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九江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 总分:90分 考试时间:90min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6分) 1.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 C. 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D.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 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 ②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③⑥ 3.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4.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人体的感受器受到体液增加的刺激,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液体静压丧失,可能会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现象(腿部变细) C. 盐从尿中排出时会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可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5.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K+外流消耗能量 B. 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不消耗能量 C. 刺激皮肤细胞A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D. 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参与 6.反馈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有关反馈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此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B. 害虫与其天敌食虫鸟的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总是使系统趋向于稳态 D. 在胰岛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 7.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C直接参与靶细胞的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使机体产热量增加 B. 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A、B含量下降 C. 寒冷刺激时,激素B分泌量增加,作用于靶细胞后会失活 D. 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毛细血管I、Ⅱ均有分布 8.如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 B. 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 C. 促胰液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蛋白质 D. 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 9.近期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与细胞因子风暴(简称CS)相关。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约 15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并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细胞因子风暴(CS)。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故血管通透性增加后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除此以外CS还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以下有关新冠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A. 新冠肺炎患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CS)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 B. 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肺部组织水肿 C. 肺炎患者富含毛细血管的器官(如肾脏)也可能受CS损伤 D. 服用使免疫细胞增殖受阻的药物(如类固醇)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10.餐后或一次性摄入较多的糖,血糖浓度的暂时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多种内分泌腺,最终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B. 兴奋在传出神经元和内分泌腺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C. 胰岛素分泌增加会降低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的速率 D. 胰岛B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有高血糖浓度、神经递质等 11.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测量每段切段平均长度,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mg•L-1) 0 0.001 0.01 0.1 1 10 100 待测样液 切段平均长度(mm) 6.5 6.8 8.2 10 12 10 5.5 10 A. 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待测样液组和生长素0浓度组为对照组 B. 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为1mg•L-1 C. 该实验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D. 要进一步确定“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生长素含量”,可将待测样液稀释10倍后再重复实验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可以在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大量合成 B. 水稻若未授粉,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a-萘乙酸提高粮食产量 C. 植物体内生长素在黑暗时可以合成,单侧光可影响其极性运输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3.为探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的作用效果,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和IAA溶液处理3.0cm长的豌豆茎段,观察其对豌豆茎段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A. 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除生长素、赤霉素外,还有细胞分裂素 B. 图中的b曲线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 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发育,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 D. 赤霉素与生长素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生长素对促进茎的生长的效果要好 14.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效唑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小麦植株内源激素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据表推断合理的是( ) 组别及处理条件 激素种类及测量值 A B C D 蒸馏水 10mg/kg多效唑 15mg/kg多效唑 20mg/kg多效唑 细胞分裂素(mg/kg) 002 0.03 0.05 0.04 赤霉素(mg/kg) 0.5 0.41 0.32 0.44 叶绿素含量(SPAD值) 50 55 61 56 A. 多效唑可通过增加细胞分裂素含量,减少赤霉素的含量,使叶绿素含量增加 B. 多效唑影响叶绿素含量的最适浓度是15mg/kg C. 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D. 叶绿素含量是多效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5.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16.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光性现象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B. 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C.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其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激素调节 D.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抑制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A.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B.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 C. 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种群数量增多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环境容纳量不断下降 18.生态学家调查了北极某地鳕鱼的年龄结构,井将该数据用于预测在不同捕鱼强度、使用不同孔径渔网时所得到的鳕鱼捕获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使用不同孔径的渔网能够改变鳕鱼的种群密度 B. 当捕捞强度为45%时,有利于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C. 不同时刻捕获量的大小能反映出鳕鱼密度的相对大小 D. 提高长期捕获量宜采用较低的捕鱼强度和较大孔径渔网 19.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20.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 B. 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 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 D. 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 21.在某草原上存在甲、乙和丙三种主要牧草,牛羊对牧草喜食程度甲>乙>丙,放牧强度越大,牧草地上生物量越小。牛羊对牧草的啃食造成的损伤能促进牧草产生和积累单宁,使牧草的口感变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牧草返青后能为牛羊提供物理信息 B. 过度放牧可能导致牧草发生群落演替 C. 捕食关系的单向性决定了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D. 牧草防御机制的形成是牛羊与牧草共同进化的结果 22.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 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蝴蝶的种群密度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C. 黄莺的呜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还可来自于非生物环境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3.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它们之间用一屏障隔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数量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将屏障撤掉。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种群B捕食种群A B. 该图表示在后期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 C. 若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最终可能种群B存在,种群A不存在 D. 若一直保留屏障,则种群A的数量变化曲线符合“S型”增长 24.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棉田害虫。某地农业部门提出,通过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将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放养赤眼蜂能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棉田中的能量利用率 B. 放养赤眼蜂既改变了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又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若棉田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过多地流入棉铃虫,则该生态系统可能不能处于稳态 D. 与喷洒高效农药相比,放养赤眼蜂的优点之一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29.杜甫作为中国古代 25.生态学家对我国某高山群落演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该地区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等多种植被类型,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如图为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甲乙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都具有优势物种替代的特点 B. 第5年至25年的变化说明群落乙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C. 30年后群落乙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 D. 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26.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A.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存在五级消费者 B. 蛇在该食物网中分别占据了第三、四、五营养级 C. 就食物而言,蛇与食虫鸟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D.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镉污染,则鹰受毒害最深 27.2019年11月24日爆发的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林火,使1000多只考拉葬身火海。考拉学名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属于食叶动物,以桉树叶为食,每天能吃掉许多的桉树叶。考拉性情温驯,行动迟缓,每日需睡眠17~20小时,以消化有毒物质。如图为考拉种群相关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考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B. 考拉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 C. 若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随时间的变化,则考拉的种群密度在b时最大 D. 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考拉种群数量在b~c时期处于上升阶段 28.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浅滩,是生产力(有机物积累量)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红树、桐花树、海桑等是红树林的主要植物,腹足动物、蟹类、双壳类等底栖生物多样性高,生物量极其丰富。相手蟹栖息于红树林冠层,主要以新鲜树叶为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红树等植物和底栖动物构成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光照、水和温度等因素与红树林高生产力特性密切相关 C. 底栖动物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促进能量循环利用 D. 相手蟹属于次级消费者,不能同化摄食树叶的全部能量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 A.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B.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30.“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环境治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时代的主旋律。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都能自给自足的系统 B. 面对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主要通过各国节能减排来解决 C. 生态农业利用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 D.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分) 31.一个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通过大肠杆菌制造丙烷的新技术。科研人员要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和利用,需要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计数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配制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是______,在5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5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19、61、64,65和66,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个。 (3)图2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分离菌株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的叙述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不能将第⑤区域的划线与第①区域的划线相连 c.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d.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 32.腐乳、果汁和果酒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和饮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如图1为腐乳的生产工艺流程: (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a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经过发酵后的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原因是 。 Ⅱ.近几年,某地柑橘销售市场陷入低迷,为改变这种状况,并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可以将其加工制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产品。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2)在过程③中不用灭菌一般也不会受到杂菌的污染,其原因是 。 (3)过程⑤从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时,为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并用______浸泡;在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油水分层,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 ,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 特点。 (2) 结合c、d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 。 (3) 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4) 某研究小组想知道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根,编号甲、乙、丙、丁。 b. 甲、乙、丙三组插条基部分别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赤霉素溶液、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相同的时间,丁组不做处理。 c.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统计每组插条的平均生根数。 ①该实验中每组选取10根插条的目的是 。 ②该实验设计丁组的目的是 。 ③若出现 结果,则说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34. 科学家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J/(cm2•a)].请回答: (1)丰富度是指 ,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关系,由此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 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酶是细胞合成的生物催化剂。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应用的问题: (1)在制作果汁时,为提高出汁率并使果汁变澄清,要使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该酶能使果胶分解成为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若通过固定化细胞技术利用该酶,则在溶化海藻酸钠溶液时,最好采用________(“小火”或“大火”) 或间断加热的方法,否则可能出现焦糊。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 法进行固定。 (2)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 a.用搅拌器制苹果泥,并适量且等量注入到6支试管中;同时另取6支试管各注入适量且等量的果胶酶溶液; b.取6个烧杯分别编号1、2、3、4、5、6,依次注入适量30 °C、35 °C、40 °C、45 °C、50 °C、55 °C的水,恒温水浴; c.每一烧杯中分别放入装有等量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在不同温度下保温3 min; d.将各组烧杯中试管内的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均匀,振荡试管,反应一段时间; e.过滤,比较获得苹果汁的体积。 ①c中将分别装在不同试管中的苹果泥和果胶酶恒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②在0 °C和80 °C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回到适宜温度时,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加酶洗衣粉清洗衣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多选)( ) A.应该用温水来溶化加酶洗衣粉 B.用来溶化加酶洗衣粉的清水的pH越接近中性效果越好 C.最好先把衣物放在含有加酶洗衣粉的水中浸泡片刻 D.加酶洗衣粉一般只适宜用于清洗化纤衣物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九江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36分) DDDCA BADAC DDAAD DBBDB CDAAA CDBAA 二、非选择题(54分) 31(10分) (1)高压蒸汽灭菌(2分)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观察是否长出菌落(2分) (2)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6.4×108(2分) (3) a(2分) 32(10分) (1)毛霉(2分)毛霉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分) (2)培养液的缺氧环境抑制大多数的微生物的生长(2分) (3)石灰水(2分) NaCl(2分) 33(10分) (1)吲哚乙酸(1分)两重性(1分) (2)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2分) (3)正反馈(2分) (4)①防止实验偶然性误差(1分) ②空白对照(1分) ③甲乙丙三组插条生根数均多于丁组,且丙组多于甲乙两组(2分) 34(12分)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1分) 减小(1分) (2)竞争(2分) 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分) (3)黑麦草分泌某种物质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2分) (4)标志重捕(2分) 3%(2分)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35(12分) (1) 果胶酶(1分)半乳糖醛酸(1分)小火(2分) 包埋法(2分) (2)①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2分) ②80°C时酶的空间结构已破坏,使酶永久失活(2分) (3)ABC(2分) 第13页,共13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