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26课时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26课时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word版含解析

第 26 课时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课时目标 1.体会向量是解决处理几何、物理问题的工具. 2.掌握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识记强化 1.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 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由于力、速度是向量,它们的分解与合成与向量的减法与加法类似,可以用向量的 方法解决.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已知点 A(-2,-3),B(2,1),C(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 三点共线 B.AB→⊥BC→ C.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D.A,B,C 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 答案:D 解析:∵BC→=(-2,0),AC→=(2,4),∴BC→·AC→=-4<0,∴∠C 是钝角. 2.已知三个力 f1=(-2,-1),f2=(-3,2),f3=(4,-3)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 使物体保持平衡,再加上一个力 f4,则 f4=( ) A.(-1,-2) B.(1,-2) C.(-1,2) D.(1,2) 答案:D 解析:由物理知识知 f1+f2+f3+f4=0,故 f4=-(f1+f2+f3)=(1,2). 3.在四边形 ABCD 中,若AB→=-CD→ ,AB→·BC→=0,则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答案:D 解析:由AB→=-CD→ 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AB→·BC→=0,∴AB→⊥BC→,∴此四 边形为菱形. 4.已知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河水的流速为 2 m/s,一艘小船以垂直于河岸方向 10 m/s 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10 m/s B.2 26 m/s C.4 6 m/s D.12 m/s 答案:B 解析:设河水的流速为 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v2,船的实际速度为 v,则|v1|=2, |v|=10,v⊥v1,∴v2=v-v1,v·v1=0,∴|v2|= v2-2v·v1+v21=2 26(m/s). 5.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v1,风速为 v2,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v1-v2 B.v2-v1 C.v1+v2 D.|v1|-|v2| 答案:C 解析:对于速度的合成问题,关键是运用向量的合成进行处理,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v1 +v2,故选 C. 6.点 O 在△ABC 所在平面内,给出下列关系式: ①OA→ +OB→ +OC→ =0; ②OA→ · AC→ |AC→| - AB→ |AB→| =OB→ · BC→ |BC→| - BA→ |BA→| =0; ③(OA→ +OB→ )·AB→=(OB→ +OC→ )·BC→=0. 则点 O 依次为△ABC 的( ) A.内心、重心、垂心 B.重心、内心、垂心 C.重心、内心、外心 D.外心、垂心、重心 答案:C 解析:①由于OA→ =-(OB→ +OC→ )=-2OD→ ,其中 D 为 BC 的中点,可知 O 为 BC 边上中 线的三等分点(靠近线段 BC),所以 O 为△ABC 的重心; ②向量 AC→ |AC→| , AB→ |AB→| 分别表示在 AC 和 AB 上取单位向量AC′→ 和AB′→ ,它们的差是向量 B′C′→ ,当OA→ · AC→ |AC→| - AB→ |AB→| =0,即 OA⊥B′C′时,则点 O 在∠BAC 的平分线上,同理由 OB→ · BC→ |BC→| - BA→ |BA→| =0,知点 O 在∠ABC 的平分线上,故 O 为△ABC 的内心; ③OA→ +OB→ 是以OA→ ,OB→ 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而AB→是该四边形的另一条对 角线,AB→·(OA→ +OB→ )=0 表示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OA→ |=|OB→ |,同理有|OB→ |=|OC→ |,于 是 O 为△ABC 的外心. 二、填空题 7.已知两个粒子 A、B 从同一点发射出来,在某一时刻,它们的位移分别为 va=(4,3), vb=(3,4),则 va 在 vb 上的投影为________. 答案:24 5 解析:由题知 va 与 vb 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 cosθ=12+1`2 5×5 =24 25. ∴va 在 vb 上的投影为|va|cosθ=5×24 25 =24 5 . 8.已知点 A(0,0),B( 3,0),C(0,1).设 AD⊥BC 于 D,那么有CD→ =λCB→,其中λ=________. 答案:1 4 解析:如图|AB→|= 3,|AC→|=1,|CB→|=2,由于 AD⊥BC,且CD→ =λCB→,所以 C、D、B 三点共线,所以|CD→ | |CB→| =1 4 ,即λ=1 4. 9.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AB→=(4,-2),AC→ =(7,4),AD→ =(3,6),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30 解析:BC→=AC→-AB→=(3,6)=AD→ ,∵AB→·BC→=(4,-2)·(3,6)=0,∴AB→⊥BC→,∴四边形 ABCD 为矩形,|AB→|= 20,|BC→|= 45,∴S=|AB→|·|BC→|=30. 三、解答题 1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 M 是 AB 的中点,点 N 在 BD 上,且 BN=1 3BD,求 证:M,N,C 三点共线. 证明:依题意,得BM→ =1 2BA→,BN→=1 3BD→ = 1 3(BA→+BC→). ∵MN→ =BN→-BM→ ,∴MN→ =1 3BC→-1 6BA→. ∵MC→ =BC→-BM→ =BC→-1 2BA→, ∴MC→ =3MN→ ,即MC→ ∥MN→ . 又MC→ ,MN→ 有公共点 M,∴M,N,C 三点共线. 11.两个力 F1=i+j,F2=4i-5j 作用于同一质点,使该质点从点 A(20,15)移动到点 B(7,0)(其中 i, j 分别是与 x 轴、y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求: (1)F1,F2 分别对该质点做的功; (2)F1,F2 的合力 F 对该质点做的功. 解:AB→=(7-20)i+(0-15)j=-13i-15j. (1)F1 做的功 W1=F1·s=F1·AB→ =(i+j)·(-13i-15j)=-28; F2 做的功 W2=F2·s=F2·AB→ =(4i-5j)·(-13i-15j)=23. (2)F=F1+F2=5i-4j, 所以 F 做的功 W=F·s=F·AB→ =(5i-4j)·(-13i-15j)=-5. 能力提升 12.如图,作用于同一点 O 的三个力F1 →、F2 →、F3 →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1 →|=1,|F2 →|=2,F1 → 与F2 →的夹角为2π 3 ,则F3 →的大小________. 答案: 3 解析:∵F1 →、F2 →、F3 →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 ∴F1 →+F2 →+F3 →=0 即F3 →=-(F1 →+F2 →), ∴|F3 →|=|F1 →+F2 →|= F1 →+F2 →2 = F21 →+2F1 →·F2 →+F22 → = 1+2×1×2×cos2π 3 +4= 3. 13.已知 A(2,1)、B(3,2)、D(-1,4). (1)求证:AB→⊥AD→ ; (2)若四边形 ABCD 为矩形,试确定点 C 的坐标,并求该矩形两条对角线所成的锐角的 余弦值. 解:(1)证明:∵A(2,1),B(3,2),D(-1,4), ∴AB→=(1,1),AD→ =(-3,3). 又∵AB→·AD→ =1×(-3)+1×3=0, ∴AB→⊥AD→ . (2)∵四边形 ABCD 为矩形,且 AB⊥AD, ∴AD→ =BC→. 设 C(x,y),则(-3,3)=(x-3,y-2), -3=x-3 3=y-2 ,∴ x=0, y=5. ∴点 C(0,5). 又∵AC→=(-2,4),BD→ =(-4,2), ∴AC→·BD→ =(-2)×(-4)+4×2=16. 而|AC→|= -22+42=2 5,|BD→ |= -42+22=2 5, 设AC→与BD→ 的夹角为θ,则 cosθ= AC→·BD→ |AC→||BD→ | = 16 2 5×2 5 =4 5 ∴该矩形两条对角线所成锐角的余弦值为4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