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教案:第十二章第24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24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 考点 考法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重点) 2.区域发展过程图的判读。(重点) 3.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析。(难点)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常见)形式呈现。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年2考) 1.区域 (1)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点 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何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 提示:可从纬度位置(高中低纬、寒温热带)、海陆位置(沿海、内陆、大陆东岸、大陆西岸等)、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北纬30°附近 北纬43°~48°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 贫乏 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作类型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农业 主要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特色产业 水产业 西部的畜牧业 工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区域特征分析 1.区域的位置特征 2.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差异分析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地理位置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可从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半球位置差异、相对位置差异等方面分析。 (2)气候差异的形成 (3)地貌差异的形成 (4)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5)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城市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区域特征分析 1.(2016·高考上海卷)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月份 降水量(mm) 平均风速(m/s) 日照时数(h) 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11 26.5 81.3 159.6 4.6 2.6 2.7 202.2 144.8 121.1 12 13.9 34.9 68.2 4.5 2.4 2.5 187.0 131.3 112.2 1 7.6 19.5 31.4 4.2 2.5 2.4 179.2 109.1 116.3 2 14.2 35.0 43.5 4.1 2.6 2.6 147.6 98.7 101.6 3 17.4 50.6 47.5 3.9 2.8 2.9 185.3 137.3 150.3 4 30.0 100.2 125.4 4.1 2.7 2.9 213.9 167.9 181.4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解析:(1)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图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是因为地处背风坡地带,水分条件较差,呈现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为冬半年,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其他因素包括风速、蒸发量、岩石的透水性等;例如,旱季风速大,晴天多,纬度低,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水分消耗大;西部一些地区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答案:(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其他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区域差异分析 (2015·高考江苏卷)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3.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解析:第2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部(东亚)和西部沿海(西欧)都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故A错。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慢,但城市化水平高。东部位于中国的沿海地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位于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因此选B。东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西部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达,故C错。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西部乳畜业发达,故D错。第3题,梅雨主要发生在我国江淮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不会出现在纬度较低的南海,故A错;轮船自东向西航行,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夏季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因此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故选B;红海沿岸多热带荒漠,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故C错;经地中海时,正值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故D错。 答案:2.B 3.B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5年1考)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的自然条件在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同。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工商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将如何变化? 提示:初期: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比重很低;中期: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后期: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比重很低。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一、二、三或一、三、二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三、一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在此过程中,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二、一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考山东卷)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解析:第1题,该流域开发从Ⅰ到Ⅱ再到Ⅲ的过程中,居民点不断增多,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植被不断减少,影响了水循环的环节,导致该地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多,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故选C项。第2题,植被覆盖率越高,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就越强大。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那么,植被覆盖率最高的第Ⅰ阶段河流流量曲线应最平缓,出现洪峰的时间最晚,对应b图中的曲线③;植被覆盖率最低的第Ⅲ阶段河流流量曲线起伏最大,出现洪峰的时间最早,对应b图中的曲线①,故选C项。 答案:1.C 2.C 区域图的判读 区域图是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像之一,主要有宏观区域图和微观区域图,都侧重考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自然灾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图1 某国位置示意图 图2 “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图3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读图名,明确图示内容 一幅图的图名往往反映出该图的内容,能体现出图示的主要地理事象。如图2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由此可知本图内容是“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穿过的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定位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象及轮廓、重要标记和图例等信息,可以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如图3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该图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地区。 3.区域特征分析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 可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 (3)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措施。 4.区域差异比较 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出两区域的差异。 (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 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标准答案] (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2016·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2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问,由图2气候资料②中的气温曲线可判断出该地一年中最低月均温低于0 ℃,冬冷夏凉,由此即可确定该城市为昌都;该城市纬度并不高,海拔对气温影响较大。第(2)问,湄公河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降水量大,因此其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结合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该流域5月份之前降水少,所以4(或3~4)月份水位最低。第(3)问,分析干旱成因可以从冬季降水少和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方面入手。干旱对该区域的影响可以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影响,入海河水减少造成三角洲后退,海水倒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分析。第(4)问,流域内国家和地区可在该流域的资源开发、航运、旅游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合理规划该流域的开发方案、保护植被及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答案:(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任选其二) (4)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任选其二)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任选其二) (2017·山东师大附中一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读表回答1~3题。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和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高原山地 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 外流河 内流河 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冻土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① ② 海拔高度 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 3.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地势 C.内陆 D.昼夜长短 解析:第1题,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的气候、植被等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所以表中空格①是热量。②对应的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第2题,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①错。热量受纬度影响,西北地区没有优势,②错。西北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③④对。气温年较差大,不是优势,⑤错。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⑥错。第3题,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B对。 答案:1.B 2.D 3.B (2017·兰州模拟)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 4.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ac 5.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解析:a时期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时期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由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结构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答案:4.A 5.D 6.(2017·唐山摸底)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某气候类型区(下左图阴影所示)的M城市,夏季降水稀少。近几年,该城市夏季干旱程度加剧。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用水,2015年8月,该市陆续在水库中投入了数千万个苹果大小的黑色空心塑料遮阳球,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库的水分蒸发和防止库区的藻类繁殖。下右图为水库与黑色遮阳球漂浮的库区景观。 (1)指出M城市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类型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M城市夏季降水稀少的原因。 (3)向水库投放黑色塑料遮阳球,让整个水库表面被遮阳球覆盖,其作用:①可抑制水分蒸发;②可抑制藻类生长。请选择其中一项,阐释其主要原理。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西侧为太平洋,位于大陆西岸,并且处于北纬30°~40°,故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山脉高大,逼近海岸,且南北延伸,导致图示气候类型区呈南北狭长分布。(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3)作用①:遮阳球可减少阳光照射到水面的面积,减慢水分的蒸发速度。作用②:遮阳球可减少阳光照射到水面的面积,从而减弱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防止藻类大量繁殖,保护水源。 答案:(1)地中海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山脉走向。(2)地处北纬30°~40°大陆西海岸,夏季主要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云量小。(3)选①:黑色遮阳球覆盖(可减少阳光与水面的接触面积),遮挡太阳辐射(紫外线),降低水面温度,从而减少水分蒸发。选②:(遮阳球覆盖水面)可遮挡阳光,减弱藻类的光合作用,抑制藻类的大量生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