师傅,他揣摩孙悟空的心理,编出黄袍怪侮辱孙悟空的话,成功激怒孙悟空去救师傅; 缺点:好吃懒做.途径五庄观,听说有人参果,马上挑唆孙悟空去偷;途经平顶山,孙悟空派他去巡山,他却钻到草丛里睡懒觉. ②既有行侠仗义的优点,有有粗暴蛮横的缺点.他夜走蜈蚣岭,见道人霸占民女,便拔刀杀了道人;从蜈蚣岭上下来,想喝酒吃肉,店家说这是别的酒客的,不卖给他,他大怒,暴打店家. ③优点是敢于挑战,意志坚强.教皇让他为教堂画天顶画,对于壁画技术一窍不通的他毅然接受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史诗般的西斯廷作品.缺点是 不善合作.受命建造圣罗朗察教堂,他不善与人合作,导致工人罢工,联运石料的船都找不到,工程被迫搁浅.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6.(3分)(2016•河南)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考点】C2:新闻标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材料拟写标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信息内容,明确重点内容,然后采用谁(什么)加(怎么样)进行概括. 【解答】此题可以借助于导语部分进行概括: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这一句子是重点内容,对这一内容进行重点概括,抽取出首个航天日,专家总结航天成就即可.或可以关注颇给人震撼的结果: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深刻的印象,有吸引力. 【点评】拟写标题的要求:准确概括内容、精神和实质;简洁凝练地概括信息;观点突出鲜明;生动; 7.(7分)(2016•河南)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① 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 ② 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 ③ 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考点】84:综合读写;82:图(表)文转换.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仔细观察图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和文字,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由图表可知,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本题时,第一句话要指明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然后先说利,再说弊,这就是总分的结构.据此可作答. 答案: (1)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 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 ③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示例一: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例. 示例二: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地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16分)(2016•河南)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 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 ,波澜顿起。 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② 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顾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最后用巧妙地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表现了母亲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 【解答】(1)此题考察了文章情节的补充. 因为中间一部分已给出答案: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我们补写的文字应在这段文字的前面和后面,我们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再进行总结即可. (2)此题考察了中间段落的作用. 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或者过渡,为后文做铺垫,和前文型成照应,体现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此题考察了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心理; 我们也可以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 我们也可以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 (4)此题考察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本文的主题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考虑. 例如: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 表现浓浓的亲情. 表现对小生命的爱. 以上角度都可以. 答案: (1)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②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2)①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顾的精心,表现母亲对蜗牛的喜爱或突出蜗牛对于母亲的特殊意义. ②为下文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等情节作铺垫. (3)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心理.从儿子的话语中,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情;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 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 示例三: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4)①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顾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 ② 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地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 ③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样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顾它们. 【点评】此题考察了文章情节的补充、中间段落的作用、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9.(12分)(2016•河南)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⑤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自愈的含义引出了说明内容,接着介绍了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的成果,然后介绍了自愈的工作原理,最后进一步介绍了这一研究的广阔前景. 【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二、三段“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第五段“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据此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由“比作”可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过去的干细胞与现在的特殊基因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利用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从常用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因为这几段分别介绍了研究成果、工作原理、诱人前景,所以是逻辑顺序. (4)本题属于文章知识的迁移应用,并且考查了说明文的内容的理解,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介绍的内容,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是不是对说明内容起一定作用,进而解答即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答案: (1)①发现了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具有活性.②研制出一种微型植入器,让它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意思对即可) (2)打比方,作比较.把生病的人体比作感染病毒的电脑,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比作磁盘格式化,把这种特殊基因比作杀毒软件,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意思对即可) (3)逻辑顺序.第⑤段指出研究成果,第⑥段介绍工作原理和过程,第⑦段展望应用前景.(意思对即可) (4)“可以”示例:放在第①段中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体本身具有自愈能力,与第①段开头提到的依靠遗传而获得的自愈能力是一致的.(意思对即可) “不可以”示例: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病变的器官自愈的问题,而这则材料所讲的是人体自身考遗传就具有的自愈能力.(意思对即可)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举了XX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XX的特点.②、分类别:对事物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XX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④ 、打比方: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XX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⑤、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XX本质特征.⑥、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0.(10分)(2016•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 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 ;语段(二)用②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 【考点】DG:文言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啊,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A.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名:名贵/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命:命名. B.但吃不饱,力气不足.足:充足/兵员装备已经充足.足:充足. C.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道:正确的方法/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道:学说. D.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通:通晓,明白/中间贯通外形挺直.通:贯通. 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或:有时;食:喂养.句子翻译为:千里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情感的能力.“其真不知马也”的意思是“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结合整个句子及前面一句“其真无马邪”,可以知道,不是没有千里马,是没有人认识千里马,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可知甲文是强调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乙文中多为引用名人或一些书中的语言进行论证,很明显是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从“以博聚英俊”可以看出,作者是希望统治者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答案: (1)B (2)千里马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 (4)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点评】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饲养;“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古今异义 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也许. 今义:或者. 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例:食(sì)之不能尽其材. 食(sì):通“饲”喂养. 食(shí):吃. 例:策之不以其道. 策: 古义:马鞭,鞭策. 今义:策划,策略.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1.(4分)(2016•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解答】解析: (1)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解答时根据句意和自己的理解用流畅的话语把他写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句中把自己比喻成“落红”,形象生动地写出自己即使辞官.仍会关心国家前途. 答案: (1)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2)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扔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借助重点语句和修辞手法理解句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50分)(2016•河南)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L2:半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性的语段,只有一个作文题目,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题目中材料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题目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写作此文,首先我们可以从青春的梦想、青春的浪漫、青春的风采、青春的思考、青春的感悟等方面入手来构思. 【思路点拨】其次是紧扣文题,选材典型,叙事生动.我们可从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排遣忧伤、明白奋斗意义这三个方面来选取典型事件,反映自我的成熟,呈现成熟走进我青春的风采;我们可从拥有朋友幸福无比、师长呵护幸福无比、亲友支持幸福无比这三个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生动表现我青春的精彩;还可去写自我努力打拼,追求理想,迎难而上的青春历程. 【形式创新】再者就是构思精巧,立意深刻,语言精美.写此文可通过“小标题指津”“排比段”“镜头剪辑”等方式,串缀起三至四个画面,也可用逐层深入,曲折生动展现出青春历程中心灵成熟、认识提升的过程.还可以用日记和书信来展开情节;可用问答对话法来布局等. 【解答】我的青春里有你 我的青春里有你们,我很快乐. ﹣﹣题记 中考结束,心里既开心又忧伤..回忆三年时光,我们曾经一起追过星,一起聊过哪个老师好那个老师“坏”,一起谈过男神.脑子里全是我们三年来的喜怒哀乐.想起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不知是为什么,你们体谅我,理解我,愿意和我做好朋友. 我们四个各有各的特点,各自互补.瑶瑶长得好看还很可爱,有时还很“霸气”,慧慧说话很厉害脑子也很灵.珂珂也很漂亮还很瘦,有时还很害羞.而我则负责“保镖”,我也是聪明担当(自己夸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总之我们四个就这么“神奇”的玩到了一起. 那年开学季,我们在7.2见面,那时的我们充满了朝气,那时的我们还是那样纯洁,像一张白纸.那时我们彼此并不认识.刚开学的我们,就被苦逼的叫到操场拔草,你们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在操场上努力拔着草的“女汉纸”.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还只是普通朋友… 第二年,我坐在8.3的窗边,你们看见我都陪我坐到了窗边.慢慢的我成为了彼此的好闺蜜好朋友.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笑过.我这个人很敏感,对有些事很容易生气但你们都在无限的包容我原谅我.记得那次,我们四个人吵架了,虽然现在已经忘了我们为什么吵架,但我还记得之前买的闺蜜项链被我扔掉了.现在我充满了后悔.那时我们每天下学都在那个路口停下聊过天后才离开.在那个路口,我们留下了笑声,留下了秘密…有时我还时不时的因为瑶瑶和你们生气、吃醋.但是现在一想那也是我们彼此之间宝贵的回忆.如果以后还能和你们在一个班我依旧愿意这样. 第三年,我们都分开了,都不在一个班,我们都又有了各自的好朋友,都变了很多,但我相信我们之间那份羁绊还在.我们时不时的还会找彼此玩. 中考结束了,我彼此或许会进入不同的学校也或许会是同一所学校,但我依旧希望我们彼此间的那份羁绊可以永久的延续下去.虽然我们彼此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害羞,但我想对你们说:“初中三年有你们我很开心,希望今后依旧有你们可以在我做事情时挺我,为我加油!我也会你们加油的!加油!” 我的青春有你们我不后悔,因为有你们我很开心,从你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拼搏吧!菇凉! 【点评】【例文点评】这是一篇散文,语言上优美生动,婉转自然,很有感染力,很多符合写作要求的材料被作者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收入其中,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文章的开头,用一段点明主旨的题记文字,很有激励性,同时再次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3.(2016•河南)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o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点】L4: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画家的画画经历,我们写作的思路应在语段中寻找,只要能确定关键词语或者能分析出材料中的含义,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很容易得出写作思路,换一个思路,我们应围绕这个思路去构思文章. 【误区指南】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要出现“换个角度”一词,达到再次点题、重申主旨的作用.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形式创新】如果我们写一种“换个角度”感觉字数可能不够时,可以采用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方式,写几件事,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 【思路创新】从本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立意,一个是写别人的,另一个是写自己的. 【解答】【例文】 改变思维的角度 我们从呱呱落地开始,便有了生命,便有了思维.在生活中,我们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我们就改变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去面对生活,我们的人生才真正的绽放光彩. 曾经的我,面对学习中的烦心事,只会钻牛角尖.在考试结果不理想时,总会号啕大哭,怨天尤人,数落着自己的不是,也总是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但受伤的却总是我自己,因为我改变不了失败的现状. 每当我与好友在一起时,总会觉得自卑,因为她的才华,她的成绩都是我所不能比的.无论在哪里,她身上总会绽放着夺目的光彩,散发着耀眼的光亮.而我却是像她的陪衬物,总是以自身的黯淡来显现她的光彩.是的,每当我和她在一起时,别人总会赞扬她,为她鼓掌,我的心里就真的如针刺一般隐隐作痛.但是老师的教导使我改变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人与人是不能相比的.她有骄傲的学习成绩,但是我却能写得.手好书法.她的思维非常敏捷,但我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却认认真真.她的文章是那么的优美,意境雄浑,但是我的语文成绩却一直在提高.是的,我领略到了自己生命的发光点! 也许当我与那些佼佼者相比时,内心会非常的痛苦.因为自己无法达到他们所在的那个高度,但是换个角度思考,爬得越高,便会摔得越痛.为什么不遵照自己的意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呢?或许这样的人生会更有意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确实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加宽生命的广度;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却可以去挑战人生;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却可以善待今天;我们可能不如他人,却可以让人生无怨无悔.是的,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如改变思维的角度,让一切的坏事都变为好事,乐观地面对人生,让自己的生命放光! 【点评】【例文点评】材料中的寓言寓意丰富,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得出不同的感悟.作者理解的角度是“改变思维的角度”,选准了角度就明确了行文的方向,避免主题模糊、分散.作者为了揭示“改变思维的角度”的重要性,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现身说法,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在表达方式上,夹叙夹议,驾驭灵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