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语文 命题:沈阳市第20中学沈阳市第35中学沈阳市第31中学 审题: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当今时代,文学写作面临诸多不利或有利条件。‎ 就不利条件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不管我们在感情上是否愿意接受,文学的日趋边缘化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极为复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资讯的日益发达,原先属于文学的天然权利正在逐步丧失。从文学的教育功能来看,社会教化的责任主要由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来承担;从文学描述、反应社会生活的功能来看,现代媒体早已取代文学,成为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信息终端;而从娱乐功能方面来说,文学也已经有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娱乐和文化工业体系。举例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读小说还是日常生活中首屈一指的文化娱乐和消遣方式,而在今天,我们的业余时间大多为电视、旅游、电子游戏、上互联网等娱乐方式所占据。‎ - 29 -‎ 虽然文学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但我们却无需为此感到担忧和悲观。因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从来都是一项既非重要、亦非不重要的事业。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之所以会对文学在往昔的辉煌念念不忘,完全是因为文学黄金时代的出现。这里所说的“黄金时代”,指的是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差不多两百年的文学发展时期。在这个时间段中,由于现代小说的兴起,文学的声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顶峰。然而,这个黄金时代在整个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一个特例。也许会有人问,这个黄金时代怎么会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按照伊格尔顿在《英国文学的起源》中的说法,文学之所以会忽然变得重要,首先是源于西方宗教的衰落,其次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人的异化和情感分裂。人们把文学视为治愈资本主义精神危机的良药。而在近代的中国,为了启蒙大众,抵御外侮,挽救危亡,文学的作用和功能也被大大强化了。众所周知,梁启超在《论文学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把文学的作用归结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并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小说不发达.而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亦着眼于对社会的启蒙和疗救。‎ 伴随着文学黄金时代出现的是一系列文学制度、写作机制、文学观念的重新确立。比如说,现代版权法的产生,从根本上规定了作者对作品的所有权,使得文学的商品属性凸显了出来,原本无利可图的文学作品可以进入流通,文学作者终于可以获得合法和稳定的报酬。这也反过来刺激了写作和文学的出版。再比如说,由于大学设立了文学专业,也使得原先处于“业余状态”且多少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文学,成为了一门科学。20世纪的文学理论空前繁荣,精彩纷呈,但文学的科学化始终是其重要内核。‎ 不管怎么说,到了今天,文学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在某种意义说上文学并未衰落,它实际上不过是重新回到了常态化的状态之中,如今的社会上,充斥着“文学已死”一类的悲叹,对于这种看法,我们无需理会。其实,“文学已死”这类声音,早在15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文学在今天依然活得好好的。‎ ‎(摘编自格非等主编的《文学写作》)‎ ‎1. 下列对原文中“黄金时代”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类历史中文学从来都是既非重要、亦非不重要的事业,黄金时代的出现是个特例。‎ B. 曹禺的话剧《雷雨》自发表后,一次次被搬上舞台,是文学处于黄金时代的具体表现。‎ C. 一系列文学制度、文学观念等的重新确立,促使了文学“黄金时代”的产生和发展。‎ D. 黄金时代已结束,文学重新回到常态,作者认为不必发出“文学已死”一类的悲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探讨了文学写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发展状况。‎ B. 文章在论证文学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时,使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C. 梁启超把文学的作用归为四个方面,旨在证明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小说不发达。‎ D. 文章引用了伊格尔顿、梁启超等人的论述,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日趋边缘化的原因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描述、反应社会生活的功能和娱乐功能在今天正逐步丧失。‎ - 29 -‎ B. 孔子曾说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表明在其所处时代文学也是既无所重轻又有一定地位的。‎ C. 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文启蒙和疗救社会,说明文学的作用和功能在那个时代被大大强化了。‎ D. 根据文章中伊格尔顿的观点,随着未来社会不断发展变革,不排除文学再次出现“黄金时代”的可能。‎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促使文学‘黄金时代’产生和发展”错,原文是“伴随着文学黄金时代出现的是一系列文学制度、写作机制、文学观念的重新确立”,说明“文学制度、文学观念”是伴随着“黄金时代”产生,它们不是“黄金时代”产生的条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A项,“文章采用了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错误,本文第一段总说“文学写作面临诸多不利或有利条件”,中间分说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最后一段说“不管怎么说,到了今天,文学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是对上文的总结,因此,本文是总分总结构。‎ B项,“使用了……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错误,本题照应第2段,“举例来说”说明运用了举例论证,但是该段没有类比论证。‎ - 29 -‎ C项,“梁启超把文学的作用归为四个方面,旨在证明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小说不发达”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由“而在近代的中国,为了启蒙大众,抵御外侮,挽救危亡,文学的作用和功能也被大大强化了。众所周知,梁启超在《论文学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把文学的作用归结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并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小说不发达”可知,是为了论证“文学的作用和功能也被大大强化了”。‎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A项,“文学的教育功能,描述、反应社会生活的功能和娱乐功能在今天正逐步丧”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由第2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资讯的日益发达,原先属于文学的天然权利正在逐步丧失”可知,是“属于文学的天然权利正在逐步丧失”,而非“功能”丧失。‎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信息化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终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信息革命正从技术产业革命向经济社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8.29亿,互联网普及率59.6%,贫图村通宽带比例达97%,纳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图县网络零售额超过1700亿元。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为快递业提供了一个网络中枢神经,保障了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 ‎(摘自国家网信办《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2019年5月7日)‎ 材料二:‎ 目前,我固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世界交通大国。‎ - 29 -‎ ‎2019年上半年,我国交通行业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45.8亿吨,同此增长5.9%,保排会为以上的做快增长水平。其中,公路充成货运量19%1亿吃,增长5,7然水感充成好运量35.0亿吨,增长7.2%。‎ 港口方面,2019年上半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1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5.7%和2.4%。‎ ‎(摘自华经情报网(2019年上半年中国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行业整运量、贷运量及投资现状分析》2019年7月27日)‎ 材料三:‎ ‎2016—2020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及预测 ‎2014—2019H1中国网络零售额规模 ‎(摘自艾媒网《2019中国电商半年度发展全景报告》2019年8月14日)‎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70年,快递业诞生至今,也走过了40载。从纯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到自动化智能化运营的“人机协作”;从农民工创业的“草根企业”,到吸引高端人才不断涌入的上市公司;从单一的快递业务,到集快递、快运、金融等多元化业务为一体的平台……短短数十载,中国快递从成长初期的边缘行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 ‎2009年新修订的《邮政法》开始颁布实施。在这之前,由于业务中含有信件性质的物品,民营快递始终处于灰色地带,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发展起来比较艰难。新《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 29 -‎ 高宏峰表示,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关键是放开了市场,形成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充分竞争的局面。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9%,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6倍以上,增速居现代服务业前列,成为我国新经济的代表行业。‎ 高宏峰还指出,今后快递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仅停留在“长块头”,也要“长智慧”,要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8月20日,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京东物流展区的无人车、无人仓、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悉数亮相,为传统的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下赋予更多的智慧。‎ 科技的发展正在影响快递业的未来,同时也为解决人工成本上升、“最后—公里”和绿色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摘编自人民网王震等《为什么中国快递这么便利?》2019年9月27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世界信思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信息革命向经济社会变革加速滴进,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B. 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渐的进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继续推进。‎ C. 从材料三看,2016到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的增长量逐年递增;2014到2018年,网络零售占比持续上升。‎ D. 中国快递业并非伴随新中国成立而诞生,走过不惑之年,它已经从成长初期的边缘行业蜕变成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交通大国,其标志是公路、水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B. 现在的快递业已经摆脱了单一的“链状”结构业务形式,形成了集快递、快运、金融等多元化业务为一体的“网状”模式。‎ C. 新《邮政法》颁布后,市场放开,形成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充分竞争的局面,促进了快递业高速发展。‎ D. 中国快递业未来发展之路不能只注重规模发展,还要转向技术发展,即“长智慧”,这才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6. 中国快递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29 -‎ ‎【答案】4. C 5. A ‎ ‎6. (1)中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覆盖而广,保障运输网络高效运转。‎ ‎(2)中国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发展(或中国交通运输能力提升),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运力。‎ ‎(3)电商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网络零售额占比持续增长,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户源。‎ ‎(4)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放开了市场,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5)科技的融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快递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本题,‎ C项,“2016到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的增长量逐年递增”错误,增长量不是逐年递增,2016-2017年的增长量是0.55亿人,2017-2018年增长量是1.35亿人,2018-2019年增长量是1.05亿人。‎ 故选C。‎ ‎【5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整合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本题,‎ A项,“成为交通大国,其标志是公路、水路货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错误,成为“交通大国”不仅仅表现为同比增长,还必须表现为运输总量大。‎ 故选A。‎ ‎【6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本题要求概括“中国快递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的原因”,通读文本可知:‎ 由材料一“我国网民8.29亿,互联网普及率59.6%,贫图村通宽带比例达97%,纳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贫图县网络零售额超过1700亿元。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为快递业提供了一个网络中枢神经,保障了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可知,中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覆盖而广,保障运输网络高效运转。‎ 由材料二“我固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世界交通大国”可知,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发展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运力。‎ 由材料三图表可知,我国电商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网络零售额占比持续增长,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户源。‎ 由材料四“新《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可知,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放开了市场,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由材料四“8月20日,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京东物流展区的无人车、无人仓、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悉数亮相,为传统的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下赋予更多的智慧”“科技的发展正在影响快递业的未来,同时也为解决人工成本上升、‘最后—公里’和绿色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可知,科技的融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快递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解题方法:‎ ‎(1)比较材料。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要加强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要从材料来源、主要内容、中心观点、数据图表等多角度比较分析,辨明异同,深入探究规律。‎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方面浏览全文,找到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另一方面,逐一把选项和原文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读懂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可以从概括性的句子、文中运用的材料和作者的评价三方面入手。其次,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新闻材料提炼观点。最后,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贬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载云烟(节选)‎ 汪曾祺 - 29 -‎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昆明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肥皂箱,很便宜,男生女生多数都有这样一笔“财产”。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也有占了一个床位却不来住的。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那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有一块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宣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空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有的有几件华贵的衣服,那是少数军阀商人的小姐。但是她们也只是参加Party时才穿,上课时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的。男同学原来有些西装革履,裤线笔直的,也有穿麂皮夹克的,后来就日渐少了,绝大多教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救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 29 -‎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闷鸡(其实只是酱油煮的小方块瘦肉,不是鸡)、爨肉(即肉末,音川,云南人不知道为什么爱写这样一个笔画繁多的怪字)、鳝鱼、叶子(油炸肉皮煮软,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要解馋,辣加咸”。如果不吃辣,进门就得跟堂倌说:“免红!”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侯,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壳昆虫,黑色,形状以色子、老鲁说这叫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于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这玩意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载于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回忆性散文,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单记一人不同,刻画的是西南联大师生的群像,每个人着墨不多,但人物个性却极鲜明。‎ B. 作者用调侃的语气追忆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才开始讲”,语言风趣幽默。‎ C. 作者写西南联大教授衣服用“残破”来形容,如闻一多先生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朱自清先生穿着云南赶马人穿深蓝氆氇的一口钟,看似贬,实则褒。‎ D. 作者不厌其详地描写了米线的浇头,如闷鸡、爨肉、鳝鱼、叶子等,又写到了吃米线的“行话”,使读者如临其境,意在展现西南联大生活的多姿多彩。‎ ‎8. 文中划线句子是如何叙写关于“豆壳虫”的回忆的?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有人曾盛赞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请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西南联大师生在治学和为人方面的突出特点。‎ ‎【答案】7. D 8. (1)细节描写,“撒了一点花椒盐”“闭着眼睛尝了尝”运用细致传神的描写,体现师生苦中求乐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西南联大生活的怀念与眷恋。‎ ‎(2)‎ - 29 -‎ 多用短句和口语,“好吃”“这玩意多得很”,简洁明快,平实质朴,增添了生活气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 ‎9. 治学方面:‎ ‎(1)刚毅执着的精神。联大师生身处战乱,辗转流离,条件艰苦,仍一心向学。‎ ‎(2)勤奋用功的态度。学生彻夜读书,早起苦读。‎ ‎(3)安贫乐道的情怀。教室简陋,衣食不足,联大师生不在乎物质的贫乏,追求精神的富足。‎ ‎(答出坚毅、坚韧、顽强、意志坚定、甘之如饴也可酌情给分。)‎ 为人方面:‎ ‎(1)友善互助的交往。老师见到女生没有椅子亲自去搬,男生看到老师搬椅子主动帮忙。‎ ‎(2)积极乐观的心态。雨打铁皮屋顶联想到《黄岗竹楼记》,豆壳虫吃出了“盐爆虾”的味道,始终保持愉快的精神和向上的心态。‎ ‎(如果答出苦中作乐、随遇而安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D项,“意在展现西南联大生活的多姿多彩”错误,由前文“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 可知,是为了表现西南联大生活艰苦。‎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手法和手法作用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大多是修辞);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捉”“撕”“爆”“撒”“就”“尝”等动词细致传神,运用了动作或细节描写,写西南联大的师生因为生活条件艰苦,吃的东西欠缺,捉虫子吃的情景,“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表现了他们苦中求乐的精神,通过对当时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西南联大生活的怀念与眷恋。‎ - 29 -‎ ‎“黑色”“好吃”“果然好吃”“这玩意多得很”等句子,句式短小简洁,并且多为口语,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本题要求“概括并简要分析西南联大师生在治学和为人方面的突出特点”,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归纳。‎ 治学方面:由“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可知,联大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由“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可知,联大师生学习用功刻苦;由“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后来就日渐少了,绝大多教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救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可知,联大师生不在乎物质的贫乏,安贫乐道。‎ 为人方面:由“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空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可知,联大师生相处融洽,互帮互助;由“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可知,联大师生积极乐观,并不把生活的艰难放在心上,吃一些虫子也很快乐、满足。‎ ‎【点睛】散文规范性答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指向。认真审题是准确答题的前提。审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审题干。题干是问题之所在,它在某种程度上为答题指明的方向。第二,审材料。有些题干后附有一些文字材料(比如词语或者句子),这些材料对答题的区域和重点作了隐性的规定。‎ - 29 -‎ 二、理清思路,明确答题步骤。理清答题思路是准确答题的保障。第一,根据题目的要求,对题目所涉及的相关文本内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第二,根据审题的结果,准确地找出相关的答题要点以及要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三,理清答题的思路,明确答题的先后次序。第四,根据赋分值,检查是否有遗漏的要点。  ‎ 三、简洁表达,明晰答题语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是准确答题的呈现形式。第一,答题语言要简明扼要。第二,答题语言要表意明确。尽量不要使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尽量不要使用抽象的语言,尽可能结合文本进行答题。‎ 四、规范书写,整洁答题文面。生语文素质的基本体现。所以,工整清楚的卷面是提高得分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答题时不可小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①者不自安,往往思乱。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徵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战?”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②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俭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④昏,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韩鞨犯阵,李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基,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巢刺王指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徵之子。‎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9 -‎ A. 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 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 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 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止确一项定 A. 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 昏,同“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C. 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 少牢,古代祭祀用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徵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 魏徵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徵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而后才上奏。‎ C. 魏徵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出疑问,魏徵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立即赞同,皇帝会匆忙行事。‎ D. 太宗对魏徵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徵死后,太宗痛怖思念,但嫉妒魏徵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失败后,太宗又想起魏徵,并施加恩礼。‎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 ‎(2)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 ‎【答案】10. C 11. B 12. D ‎ ‎13. (1)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将来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事后陈说”,这不是稷用来侍奉舜的做法。‎ ‎(2)等到杜正伦因为犯法被罢官,侯君集因为谋道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徵曾阿附恶党。‎ ‎【解析】‎ - 29 -‎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子意思是:魏徵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徵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 ‎“或”意思是“有时”,做“引”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B、D项;“凡二百余”是“奏”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本题,‎ B项,“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错误,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本题,‎ D项,“辽东战役失败后”错误,原文是“辽东之役,高丽、韩鞨犯阵,李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因此应是在辽东战役胜利后。‎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1)中,面,当面;方,将;乃,是;所以,用来……的(做法)。‎ - 29 -‎ ‎(2)中,及,等到;坐,因为或犯……罪;诛,被杀;阿党,阿附恶党或结党或(做)徇私偏袒的事。‎ ‎【点睛】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文学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三种常用的记忆方法:1.穿针引线法。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时间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具体如下: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明中叶唐宋派→明末公安派→清代桐城派。2.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屈原→《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这样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积累法。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 参考译文:‎ 魏徵,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幼年丧父,生活穷困潦倒,他放弃资产不去经营,胸怀大志,通晓诗书术数。‎ 太宗即位,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加封他钜鹿县男。这时,河北州县一向侍奉隐太子与巢刺王的人自觉不安,常常想着叛乱。魏徵禀告太宗说:“不示以至公之意,祸患就不能解除。”太宗说:“你去安抚晓谕河北人士吧。”魏徵在路上遇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解进京,魏徵和副使商议说:“正好皇上已经下诏,旧太子宫廷与官署旧部一律释放,现又捕送志安等人,谁能没有疑心呢?”就放了志安等人而后奏报朝廷。魏徵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徵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由此被授予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 后来,太宗曾经在酒席上说:“魏徵侍奉隐太子、巢刺王时,的确可恨,我能抛弃旧怨,任川才士,无愧于古人。但魏徵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话时他总不立即回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徵说:“我认为事情不妥,就进谏;如果您不听从而我马上就回应,恐怕您就会施行了。”太宗说:“只管当即答应,等待别的时机陈说,难道不行吗?”魏微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过后又有话说。’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将来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事后陈说’,这不是稷用来侍奉舜的做法。”太宗大笑道:“人说魏征举止怠慢,我只看到他姿态美好!”。‎ - 29 -‎ 魏徵逝世后,太宗思念不止,登上凌烟阁观看功臣画像时,还赋诗痛悼魏徵。听说此事的人嫉妒魏徵,百般诋毁他。魏徵曾经推荐杜正伦、侯君集有才干能担任宰相,等到杜正伦因为犯法被罢官,侯君集因为谋逆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徵曾阿附恶党;又说魏徵曾记下前后谏争之言,给史官褚遂良观看。太宗因此更加不高兴,便停止叔玉的婚事,推倒为魏征所立的石碑,魏徵家逐渐衰落。‎ 辽东战役,高丽、靺鞨进犯,李勣等人尽力死战方才破敌。人军返还后,太宗惆怅地说:“魏徵如果健在的话,我能有这次行动吗?”立即征召其家属前往行宫,赏赐慰劳其妻子儿女,用少牢祭祀魏徵之墓,重新树立石碑,恩礼更加深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音 杨万里 病眼逢书不敢开,春泥谢容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写诗人因眼疾不能读书,因春泥无客来访,而深感寂寞。‎ B. 春末时节白日并不长,诗人用“长”字表明自己寂寞无聊和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C. “且绕栏杆一百回”以质朴的语言、略带夸张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塑造了诗人形象。‎ D. 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照应题目“旅怀”,表达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期冀。‎ ‎15. 请找出诗中“以状物姿态写人情意”的句子,并简要赏析。‎ ‎【答案】14. D 15. (1)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作西飞。(2)运用拟人手法,以“欺客子”“向人”赋予杨花以人的神情动作,写出杨花仿佛向诗人故意炫耀而惹人恼恨之态。(3)丰富了诗的意蕴,表达了作者浓重的思归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 29 -‎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D项,“表达诗人希望春天晚一点到来的期冀”错误,这两句暗点题目的“春尽”。春天己经过去,但他还希望春天走得慢一点。‎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题干要求“找出诗中‘以状物姿态写人情意’的句子”,就是要求找出借物抒情的句子,“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作西飞”意思是:这漫天飘飞的柳絮最是恼人,它们有意跟我这个“客子”为难,一一地面对着我向西飞向我的故乡。东风劲吹,杨花自然要飞向西去。“向人一一作西飞”,乃是春天的自然现象,然而作者却认为这是杨花的有意恼人,有意跟“客子”为难似的。作者把无知的杨花写成有知,把杨花由于东风而西飞的自然现象,说成是故意恼人。运用拟人修辞,把西飞的杨花,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思归心情。‎ ‎【点睛】赏析诗歌句子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 29 -‎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六.品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慨叹世人投机取巧,任意胡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两人因为“_____________”的相似遭遇产生了情感共鸣。‎ ‎(3)《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表现民风质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固时俗之工巧兮 (2). 偭规矩而改错 (3). 举酒欲饮无管弦 (4). 同是天涯沦落人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偭”“错”“沦”“箫”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 29 -‎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磁商进行之际,美方给中方贴上“倒退”“背弃”等标签,声称“中国的承诺受到了侵蚀”,指责中方______,再度显露出美式霸凌蛮横无理的表征和颠倒黑白的底色。美方屡屡将巨额贸易逆差诿过于人,搞出一套______的“逆差外因论”,但这一问题根本上源于美国经济的内在结构性问题;美方把本国失业问题______为对华贸易,这是无稽之谈。很多经济学家早就指出,美国制造业岗位______,既有该国产业空心化的原因,也是国际分工协作发展的结果;美方大肆指责中国的“技术偷窃论”,但如果细究,就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多年来,( )。中国也正日益成为全球“磁石”,吸引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高科技翘楚抢滩中国市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出尔反尔 蛮不讲理 归结 缺失 B. 本末倒置 蛮不讲理 归因 缺失 C. 出尔反尔 强词夺理 归因 流失 D. 本末倒置 强词夺理 归结 流失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主要得益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B.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 C. 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主要得益于自主创新、自力更生 D. 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是中国前沿科技领域实现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如果细究,便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 B. 但只要细究,便发现其充满傲慢与偏见,更有故意抹黑之意。‎ C. 但如果细究,便发现其具有傲慢与偏见,更有故意抹黑之意。‎ D. 但只要细究,便发现其具有傲慢与偏见,又有故意抹黑之意。‎ - 29 -‎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和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中,‎ 第一空: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即善得善果,恶得恶果)。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符合美国言行前后自相矛盾的语境。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第二空:蛮不讲理:蛮横而不讲道理。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前文“美方屡屡将巨额贸易逆差诿过于人”,所以用“强词夺理”。‎ 第三空:归结:总括而求得结论;结局。归因:归结原因。横线后是表原因,选“归因”。‎ 第四空:缺失:缺少;失去。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最后一个含义符合“人员流失”的语境。‎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 根据后文主语,可知不补写句的主语是“中国”,排除B、D;再根据事理逻辑,应该先“自力更生”,再“自主创新”,排除C。‎ 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 ‎“具有傲慢与偏见”搭配不当,排除C、D,再根据句意,为递进关系,排除A。‎ 故选B。‎ ‎【点睛】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 ‎(1)语序不当 - 29 -‎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搭配不当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3)成分残缺或赘余 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4)结构混乱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5)表意不明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6)不合逻辑 ‎ 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7)歧义 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8)句式杂糅 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脑中最古老的边缘系统主管情绪,而最晚进化来的大脑皮层主管认知。任何事情发生后,边缘系统会第一时间产生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喜说等,约6秒钟后,______。也就是说,______,深思熟虑才是文明人该做的,冲动与理智、原始和文明之间只隔着6秒钟。因此,______,想发脾气或动手时,一定要控制住冲动,深呼吸6秒钟后,再选择应对之策,往往会得到更加理智和正确的决策。‎ ‎【答案】 (1). (1)大脑皮层才能做出认知处理 (2). (2)冲动是原始人的行为 (3). (3)遇到让我们生气的事情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要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空:根据前文“人脑中最古老的边缘系统主管情绪,而最晚进化来的大脑皮层主管认知”和“边缘系统会第一时间产生情绪反应”可知,应为“大脑皮层做出认知”。‎ 第二空:根据下文“深思熟虑才是文明人该做的”“冲动与理智、原始和文明”可知,“深思熟虑”对应“冲动”,“文明人”对应“原始人”,因此应填“冲动是原始人的行为”。‎ 第三空:“因此”是对上文的总结,根据下文“想发脾气或动手时”可知,前文是“生气时”之类的句子。‎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9日电(刑蕊)29日,2019年女排世界标展开了最后一天的较量,中国女排姑娘们以主力出战,3:0横扫阿根廷队,完美收官。‎ 实际上,28日中国女排3:0横扫塞尔维亚之后,已经提前一轮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女排姑娘们没有大肆庆祝,她们赛后收拾好东西,早早地离开了赛场,因为比赛还没有结束,站好最后一班岗,才是为本届世界杯画上最完整的句号。‎ 当晚,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又进行了一堂身体训练课。教练对姑娘们的要求依旧不变,所有人也并没有因为夺冠就表现出一丝惰性。‎ 谈及收官之战,郎平此前就表示过一定要认真对待:“尊重对手、尊重自己,把最后一场球打好。”女排姑娘们不负众望,以十一战全胜的成绩结束了本届世界杯之旅。‎ - 29 -‎ ‎【答案】中国女排在提前一轮获得2019年世界杯冠军的情况下,认真备战,9月29日派主力出战,3:0横扫阿根廷队,以十一战全胜成绩完美收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具体为提取关键词题型。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材料第一段是导语部分,交代2019年中国女排3:0横扫阿根廷队,完美收官。第二段交代中国女排已经提前一轮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但依然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第三段交代郎平带领中国女排认真训练,无丝毫惰性。第四段写郎平说要认真对待每一场球赛。这则新闻是先交代结果,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报道的,因此概括时可以将顺序倒过来。即:获得2019年世界杯冠军,依然认真备战,最终于9月29日3:0横扫阿根廷队,完美收官。总结起来就是:什么条件下,什么时间,谁,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点睛】压缩语段的方法如下:‎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1月18日,位于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公布了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拟录用名单,9人都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其中来自北大、清华的硕博士占了6人。‎ 此份“豪华阵容教师名单”在网络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是好事情,没有好老师不行的”;也有人认为,中学招聘名校硕士和博士授课属“大材小用”,显示了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还有网友表示,“会不会忽视了教师的专业性啊?一肚子墨水就是倒不出来的也有。”‎ - 29 -‎ 对于顶尖高校人才进中学,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你是怎么看的?清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不限高学力,不止于才华 一份豪华的教师阵容名单在网络引发热议。对于顶尖高校人才进中学,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在我看来,应该鼓励顶尖高校人才进中学。‎ 弃之不用终为木,伐之用之可称材。大家热议的原因,各种焦虑的根源,都只是认知与视觉停留在名单表面的豪华,仍然认同着“唯学历论”的思维。但学习与学历为什么?是为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更大贡献。再好的木料搁置一边何以称材?“沙漠教练”又何以带领学生征战“星辰大海”?顶尖人才有着丰富的阅历,进步的理念,除了在科研院所中,下基层更是一种务实选择。回想四十年前,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知识运用实践检验,实现全面发展,使文化升华,这不正是学有所有吗?‎ 既然是选才用于教学,我也相信,高学历只是一个选拔的最终结果,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才是关键。如果这份名单真的带来焦虑,我认为,问题不在“人才下移”而出在教育公平方面。各行各业都在“选贤任能”,教育为什么不能?而且“百年大计,教育文本”,根本不夯实,岂不是大厦将倾?优秀人才下基层正是人尽其才,物尽其力的表现。‎ 保证教育公平,才避免好心办坏事。再说为什么会热议。师范生担心就业,高端人才抢走就业资源;办学同行苦于竞争,人才引入提高了整个行业竞争成本;家长则多半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人才本不存在下移,但教育却被认为是行业的下游。如果引入人才与竞争机制,则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状况:学区房飞涨,名校“贵”得一校难进,教育行业畸形,无不是因教师资源不公带来的。因此,在引入人才的同时更应引入人才引入竞争机制,更好的维护教育公平才能消除更多的顾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每个行业都有入职的最低门槛与最高不设限的问题,学历不能代表能力,能否胜任教师还需要实践检验,而不应断言行或步行。在评判这一现象时,更不应先入为主,应该回归教育初心。校方也应把争议变为建议,不要把“炫耀”软实力看成资本,更不以缓解家长的焦虑为出发点,遵循教育规律,有关部门也应出台促进人才竞争政策来平衡教育资源稀缺。‎ - 29 -‎ 教育为天地立心,为树人立命;不限高学历,不止学力豪华,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族复兴的万世“开太平!”我为华师第一附属中的举措欢呼,我为教师资源公平歌唱!为学生有幸遇到高学力老师而自豪!‎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写作能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天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审题】作文材料选择了时下热点新闻——名校毕业生进中友出现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好事,学校需要好老师;有人认为名校博士硕士生去中学当老师属于“大材小用”;还有人认为,这些名校毕业生不一定具备中学老师的专业素养,也许会出现“一肚子墨水就是倒不出来”的情况。学生可以赞同,可以反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立意】赞同:名校毕业生进中学,可以提升中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投身基础教育,未必是大材小用;‎ 反对:大材小用,可以让他们去国家更需要的岗位;名校毕业生不一定具备中学生需要的专业素养。‎ - 29 -‎ ‎【结构】作文可以采用递进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展开议论。第一层,开篇引材料立论点——“应该鼓励顶尖高校人才进中学”。第二层,“为什么”,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弃之不用终为木,伐之用之可称材;高学历只是一个选拔的最终结果,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才是关键;保证教育公平,才避免好心办坏事。这部分从不同角度揭示鼓励高校人才进中学的原因,有理有据。第三层,怎么办——不应先入为主,应该回归教育初心。校方也应把争议变为建议,不要把“炫耀”软实力看成资本,更不以缓解家长的焦虑为出发点,遵循教育规律,有关部门也应出台促进人才竞争政策来平衡教育资源稀缺。最后呼应标题和论点,高呼“育为天地立心,为树人立命;不限高学历,不止学力豪华,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族复兴的万世‘开太平’”。‎ ‎【素材】1. 网络上对于名校高材生到中学任教的事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在专家看来,这是大势所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表示,知名高中招聘来自名校的硕士、博士生已经成为常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现在整个硕士、博士发展已经不像以前停留在精尖教育阶段,硕士、博士规模大幅度增加,到2018年,我国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270万人,每年毕业的博士也有4万多人,跟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 二是对高中教学来说,以前可能停留在本科层次,但现在全国范围内很多中学招聘都是硕士生起步,在这种情况下,名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进入中学当老师非常正常。‎ 从北大、清华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也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已成为毕业生主要去向之一。北京大学2018年的就业质量报告中,中初教育单位已被单独列作毕业生去向的一个类别,与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机关、民营企业等并列。‎ ‎2. 有网友表示,高中是人的一生中最有可能性的阶段,有优秀老师教知识、分享对人生的看法,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经历。有网友还举了网红教师李永乐的例子:这位北大本科、清华硕士的高材生,在北京人大附中当物理老师,凭借接地气又透彻的讲课方式成为拥有346万微博粉丝的“大V”,他的很多讲课视频被粉丝奉为“永乐大典”!‎ ‎“任何行业都需要吸引优秀人才才能发展得更好,教育利国利民,就是应该有优秀毕业生加入。(清北毕业生当中学老师)一点不屈才,反而能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素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一位网友说道。‎ 还有网友认为,无论是华中师大一附中,还是深圳南外高级中学,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校,甚至在全国都排名靠前,这样的学校招聘清北优秀毕业生很正常,“(两所学校)学生个个都是学霸啊,请清华北大的来教一点问题也没有!”‎ 名校优秀毕业生就一定是优秀老师吗?‎ - 29 -‎ 不过,网络上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名校的硕士和博士到中学当老师是“大材小用”,显示了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有网友表示,名校优秀毕业生就一定是优秀老师吗?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一定专业性的,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众的表达沟通能力,要书法好、善于与学生沟通,要懂教育学、通教育法,通晓基本的教育技巧。“这些名校毕业生学过教育学吗?一肚子墨水就是倒不出来的情况也是有的。”‎ 还有网友认为,虽然高中招聘人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博士期间培养的是科研学术能力,博士毕业生去教高中,资源有点错配。“而且,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是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博士生去教高中还是不太合适。”‎ ‎ ‎ - 29 -‎ ‎ ‎ - 2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