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三化学(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 ‎1.2018年是“2025中国制造”启动年,而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 我国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C. 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D. 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够被碱腐蚀而造成断路,A正确;‎ B.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非金属材料,B正确;‎ C.聚氯乙烯难降解,大量使用能够引起白色污染,且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装以及生产快餐盒等,C错误;‎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据有较大吸附能力,所以可以用作新型储氢材料,D正确;‎ 答案选C。‎ ‎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属于胶体聚沉 C.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 D.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呈电中性,不带电。胶粒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有的不带电,故A不正确;‎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Fe3+与CO32-发生互促水解,水解到底,离子方程式为2Fe3++3CO32-+6H2O=2Fe(OH)3↓+3CO2↑,故B不正确;‎ C.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如果直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会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故C不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56 g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 C. 常温常压下,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6NA D. 1mol 固体NaHSO4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56 g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氯气不足,根据氯气计算转移电子数,因此铁粉失去的电子数为2NA,故选A;‎ B.标准状况下22.4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所含氢原子数为=4NA,故不选B;‎ C.常温常压下,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6NA,故不选C;‎ D.NaHSO4由Na+和HSO4-构成,1mol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2NA,故不选D;‎ 答案:A ‎【点睛】易错选项A,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与氯气是否充足无关。‎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6L 一氧化氮和5.6L 氧气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A B. 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C. 一定温度下,1L 0.50 mol/L NH4Cl溶液与2L 0.25 mol/L NH4Cl溶液含NH4+的物质的量不同 D. 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2和CO所含的原子数均为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5.6L一氧化氮和5.6L 氧气混合后发生反应2NO+O2=2NO2,2NO2N2O4,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因此混合后的分子总数小于0.5NA,故A错误;‎ B.磷酸为弱酸,不可完全电离出H+,故B错误;‎ C. NH4+水解,浓度不同,水解程度不同,因此1L 0.50 mol/L NH4Cl溶液与2L 0.25 mol/L NH4Cl溶液含NH4+的物质的量不同,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2和CO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原子数相等,但不一定为2NA,故D错误;‎ 答案:C ‎【点睛】易错选项A,忽略隐含反应2NO+O2=2NO2,2NO2N2O4。‎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2S溶液:2Fe3++S2- =2Fe2++S↓‎ B. 将Na2O2固体投入H218O中:2Na2O2+2H218O =4Na++4OH-+18O2↑‎ C.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NH4++Al3++2SO42-+2Ba2++4OH- = Al(OH)3↓+NH3·H2O+2BaSO4↓‎ D.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MnO2+4H++4Cl- Mn2++2H2O+2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2S溶液,应该生成硫化亚铁沉淀和硫单质:2Fe3++3S2- =2FeS+S↓,故A错误;‎ B.将Na2O2固体投入H218O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离子方程式应为:2Na2O2+2H218O =4Na++2OH-+218OH-+O2↑,故B错误;‎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 = Al(OH)3↓+NH3·H2O+2BaSO4↓,故C正确;‎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MnO2+4H++2Cl- Mn2++2H2O+Cl2↑,故D错误;‎ 答案:C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两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1-+2H2OC12↑+2OH-+H2↑‎ B.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Na2FeO4:3ClO- + 2Fe(OH)3 = 2FeO42- + 3Cl- + H2O + 4H+‎ C. 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 + CO2 =NH4+ + HCO3-‎ D. NaHS的水解反应:HS-+H2O S2-+H3O+‎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为:Mg2++2C1-+2H2OC12↑+Mg(OH)2↓+H2↑,故A错误;‎ B.碱性环境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4OH-+3ClO- + 2Fe(OH)3=2FeO42- + 3Cl- + 5H2O ,故B错误;‎ C.CO2过量,生成酸式盐,离子方程式为:NH3·H2O + CO2 =NH4+ + HCO3-,故C正确;‎ D.HS-既存在电离平衡又存在水解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S-+H2O S2-+H3O+;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HS-+H2O H2S+OH-,故D错误;‎ 答案:C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 Na+ B. SO42- C. Ba2+ D. NH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溶液显弱酸性,则一定存在能水解的铵根离子,硫离子一定不能存在,无需检验;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氯水具有氧化性,能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I﹣一定不能共存,无需检验,因为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必须含有阴离子,则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因此钡离子不能存在,则硫酸根离子、钡离子无需检验,钠离子是否存在需要检验,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离子共存。‎ ‎【名师点睛】本题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如溶液中的AlO在酸过量时转化为Al3+),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解答时,首先,必须以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是考生认真、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基础。例如考生要对离子的性质、离子的特征、离子间的反应关系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其次,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灵活的解题方法。‎ ‎8.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悬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汞的含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Hg的化合价为+2‎ B. 上述反应中Cu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上述反应中Hg元素与Cu元素均被氧化 D. 上述反应中生成64g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A ‎【解析】‎ A.Cu2HgI4中Cu 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g为+2价,I为﹣1价,故A正确;‎ B.Cu元素化合价部分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CuI为氧化剂,故B错误;‎ C.Cu得到电子被还原,Hg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上述反应中生成64g Cu,即1mol时,转移1mol电子,电子数为1NA,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并把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9.某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有:H3AsO4、K2SO4、KBrO3、H2SO4、AsH3、H2‎ O和一种未知物质X。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sH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B. X的化学式为Br2‎ C. 根据反应可推知氧化性:KBrO3>H3AsO4 D.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信息可知,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A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sH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正确;B、设X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0.2mol×(5-x)=1mol,解得x=0,所以X的化学式为Br2,正确;C、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KBrO3>H3AsO4,正确;D、Br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As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10. 下列关于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属钠投入Ca(HCO3)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析出 B. 干粉灭火器能用于扑灭金属钠、钾的着火 C. 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与人体的血液中含量相同,它的溶质是NaCl D. 取用金属钠、钾时,所需实验用品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A正确;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氧气,B不正确;同样分析可知,选项CD是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1.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 B. 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 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密度大于水,因此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而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A错误;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正确;C、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应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生成氯化镁。由于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水解吸热,且氯化氢易挥发,所以加热时促进镁离子水解,蒸干得不到无水MgCl2固体,为氢氧化镁固体,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 ‎12.第ⅡA族中的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化合物Na2BeO2,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斜对角线规则,下列有关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单质铍可溶于NaOH溶液生成H2‎ B. Na2BeO2溶液呈碱性 C. 氢氧化铍易溶于水 D. 氧化铍能溶于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化合物Na2BeO2,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斜对角线规则,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 ‎【详解】A.铍和铝相似,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生成氢气,故不选A;‎ B.Na2BeO2溶液是强碱弱酸盐的溶液,BeO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不选B;‎ C.氢氧化铍与氢氧化铝性质相似,难溶于水,故选C;‎ D.氧化铍性质与氧化铝性质相似,因此氧化铍也是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不选D;‎ 答案:C ‎13.将a克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 mL,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 0.1 mol/L B. 0.2 mol/L C. 0.4 mol/L D. 0.8 mol/L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铁,且硫酸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Fe3+、Al3+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有n(Na2SO4)=n(H2SO4),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2n(Na2SO4),再根据c=计算。‎ ‎【详解】pH=1的硫酸,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c(H2SO4)=×0.1mol/L=0.05mol/L; 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铁,且硫酸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0mLNaOH溶液,恰好使Fe3+、Al3+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有n(Na2SO4)=n(H2SO4)=0.2L×0.05mol/L=0.01mo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2n(Na2SO4)=0.01mol×2=0.02mol,则该c(NaOH)==0.2mol/L,故选B;‎ 答案:B ‎【点睛】明确最后溶液中的溶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原子守恒来分析解答。‎ ‎14.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选项的编号和曲线的编号一一对应,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向NaAlO2溶液中逐渐滴入HCl至过量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 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反应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判断;‎ B.根据反应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判断;‎ C.根据反应H ++OH-=H2O、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判断;‎ D.根据反应Ca2++2OH-+CO2═CaCO3↓+H2O、2OH-+CO2═CO32-+H2O、CaCO3+CO2+H2O═Ca(HCO3)2判断。‎ ‎【详解】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别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两个反应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图象符合,故不选A;‎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两个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图象符合,故不选B;‎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反应分别为OH-+H+═H20,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后两个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图象符合,故不选C;‎ D.向含有等物质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分别为Ca2++2OH-+CO2═CaCO3↓+H2O、OH-+CO2═H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则各段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1:1,故选D;‎ 答案:D ‎【点睛】易错选项D,准确分析各个阶段的反应,反应顺序可认为是:‎ ‎1.CO2+Ca(OH)2==CaCO3↓+H2O产生沉淀;‎ ‎2.CO2+2KOH==K2CO3+H2O; ‎ ‎3.CO2+K2CO3+H2O==2KHCO3;‎ ‎4.CO2+CaCO3+H2O==Ca(HCO3)2沉淀消失。‎ ‎1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残留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不分解,根据加热后固体质量的差值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不选A;‎ B.假设Na2CO3为xmol,NaHCO3为ymol;根据信息联立方程组:106x+84y=a,58.5(2x+y)=b,即可计算得出碳酸钠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不选B;‎ C.碱石灰不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吸收水蒸气,所以增重的bg不全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选C;‎ D.bg固体是碳酸钡的质量,假设Na2CO3为xmol,NaHCO3为ymol;根据信息联立方程组:106x+84y=a,197(x+y)=b,即可计算得出碳酸钠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不选D。‎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__________g FeSO4·7H2O。‎ ‎【答案】 (1). Cr2O72-+ 6Fe2++ 14H+2Cr3+ + 6Fe3++ 7H2O (2).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 Fe(OH)3、Fe(OH)2 (4). 13.9‎ ‎【解析】‎ ‎【详解】(1)Cr2O72-有较强氧化性,FeSO4•7H2O中Fe2+有一定的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实验流程可知,第①步反应中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将Fe2+氧化为Fe3+,自身被还原为Cr3+,根据守恒元素守恒及所处环境可知,还应有水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r2O72-+14H++6Fe2+=2Cr3++6Fe3++7H2O,故答案为:Cr2O72-+14H++6Fe2+=2Cr3++6Fe3++7H2O;‎ ‎(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故答案为: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由题给框图可得:Fe2+过量,加NaOH时,产生Cr(OH)3、Fe(OH)3和Fe(OH)2三种沉淀物,故答案为:Fe(OH)3、Fe(OH)2;‎ ‎(4)1 L废水中含n(Cr2O72-)=5.00×10-3 mol。根据Cr原子、Fe原子守恒,可得:Cr2O72-~~~4Cr0.5Fe1.5FeO4~~~10FeSO4•7H2O,所以理论上n(FeSO4•7H2O)=10n(Cr2O72-)=5.00×10-3 mol×10=0.05 mol,所以m(FeSO4•7H2O)=0.05 mol×278 g/mol=13.9 g,故答案为:13.9g。‎ ‎【点睛】本题以工业废水处理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关系式计算等。关键根据实验流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发生的离子反应,也是不同的易错点和难点。‎ ‎17.已知A、B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C、J是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其中C是含氢量最高的烃,X为无色液体。反应生成的水均已略去。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1)写出化学式:A B J 。‎ ‎(2)反应③中每生成1molF,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反应② ;‎ ‎⑤ 。‎ ‎(5)反应①中,每1.00gC与足量的F作用,恢复到25℃放出55.6kJ热量,写出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l4C3;Na2O2;NH3‎ ‎(2)2NA(1.204×1024)‎ ‎(3)4NH3+5O2 4NO +6H2O ‎(4)2AlO2-+ CO2+3H2O ="2" Al(OH)3+CO32-(或AlO2-+ CO2+2H2O = Al(OH)3+HCO3-) ;Al(OH)3+ 3H+= Al3++ 3H2O ‎(5)CH4(g) + 2O2(g)CO2(g) +H2O(l);△H=-889.6kJ/mol ‎【解析】‎ 试题分析:中学阶段所学知识中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是过氧化钠,所以B是过氧化钠;根据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无色液体是水,所以X是水;C是含氢量最高的烃,则C是甲烷;根据B与水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钠与氧气判断,甲烷可与氧气反应,所以F是氧气,E是氢氧化钠;C、J是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猜测J是NH3,所以K是NO,L是NO2,I是HNO3,A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以上分析知A中含有C元素,A与水反应生成甲烷,同时生成的D中应含O元素,即D是氧化物,而氧化物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只有Al2O3,所以A中含有C、Al2种元素,A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根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判断A的化学式是Al4C3,其中Al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5%。则G是偏铝酸钠,H是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溶于硝酸。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1)A:Al4C3,B:Na2O2;J:NH3‎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2mol,其数目2NA(1.204×1024);‎ ‎(3)反应④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 +6H2O ‎(4)反应②是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铝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AlO2-+ CO2+3H2O ="2" Al(OH)3+CO32-;反应⑤是氢氧化铝与硝酸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 3H+= Al3++ 3H2O;‎ ‎(5)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所以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16×55.6kJ=889.6kJ,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CO2(g) +H2O(l);△H=-889.6kJ/mol 考点:考查物质推断,过氧化钠的性质特征,氮、铝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的判断 ‎18.雄黄 (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吸收。‎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 10H+ + 10NO3- = 2H3AsO4+ 3S+10NO2↑+ 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_____(填字母)。‎ 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答案】 (1). 1:1 (2). As2S3 (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4). 10mol (5). a ‎【解析】‎ ‎【分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 ‎(2)反应中的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法或者生成沉淀。‎ ‎(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计算;‎ ‎(4)根据4NO2+O2+2H2O=4HNO3,C+4HNO3(浓)CO2↑+4NO2↑+2H2O计算;‎ ‎【详解】(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1molAs2S3作氧化剂得到2mol电子,而1molSnCl2作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答案:1:1 (2)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降低,As2S3为氧化剂,H2‎ S为酸性气体,可用NaOH溶液或硫酸铜溶液吸收;‎ 答案:As2S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反应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中,As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2mol H3AsO4,转移电子为2×2mol+3×2mol=10mol;‎ 答案:10mol (4)根据4NO2+O2+2H2O=4HNO3,C+4HNO3(浓)CO2↑+4NO2↑+2H2O可得,反应的关系式为O2~4HNO3~CO2,n(O2)==0.5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O2的量是0.5mol,但考虑到随着反应到进行,硝酸的浓度会降低而稀硝酸不与碳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少于0.5mol,故a正确;‎ 答案:a ‎19.硼氢化钠(NaBH4,硼为+3价)为白色粉末,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分解,是常用的还原剂。偏硼酸钠(NaBO2)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水解。目前有多种工艺可制备NaBH4。‎ ‎(1)用硼精矿(含有一定量B2O3,及Al2O3、SiO2、Fe2O3等杂质)制取NaBH4的流程如下:‎ ‎①“溶解”时,B2O3与NaOH反应生成了NaBO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除硅铝”步骤加入CaO,而不加入CaCl2的原因有:能将硅、铝以沉淀除去;尽量不带入杂质离子;___。‎ ‎③“操作2”是将滤液蒸发、结晶、洗涤,其中洗涤选用的试剂最好是_____(填字母)。‎ a. 冷水   b. 乙醇  c. 氨水   d. NaOH溶液 ‎④“反应1”是MgH2与NaBO2混合得到NaBH4和MgO,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我国孙彦平采用耐腐蚀电极材料,以阳离子交换膜为隔离膜,电解偏硼酸钠的碱溶液,也可以高效制备NaBH4。该工艺阳极产物为________,阴极电极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1). B2O3+2OH- =2BO2-+H2O (2). 使溶液呈碱性,抑制NaBO2 的水解 (3).‎ ‎ b (4). 2MgH2+NaBO2 =NaBH4+2MgO (5). O2 (6). BO2-+8e-+6H2O=BH4-+8OH-‎ ‎【解析】‎ ‎【分析】‎ ‎(1)流程分析:硼精矿中加入氢氧化钠发生反应:B2O3+2NaOH =2NaBO2+H2O,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H=Na2SiO3+H2O,过滤。除掉滤渣Fe2O3,滤液中加入CaO,生成Na2O·3CaO·Al2O3·nSiO2沉淀,过滤除掉滤渣,同时碱性环境抑制NaBO2的水解,滤液蒸发、结晶、洗涤,得到NaBO2,NaBO2和MgH2反应生成NaBH4。‎ NaBO2和MgH2生成NaBH4和氧化镁沉淀;‎ ‎(2)根据电解池阳极氧化,失电子,阴极还原得电子,判断阳极产物,书写电极反应式。‎ ‎【详解】(1)①B2O3与NaOH反应生成了NaBO2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2O3+2OH- =2BO2-+H2O;‎ 答案:B2O3+2OH- =2BO2-+H2O ‎②“除硅铝”步骤加入CaO,CaO+H2O=Ca(OH)2,溶液呈碱性,可以抑制NaBO2 的水解;‎ 答案:使溶液呈碱性,抑制NaBO2 的水解 ‎③“操作2”是将滤液蒸发、结晶、洗涤,得到NaBO2,因为偏硼酸钠(NaBO2)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水解,所以洗涤选用的试剂最好是乙醇,故选b;‎ 答案:b ‎④“反应1”是MgH2与NaBO2混合得到NaBH4和MgO,根据质量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MgH2+NaBO2 =NaBH4+2MgO;‎ 答案:2MgH2+NaBO2 =NaBH4+2MgO ‎(2)电解偏硼酸钠的碱溶液,阳极:8OH--8e-=4H2O+2O2,阴极:BO2-+8e-+6H2O=BH4-+8OH-;‎ 答案:BO2-+8e-+6H2O=BH4-+8OH-‎ ‎20.(1)已知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 CO2↑+ H2O,下列装置中,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 (填序号)‎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2O3·nH2O和Fe两种成份),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和铁锈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洗气瓶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 。‎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 ‎③、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20.00g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6.64g,D中浓硫酸增重1.44g,则n= 。‎ ‎④、在本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n偏大的是 (填字母)‎ a.缺少装置A b.缺少装置B 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 ‎【答案】(1)④‎ ‎(2)①NaOH溶液 浓硫酸 ②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2 ④b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固液反应且需要加热的装置,所以选④.‎ ‎(2)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应先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吸收即可;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走水蒸气,为除去水蒸气,选用浓硫酸洗气。‎ ‎②装置中含有空气,CO中混有空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③由题意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量为水和氧的量,浓硫酸吸收的量为水,反应方程式为:‎ Fe2O3.nH2O+3CO=Fe+3CO2+nH2O 固体质量减少量 ‎18ng (18n+48)g ‎1.44g 20.00g-16.64g 所以 18ng:1.44g =(18n+48)g:(20.00g-16.64g)‎ 解得n=2。‎ ‎④a、缺少装置A,未除去CO2,可能影响CO还原氧化物,固体质量差变小,导致所测n值偏小,错误;b、缺少洗气瓶B会导致装置E增重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定结果n偏大,正确;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固体减少的质量偏小,导致所测n值偏小,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化学计算、误差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