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预测检测(一)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预测检测(一)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东北育才化学预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l35.5 Na23 Cu64 S32 Mg24 Fe5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 B. 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 C. 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背日面时氧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可知,向日面时发生水的分解反应,背日面时发生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电池反应。‎ ‎【详解】A.由转化图可知,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故A正确;‎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直接能量来源是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但最初来源于太阳能,故B正确;‎ 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正确;‎ D.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点睛】整个太空站的能量转化包括光能到电能,电能到化学能,化学能到电能等一系列转化,但是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太阳能在支撑整个体系的运转。‎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添加酒精 - 21 -‎ C.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A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B错误;‎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C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鉴别NaCl和Na2SO4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大理石分解产物 D. 探究燃烧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和硝酸钠,因此不能用硝酸银鉴别氯化钠和硫酸钠,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气球中,产生浮力,会导致天平不平衡,因此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不符合题意;‎ - 21 -‎ C.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不能验证生成的氧化钙,故C不符合题意;‎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该实验可以验证燃烧的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4.在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研究中,某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并记录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①加热固体M 少量气泡溢出后,不再有气泡产生 ‎②加热氯酸钾至其熔化 有少量气泡产生 ‎③加热氯酸钾使其熔化后迅速加入固体M 有大量气泡产生 ‎④加热氯酸钾与固体M的混合物(如图)‎ 未见固体熔化即产生大量气泡 A. 实验①、②、③说明M加快了气体产生的速率 B. 实验①、②、④说明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 C. 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 D. 固体M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说明固体M受热会释放出少量的气体;②说明氯酸钾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会释放出氧气;③说明氯酸钾在较高的温度下与M接触释放出大量的氧气;④说明氯酸钾与固体M的混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A.实验①、②、③三个实验并不能说明M加快了气体产生的速率,故A错误;‎ B.实验①、②、④对比可知,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故B正确;‎ - 21 -‎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反应速率加快了,并不能说明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故C错误;‎ D.要证明反应中固体M是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5.已知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10g硫酸铜粉末至完全分解,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称量①中固体质量变为5g,②中溶液增加了4.5g。该实验中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A. 3CuSO4 3CuO+SO3↑+2SO2↑+O2↑ B. 4CuSO4 4CuO+2SO3↑+2SO2↑+O2↑‎ C. 5CuSO4 5CuO+SO3↑+4SO2↑+2O2↑ D. 6CuSO4 6CuO+4SO3↑+2SO2↑+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结束后称量①中固体质量变为5g,②中溶液增加了4.5g”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每个装置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0g−5.0g=5g,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5g;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质量为4.5g,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5g−4.5g=0.5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生成氧化铜及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为10g:5g:0.5g=20:10:1,表现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0÷160):(10÷80):(1÷32)=4:4:1,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SO4 4CuO+2SO3↑+2SO2↑+O2↑,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的质量差分析出各物质的质量,然后求出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6.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m)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1 -‎ A. 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能力完全相同 B. 每个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都不相同 C. 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硫酸铜结晶水合物 D. 加热过程中结晶水分子逐个失去 ‎【答案】C ‎【解析】‎ ‎【详解】胆矾(CuSO45H2O)的分子量为250,如果失去1个水分子,则剩下晶体质量232g,失去2个水分子,则剩下晶体质量214g,如果失去3个水分子,则剩下晶体质量196g,如果失去4个水分子,则剩下晶体质量178g,如果失去5个水分子,则剩下晶体质量160g,由图可知明显不是同时失去,而是分三阶段失水,102℃时失去2个水分子,115℃时,又失去2个水分子,258℃时失去1个水分子,则:‎ A.因为固体质量是分三次降低的,而三次温度变化值不同,所以失去结晶水克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则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不完全相同,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硫酸铜晶体分三次失去结晶水,同一次失去的结晶水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相同,故B错误;‎ C.因为固体质量是分三次降低的,所以晶体中的水分子所处化学环境可以分为3种,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明显不是逐个失去,而是分三阶段失水,第一次失去2个,第二次失去2个,第三次失去1个,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7.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称量ag镁铝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 -‎ A. 实验结束后应再次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B. 氧气要保证充足 C. 可以用空气代替氧气进行实验 D. 实验结束后固体质量大于ag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再次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再通过其它操作可以计算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为了使其充分灼烧,氧气要保证充足,故B正确; ‎ C.用空气代替氧气对实验有影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镁还能够和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故C错误;‎ D.灼烧后的固体为氧化镁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质量大于ag,这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8.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是 A. 75% B. 67% C. 50% D. 33.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体积二氧化碳生成的一氧化碳的体积,再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体积;两者相加就是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空气体积−反应掉的氧气体积+氧气生成的一氧化碳体积+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然后根据体积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 21 -‎ ‎【详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和足量的碳反应可以得到2体积的一氧化碳(C+CO22CO)。因为原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仅占0.03%,所以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一氧化碳忽略不计;原空气中一共有0.2体积的氧气,所以氧气和碳反应后(2C+O22CO)得到0.4体积的一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1(空气)−0.2(反应掉的氧气)+0.4(氧气生成的一氧化碳)+2(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3.2体积,一氧化碳的体积为0.4+2=2.4体积;所以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00%=75%;‎ 故答案选A。‎ ‎9.已知:①K2CO3+CO2+H2O→2KHCO3;CaCO3+CO2+H2O→Ca(HCO3)2 ②KHCO3、Ca(HCO3)2都易溶于水 ③通入悬浊液中的气体,与溶液反应后才与沉淀反应,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则生成沉淀的质量和通入的CO2质量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沉淀质量增加,二氧化碳过量后沉淀又被溶解,即减少,同时考虑的题给的信息“③通入悬浊液中的气体,与溶液反应后才与沉淀反应”即可完成该题的解答。‎ ‎【详解】一开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此时沉淀质量增加,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完毕后,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此时溶液处出于悬浊液状态,所以此时发生的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钾溶液或是没有反应完全的氢氧化钾的反应,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再有沉淀产生,但是同时沉淀的质量也不会减少,当把碳酸钾及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能够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此时沉淀逐渐减少最后为零,则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10.已知有机物C2H4O、C3H6O2和C4H8‎ - 21 -‎ 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00—)% B. % C. % D. 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种有机物中碳、氢的质量比相等,可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详解】在三种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都为1:2,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为:12:1×2=6:1,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而三种有机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a%−%=(100−)%;‎ 故答案选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一定量的碳与8.0g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测定装置I、装置Ⅱ的质量记录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装置I ‎56.3‎ ‎55.2‎ 装置Ⅱ ‎242.9‎ ‎243.7‎ A. I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B. Ⅱ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 反应后I中固体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 - 21 -‎ D.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详解】A.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Ⅰ中减少的质量是碳、氧元素的质量,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不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Ⅱ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B正确;‎ C.8.0gCuO里的氧元素质量为1.6g,但装置I只减少1.1g小于1.6g说明氧元素有剩余,则CuO一定有剩余,应该是Cu和CuO的混合物,故C错误;‎ D.A中减少的质量大于B中增加的质量,可能是生成的一氧化碳逸散,也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充分吸收,故D正确;‎ 故答案选BD。‎ ‎12.某无色气体由H2、CO、CH4中的两种或三种物质组成,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I.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Ⅱ.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装置的质量增加5.4gⅢ.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装置的质量增加6.6g。则关于气体成分的推断一定错误的是 A. H2和CH4 B. H2、CO、CH4 C. CO和CH4 D. H2、CO ‎【答案】AC ‎【解析】‎ ‎【分析】‎ 生成的气体通过具有干燥作用的浓硫酸,浓硫酸所增加的质量即气体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气体再通过碱石灰固体,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由于水分被浓硫酸吸收,所以碱石灰增加的质量是吸收了生成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结果;‎ 根据燃烧的规律:可燃物充分燃烧,C元素转变为二氧化碳,H元素转变成水.生成物水中的H元素即原无色气体中的H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的C元素即为无色气体中的C元素。‎ ‎【详解】浓硫酸增重5.4g,即气体燃烧后生成水5.4g,则其中H元素质量为5.4g×‎ - 21 -‎ ‎×100%=0.6g,即无色气体中H元素质量0.6g;‎ 碱石灰增重6.6g,即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6.6g,其中C元素质量为6.6g××100%=1.8g,即无色气体中C元素质量1.8g;‎ 甲烷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12:(1×4)=3:1,混合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1.8g:0.6g=3:1,因此可判断混合气体可能只有甲烷;也可能只含有CO和H2;也可能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同时存在,不可能含有甲烷和另外任何一种气体,因此有三种可能;‎ 故答案选AC。‎ ‎13.气体A(C2H2) 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CaC2(块状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aC2+2H2O→Ca(OH)2(微溶)+C2H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A B. 制A肯定可以用启普发生器 C.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A较纯 D. 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A密度偏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提供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详解】A.根据实验室常用CaC2(块状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备,因此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常见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因此该图装置可以制取乙炔:反应漏斗加液体水,固体通过烧瓶口加入即可,故A正确;‎ B.制备乙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启普发生器不能耐受高温,块状的CaC2与H2O一反应,就会成粉末状,与水一直接触,不能控制反应,产生的Ca(OH)2悬浊液还会堵塞导管,综上,制备乙炔不适合用启普发生器,故B错误;‎ C.根据信息乙炔难溶于水,且排水法收集气体较纯净,所以可以通过排水法收集到较纯净的乙炔,故C正确;‎ D.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相对分子质量法:26<29),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易混有较多的空气,会使收集的乙炔密度偏大,故D错误; ‎ - 21 -‎ 故答案选BD。‎ ‎14.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CO2和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恰好反应,得到了某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不可能为(  )‎ A. C2H6 B. C6H12 C. C2H6O D. C3H8O2‎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xHyOz,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用代入法判断即可。‎ ‎【详解】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xHyOz,由反应物CO2和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以1:3(分子数比)比例发生反应,可判断该反应的方程式为xCO2+3xH2=CxHyOz+H2O;‎ A.如果该有机物是C2H6,则此时的方程式为2CO2+6H2=C2H6+3H2O;方程式不正确(不平),所以该化学式没有可能;‎ B.如果该有机物是C6H12,则此时的方程式为6CO2+18H2=C6H12+12H2O;方程式正确,所以该化学式有可能;‎ C.如果该有机物是C2H6O,则此时的方程式为2CO2+6H2=C2H6O+3H2O;方程式正确,所以该化学式有可能;‎ D.如果该有机物是C3H8O2,则此时的方程式为3CO2+9H2=C3H8O2+5H2O;方程式不正确,所以该化学式没有可能;‎ 故答案选AD。‎ ‎15.在100g浓度为ω%的稀硫酸中加入4g氧化铜粉末,待氧化铜全部溶解后,向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1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5.2滤渣。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5.2g滤渣是由3.2g铜和2g铁组成 B. 滤液是25%的硫酸亚铁溶液 C.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是0.286g D. ω=14‎ ‎【答案】A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而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所得滤渣中铜元素的质量与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则铜的质量为:4g×‎ - 21 -‎ ‎=3.2g,故滤渣中铁的质量为5.2g−3.2g=2g,设生成3.2g铜需要铁的质量为x,则 ‎= x=2.8g ‎ 而剩余的滤渣中含铁的质量是2g,故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0g−2.8g−2g=5.2g,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则 ‎= y≈0.186g 硫酸全部转化生成硫酸亚铁,根据铁、硫酸和硫酸亚铁的质量关系,设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a,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b,则 ‎= a=14g ‎= b≈21.7g A.根据计算可知,滤渣中含有3.2g铜和2g铁,故A正确;‎ B.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9.98%,不是25%,故B错误;‎ C.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86g,故C错误;‎ D.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14%,故ω=14,故D正确;‎ 故答案选AD。‎ 三、填空题(共3小题,共14分)‎ - 21 -‎ ‎16.三硝酸甘油酯[C3H5(ONO2)3]是一种炸药,可因撞击而爆炸,同时产生高温。爆炸按下式进行:4C3H5(ONO2)3→wN2+xCO2+yH2O+zO2(式中w,x,y,z为化学计量数)。科学实验证明:相同条件(温度、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当三硝酸甘油酯爆炸并恢复到常温时,所得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 ‎【答案】V(N2):V(CO2):V(O2)=6:12:1‎ ‎【解析】‎ ‎【分析】‎ 因为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所以体积比和分子数之比相等,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将化学方程式配平,所得气体的体积比=w:x:z。‎ ‎【详解】首先将题中方程式配平,可得w=6,x=12,y=10,z=1.由于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也即体积比和分子数之比相等.所以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等于V(N2):V(CO2):V(O2)=6:12:1。‎ ‎17.化学小魔术“魔棒点灯”的表演过程是:用玻璃棒蘸取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将混合物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酒精即燃。其原理是: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高锰酸(HMnO4)和硫酸钾,高锰酸立即分解生成一种棕色油状物——七氧化二锰和水,七氧化二锰遇酒精时,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酒精燃烧。七氧化二锰还能爆炸,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氧气和臭氧。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个数比为3:1。试写出生成高锰酸、七氧化二锰和它爆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KMnO4+H2SO4(浓)=K2SO4+2HMnO4 (2). 2HMnO4=Mn2O7+H2O (3). 3Mn2O7=6MnO2+3O2↑+O3↑‎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注意化学式的正确书写,然后根据题意中的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即可。‎ ‎【详解】生成高锰酸:根据题意信息“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高锰酸(HMnO4)和硫酸钾”,可首先写出KMnO4+H2SO4(浓)=K2SO4+HMnO4,然后用“奇偶法”配平即得2KMnO4+H2SO4(浓)=K2SO4+2HMnO4;‎ 生成七氧化二锰:根据题意信息“高锰酸立即分解生成一种棕色油状物──七氧化二锰和水”,可首先写出,然后利用奇偶法配平即得2HMnO4=Mn2O7+H2O;‎ - 21 -‎ 七氧化二锰爆炸分解:根据题意信息“七氧化二锰还能爆炸,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氧气和臭氧,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个数比为3:1”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已知,采用“定1法”及利用“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个数比为3:1”的信息即可配平;‎ 故答案为:2KMnO4+H2SO4(浓)=K2SO4+2HMnO4;2HMnO4=Mn2O7+H2O;3Mn2O7=6MnO2+3O2↑+O3↑。‎ ‎18.A、B、D是3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它们所含的元素都不超过3种,其中D还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1)写出上述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2O (2). CO2 (3). CH3CH2OH (4). 6H2O+6CO2C6H12O6(葡萄糖)+6O2↑,CH3CH2OH+3O22CO2+3H2O ‎【解析】‎ ‎【分析】‎ 首先找题眼:由A+B葡萄糖+氧气,可知这是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葡萄糖经过发酵产生B和D,即酒精和二氧化碳,而D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可知D为酒精,B就是二氧化碳,则A为水,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D的化学式分别是H2O、CO2、CH3CH2OH;‎ ‎(2)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发生的方程式为:6H2O+6CO2C6H12O6(葡萄糖)+6O2↑;反应②是酒精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3O22CO2+3H2O。‎ ‎【点睛】对于物质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题眼”是有特征性的物质性质或反应条件,以此作为突破口,向左右两侧进行推断。‎ 四、简答题(共2小题,共12分)‎ - 21 -‎ ‎19.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月后,发现B中的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较为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 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生锈所需要条件是:铜与________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 ‎(2)写出铜生锈产生铜绿[Cu2(OH)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推测铜和铁,________更易生锈。‎ ‎【答案】 (1). O2、H2O、CO2 (2). 2Cu+O2+H2O+CO2==Cu2(OH)2 CO3 (3). 铁 ‎【解析】‎ ‎【分析】‎ ‎(1)由铜绿的化学式可以看出,铜绿由铜、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据此判断;‎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生活的经验和所需化学知识推测易生锈的物质。‎ ‎【详解】(1)根据铜锈的化学式[Cu2(OH)2CO3],可以看出其中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不会是只与氧气和水作用的结果,还应与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接触,而空气中的含碳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铜生锈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O2、H2O、CO2;‎ ‎(2)铜、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 CO3;‎ 故答案为:2Cu+O2+H2O+CO2==Cu2(OH)2 CO3;‎ ‎(3)铁和铜相比,铁生锈需氧和水,而铜生锈要氧、水和二氧化碳,相比之下铁生锈条件更易形成,所以铁更易生锈;故答案为:铁。‎ ‎【点睛】解答本题要正确的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质,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蒸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以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有蒸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所示,同样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但不发生燃烧。‎ - 21 -‎ 图a图b ‎(1)在第一个实验中,钠浮在水面上;在第二个实验中,钠悬浮在煤油和永的界面上,这两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 ‎(2)在第二个实验中,钠也与水发生反应,但不发生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 ‎(3)我们知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可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却没有铜被置换出来,而产生了蓝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____。‎ ‎【答案】 (1). 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 钠不与空气接触,缺乏燃烧条件 (3). 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或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解析】‎ ‎【详解】(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故答案为: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钠不燃烧的原因是:煤油将钠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钠不与空气接触,缺乏燃烧条件;‎ ‎(3)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或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或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点睛】并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从金属性更弱的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该种金属,要考虑这种金属是否能够与水反应,如果能够与水反应,则优先考虑与水反应,再看反应产物是否与盐溶液反应。‎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0分)‎ ‎21.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21 -‎ 根据图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丁装置中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________;丙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当丙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同时测得戊装置的质量增加17.6g,则FexOy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中,如果没有甲装置,将使测定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值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如果没有已装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答案】 (1). 除去混合气体中CO2 (2). 2NaOH+CO2=Na2CO3+H2O (3). CO (4). yCO+FexOyxFe+yCO2 (5). 21:8 (6). Fe3O4 (7). 偏小 (8). 造成大气污染 ‎【解析】‎ ‎【分析】‎ 利用还原性气体测定铁的氧化物的组成,其原理是根据生成物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结果;还原性气体有氢气和一氧化碳,他们夺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原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必须先除去,然后让还原性气体反应,丁、戊装置用以检验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最后的己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有环保理念。‎ ‎【详解】(1)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除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故甲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除去混合气体中CO2;2NaOH+CO2=Na2CO3+H2O;‎ ‎(2)丁装置盛放的是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丁装置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没有水生成,故该还原性气体不是氢气。戊装置盛放的是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故该还原性气体是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yCO+FexOyxFe+yCO2,故答案为:CO;yCO+FexOyxFe+yCO2;‎ ‎(3)丙装置中的FexOy - 21 -‎ 全部被还原,剩余固体为生成的铁的质量,戊装置中盛放的石灰水吸水二氧化碳,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是一氧化碳夺取FexOy的氧生成的,即二氧化碳只有一个氧原子来自铁氧化合物,占二氧化碳质量的,故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7.6g×=6.4g,则FexOy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x:16y=16.8g:6.4g=21:8,x:y=3:4,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故答案为:21:8;Fe3O4;‎ ‎(4)如果没有甲装置,混有的二氧化碳也会在戊装置被吸收,故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相当于一氧化碳夺得的氧的质量增加,故测得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的比值偏小。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最后的己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具有环保理念;故答案为:偏小;造成大气污染。‎ ‎22.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Cl2)。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氯气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现提供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并吸收氯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均填序号)‎ ‎(2)上述装置的烧杯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氯气污染空气,试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做消毒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假冒“纯净水”是用自来水灌装的,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鉴别,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4)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可以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用简要的文字说明):①_____;②_____。‎ ‎(5)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4)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________。‎ ‎【答案】 (1). C (2). H (3). Cl2+2NaOH=NaCl+NaClO+H2O (4). 取少量的“纯净水”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纯净水”是自来水 (5). AgNO3十HCl=AgCl↓+HNO3 (6). 氯水中的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7). 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漂白 (8).‎ - 21 -‎ ‎ 取“红色褪去”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恢复,则是由氯水的酸性所致;否则是由次氯酸的漂白性所致 ‎【解析】‎ ‎【详解】(1)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因此需要加热;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选择H;故答案为:C;H;‎ ‎(2)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假冒“纯净水”中有盐酸和次氯酸,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故答案为:取少量的“纯净水”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纯净水”是自来水;AgNO3+HCl=AgCl↓+HNO3;‎ ‎(4)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红色褪去;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也可以使红色褪去;故答案为:氯水中的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漂白;‎ ‎(5)简单的实验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红色又出现,那么原因就是酸碱中和;反之则为氯水氧化指示剂;故答案为:取“红色褪去”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恢复,则是由氯水的酸性所致;否则是由次氯酸的漂白性所致。‎ ‎【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六、计算题(6分)‎ ‎2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 甲 ‎ 乙 ‎ 丙 ‎ 丁 取用稀硫酸质量/克 ‎100‎ ‎100‎ ‎100‎ ‎200‎ 加入金属的质量/克 x ‎1.25x ‎2x ‎2x ‎ 生成氢气的质量/克 ‎0.4‎ ‎0.5‎ ‎0.6‎ ‎0.8‎ 计算:‎ ‎(1)甲同学加入金属锌的质量x___;‎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 21 -‎ ‎【答案】 (1). 13g (2). 29.4%‎ ‎【解析】‎ ‎【详解】(1)甲同学加入金属锌的质量x,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中的锌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根据题意有:‎ ‎=‎ x=13g 答:甲同学加入金属锌的质量x是13g。‎ ‎(2)由图中数据可知,丙中稀硫酸完全反应,金属过量,设100g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为y,则 ‎=‎ y=29.4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9.4%‎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4%。‎ ‎【点睛】准确判断物质的过量问题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计算化学方程式中某种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质量时,只能应用完全反应的的质量数值进行计算。‎ - 21 -‎ ‎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