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 ‎ 一、本大题共24分.‎ ‎1.(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甫一开始:“甫”读作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 “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掬”读作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材料二 ‎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 ‎ ‎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 B. 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 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 D. 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 A. 身不由己 ‎ B. 感同身受 ‎ C. 设身处地 ‎ D. 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 A.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 ‎ 二、本大题共23分.‎ ‎2.(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废封建 ‎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 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 ‎ ‎ 三、本大题共18分.‎ ‎3.(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4.(6分)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    ,   。”‎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记游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 ‎ ‎ 四、本大题共25分.‎ ‎5.(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根河之恋 ‎ 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 ‎ ‎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恋与报答。‎ ‎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3)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4)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 ‎(5)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6)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 ‎ 五、本大题共60分.‎ ‎6.(10分)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 《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9.(50分)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 ‎ ‎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本大题共24分.‎ ‎1.(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甫一开始:“甫”读作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 “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掬”读作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材料二 ‎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 ‎ ‎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 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 B. 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 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 D. 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D ‎ A. 身不由己 ‎ B. 感同身受 ‎ C. 设身处地 ‎ D. 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D ‎ A.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解答】(1)A 因果关系错,材料一第一段为“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 ‎(2)B A.“甫”应读作“fǔ”;C.“津”是“渡口”的意思;D.“掬”是“捧取”的意思.‎ ‎(3)B A项对应的原文信息为材料二第一段“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C项对应的信息为第二段“,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D项对应的信息为第三段“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B项信息于文无据.‎ ‎(4)D 根据材料二中第四段的内容“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由此可见,“VR技术”可以让人有一种在现场的感觉,因此选用“身临其境”.‎ ‎(5)D 注意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要素:“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与“现在却走近了大众”,选项D中“燕”就是“文物”,“王谢”就是“少数专家”,“百姓”就是“大众”,正好可以一一对应,揭示这一现象.‎ ‎(6)C “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错,原文倒数第三段为“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 ‎(7)A 原文最后一句为“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8)理解含义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二、三的内容.材料二、三主要是讲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文物和参观者近距离的接触,让参观者更全面的了解文物.这也就是文物“活”的含义;‎ 第二问关键在于从文中筛选并整合出相关信息.材料一中第一段“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材料二中第二段“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第三段“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第四段“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材料三最后一段“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答案:‎ ‎(1)A ‎(2)B ‎(3)B ‎(4)D ‎(5)D ‎(6)C ‎(7)A ‎(8)含义:利用博物馆,各种现代技术让参观者近距离感悟文物的魅力.‎ 作用:①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②实现学术、趣味性统一;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借助计算机等生成三维环境,调动感官,带来沉浸感;使用现代技术使得文物呈现灵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古文化.‎ ‎③解决了展出空间有限、文物损毁等问题.‎ ‎【点评】‎ 对于实用类问题阅读题的解答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原文的挖掘,问题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基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甚至答案就直接显现在原文中,所以,在做实用类文本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仔细阅读文章,对每一段落所讲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回答问题时要回归到原文,以原文为根据,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分值,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一般一点2分,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题目的分值,是答题要点的重要提示.‎ ‎ ‎ 二、本大题共23分.‎ ‎2.(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废封建 ‎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 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句子的能力.‎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D 也不能改变了.易:改变.‎ ‎(2)A ‎ ‎ A.连词,因为/介词,因为;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表转折;D.助词,…的人.‎ ‎(3)B “皆封侯”无中生有,句子翻译为: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分别重重地赏赐他们.‎ ‎(4)①为:创造;时:时机;而已:罢了.句子翻译为:时势不是圣人所能创造的,(他们只是)能不失掉时机罢了.‎ ‎②以:用;措:弃掷;已:停止.句子翻译为:从三代圣人以来,用礼乐教化天下,以至于刑罚废弃不用,然而终究不能制止篡位弑君的祸端.‎ ‎(5)D “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错,文章主要是论述了分封制的弊端.‎ ‎(6)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一是下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分封诸侯并不是圣人的意思,是情势造成的.然后再从文中找出得出这一结论的相关信息:“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以及文章的第三段.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答案:‎ ‎(1)D ‎(2)A ‎(3)B ‎(4)①时势不是圣人所能创造的,(他们只是)能不失掉时机罢了.‎ ‎②从三代圣人以来,用礼乐教化天下,以至于刑罚废弃不用,然而终究不能制止篡位弑君的祸端.‎ ‎(5)D ‎(6)时代不是圣人所能够创造的,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不失去时机而已.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没有获罪不能被废除,即使君主想要废除封建也不能做到.‎ 秦朝的情势允许建立郡县制,秦始皇和丞相李斯准确把握态势,实行郡县制.汉朝时恰恰相反,根据时势,不适合完全建立郡县制,即使汉高祖和张良都不同意分封制,但最终还是封了韩信等诸王.因此,苏轼说,分封诸侯不是圣人的意思,而是情势造成的.‎ 参考译文:‎ 秦王刚刚吞并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国、齐国、楚国之地偏远,如果不设置藩王就无法镇守这些地方,请求皇帝分封诸位皇子(为藩王).”秦始皇把这条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群臣都以为(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后来的亲属日益疏远,(他们)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各诸侯国更是互相征战,最终达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地步.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神力,全部统一都成为秦朝的郡县,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分别重重地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他们.能够使天下人没有异心,这就是使天下安宁的正确办法,(所以说)设置诸侯不利.”秦始皇说:“正因为有诸侯王,天下才一直都苦于战斗不止.现在依靠大秦宗庙的福佑天下刚刚安定,又在设立诸侯国,这是建立(分立的)部队,要想天下安定,岂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就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分别设置守、尉、监. ‎ 苏子(即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代,也不能不错过时代.时代并不是圣人所能创造的,他们只是能够不错过时代罢了.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国君即使想废除诸侯设置郡守,可能做到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代.周朝衰落了,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就不能分封诸侯,不立强势家族为世卿,可以把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当作警戒.(这是已经被验证)很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仅李斯和秦始皇知到这一点.‎ 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错过时代的情况,求学者和士大夫大多非议它.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当时没有非议他的意见的,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有什么不同?只是世人以成败论是非罢了.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吐出口中的食物大骂郦食其,知道分封诸侯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最终还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岂只是汉高帝,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并不是圣人的意思,是情势造成的.” ‎ 过去议论分封诸侯的人,曹元首、陆机、刘颂,以及唐太宗时的魏征、李百药、颜师古,那以后还有刘秩、杜佑、柳宗元.柳宗元的议论一出,而其他诸人的议论都被废弃了,即使是圣人再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是有血气的人一定会争夺,争夺一定会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书面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互相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从三代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以来,知道不用刑法措施,然而终究不能停止篡位弑君父的祸端.到汉代以来,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情况,都是诸侯王的子孙,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卿和大夫,从未有过.近世不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难道忍心再开始这种祸事吗?所以我认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意见,应当成为万世万代的法则.‎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 ‎ 三、本大题共18分.‎ ‎3.(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B ‎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意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C、从“登高万井出”一句,结合地理位置分析,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本题要抓住关键“鸟雀之声”“思乡”分析.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一句突出的不是思乡情怀,而是表达的一种内心的凄苦状态;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突出思乡情怀;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表现对林间鸟语的细致描绘,突出喜爱山林的情怀;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表达对春日时光的欣喜.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意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分别分析诗句所用的意象,然后进行比较.抒发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等,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泪沾裳”,远离亲人,涉险至此.《晓行巴峡》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清江”“浣衣的少女”“鸡鸣”“江面上舟船”“江岸远山”“山桥”等,这些美丽的景象.因为身在异乡,难免有思乡之愁.尤其是听到人们说着异乡方言,莺啼还是故乡声音的时候.幸得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他的离别之情.“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正好与人临于险境时之不安心声相撞击,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深味行路之难.“泪沾裳”,从而产生“怀士”之心,后悔何为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选用“玉露”“枫树林”等景物,“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一片萧条.“巫山巫峡”,诗人所在.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答案:‎ ‎(1)C ‎(2)B ‎(3)①运用意象:王维的诗歌中,运用“浣女”“鸡鸣”“水国舟市”“山桥行人”等意向,描写了巴峡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片安乐祥和的山乡之景,郦诗运用“猿鸣‘’,杜诗运用“玉露”“枫树”的意象,通过描写凄婉的猿鸣,秋天的霜露以及草木,烘托出凄凉萧森的氛围.②抒发情感:王维诗中表达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情绪,幸得巴峡山水之美,离愁别绪得以宽慰.全诗哀而不伤,并不消沉.郦诗和杜诗渲染出凄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愁苦悲伤的情感.‎ 译文:‎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水边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人如在树梢走行.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啼着故里的声音.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 赏析:‎ 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词句清丽,景象雄伟.开头点明时间和地点,说在暮春的黎明作者行经巴峡,心中却思念着遥远的京城.接着写诗人沿途所见所闻,清江边有浣衣的少女,朝阳里传来一片鸡鸣.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江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有人认为“万井”是指千泉万涓,而不是指千家万户.因为以巴峡的地势,不可能像平原一样聚居很多人家.也有道理,可备一说.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象并不能让诗人欢快起来,因为身在异乡,难免有思乡之愁.尤其是听到人们说着异乡方言,莺啼还是故乡声音的时候.诗人最后说,幸得山水有许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缓解他的离别之情.‎ 从格律上说此诗是一首五言排律,中间几联在形式上都是对仗,在内容上都是写景,很有特色.作者既好山水,自然善于捕捉异地的自然景物、风俗民情等特殊的美感.“晴江一女浣”、“水国舟中市”等句子,写出了作者即目所得的优美风光.水国舟市,道尽水乡的独特风貌;桥过树梢,极写山乡的奇幻景观.“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使人视野开阔,诗歌意境也随之宏远.不同的方言俚俗,相同的莺啼鸟叫,写尽在外流浪漂泊异乡人的思念之情.此地虽有山水情趣,也只能稍事排解离别之情、思念之苦.虽然有淡淡的离乡之愁,但总的说来,全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并不消沉.‎ ‎【点评】《晓行巴峡》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巴峡周围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表现了在外流浪漂泊异乡人的思乡之情.全诗词句清丽,景象雄伟,情景交融,富于艺术感染力.‎ ‎ ‎ ‎4.(6分)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暧暧远人村 ,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 山原旷其盈视  , 川泽纡其骇瞩 。”‎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记游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 。”‎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解答】(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关键字:暧、墟)‎ ‎(2)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关键字:纡、骇、瞩)‎ ‎(3)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关键字:鹧鸪)‎ ‎【点评】《滕王阁序》‎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2、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4、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 ‎5、《滕王阁序》一文写景的句子中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6、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7、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 ‎8、运用典故来表现王勃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 ‎9、《滕王阁序》中表达作者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10、《滕王阁序》中表达作者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 ‎11、《滕王阁序》中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 四、本大题共25分.‎ ‎5.(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根河之恋 ‎ 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 ‎ ‎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恋与报答。‎ ‎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 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3)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4)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 ‎(5)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6)鄂温克人与根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正是这个众姐妹诗意生活着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 B.《边城》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湘西小镇茶峒。山明水净的湘西风光,映衬了翠翠、爷爷、傩送等人物心灵的澄澈纯净与人性的善良美好。‎ C.《红岩》讲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产党员在监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牢房的阴暗、刽子手的凶残,突显了革命者信念的坚定、意志的坚强。‎ D.《阿Q正传》写的故事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为主要场景。赵太爷、假洋鬼子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对阿Q的压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点字词的理解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基本能力。‎ ‎(6)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点字词的理解的能力。A项的“恬然”是指玛丽亚?索的生活状态,联系前文“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所以“自然放松、沉静从容”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B项的“袒露”本义为“裸露在外,无遮盖”。原文用来形容河流在草原上默默流淌,而河流也本就是裸露在外无遮盖;同时“民族”所拥有的“直率”品格也正是河流所具备的。所以“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C项的“盘算”本义为“心里算计或筹划”,“精打细算”则更强调“仔细地计算”,后者比前者更精细。原文“盘算”是指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装扮屋子,筹谋着未来的生活,而并没有强调有太过精细地计算。题目中解释为“精打细算”,与“盘算”在词义侧重点和感情色彩上有出入。D项的“曼妙”本就用于形容舞姿的优美,所以“舞姿轻盈而美丽”的解释是符合文意的。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结合文本重要性语句进行分析把握。A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3段﹣﹣“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所以A项是正确的。B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4段﹣﹣“皱巴巴的手…母亲气息…母性的慈祥”,所以“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这些说法是正确的。C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6段,排比与拟人的修辞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10段﹣﹣“裙子却是城里流行的花色”,“城里流行的裙子”与原文中“城里流行的花色”有出入,表达不准确。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第一问“特点”属于概括题,限定范围为第二段,筛选有关根河的描述即可。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本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河一样养育两岸生物。第二问考查象征。其实北京高考考纲并没有将象征手法列入考查范围,但是在此题中并不算难,因为第一段已经将根河比喻为母亲河,而河流的特点会直接影响民族性格。所以围绕这些点答题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这是一篇文化散文,作者来根河游览,同时深深赞叹这里的历史文化内涵,热爱这片土地,歌颂这片土地上值得叙说的人和事,遗憾自己作为外人无法深入体会这里的一切。同时与一般只“向后看”的文化散文不同﹣﹣此文在回忆根河的历史之余,同时还展望了未来。‎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基本能力。三种人的“根河之恋”就是他们与这片土地的羁绊,是他们在这片土地的上最热爱的东西,在文中都能找到具体内容。匠心方面,文章叙写的“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实际上代表了这片土地三代人不同选择的故事,这一点其实内洽于文章的思路﹣﹣试图描绘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微型画卷,进而展望未来。这也是这篇文章独具匠心之处。‎ ‎(6)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基本能力。A选项中贾宝玉力求摆脱世俗的叛逆性格并不是由“大观园”造成的,而是由封建大家庭﹣﹣贾府造成的,“大观园”是贾宝玉的精神乐土。B、C、D三项都符合文意。故选A。‎ 答案:‎ ‎(1)C ‎(2)D ‎(3)特点:①根河在春天迸发巨大生命力,打破坚冰,泛起春潮,十分欢快;②源自大兴安岭的根河,河水纯真清洌,清澈透明;③根河在春天流淌,犹如母亲的乳汁一般,养育了两岸的万千生物。‎ 象征意义:根河是鄂温克族人的母亲河,清澈的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一般,养育沿河两岸的所有生物,其欢快、清澈的特征,也象征着鄂温克人淳朴和顽强的民族性格。‎ ‎(4)①“这河的深奥”指的是根河丰厚的自然环境及鄂温克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蕴含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②“抵达不了”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只是一个游客,匆匆来去,只是在根河稍作逗留,无法深入了解。相比于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玛丽亚?索,或者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乌热尔图,作者很难“抵达”根河丰厚的过去,无法全面把握和深入感受其历史文化内涵。③寄托的情感是作者对于根河的热爱,对于根河所代表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的赞颂和眷恋,对根河以及鄂温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希冀,以及对自己无法深入理解这种文化的遗憾。‎ ‎(5)①玛丽亚•索的“根河之恋”是她的驯鹿,是对传统的坚守。②乌热尔图的“根河之恋”是他对草原、河流、民族的爱,是对养育之恩的眷念与报答,是从传统走出来又复归传统的文化寻根之心。③走出山林的人们的“根河之恋”是对根河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在根河这个新家园展开的新生活、新气象,是对过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拥抱。④作者这样构思,通过讲述根河的鄂温克人老中青三代的种种故事和传奇,给读者描绘了根河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待传统和现代的三种不同选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也体现了作者对“根河文化”的热爱,对鄂温克人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有对这片土地历史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6)A ‎【点评】‎ 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臵;分析艺术手法).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关键词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等。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比如本题,可以采取关键词分析法和语境分析法。‎ ‎ ‎ 五、本大题共60分.‎ ‎6.(10分)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 《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分析】①首先明确《平凡的世界》中哪个例子是“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是回到煤矿的少平?嫁给李向前的田润叶?还是双水村正逐步发展?围绕《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例子根据原著叙述情节,注意切不可过于冗长.一是从《平凡的世界》中选择的一个情节,需要体现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新的生活的特点;二是点评时应突出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应言简意赅,点到即止.‎ ‎②‎ 首先应有一明确的中心观点,即“用哪种花来比喻哪个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观点可主要依据《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部分,将四个人物与在宴会上抽到的签上面的花作为对应:林黛玉﹣﹣芙蓉,薛宝钗﹣﹣牡丹,史湘云﹣﹣海棠,香菱﹣﹣并蒂花,但在原著中若能找到其他依据可比喻某一人物的特质也可,如:用菊花比喻林黛玉,因第三十八回林黛玉写了《咏菊》《问菊》《菊梦》等诗,且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与林黛玉清高孤僻的性格关联很强.之后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证,需要注意整体的条理性和层次性以及论述的理据性和说服力.‎ ‎③首先明确写作对象及目的:在所给的人物翠翠、江姐、人力车夫、桑提亚哥中选择一个作为写作对象,以设计对象在特定情境下的雕像为目的,描写其体态、体貌、神情特征.其次明确自己的情感,并围绕情感核心在创设的情境下来描写雕像,注意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在具体的表述中,还应注意选词造句的形象、贴切.‎ ‎【解答】略 ‎【点评】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 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4、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 ‎ ‎9.(50分)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分析】①‎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参考立意:‎ ‎1、经济世界化的发展、社会的安宁、社会的和谐;‎ ‎2、人与历史、人与文化方面的联系,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 ‎②“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放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解答】‎ 说纽带 ‎ 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如今可谓人所共知,但人类掌握这个道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小到人际间的往来,大到文明间的交融,纽带关系始终是无法割裂的,它也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在国家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他认为人类的网络已经开始编织,其渠道便是语言.远古先民通过交谈、信息和物品的交换,实现了群体间最古老的交往与互相影响,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称其为“第一个世界性的网络”.人类从走出非洲开始,尽管在征服新的土地的过程中丧失了对古老起源的记忆,但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一定区域内的密切往来,让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也意识到了合作中竞争乃至冲突对自身带来的影响.‎ ‎  数千年以来,文明间的融合让各自“一荣俱荣”.“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罗马帝国将地中海包揽为“内湖”的时候,欧洲文明开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时也孕育出内在的多元性.当大汉使者张骞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时,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越中原,在中亚、西亚乃至更开阔的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即使如东晋十六国、蒙元时期,客观上也起到了通联诸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说,郑和的大明船队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将中华的威名和富裕播撒到了南洋、印度洋,文明的纽带接住和平的商贸活动愈发紧密.‎ ‎  然而,思考历史,不只是为了记录过往,更在于反思当下与想象未来.不言而喻,人类文明的确在不断进步,其依赖的便是这张不断扩充而又不断更新的大网,它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连接起来.但在有的时候,只有历经教训,人们才知道若利用不好纽带关系,也会造成历史的创伤.正如在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第一片土地时,他没意识到眼前陌生的土著与他有着共同的祖先,在经历血与火的杀戮后,人们才更向往和平,深知联手合作的收益胜过零和式火并.‎ ‎  纽带关联的双方,只有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更稳固,这符合当代经济学的逻辑.但并不是所有的关联都要服膺于资本,更具人道情怀的关联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论是拯救非洲疫病患者和饥荒罹难,还是在印度洋海啸、海底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戕害里救援伤者,联合国维和部队都在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于国内的经济落后地区,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展开定点支援与精准扶贫.这样的纽带关系是血浓于水的情谊,强者帮助暂时的弱者,符合的是人道的逻辑,折射的是纽带关联中人性的光辉.‎ ‎  进而言之,历史的进程从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论西方学者爱讲的“世界是平的”还是“历史终结论”能否继续维系,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趋势与合作一体化的浪潮不可逆转.而关联紧密后,风险的传播也会更快、影响更大,这就需要人们在合作共享的同时,共同担起责任和义务,协力地域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风险,尽力维系和睦的纽带关系,这才是纽带关联造福人类的关键所系.‎ ‎【点评】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